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灰歌鹰(学名:Melierax poliopterus,英文名:Eastern Chanting Goshawk)是鹰形目鹰科歌鹰属的猛禽,又名东部歌鹰。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半沙漠、干燥林地和稀树草原地区,包括埃塞俄比亚南部、吉布提、索马里西部、肯尼亚东部、坦桑尼亚东北部及其毗邻乌干达的地区。
中文学名:灰歌鹰
拉丁学名:Melierax poliopterus
英文俗名:Eastern Chanting Goshawk
命名作者:Cabanis, 1868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歌鹰属(Melierax)
繁殖区:非洲 : e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歌鹰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ver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丛鹰鸮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丛鹰鸮(学名:Uroglaux dimorpha,英文名:Papuan Hawk-Owl)是鸮形目鸱鸮科丛鹰鸮属的一种猫头鹰,英文名为巴布亚鹰鸮。丛鹰鸮主要栖息在低地雨林或大草原的带状林,有时也会到海拔高达1500米的地方。[1]它们可能是留鸟,被限制于在新几内亚的分布地。 丛鹰鸮的保育状况不明,并没有足够数据确认其数量。它们很难被见到,有可能受到伐林的影响。
中文学名:丛鹰鸮
拉丁学名:Uroglaux dimorpha
英文俗名:Papuan Hawk-Owl
命名作者:Salvadori, 1874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丛鹰鸮属(Uroglaux)
繁殖区:澳洲界 : New Guine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数据不足)
Data Deficient(DD)
没有足够的资料来评估其危险程度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它们的头部细小,尾巴很长,双翼圆而短。其面盘呈白色,细小及不明显,有黑色斑纹,眼眉白色。上身呈淡黄色,下身呈黑色及褐色。眼睛呈鲜黄色,喙灰色至黑色。雄鸟比雌鸟大,在猫头鹰中也较为特别。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灰绿金刚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保护现状、保护现状
灰绿金刚鹦鹉(学名:Anodorhynchus glaucus,英文名:Glaucous Macaw)是鹦鹉科琉璃金刚鹦鹉属的鸟类。
灰绿金刚鹦鹉(读音:huī lǜ jīn gāng yīng wǔ)又称为浅蓝绿金刚鹦鹉,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鹦形目,是颜色最丰富、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尾极长,属大型攀禽。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中文学名:灰绿金刚鹦鹉
拉丁学名:Anodorhynchus glaucus
英文俗名:Glaucous Macaw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6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琉璃金刚鹦鹉属(Anodorhynchus)
繁殖区:南美洲 : se Brazil, e Paraguay, w Uruguay, ne Argentin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主要羽色:蓝色
外形特征
灰绿金刚鹦鹉灰绿金刚鹦鹉
灰绿金刚鹦鹉(拼音:huīlǜjīngāngyīngwǔ)(学名:Anodorhynchus glaucus)是南美洲的一种金刚鹦鹉,现时几乎可以肯定已绝种。最后一次可靠的纪录已可追溯至1960年代。此品种与紫蓝金刚鹦鹉(A. hyacinthinus)及靛蓝金刚鹦鹉(A. leari)非常相似。灰绿金刚鹦鹉身长约70厘米,鸟体为浅蓝绿色,头部呈灰色,鸟喙为黑色,眼睛外围有黄色的眼圈,下鸟喙边缘镶有半月形的黄色裸皮。
生活习性
灰绿金刚鹦鹉灰绿金刚鹦鹉
喜爱活动于开阔的树林里,避开终年潮湿的森林,爱栖息于有丰富核果的棕榈树林中,通常成对或集小群活动。
在野生条件下和紫蓝金刚鹦鹉一样,喜欢棕榈树的坚硬种子,而灰绿金刚鹦鹉特别偏好一种名为Yatay棕榈树(Syagrusyatay)的种子。此外,树上成熟或是未成熟的果实、浆果和蔬菜也都是该鹦鹉的次要食物。
繁殖速度很慢,一对鹦鹉每年只生产1-2枚卵。巢建在树洞或其他鸟类的洞穴里。
地理分布
灰绿金刚鹦鹉灰绿金刚鹦鹉分布图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保护现状
灰绿金刚鹦鹉灰绿金刚鹦鹉 此品种以往栖身于阿根廷北部、巴拉圭南部、乌拉圭东北部及巴西。在19世纪,因为捕捉活动及生境被破坏,灰绿金刚鹦鹉 变得非常稀有。于20世纪,只录得2个可信的野外发现纪录。1990年代,鸟类学家前往巴拉圭南部考察,但没有发现任何此品种依然存在的证据。
除著农业发展,棕榈树被大肆砍伐导致生境地减少。其夺目的外表及庞大的体型使其成为猎人主要捕捉的目标,即使雏鸟亦被捕捉卖到宠物市场去。
保护现状
灰绿金刚鹦鹉
世界上最后一只已知的灰绿金刚鹦鹉在1938年死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动物园,剩下仅存的只有阿根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具风干标本。
此物种现时为IUCN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并且列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及二,严禁进行交易。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极危(CR)。
保护现状
灰绿金刚鹦鹉保护状况
DD1.极危(IUCN3.1)
2.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
3.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本文Hash:a21088b40ad514fa592c9658d9f51632c868a994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