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阔嘴鹬(学名:Limicola falcinellus,英文名:Broad-billed Sandpiper)是鹬科阔嘴鹬属的鸟类。
阔嘴鹬(学名:Limicola falcinellus),性孤僻,喜潮湿的沿海泥滩、沙滩及沼泽地区。翻找食物时嘴垂直向下。遇警时蹲伏。
中文学名:阔嘴鹬
拉丁学名:Limicola falcinellus
英文俗名:Broad-billed Sandpiper
命名作者:Pontoppidan, 1763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阔嘴鹬属(Limicola)
繁殖区:古北界 : n
非繁殖区:非洲, 东洋界, 澳洲界, also Middle E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7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阔嘴鹬
阔嘴鹬夏羽头顶黑褐色,眼上具两道白眉,其中上道较细,下道较粗,二者在眼前合二而一,并沿眼先延伸到嘴基。贯眼纹黑褐色,但眼后贯眼纹不明显。翕、肩和三级飞羽黑褐色,具白色和淡栗色羽缘和宽的灰白色尖端。翕和肩部的白色羽缘在背部形成v形斑。翅上覆羽褐色,小覆羽和初级搜羽黑色,中锼羽具白色羽缘。飞羽黑色。初级覆羽和大覆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在翅上形成窄的白色翅带。腰和尾上覆羽两边白色,中间黑褐色。中央一对尾羽黑褐色,其余尾羽淡灰色。颊和喉淡褐白色,微具褐色纵纹。其余下体也为白色,前颈和胸缀灰褐色,具显著的褐色纵纹,并与白色腹面明显分开。两胁前部也具有一些纵纹。
冬羽眉纹白色,较长,从嘴基直到后枕,并从眼前缘开始一分为二,上纹较细,下纹较宽。贯眼纹黑褐色,横跨眼先经眼到耳覆羽。头顶和上体淡灰褐色,具黑色中央纹和细的白色羽缘。下体主要为白色。但胸微具灰褐色纵纹。
幼鸟和夏羽相似,但翕、肩和三级飞羽具淡栗皮黄色和白色羽缘,翅上覆羽具宽阔的皮黄色羽缘。胸缀皮黄褐色,仅具细的暗色纵纹,两侧并不延伸到胁。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有时缀有一点褐色或绿色,基部缀有黄色。尖端向下弯曲。脚短,灰黑色。常常缀有绿色、黄色或褐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38—50克,体长160—180毫米,嘴峰27—36毫米;翅100一115毫米,尾34—40毫米;跗跖20一24毫米。
地理分布
阔嘴鹬阔嘴鹬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往东到西伯利亚北部,南到中亚吉尔吉斯、叶尼塞河和东西伯利亚南部。越冬于地中海、红海、印度、中南半岛和澳大利亚。迁徙期间经过中国新疆西部喀什、天山、黑龙江黑河、伊春、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岛、香港和台湾。部分留在台湾和海南岛越冬。
生活习性
阔嘴鹬阔嘴鹬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冻原和冻原森林地带中的湖泊、河流、水塘和芦苇沼泽岸边与草地上。冬季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以及附近的沼泽和湿地。仅迁徙期间有时伸入到内陆湖泊与河流地带。
常单只、成对或成小群活动。非繁殖期有时也集成大群。喜欢在海边潮涧地带松软的泥地上活动和觅食。觅食时常将头颈远远的向前伸出,嘴几与地面垂直,边慢慢的向前行走边啄食,也常常持久的将嘴垂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遇危险时有时也蹲伏于地不动,直至危险逼近才冲出飞走。
叫声为干涩的颤音ch-r-r-reep。
阔嘴鹬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环节动物、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眼子菜和蓼科植物种籽等植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阔嘴鹬阔嘴鹬的繁殖期6—7月。雄鸟在繁殖期间常作求偶飞行。飞行时忽快忽慢,忽上忽下,边飞边鸣唱。有时也栖于树上或站在地上,叫声较短,有似“tirr—tirr—tirr”声。通常营巢于离水域不远的苔原草地上或沼泽草地中的土丘上。巢多置于矮草丛中或芦苇丛中地上凹坑内,巢内垫有桦树叶、柳树叶和苔藓。每窝产卵4枚。卵的颜色为淡褐色或黄灰色,密被小的淡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形状为梨形,大小为29—35×21—25毫米。雌雄鸟轮流孵卵。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鹮嘴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鹮嘴鹬(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英文名:Ibisbill)是鸻形目的单型科鹮嘴鹬科中的唯一一种。嘴长色红,向下弯曲,与鹮嘴相似,因而得名。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炫耀时姿势下蹲,头前伸,黑色顶冠的后部耸起。
中文学名:鹮嘴鹬
拉丁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
英文俗名:Ibisbill
命名作者:Vigors, 1832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鹮嘴鹬科(Ibidorhynchidae)
中文属名:鹮嘴鹬属(Ibidorhyncha)
繁殖区:古北界 : Himalayas to nw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8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鹮嘴鹬:形态特征图
体大(40厘米)的灰、黑及白色鹬。识别特征为腿及嘴红色,嘴长且下弯。一道黑白色的横带将灰色的上胸与其白色的下部隔开。翼下白色,翼上中心具大片白色斑。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脸微具不清晰的白色羽尖。
幼鸟:上体具皮黄色鳞状纹,黑色斑纹不甚清楚,胸带黑褐色,白色胸带缺失,腿及嘴近粉色。
虹膜-褐色;嘴-绯红;脚-绯红。
叫声:重复的响铃般的Klew-klew声,似沙锥;也有响亮而快速的似中杓鹬的叫声tee-tee-tee-tee。
鹮嘴鹬:繁殖羽,头部
鹮嘴鹬:非繁殖羽
鹮嘴鹬:幼鸟
鹮嘴鹬:雏鸟
地理分布
鹮嘴鹬:地理分布图
鹮嘴鹬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河北、辽宁、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国外分布于中亚,喜马拉雅山地区国家至印度阿萨姆。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南亚。
分布状况:罕见地方性留鸟及垂直性迁移的候鸟。留鸟见于新疆西部、西藏西部、南部及东部、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陕西、河北、河南、云南北部。迷鸟见于西双版纳(云南南部)。
生活习性
鹮嘴鹬
鹮嘴鹬
鹮嘴鹬栖息于山地、高原和丘陵地区的溪流和多砾石的河流沿岸。分布的海拔高度从东部的近海平面到西部的45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冬季多到低海拔的山脚地带活动。常单独或成3—5只的小群出入于河流两岸的砾石滩和沙滩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也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都伸入水中觅食。性机警,稍有声响,即蹲下不动,直到危险临近时,才沿砾石间曲折小径急速走开或起飞逃走。
鹮嘴鹬主要食蠕虫、蜈蚣以及蜉蝣目、毛翅目、等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小鱼、虾、软体动物。常单独或成2~3只的小群在河边砾石滩上,用长而弯曲的嘴在砾石缝中探觅食物,或将嘴倾斜地伸入洞穴中掏捕食物。有时也在地面或水面直接啄食,有时甚至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也沉入水中,用长而弯曲的嘴探捕水底食物。
生长繁殖
鹮嘴鹬:飞行图
鹮嘴鹬的繁殖期为5~7月,成对营巢繁殖。4月初至4月中旬雄鸟即开始呜叫和追逐雌鸟。4月末5月初对即形成,并开始成对营巢。通常营巢于河岸边砾石间或山区溪流中的小岛上。巢甚简陋,主要在砾石间稍微扒成一浅坑,内无任何铺垫物,或仅放一些小圆石。
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绿灰色或灰色,被有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6~53×34~38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保护现状
鹮嘴鹬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勺嘴鹬的简介、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勺嘴鹬(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英文名:Spoon-billed Sandpiper)是鹬科勺嘴鹬属 的鸟类。
勺嘴鹬(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又名琵嘴鹬或匙嘴鹬,是一种小型的涉禽,仅在极少数的冻土层地带上繁殖,并在东南亚的湿地过冬。勺嘴鹬外表上最独特的地方在它那汤匙形状的嘴,但在野外不易辨认。在2007年的一次由国际鸟盟进行的统计中,勺嘴鹬的数目可能少于100对,IUCN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现状由濒危提升到极危。
中文学名:勺嘴鹬
拉丁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英文俗名:Spoon-billed Sandpip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勺嘴鹬属(Eurynorhynch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6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鸟种简介
勺嘴鹬
勺嘴鹬这物种由卡尔·林奈在1758年,在其《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一书中首次介绍,并命名为 Platalea pygmea。。
在1821年由斯云·尼尔逊(Sven Nilsson)分类到一个属并沿用至今 。现时勺嘴鹬属于鸻形目鹬科内的一种涉禽,但将涉禽归到鸻形目本身就是鸟类DNA分类系统的一大缺陷。不管是从它奇特的形态适应特征或表现出歧异的DNA序列中去判断,勺嘴鹬都应该从其相近的种族中进一步地分别出来。
地理分布
勺嘴鹬
勺嘴鹬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奇半鸟。越冬于泰国、印度、中南半岛、新加坡和马来半岛等东南亚地区。迁徙期间经过朝鲜、日本和中国上海、福州、海南岛、香港和台湾。或许部分留在广东沿海越冬。
外形特征
勺嘴鹬
勺嘴鹬前额、头顶和后颈栗红色,具黑褐色纵纹。翕、肩和三级飞羽羽毛中部黑色,羽缘栗色,使背呈现出红栗色而具黑斑。翕部羽缘白色,在背部形成V字形的白色线。翅覆羽褐色,具淡皮黄色和皮黄红色羽缘。下体白色,胸两侧缀皮黄色,具细的褐色纵纹。
飞羽黑色,大覆羽具宽的白色尖端,次级飞羽和内侧初级飞羽基部白色,与大覆羽的白色尖端共同组成翅上宽阔的白色翅带。腰和尾上覆羽两侧白色,中间黑色。
中央尾羽黑色,两侧尾羽淡灰色。嘴基和颏白色。眼先较暗,有一黑色贯眼纹,在眼后贯眼纹较细。眉区、头两侧、脸、前颈、颈侧和上胸栗红色,具细的褐色纵纹。下胸淡粟色,具褐色纵纹和斑点,有时在两侧形成由褐色斑点组成的纵带。其余下体,色括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冬羽头顶和上体灰褐色,微具暗色羽轴纹。后颈较淡,翅覆羽灰色。具窄的白色羽缘。前额、眉纹和下体辉亮白色。颈侧和上胸两侧微具褐灰色纵纹。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宽厚而平扁,尖端扩大成铲状。脚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长140~160毫米,嘴峰10—12毫米;翅85一106毫米;尾37—39毫米;跗跖19一22毫米。
生活习性
勺嘴鹬勺嘴鹬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海岸冻原沼泽、草地和湖泊、溪流、水塘等水域岸边。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与河口地区的浅滩与泥地上,或海岸附近的水体边上,不深入到内陆水域。常单独活动于水边浅水处和松软的烂泥地上。行走时常低垂着头,不断将嘴伸入水中或烂泥里,边走边用嘴在水中或泥里左右来回扫动前进,甚至转回来的时候,嘴也不用从水中出来。
勺嘴鹬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用嘴在水下或烂泥里左右来回扫动觅食。有时也在地面直接啄食。
生长繁殖
勺嘴鹬勺嘴鹬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海岸冻原地带,繁殖期6—7月。营巢于冻原沼泽、湖泊、水塘、溪流岸边和海岸苔原与草地上。尤其喜欢在淡水塘边的苔藓草地上营巢。巢甚简陋,主要由亲鸟在松软的苔原地上挖掘一圆形凹坑,内垫以苔藓、枯草和柳叶。每窝产卵3一4枚。卵的颜色为淡褐色,被有细小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8—33×20—23毫米。
保护现状
勺嘴鹬刚出生的勺嘴鹬
由国际鸟盟对其重要繁殖地——俄罗斯的楚科奇半岛的调查显示,全球仅余下少于100对。对比起1970年,仍有近2000到2800对,2000年数目下降至1000对,2005年仅余下少于400对,每年的个体数目均急速减少。若整体情况没有改善,勺嘴鹬将可能在未来数年踏上灭绝之路。研究认为它们数目急降的主因包括繁育生境及迁飞过程时中转站的破坏。其中位于南韩重要的一站——新万锦(saemangeum)——正面临近40000公顷的大型填海计划所破坏。而每年亦有为数不少的勺嘴鹬在中转站当地被捕猎。此外,全球暖化导致它们特有的繁殖地——冻土层的减少也影响了它们可繁殖后代的机会。
从2011年起,英国针对勺嘴鹬启动了紧急保护计划。2012年7月中旬,从俄罗斯迁徙到英国的一批勺嘴鹬在历时一周用直升机和飞机将第一批勺嘴鹬鸟蛋运至英国后几小时,第一只勺嘴鹬已经破壳而出,而且更多的雏鸟正在孵化之中。
本文Hash:222148a422cba698f059565108c7af57c6c9c059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