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亚种分化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亚种分化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白喉红臀鹎(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英文名:Sooty-headed Bulbul)为鹎科鹎属的鸟类。额至头顶黑色而富有光泽,耳羽白色或灰白色。上体灰褐色或褐色、尾下覆羽血红色(亚成鸟黄色)。主要生活于森林、竹林以及开阔的乡间。属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分布于印度、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
中文学名:白喉红臀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英文俗名:Sooty-headed Bulbul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鹎属(Pycnon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0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喉红臀鹎: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0厘米)、头顶黑色的鹎。腰苍白,臀红,颏及头顶黑色,领环、腰、胸及腹部白,两翼黑,尾褐。
幼鸟臀部偏黄。
虹膜-红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悦耳的笛声及响亮的粗喘声chook, chook。
白喉红臀鹎幼鸟
白喉红臀鹎亚成鸟,臀部黄色
黄臀鹎,后颈黑色,胸部偏褐,作者hzhza
注意了,白喉红臀鹎幼鸟(亚成鸟)臀偏黄。注意和黄臀鹎区别。
白喉红臀鹎和黄臀鹎的区别:区别黄臀鹎和白喉红臀鹎,若光从它们的臀部来区别不靠谱。因为,有些个体的黄臀鹎的屁股也是红的,白喉也会出现有些个体黄屁股的现像。
几点重要区别:
(1)黄臀鹎顶冠及颈背黑色。而白喉红臀鹎颈背不是黑色;
(2)黄臀鹎胸部耳羽褐色,而白喉红臀鹎耳羽和胸部颜色浑然一体,为灰色;
(3)黄臀鹎胸带灰褐,而白喉红臀鹎胸部、腹部颜色浑然一体,全部为灰色;
(4)黄臀鹎尾端无白色,而白喉红臀鹎尾端有白色。
大量的观鸟帖子将白喉红臀鹎幼鸟(亚成鸟)误作黄臀鹎!
以下都是白喉红臀鹎亚成鸟:
白喉红臀鹎亚成鸟
白喉红臀鹎亚成鸟
白喉红臀鹎亚成鸟
白喉红臀鹎亚成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1)白喉红臀鹎和黑喉红臀鹎的区别:黑喉红臀鹎颏、上喉、下喉均为黑色,上胸亦为黑褐色或黑色,耳羽红褐色。黑喉红臀鹎地域分布很窄,在中国仅分布于中国西南。
(2)白喉红臀鹎和红耳鹎的区别:红耳鹎有明显的耸立羽冠,耳区具红白二色斑。胸侧有一黑色横带,野外均可明显与之区别。白喉红臀鹎冠羽较短,脸颊无红色。
亚种分化
白喉红臀鹎
白喉红臀鹎东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chrysorrhoide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福建、广东、江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澳门。
白喉红臀鹎西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latouche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
白喉红臀鹎华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resurrect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硇州岛。
地理分布
白喉红臀鹎:地理分布图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南部、东南部以及贵州、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东南和西南地区。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印度、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东南亚及爪哇。引种至苏门答腊及苏拉威西岛。
分布状况:甚常见的低地种类,见于高可至海拔500米的中国东南部和香港(chrysorrhoides),广东西南部和广西西部(resurrectus),西南地区(latouchei)。
生活习性
白喉红臀鹎
常呈3~5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亦与红耳鹎或黄臀鹎混群。性活泼、善鸣叫,或跳跃于枝头树枝间,或站在树上或灌木上引颈高歌,鸣声清脆响亮。栖息地较固定,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多在相邻树木或树头间来回飞翔。晚上常成群栖息在一起,觅食时才开始分散,但彼此仍通过叫声保持松散的群。
迁徙: 留鸟
生境: 主要栖息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灌丛以及村寨、地边和路旁树上或小块丛林中,也见于沟谷、林缘、季雨林和雨林。
体型: 体重♂36~52g,♀28~52g;体长♂188~232mm,♀180~240mm;嘴峰♂16~19mm,♀15~18mm;翅♂92~101mm,♀88~101mm;尾♂88~104mm,♀84~104mm;跗蹠♂22~26mm,♀22~24mm。
食性: 食性较杂,属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浆果、榕果、核果、草莓、悬钩子、坚果、豌豆、锁莓、紫浆果、洋海椒种子,以及花、叶和其他植物种子。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甲虫、蚊、蚂蚁等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对农林业有益。
亚种分化
1、Pycnonotusaurigasterlatouchei分布于中国南方(四川、云南、湖南,广西东北),泰国,缅甸,老挝和越南。
2、Pycnonotusaurigasterchrysorrhoides分布于中国的东南部。
3、Pycnonotusaurigasterresurrectus分布于越南和中国东南部。
4、Pycnonotusaurigasterklossi分布于缅甸和泰国。
5、Pycnonotusaurigasterschauenseei分布于缅甸和泰国西南部。
6、Pycnonotusaurigasterthais分布于泰国中部和东南,老挝中部。
7、Pycnonotusaurigasterdolichurus分布于越南中部。
8、Pycnonotusaurigastergermani分布于泰国东南端,柬埔寨和印度支那南部。
9、Pycnonotusaurigasteraurigaster分布于爪哇岛和巴厘岛。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灌丛中或小树上,距地高0.8~1.5m。巢呈碗状,主要由细枝、树叶、枯草构成,巢外壁常缠有蛛丝,内垫有细草茎。巢的大小为外径10cm,内径6~8cm,高8cm,深6~8cm。每窝产卵2~3枚。卵玫瑰红色或粉红色、被深浅不一的暗玫瑰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2.8~24mm×16~17mm。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白喉斑秧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白喉斑秧鸡(学名:Rallina eurizonoides,英文名:Slaty-legged Crake)属秧鸡科斑秧鸡属,俗名灰脚秧鸡。留鸟,留居在广西西南部和海南的吊罗山,台湾的台中、南投、嘉义平原、阿里山、高雄及兰屿。国外见于印度、锡金、缅甸到琉球群岛和菲律宾,向南至印度尼西亚。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
中文学名:白喉斑秧鸡
拉丁学名:Rallina eurizonoides
英文俗名:Slaty-legged Crake
命名作者:Lafresnaye, 1845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斑秧鸡属(Rallin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0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白喉斑秧鸡: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5厘米)的偏褐色秧鸡。头及胸栗色,颏偏白,近黑色腹部及尾下具狭窄的白色横纹。翼上白色仅限于内侧的次级飞羽及初级飞羽具零星横斑。
虹膜-红色;嘴-绿黄;脚-灰色。
叫声:夜晚发出双音节的beep-beep叫声。
白喉斑秧鸡:雌鸟?
白喉斑秧鸡:雏鸟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喉斑秧鸡与红腿斑秧鸡的区别:十分相似,但显著区别在于白喉斑秧鸡的翼覆羽无横斑,头顶和颈项棕栗色。白喉斑秧鸡的脚黑色;红腿斑秧鸡的脚红色。
白喉斑秧鸡与斑胁田鸡的区别:白喉斑秧鸡的脚黑色;斑胁田鸡的叫声红色。
生活习性
白喉斑秧鸡
栖息于潮湿沼泽地、稻田等处。多于黎明、薄暮或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性羞怯,遇人走动,即迅速没入隐密之草丛中。食物为昆虫及其幼虫、小型软体动物、植物的嫩叶和种子等。
地理分布
白喉斑秧鸡: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印度次大陆、中国东南部、东南亚、菲律宾及苏拉威西岛。有些鸟冬季至斯里兰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爪哇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amauroptera为广西南部的不常见留鸟,分布至海拔700米,迷鸟有至海南岛;有记录夏季繁殖鸟至香港。对其分布以往可能有遗漏,现今分布可能较广泛。亚种formosana为台湾的留鸟。
生长繁殖
白喉斑秧鸡
繁殖期各地不同,印度尼西亚3月。单配制,繁殖季节有领域性,用树叶和草营建粗放的巢,巢远离水,在灌木或矮树上,每窝产卵3—6枚。卵呈卵圆形,石灰白色,有光泽,有时有少数模糊的暗红棕色斑点。两性孵卵。
单配制,繁殖季节有领域性。繁殖期各地有所差异,琉球群岛4—7月,越南8月,印度6—9月。在灌丛中地面或竹丛上营巢,巢不一定靠近水。巢较简陋,由草叶、草茎和细树枝构成,中央稍凹陷。每窝产卵4—8枚,淡乳白色并有光泽,卵的平均大小为30.6mm×26.0mm,重12.8g。雏鸟早成性,两性轮流孵卵并照顾幼鸟。
亚种分化
白喉斑秧鸡
1.白喉斑秧鸡海南亚种(学名:Rallinaeurizonoidesingrolineata)。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西、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台湾亚种(学名:Rallina eurizonoides formosana)。
2.白喉斑秧鸡印度亚种(学名:Rallinaeurizonoidesamauroptera)
3.白喉斑秧鸡南亚亚种(学名:Rallinaeurizonoidestelmatophila)
4.白喉斑秧鸡琉球亚种(学名:Rallinaeurizonoidessepiaria)
5.白喉斑秧鸡台湾亚种(学名:Rallinaeurizonoidesformosana)。分布于台湾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6.白喉斑秧鸡指名亚种(学名:Rallinaeurizonoideseurizonoides)
7.白喉斑秧鸡菲律宾亚种(学名:Rallinaeurizonoidesalvarezi)
8.白喉斑秧鸡苏拉亚种(学名:Rallinaeurizonoidesminahasa)
保护现状
白喉斑秧鸡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台湾的嘉义地区较常见。在兰屿,种群数量稀少。目前台湾的稻田使用多量的杀虫剂,对此秧鸡的威胁很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列为未定种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脚隼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红脚隼(学名:Falco vespertinus,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是隼科隼属的的小型猛禽,又叫西红脚隼、青燕子、青鹰、红腿鹞子等。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习性同阿穆尔隼(东红脚隼)。主要可见于东欧与亚洲,其族群由于栖地减少以及狩猎活动而逐渐减少。红脚隼在冬季会迁徙至非洲地区过冬,除此之外,在西欧也可见其踪迹,第一次出现在北美的纪录则于2004年的8月。 成年雄隼拥有一身蓝灰色的羽毛,以及红色的尾羽及鸟脚;雌隼则有灰色的背羽和翅膀、橙色的头部,以及附带黑色条纹的白色面部。红脚隼身长约28到34厘米;翅膀张开则宽约65到75厘米。主要猎物是大型昆虫,偶而会捕食其他小型鸟类或哺乳类。红脚隼非洲的一个亚种提升为了独立鸟种——岩隼。
中文学名:红脚隼
拉丁学名:Falco vespertinus
英文俗名:Red-footed Falco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隼形目(Falconiformes)
中文科名:隼科(Falconidae)
中文属名:隼属(Falco)
繁殖区:古北界 : c
非繁殖区:s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09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红脚隼:形态特征图
体小(30厘米)的灰色隼。臀部棕色。似阿穆尔隼但翼下覆羽及腋羽暗灰而非白色。
雌鸟:与阿穆尔隼区别甚大,上体偏褐色,头顶棕红,下体具稀疏的黑色纵纹。眼区近黑,颏、眼下斑块及领环偏白。两翼及尾灰色,尾下具横斑。翼下覆羽褐色。
幼鸟:下体偏白而具粗大纵纹,翼下黑色横斑均匀,眼下的黑色条纹似燕隼。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橙红;脚-橙红。
叫声:高音的叫声ki-ki-ki;也有尖厉的keewi-keewi声。
红脚隼:形态特征图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红脚隼与阿穆尔隼的区别:
地理分布
红脚隼: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东欧至西伯利亚西部。
分布状况:在中国罕见。繁殖在新疆西北部乌伦河谷。
生活习性
红脚隼
红脚隼 栖息于低山疏林、林缘、山脚平原和丘陵地区的沼泽、草地、荒野、河流、山谷和农田耕地等开阔地区,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的平原和低山、丘陵等地区较为常见。
通常单独活动,飞翔时两翅快速煽动,间或进行一阵滑翔,也能通过两翅的快速煽动在空中作短暂的停留。多见于有少量树木覆盖的开阔的平原。
主要以蝗虫、蚱蜢、蝼蛄、蠡斯、金龟子、蟋蟀、叩头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小鸟、蜥蜴、石龙子、蛙和鼠类等小型脊推动物,其中害虫占其食物的90%以上,在消灭害虫方面功绩卓著。觅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飞翔搜觅地面食物,发现后则冲下捕食,也在空中追捕猎物。
在中国春季迁到北方繁殖地的时间大多在4月末至5月初,秋季离开繁殖地的时间大多在10月末至11月初。它是迁徙旅程最远的猛禽,单程为13,000~16,000kg。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5~7月份,通常营巢于疏林中高大乔木树的顶端,有时也侵占喜鹊等其他鸟类的巢,我国古代《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的诗句,这种“鹊巢鸠占”现象中所指的“鸠”就是红脚隼。
巢近似球形,有顶盖,侧面有两个出口,口径为17mm,巢距地面的高度为6~20m,主要由落叶松、柞树、刺槐等树木的干树枝构成。
每窝产卵4~5枚。卵呈椭圆形,白色,密布红褐色的斑点。卵的大小为37×30mm,卵重为14~19g。孵卵由亲鸟轮流进行,孵化期为22~23天。
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养大约27~30天后离巢。
亚种分化
红脚隼
在《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将红脚隼的不同亚种分为红脚隼(拉丁名:Falco vespertinus;英文名:Red-footedFalcon)和阿穆尔隼(拉丁名:Falcoamurebsis;英文名:AmurFalcon)两种。
红脚隼普通亚种(学名:Falcovespertinusamur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东北、河北、山东、江苏、向西至宁夏、甘肃、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福建、河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黑龙江中部。
保护现状
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本文Hash:c89d40ca4874696767031c2863eb741b13461d98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