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额红尾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蓝额红尾鸲的图片

蓝额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frontalis,英文名:Blue-fronted Redstart)属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中等体型(16厘米)而色彩艳丽的红尾鸲。雄鸟头、颈背蓝色,雄雌两性的尾部均具特殊的”T”形黑色图纹(雌鸟褐色)。主要见于我国西南地区,数量不甚丰富。

中文学名:蓝额红尾鸲

拉丁学名:Phoenicurus frontalis

英文俗名:Blue-fronted Redstart

命名作者:Vigors,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红尾鸲属(Phoenicurus)

繁殖区:东洋界 : e Afghanistan to 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8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蓝色

外形特征

蓝额红尾鸲
蓝额红尾鸲

中等体型(16厘米)而色彩艳丽的红尾鸲。雄雌两性的尾部均具特殊的”T”形黑色图纹(雌鸟褐色),系由中央尾羽端部及其他尾羽的羽端与亮棕色成对比而成。

雄鸟:头、胸、颈背及上背深蓝,额及形短的眉纹钴蓝;两翼黑褐,羽缘褐色及皮黄色,无翼上白斑;腹部、臀、背及尾上覆羽橙褐。

雌鸟:褐色,眼圈皮黄,与相似的红尾鸲雌鸟的区别在尾端深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单音的tic声。告警时在栖处或飞行中不停地轻声重复ee-tit, ti-tit。鸣声为一连串甜润的颤音及粗喘声,似赭红尾鸲但喘声较少。

蓝额红尾鸲:雄鸟(摄影襄阳鸟人)
蓝额红尾鸲:雄鸟(摄影襄阳鸟人)
蓝额红尾鸲:雌鸟(摄影张掖鸟人)
蓝额红尾鸲:雌鸟(摄影张掖鸟人)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欧亚红尾鸲和赭红尾鸲外形、大小和羽色均与本种很相似,但欧亚红尾鸲和赭红尾鸲头顶至背分别为灰色和黑灰色而不沾蓝色,外侧尾羽均无黑色端斑。

黑喉红尾鸲虽与本种亦相似,但头顶至背为灰色,外侧尾羽无黑色端斑,明显与本种不同,野外不会混淆。

地理分布

蓝额红尾鸲
蓝额红尾鸲

分布范围:中国中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越冬至缅甸西南部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甚常见。繁殖于西藏南部、青海东部及南部、甘肃南部、宁夏、陕西南部秦岭、四川、贵州和云南的高海拔山区。冬季移至繁殖地域内的较低海拔处,部分鸟往南迁移。

生活习性

蓝额红尾鸲雄鸟飞版,摄影少将
蓝额红尾鸲雄鸟飞版,摄影少将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溪谷、林缘灌丛地带,也频繁出入于路边、农田、茶园和居民点附近的树丛与灌丛中,不断地在灌木间窜来窜去或飞上飞下。停息时尾不断地上下摆动。除在地上觅食外,也常在空中捕食。

迁徙:主要为留鸟,具有明显的垂直迁移现象,部分亦进行小距离的水平迁徙。

生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4200m的亚高山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尤以林线上缘多岩石的疏林灌丛和沟谷灌丛地区较常见,冬季多下到中低山和山脚地带。

食性:主要以甲虫、蝗虫、毛虫、蚂蚁、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生长繁殖

蓝额红尾鸲雌鸟,摄影张掖鸟人
蓝额红尾鸲雌鸟,摄影张掖鸟人

繁殖期5月末至8月初。通常营巢于地上倒木下或岩石掩护下的洞中,也在倒木树洞、岸边和岩壁洞穴中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和枯草构成,内垫有毛发和羽毛。营巢由雌鸟承担,雄鸟常站在巢域中灌木上鸣唱。

每窝产卵3-4枚。卵暗粉红白色、被有淡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4-21mm×11-15mm。

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保护现状

蓝额红尾鸲雄鸟,摄影襄阳鸟人
蓝额红尾鸲雄鸟,摄影襄阳鸟人

蓝额红尾鸲在我国主要见于西南地区,种群数量不甚丰富。

蓝喉歌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蓝喉歌鸲的图片

蓝喉歌鸲(学名:Luscinia svecica,英文名: Bluethroat)属雀形目鹟科歌鸲属,俗名蓝点颏、蓝秸芦犒鸟、蓝脖、九圈领、蓝领、长脚青、蓝颏、点颏、蓝靛杠等。是著名的鸣鸟。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欧洲、非洲北部、俄罗斯、阿拉斯加西部、亚洲中部、伊朗、印度和亚洲东南部等地。蓝点颏体长12-13厘米,体重17-18克。头部、上体主要为土褐色。眉纹白色。蓝喉歌鸲是国家三有保护鸟类,请勿捕捉。

中文学名:蓝喉歌鸲

拉丁学名:Luscinia svecica

英文俗名:Bluethroa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歌鸲属(Luscinia)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also w Alaska

非繁殖区:东洋界, n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6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蓝色

外形特征

蓝喉歌鸲:形态特征图
蓝喉歌鸲:形态特征图

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

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

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 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 saturator深,svecica浅)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有时在夜间鸣叫。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联络叫声为粗哑的truk声。

蓝喉歌鸲:雄鸟
蓝喉歌鸲:雄鸟
蓝喉歌鸲:雌鸟
蓝喉歌鸲:雌鸟
蓝喉歌鸲:雌鸟
蓝喉歌鸲:雌鸟
蓝喉歌鸲:幼鸟
蓝喉歌鸲:幼鸟

地理分布

蓝喉歌鸲:地理分布图
蓝喉歌鸲: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类灌丛。

生活习性

蓝喉歌鸲
蓝喉歌鸲

蓝点颏栖息于灌丛或芦苇丛中。性情隐怯,常在地下作短距离奔驰,稍停,不时地扭动尾羽或将尾羽展开。喜欢潜匿于芦苇或矮灌丛下,飞行甚低,一般只作短距离飞翔。常欢快地跳跃,不去密林和高树上栖息,在地面奔走极快。平时鸣叫为单音,繁殖期发出嘹亮的优美歌声,也能仿效昆虫鸣声。

主要以昆虫、蠕虫等为食,也吃植物种子等。

生长繁殖

蓝喉歌鸲
蓝喉歌鸲

繁殖期为5月。营巢于灌丛、草丛中的地面上。巢以杂草、根、叶等筑成。每巢产卵4~6枚。卵有光泽呈蓝绿色。孵化期约为14天。

保护现状

蓝喉歌鸲:雄鸟
蓝喉歌鸲:雄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尾噪鹛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尾噪鹛的图片

红尾噪鹛(学名:Trochalopteron milnei,英文名:Red-tailed Laughingthrush)是噪鹛科彩翼噪鹛属的鸟类。

红尾噪鹛(学名:Garrulax milnei)又名赤尾噪鹛,属于雀形目画眉科噪鹛属。全长约25cm。头顶至后颈红棕色,翼与尾赤红色。眼先、眉纹及喉黑色,耳羽灰色。数量稀少,罕见,中国为云南、广西、贵州及武夷山地区的稀有留鸟。全球性近危种。

中文学名:红尾噪鹛

拉丁学名:Trochalopteron milnei

英文俗名:Red-tailed Laughingthrush

命名作者:David, 187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彩翼噪鹛属(Trochalopteron)

繁殖区:东洋界 : Burma to s China and c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4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红尾噪鹛
红尾噪鹛

赤尾噪鹛全长约25cm。头顶至后颈红棕色,上体余部橄榄灰色并具褐色羽缘。翼与尾赤鲜红色。翅膀的大面积鲜红色即为醒目。眼先、眉纹及喉黑色,耳羽灰色。胸腹暗灰并具黑色羽缘。尾下覆羽近黑。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赤尾噪鹛与丽色噪鹛的区别:相似种丽色噪鹛,两翅和尾亦为鲜红色,颏和喉亦为黑色,但头顶不为红棕色,上下体羽亦较棕而少灰色。区别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赤尾噪鹛。作者:陶俑。
赤尾噪鹛。作者:陶俑。
丽色噪鹛。作者:老存。2011年11月。
丽色噪鹛。作者:老存。2011年11月。

地理分布

红尾噪鹛
红尾噪鹛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缅甸北部至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局部分布且一般不常见,于云南(sharpei)、广西(瑶山)、贵州(sinianus)及武夷山(milnei)海拔1000~2400米的山区。

生活习性

红尾噪鹛
红尾噪鹛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500m的常绿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灌丛地带,冬季也下到山脚和沟谷等低海拔地区。

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种类主要有土蚕、蝉幼虫、甲虫等昆虫以及蜘蛛等无脊椎动物和草莓、草子、野果等植物性食物。

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性胆怯,善鸣叫,鸣声嘈杂,稍有动静即藏入浓密的灌丛内,常常听其声不见其影。

生长繁殖

红尾噪鹛
红尾噪鹛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灌木上或小树上。巢呈杯状,主要由竹叶、枯草和混杂一些细根构成,内垫有竹叶。

卵白色、被有少许红褐色或近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8-30mm×20-21mm。

保护现状

红尾噪鹛
红尾噪鹛

赤尾噪鹛在中国种群数量稀少,不常见。目前己被列入鸟类生活国际(Brid Life Intemational) 全球濒危鸟类名录,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本文Hash:5cb5f22294507c7ddc3b63126221e2b7ddafbc4b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