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来看,电化学是一直是出题的热点,这与在能源革命来临的今天想符合,可以说电化学以后几年将一直是出题的热点。可面对电化学纷乱的概念,正极、负极、阴极、阳极;氧化、还原;能量转换,离子移动的方向。很多同学学得是晕头转向。
其实要学好电化学也不难,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梳理一下:
第一,要认识电化学的应用,从用途去宏观理解与把握。
电池是提供能量的,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然后再转化为机械能,如电动汽车;转化为光能,如手电;转化为声能,如手机等等。而电解是以通电为条件,发生化学变化,得到某种物质,把电能转化成了化学能。如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主要目的是生产火碱;电冶金,如铝的冶炼等。所以,电池以获得能量为目的,而电解以获得产物为目的。
第二,要明确能量转换方式。
电池是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产物的能量,才能以电能的形式放出,所对应的反应必然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而电解正好相反,所对应的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外界提供能量才能发生。
第三,要知道电极的规定。
认为正极就是阳极,负极就是阴极,这种理解是非常错误的!正极、负极、阴极、阳极完全是从不同角度规定的,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物理上:正极,电势高的(电子流入)电极;负极,电势低的(电子流出)电极。
化学上: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所以,若按化学规定看原电池,负极是阳极,正极是阴极。
,
高二化学电化学基础(高三化学复习专题五)
Ⅰ.原电池
【考点1】原电池原理
1.构成条件
(1)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强还原剂在负极上自发的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剂在正极上自发的得到电子,被还原。)
(2) 两个不同材料的电极:两极都是固体材料。正极:能导电的固体,两个作用:一是只导电,不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是溶液中的离子或溶于溶液中的氧化性气体。二是即导电又作氧化剂。
负极:一是比正极活泼的金属,作还原剂参加反应;二是楕性电极,只导电不参加反应。
(3) 电解质溶液: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正向正,负向负。
(4) 形成闭合回路:电子不能通过溶液。电流可通过溶液。
有盐桥的原电池:①盐桥作用:a.隔绝正负极反应物,避免直接接触,导致电流不稳定;b.通过离子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c.平衡电极区的电荷。
②装置Ⅰ中有部分Zn与Cu2 直接反应,使电池效率降低;装置Ⅱ中使Zn与Cu2 隔离,电池效率提高,电流稳定。
2.应用
(1)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Fe—Cu–CuSO,说明铁比铜活动性强
Mg-Al-NaOH(或Al-Cu—浓HNO3)电池中有反常特例。
(2)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形成了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例如,Zn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进行。
(3)设计制作化学电源
如:根据反应2FeCl3 Cu
2FeCl2 CuCl2
设计的原电池为:
练:根据反应10KI 2KMnO4 8H2SO4=5I2 6K2SO4 2MnSO4 8H2O设计的原电池(用盐桥)
【考点2】电极反应的书写
1. 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写出电极反应式:
(1) 负极反应:负极上还原剂失去电子。可以是金属或还原性气体。
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失去多少个电子,依据反应前后化合价的变化来计算。
注意: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若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写入负极反应式。
如果要加H 或OH-使电荷平衡,负极左边加OH-,右边加H 。
(2) 正极反应:正极上氧化剂得到电子。溶液中的氧化性离子或溶于其中的氧化性气体以及氧化性的金属氧化物。
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得到电子的多少,也要依据反应前后化合价的变化来计算。
注意:正极反应生成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是否共存。若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应写入负极反应式。
例如:当正极上的反应物质是O2时:若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则水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O2生成OH-,写为O2+2H2O+4e-===4OH-;
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则H+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O2生成水,写为O2+4H++4e-===2H2O。如果是K2CO3,正极通CO2,则正极反应为:O2 4e- 2CO2=2CO32-
2.几种常见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
(1)负极参加反应,还原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材料不反应:
① .Fe-Cu-CuSO4
负极:Fe-2e=Fe2
正极:Cu2 2e=Cu
总反应:
② Fe-C-NaCI(O2)。
负极:Fe-2e=Fe2
正极:O2 4e 2H2O=4OH-
总反应:
③ Al-Mg-NaOH。
负极:Al-3e- 4OH-=AlO2- 2H2O
正极:2H2O 2e=H2↑ 2OH-
总反应:
④ Al-H2O2-KOH负极:
Al-3e- 4OH-=AlO2- 2H2O
正极:H2O2 2e=2OH-
总反应:
⑤ Zn—碳棒—MnO2(KOH):
负极:Zn 2OH–2e-
Zn(OH)2
正极:2MnO2 2H2O 2e-
2MnO(OH) 2OH-
总反应:
(2)正极、负极材料都参加反应。
负极:还原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⑥ Pb-PbO2-H2SO4 负极:Pb-2e SO42-=PbSO4 正极:PbO2 2e 4H SO42-=PbSO4 2H2O
总反应:
⑦ Zn—Ag2O—KOH负极:Zn 2OH–2e-
Zn(OH)2 正极:Ag2O H2O 2e-
2Ag 2OH-
总反应:
(3)负极、正极材料都不参加反应(燃料电池):
① CH4-O2-H2SO4 负极: CH4-8e 2H2O=CO2 8H 正极:O2 4e 4H =H2O
总反应:
② CH4-O2-NaOH 负极:CH4-8e 10OH-=CO32- 7H2O 正极:O2 4e 2H2O=4OH-
总反应:
③ CH4-O2-K2CO3 负极:CH4-8e 4CO32-=5CO2 2H2O正极:O2 4e 2CO2=2CO32-
总反应:
④ C3H8-O2-H2SO4负极:C3H8-20e 6H2O=3CO2 20H 正极:O2 4e 4H =2H2O
总反应:
⑤ C3H8-O2-NaOH负极:C3H8-20e 26OH-=3CO32- 17H2O 正极:O2 4e 2H2O=4OH-
总反应:
⑥ C3H8-O2-K2CO3负极:C3H8-20e 10CO32-=13CO2 4H2O 正极:O2 4e 2CO2=2CO32-
总反应:
(4)M(Li)、M(H2)、C6(Li)等物质电极反应的书写:
M和C6都是吸附Li、H2的材料,化合价为0.
例:C6(Li)-e-=Li C6
LixCn-xe-==xLi nC
【考点3】原电池中要牢记重要的五个问题
1.正极电势高,负极电势低,电流:正出负入,电子:负出向正入。
2.电子不通过电解质溶液。
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流向:正向正,负向负。
4.电解质溶液PH值的变化:正极(阴极)附近PH变大或显碱性,负极(阳极)附近PH变小或显酸性。
5.充电时,与电源的两极相连:正连正,负连负。
Ⅱ.电解池
【考点1】电解原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
构成电解池:(1)要有电源:电势高的电极叫正极,电势低的电极叫负极,电流正极出,电子负极出。
(2)有两个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的极叫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阳极上的离子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极叫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阴极上的离子得到电子。
(3)有电解质溶液: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要通过离子运动导电。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
电解质溶液导电必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2】书写电极反应
1.书写电极反应:
(1)一看电极材料,若是金属(Au、Pt除外)作阳极,金属一定被氧化(注:Fe生成Fe2+)。若是惰性电极,则看溶液中存在什么离子,按放电顺序进行放电反应。
(2)二看介质,介质是否参与电极反应。其中的H 和OH–,要看是水电离的H 和OH–,还是酸或碱电离出的H 和OH–,电极反应书写方法不相同。电解产生的H 或OH–能否与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发生反应,如果能发生反应,则这个离子也要与入电极反应。
(3)三看是否有特殊信息,如电解制取氧化铝,因而阳极产物不能是Al3+;再如电镀AI的非水体系,且不产生其他离子,因而离子只能在Al2Cl7(-)和AlCl4(-)之间转化。
2.熟记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Ca2+>K+。
阳极:金属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NO3(-)、SO4(2-)、CO3(2-))>F-。
,
中考化学最常考的知识点汇总(2022中考必背化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Hello,大家好,我是霸小二。
今天小二给大家整理了
中考化学常考的相关知识点
帮你查漏补缺、冲刺高分!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文末可下载完整电子版资料哦!
Part.1 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单质:金刚石、石墨、炭黑:C 汞、水银:Hg 硫、硫磺:S
2、氧化物: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 氧化钙、生石灰:CaO 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份:Fe2O3
3、酸:盐酸:HCl的水溶液 碳酸(汽水):H2CO3
4、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2
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5、盐:碳酸钠、苏打、纯碱(不是碱,是盐):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亚硝酸钠、工业用盐:NaNO2 (有毒)
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份:K2CO3
碱式碳酸铜、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6、有机物:甲烷、CNG、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 乙醇、酒精:C2H5OH 葡萄糖:C6H12O6
甲醇:CH3OH 有毒、致失明、死亡 乙酸、醋酸(16.6℃冰醋酸)CH3COOH (具有酸的通性)
Part.2 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 Fe(OH) 3为红褐色
4、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胆矾)、氢氧化铜▲硫:淡黄色 ▲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绿色
5、溶液的颜色:凡含Cu2 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 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 的溶液呈棕黄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6、沉淀( 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7、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Part.3 物质的某些性质和用途(用于判断物质)
1、单质:
①N2:空气中含量最多、焊接金属作保护气,填充灯泡和食品包装袋、液氮作医疗冷冻麻醉剂
②O2: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食物腐败、金属生锈
③H2:最轻的气体、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④碳:金刚石:划玻璃;石墨:电极、润滑剂;活性炭(吸附性):除异味、除色素、防毒面具
⑤P: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发令枪、烟幕弹 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条件
⑥S:制火药、火柴、鞭炮
⑦Mg:作照明弹
2、氧化物:
①H2O:生命必须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最常用的溶剂,遇到硫酸铜变蓝
②CO:煤气的主要成份、作燃料、冶炼金属、有毒
③CO2:引起温室效应。气体: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舞台烟幕
④SO2:引起酸雨,硫磺燃烧或放鞭炮、点燃火柴时产生的气体
⑤NO2: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⑥P2O5:白磷或红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能吸水,可作干燥剂
⑦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3、酸:
①碳酸:制碳酸饮料(汽水、雪碧等) ②盐酸:金属除锈、除水垢、胃液中助消化、
③硫酸:金属除锈、蓄电池中的填充液
4、碱:
①氨水(NH3·H2O):作氮肥 ④Mg(OH)2、Al(OH)3:中和胃酸过多
②NaOH:吸水,固体可作干燥剂、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用于制肥皂、石油炼制、造纸
③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鸡蛋保鲜,澄清溶液用于检验CO2
5、盐:
① 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维持人体酸碱性平衡、融雪剂
②CaCO3:建筑材料、工业生产石灰、补钙剂、实验室制CO2、除CaCl2中的盐酸
Na2CO3: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用于造纸和纺织业、泡沫灭火器的填充物
NaHCO3: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干粉灭火器的填充物、
皮肤上沾了浓硫酸,用大量水冲洗后涂3%~5% NaHCO3的溶液
③CuSO4:用于湿法炼铜、农业杀菌剂、波尔多液、泳池消毒、检验水,溶于水显蓝色
明矾:净水剂,吸附水中不溶于水的悬浮物
④氮肥:NH4Cl、NH4NO3、NH4HCO3、(NH4)2SO4 ,使叶浓绿钾肥:KCl、K2SO4、K2CO3(草木灰), 使茎粗壮磷肥: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磷矿粉, 使根发达复合肥:KNO3、NH4H2PO4
6、有机物:
①CH4:沼气、天然气、可燃冰,气体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会产生温室效应
②C2H5OH:酒精、有特殊香味、可再生能源、作饮料、医疗消毒杀菌、实验室用得最多的燃料
③CH3COOH:调味、厨房中可用其区别食盐和纯碱、除水垢、制无壳鸡蛋
④甲醛:水溶液浸制动、植物标本,浸泡水产品防腐,但有毒
⑤CO(NH2)2:作氮肥7、有毒的物质: 气体:CO、SO2、NO2、甲醛;液体:甲醇(CH3OH),致失明、死亡固体:NaNO2 、黄曲霉素、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粘稠状的波尔多液)
Part.4 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
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 (碱性氧化物+水→碱)
▲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CuO、Fe2O3、Mg(OH)2 、CaCO3、BaCO3、Ag2 CO3等
Part.5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金属元素是铝。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金属元素是钙。
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金属元素是钠。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5、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6、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氢气、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10、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
11、硬度最大的金属是铬。
1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3、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
Part.6 化学教材中的科学家
1、提出原子、分子学说的是(英)道尔顿、阿佛加德罗
2、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门捷列夫(俄)
3、最早发现电子的汤姆生(英)
4、最早发现氧气的是舍勒(法)
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测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拉瓦锡(法)
6、最早提示水的组成元素的是普利斯特里(英)、卡文迪许
7、测定相对原子质量作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张青莲
8、发明侯氏制碱(纯碱Na2CO3)法的是侯德榜(中)
Part.7 能量变化
1、溶于水放出大最热的物质:生石灰(CaO)、固体NaOH、浓硫酸
2、溶于水吸收大最热的物质:硝酸铵(NH4NO3)
3、放热反应:氧化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CaO与水反应
4、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冶炼金属)、高温下C分别与CO2、水蒸气反应
Part.8 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几种决定关系
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化学性质、主要化合价、形成离子时所带电荷数
4、金属活动性决定金属与酸、金属与可溶盐能否反应
Part.9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使用托盘天平:先调零、再称量
2、加热:先擦干外壁、再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3、固体与液体混合:先加入固体,再加入液体
4、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5、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6、固固加热制O2排水法收集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7、稀释浓硫酸:先往烧杯里加水,再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待冷却后再装瓶
8、固气反应炼铜、炼铁: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再点酒精灯加热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再停止通气
9、检验混合气体:检验CO要先除CO2;检验H2要先除H2O;验水在前,除水在后H2、CO、CO2、H2O混合气检验:先验H2O→验CO2→除净CO2→除净H2O→通过灼热CuO→验H2O→验CO2→尾气处理
10、燃烧法测有机物组成:先算CO2中碳元素、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再判断是否含氧元素
11、活泼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先置换更不活泼的金属(先远后近)
12、检验CO32—、SO42—:先加足量稀硝酸检验并除尽CO32—,再加Ba(NO3)2溶液检验SO42—
13、检验CO32—、Cl—:先加足量稀硝酸检验并除尽CO32—,再加AgNO3溶液检验Cl—
14、检验SO42—、Cl—:先加足量Ba(NO3)2溶液检验SO42—,过滤取滤液,再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15、检验CO32—、SO42—、Cl—:先加足量稀硝酸检验并除尽CO32—,再加足量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过滤取滤液,再加AgNO3溶液检验Cl—
16、检验OH—、CO32—:先加足量CaCl2溶液检验并除尽CO32—,过滤取滤液,再加酚酞试液液检验OH—
Part.10 关于洗气瓶
1、检验并吸收少量CO2:瓶内盛石灰水,气体从a进除去并吸收大量CO2:瓶内盛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进
2、除去HCl:瓶内盛氢氧化钠溶液或硝酸银溶液,气体从a进
检验HCl:瓶内盛硝酸银溶液,气体从a进
3、除去水蒸汽:瓶内盛浓硫酸,气体从a进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气体从a进 密度比空气小:气体从b进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瓶内盛满水,气体从b进,a处接导管通入量筒中
5、输氧:瓶内装水,氧瓶接a(观察气泡速度、控制输氧速度)
6、贮气瓶:瓶内盛满气体,要把气体导出,应从a进水 注:气体检验及除杂和干燥:先检验再除杂后干燥
Part.11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要点
一)关于物质燃烧
1、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升,然后由上至下充满整个瓶内,因此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逃离火灾区,在森林火灾逃生的办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逆风而逃。用湿毛巾堵往口鼻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如遇到毒气(含氯气、盐酸,硫化氢、氨气)泄漏时,我们也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然后逃往地势较高的地方。
2、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防止煤气中毒的有效方法是注意通风。为防止煤气泄漏,我们常在煤气中加入具有特殊气味的硫醇(C2H5SH)以便于知道煤气发生泄漏。发现有煤气泄漏时要及时打开门窗,关闭煤气阀门(不能开灯,打电话,用电风扇等,因这些行为会产生火花从而发生煤气爆炸),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要注意把病人移到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送医院救治。
3、 蜡烛一吹即灭是因为冷空气使蜡烛温度下降至其着火点以下,用扇扇炉火越来越旺是因为提供了足够的氧气,增加煤与氧气接触的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①提供充足的氧气,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如将煤做成蜂窝煤或加工成煤粉)。
4、西气东输的气体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也是甲烷,其原因是矿井中通风不良,使甲烷与空气混合而达到爆炸极限经点燃发生爆炸,所以为防止煤矿爆炸要常常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5、灯泡内往往会有少量的红磷,主要是脱去灯内的氧气
6、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不能用氢气。
二)关于食品
1、把新鲜鸡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鲜,是因为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堵往了鸡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变质。
2、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在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
3、鱼鳔内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4、做镘头时加些纯碱主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5、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碱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6、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
7、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
Part.12 高考频考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氢气:
Zn H2SO4=ZnSO4 H2↑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2HCl=CaCl2 H2O CO2↑
实验室制氧气:
2KMnO4 =KMnO4 MnO2 O2↑
工业制烧碱:
Ca(OH)2 Na2CO3=CaCO3↓ 2NaOH
检验二氧化碳:
Ca(OH)2 CO2=CaCO3↓ H2O
除去二氧化碳:
2NaOH CO2=Na2CO3 H2O
稀硫酸除铁锈:
Fe2O3 3H2SO4=Fe2(SO4)3 3H2O
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3HCl Al(OH)3=AlCl3 3H2O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l NaHCO3=NaCl H2O CO2↑
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HCl AgNO2=AgCl↓ HNO3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H2SO4 BaCl2=BaSO4↓ 2HCl
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 BaCl2=BaSO4↓ 2NaCl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 CuSO4=Cu(OH)2↓ Na2SO4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NaOH FeCl3=Fe(OH)3↓ 3NaCl
氧化铜和稀硫酸:
CuO H2SO4=CuSO4 H2O
铁和硫酸铜溶液:
Fe CuSO4=FeSO4 Cu
Part.13 制取气体常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Part.14 资料下载方式
点赞 关注账号 点我头像进入主页,点击右方私信入口,回复:中考化学 即可获得电子版资料,更多资料还在更新中~– END –
,
材料力学重要知识点(材料力学基础知识)
文末提供《材料力学基础知识》文档下载方式,希望对刚入门机械行业的同学和朋友有所帮助,帮助大家直观理解材料力学的知识和应用。
,
本文Hash:3b68b4033ecfeb05151ccc64702ca048a49824ed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