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亚种分化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白腰朱顶雀(学名:Acanthis flammea,英文名:Common Redpoll)为燕雀科白腰朱顶雀属的鸟类,俗名苏雀、苏鸟、苏子鸟、(贝宁)点红、朱点儿、朱顶红。分布于近北极地区、以北欧至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宁夏、新疆、华北、华东等地,常见于溪边丛生柳林、沼泽化的多草疏林和栎、榆等幼林中以及也见于各种乔木杂林和林缘的农田及果园中。快速的冲跃式飞行。结群而栖,多在地面取食,受惊时飞至高树顶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中文学名:白腰朱顶雀
拉丁学名:Acanthis flammea
英文俗名:Common Redpol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白腰朱顶雀属(Acanthis)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5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腰朱顶雀绘图
白腰朱顶雀是体小(14厘米)的灰褐色雀鸟。头顶有红色点斑。雌鸟似雄鸟但胸无粉红。非繁殖期雄鸟似雌鸟但胸具粉红色鳞斑,尾叉形。
虹膜-深褐;嘴-黄色;脚-黑色。
叫声:炫耀飞行时发出鸣声,为短促的起伏颤音杂以嘤嘤之声errr errrr。叫声为有特色的金属音啾啾叫,哀怨的teu-teu teu-teu或偏高的喘息声eeeeze。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腰朱顶雀和极北朱顶雀的区别:白腰朱顶雀繁殖期雄鸟似极北朱顶雀但褐色较重且多纵纹,胸部的粉红色上延至脸侧。腰浅灰而沾褐并具黑色纵纹,有别于极北朱顶雀的几乎全白。
亚种分化
白腰朱顶雀
白腰朱顶雀指名亚种(学名:Carduelis flammea flammea)。分布于美洲至英国、北欧、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沙威山岛、甘肃等地。
地理分布
白腰朱顶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全北界的北部。繁殖于北方的针叶林区,越冬于温带林区。引种至新西兰。
分布状况:常见。指名亚种越冬于中国西北部的西天山并经东北各省至山东及江苏。迷鸟有见于甘肃东北部。
生活习性
白腰朱顶雀
栖息于海拔85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地带。冬季群栖,每群由几只到百余只不等。活动在荒山、灌木、林缘和田间,尤以草地和谷子地为多见。常于草棵上、谷子和篙类的花穗上取食,或到打谷场觅食遗落在地上的稻谷,尤喜吃苏子,故有苏雀之称。人们也常用苏子和谷穗做诱饵以捕捉“苏雀”。在食物集中地,常形成紧密的白腰朱顶雀群。性较温顺,不甚怯人。起飞时常鸣,声单调而低哑。
白眉朱雀的外形特征、简介、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白眉朱雀(学名:Carpodacus dubius,英文名:Chinese White-browed Rosefinch)是燕雀科朱雀属的鸟类。是一种高山鸟类。栖息在海拔2000~4500m的高山灌丛、草地和生长有稀疏植物的岩石荒坡,在喜马拉雅山和玉龙山地区甚至到海拔5000m的雪线附近。雄鸟额基、眼先、颊深红色,额和一长而宽阔的眉纹珠白色,羽缘沾粉红色具丝绢光泽。雌鸟前额白色杂有黑色,头顶至背橄榄褐或棕褐色、具宽的黑褐色纵纹,眉纹皮黄白色。在中国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
中文学名:白眉朱雀
拉丁学名:Carpodacus dubius
英文俗名:Chinese White-browed Rosefinch
命名作者:Przewalski, 18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朱雀属(Carpodac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Tibet, n,w,sw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77
主要羽色:红色
次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白眉朱雀: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大(17厘米)而壮实的朱雀。
雄鸟腰及顶冠粉色,浅粉色的眉纹后端成特征性白色。中覆羽羽端白色成微弱翼斑。
雌鸟与其他雌性朱雀的区别为腰色深而偏黄,眉纹后端白色,指名亚种胸部的暖褐色渲染与腹部的白色成对比。所有亚种下体均具浓密纵纹。
亚种色调有异 – blythi雄鸟背沾粉色;dubius雄鸟背褐但耳羽绯红且无深色眼纹;femininus雄鸟似dubius但下体紫粉色较深;deserticolor雄鸟上体褐色较淡;femininus雌鸟无任何暖皮黄色调。
虹膜-深褐;嘴-角质色;脚-褐色。
叫声:鸣声似赤胸朱顶雀的唧叫。常有的叫声为偏高的嘁喳声deep-deep, deep-de-de-de-de或快速的尖叫 pupupipipipi。
鸟种简介
白眉朱雀
白眉朱雀
白眉朱雀,学名为Carpodacus thura,为雀科朱雀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是一种高山鸟类。栖息在海拔2000~4500m的高山灌丛、草地和生长有稀疏植物的岩石荒坡,在喜马拉雅山和玉龙山地区甚至到海拔5000m的雪线附近,也栖息于树线附近的疏林灌丛和林缘等开阔地带。冬季也常下到海拔2000m的沟谷和山边高原草地。
雄鸟额基、眼先、颊深红色,额和一长而宽阔的眉纹珠白色,羽缘沾粉红色具丝绢光泽。雌鸟前额白色杂有黑色,头顶至背橄榄褐或棕褐色、具宽的黑褐色纵纹,眉纹皮黄白色。
亚种分化
白眉朱雀
白眉朱雀青海亚种(学名:Carpodacus thura deserticolor)。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青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青海南部。
白眉朱雀甘肃亚种(学名:Carpodacus thura dubius)。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贺兰山及甘肃。
白眉朱雀西南亚种(学名:Carpodacus thura feminin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金沙江。
白眉朱雀指名亚种(学名:Carpodacus thura thura)。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青藏高原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
地理分布
白眉朱雀:地理分布图
国内分布:宁夏(泾源,、贺兰山), 甘肃(西北部、西南部);青海(湟水、柴达木盆地、玉树);四川(松潘); 西藏(昌都地区北部)。
国外分布: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萨姆东部)。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东部至中国西北。
分布状况:甚常见留鸟,于海拔3000~4600米。指名亚种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及春丕河谷;femininus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云南西北部; deserticolor仅限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及布尔汗布达山;dubius见于青海东北部及东部、甘肃、宁夏、西藏东部(昌都)。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获得的标本可能应属blythi。
生活习性
白眉朱雀
垂直迁移的候鸟,夏季于高山及林线灌丛,冬季于丘陵山坡灌丛。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朱雀混群。取食多在地面,以草子、果实、种子、嫩芽、嫩叶、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多成小群,在地上活动和觅食,休息时也常停息在小灌木顶端。性较大胆,不怕人。
生长繁殖
白眉朱雀
繁殖期7~8月。6月中下旬即已成对和开始站在灌木顶端鸣叫。营巢于距地不高的低矮灌木丛中,巢呈浅杯状,用枯草茎、草叶和草根构成,内垫有兽毛。每窝产卵3~5枚,卵深蓝色、被有少许黑色或紫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2.3mm×16mm。孵卵由雌鸟承担,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暗胸朱雀的亚种分化、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
暗胸朱雀(学名:Procarduelis nipalensis,英文名:Dark-breasted Rosefinch)是燕雀科暗胸朱雀属的鸟类。
暗胸朱雀(学名:Carpodacus nipalensis)隶属于雀形目雀科朱雀属。分布于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一般生活于高山以及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松柏林、矮灌丛和高山草地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中文学名:暗胸朱雀
拉丁学名:Procarduelis nipalensis
英文俗名:Dark-breasted Rosefinch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暗胸朱雀属(Procardueli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wc China and ne Burm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6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亚种分化
暗胸朱雀指名亚种:学名Carpodacus nipalensis nipal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外形特征
暗胸朱雀
描述:体型略小(15.5厘米)的深色朱雀。颈背及上体深褐而染绯红。
雄鸟额、眉纹、脸颊及耳羽鲜亮粉色,胸深紫栗色。
雌鸟为甚单一的灰褐色,具两道浅色的翼斑。
虹膜-褐色;嘴-偏灰的角质色;脚-粉褐。
叫声:鸣声为单调的唧唧声。叫声包括哀怨而似嗷叫的双哨音、唧唧叫及告警时的cha-a-rrr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暗胸朱雀雄鸟与棕朱雀及酒红朱雀的区别为:暗胸朱雀额粉红,嘴较细,眉纹不伸至眼前,胸暗色。
暗胸朱雀雌鸟与棕朱雀的区别在无浅色眉纹,与酒红朱雀的区别在下体色单且三级飞羽无浅色羽端。
生活习性
暗胸朱雀
高山鸟类,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松柏林、矮灌丛和高山草地上。
惧生而活跃,栖于林线附近的栎树、针叶树及杜鹃的混交林。有时成单性别群或与红眉松雀混群。
地理分布
暗胸朱雀
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及青藏高原南部。
指名亚种为不罕见的留鸟于西藏南部、东部及东南部。亚种intensicolor见于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
国内分布: 甘肃、四川、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 克什米尔、 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
本文Hash:35c4077d62fc6890d3810e1495b058912f40596b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