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尾沙锥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针尾沙锥的图片

针尾沙锥(学名:Gallinago stenura,英文名:Pin-tailed Snipe)是鹬科沙锥属的鸟类。

针尾沙锥(学名:Capella stenura),鸻形目鹬科沙锥属的1种。又名针尾鹬、中沙锥,针尾水。常结成小群,栖息于沼泽、稻田、草地、苇蒲中、嘴坚硬,常插于泥中摄取食物,在水稻田(尤其是收割后的水稻田)中常可遇见。羽色与杂草相混,不容易发现,有时常由脚下突然飞起。取食昆虫、环节动物和甲壳动物。

中文学名:针尾沙锥

拉丁学名:Gallinago stenura

英文俗名:Pin-tailed Snipe

命名作者:Bonaparte, 1831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沙锥属(Gallinago)

繁殖区:古北界 : n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3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针尾沙锥
针尾沙锥

体小(24厘米)、墩实而腿短的沙锥。

两翼圆,嘴相对短而钝。

上体平淡褐色,具白、黄及黑色的纵纹及蠕虫状斑纹;

下体白色,胸沾赤褐且多具黑色细斑;

眼线于眼前细窄,于眼后难辨。

虹膜-褐色;嘴-褐色,嘴端深色;脚-偏黄。

叫声:告警时发出带鼻音的粗喘息声squak-squak。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1)与扇尾沙锥及大沙锥较难区分,但体型相对较小,尾较短,飞行时黄色的脚探出尾后较多,叫声也不同。

(2)与扇尾沙锥区别在翼无白色后缘,翼下无白色宽横纹。

(3)腿比大沙锥细且黄色较少。

(4)尾羽的区别:扇尾沙锥尾羽14枚,外侧尾羽很宽;大沙锥尾羽20枚,从中央尾羽到外侧尾羽,宽度逐渐变小;针尾沙锥尾羽26枚,外侧7对成针状。一般情况下野外很难识别,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明确判断。

针尾沙锥特征:次级飞羽无白色羽缘。
针尾沙锥特征:次级飞羽无白色羽缘。
针尾沙锥特征:翼无白色后缘,翼下无白色宽横纹。
针尾沙锥特征:翼无白色后缘,翼下无白色宽横纹。
针尾沙锥特征:针状尾羽,但野外很难看到!
针尾沙锥特征:针状尾羽,但野外很难看到!
扇尾沙锥、大沙锥和针尾沙锥尾羽比较:扇尾沙锥的外侧尾羽明显很宽。
扇尾沙锥、大沙锥和针尾沙锥尾羽比较:扇尾沙锥的外侧尾羽明显很宽。

生活习性

针尾沙锥
针尾沙锥

常光顾稻田、林中的沼泽和潮湿洼地,以及红树林,比扇尾沙锥栖息环境稍干燥些。

常单独或成松散的小群活动。早晨和黄昏环境较为安静时,常在开阔的水边浅水处、沼泽、湿草地和水稻田中漫步觅食。白天多潜伏在沟渠或草丛下。在有草丛或植被掩盖的地方,白天常蹲在草丛下,借助植被的掩护,将长嘴插入潮湿的泥中取食。当一处捕食完后,又快步走到附近另一处有隐蔽的地方继续取食。

习性似其他沙锥,性胆怯而机警,包括快速上下跳动及”锯齿”飞行,受惊吓时发出惊叫声。飞行不如扇尾沙锥那样乱撞。

食性

针尾沙锥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常将细长的嘴插入泥中取食。有时也吃部分农作物种子和草籽。觅食主要在清晨和黄昏。

生长繁殖

针尾沙锥的繁殖期为5—7月。雄鸟常作求偶飞行。求偶飞行时,雄鸟飞翔于高空,忽而突然急剧下降,尾呈扇形散开,并从尾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

营巢

通常营巢于山地苔原草地和沼泽地上,也在湖边、河谷和水淹的火烧森林地区营巢。巢筑于富有草本植物的干燥地上或沼泽湿地中的土丘上。巢甚简陋,主要在松软的地上刨成一个近似碗状的圆形凹坑,内垫以枯草、松针和落叶。

产卵

每窝产卵4枚,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被有大的褐色或赭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7—44.5×27—31.5毫米。

地理分布

针尾沙锥
针尾沙锥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印度、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

分布状况:为整个中国境内的常见过境迁徙鸟。越冬群体见于台湾、海南岛、福建、广东及香港。

北红尾鸲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北红尾鸲的图片

 
北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auroreus,英文名:Daurian Redstart)属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俗名灰顶茶鸲、红尾溜,台湾称作黄尾鸲。是中等体型(15厘米)而色彩艳丽的红尾鸲。常见。雄鸟下体栗色,雌鸟下体褐色。区别于其他红尾鸲,北红尾鸲雌雄均具有显著的白色倒三角形的翼斑。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国为东北、华北、华中至西南一带的夏候鸟,较常见。

中文学名:北红尾鸲

拉丁学名:Phoenicurus auroreus

英文俗名:Daurian Redstart

命名作者:Pallas, 17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红尾鸲属(Phoenicurus)

繁殖区:古北界 : c, e

非繁殖区:s China, ne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8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

中等体型(15厘米)而色彩艳丽的红尾鸲。具明显而宽大的白色翼斑。

雄鸟:眼先、头侧、喉、上背及两翼褐黑,仅翼斑白色;头顶及颈背灰色而具银色边缘;体羽余部栗褐,中央尾羽深黑褐。

雌鸟:褐色,白色翼斑显著,眼圈及尾皮黄色似雄鸟,但色较黯淡。臀部有时为棕色。

亚成鸟:白色翼斑以及尾羽同成鸟,但上体具密集斑纹,注意辨识。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叫声为一连串轻柔哨音接轻柔的tac-tac声,也作短而尖的哨音peep或 hit,wheet;鸣声为一连串欢快的哨音。

北红尾鸲,雄鸟。作者:CYF。2009年12月。香港。
北红尾鸲,雄鸟。作者:CYF。2009年12月。香港。
北红尾鸲,雌鸟。作者:摄光人。
北红尾鸲,雌鸟。作者:摄光人。
北红尾鸲雌鸟,作者panerai
北红尾鸲雌鸟,作者panerai
北红尾鸲雌鸟,作者panerai
北红尾鸲雌鸟,作者panerai
北红尾鸲,亚成鸟。作者:关注宝儿。2010年7月。
北红尾鸲,亚成鸟。作者:关注宝儿。2010年7月。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北红尾鸲和白顶溪鸲的区别:白顶溪鸲头顶为亮白色而不是灰色,背部颜色更加深黑,双翅没有白斑,腹部颜色更加深红。

北红尾鸲和白喉红尾鸲的区别:(1)首先是分布地域不同,白喉红尾鸲仅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种高山森林和高原灌丛鸟类;而北红尾鸲分布广泛。(2)其次,白喉红尾鸲无论雄鸟、雌鸟、亚成鸟,特征均为白喉,而北红尾鸲不具备此特征。(3)白喉红尾鸲双翅的白斑呈纵向条状(可能断裂),而北红尾鸲双翅的白斑呈倒三角的块状。

白顶溪鸲。作者:绿水青山。2009年11月。
白顶溪鸲。作者:绿水青山。2009年11月。
白喉红尾鸲,分布于西南地区,雄鸟
白喉红尾鸲,分布于西南地区,雄鸟

生活习性

北红尾鸲,雄鸟。作者:CYF。2009年12月。香港。
北红尾鸲,雄鸟。作者:CYF。2009年12月。香港。
北红尾鸲,雌鸟。作者:摄光人。
北红尾鸲,雌鸟。作者:摄光人。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有时还长时间地站在小树枝头或电线上观望,发现地面或空中有昆虫活动时,才立刻疾速飞去捕之,然后又返回原处。繁殖期间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距巢80-100m范围内活动,不喜欢高空飞翔。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一般是在林间短距离地逐段飞翔前进。性胆怯,见人即藏匿于丛林内。

活动时常伴随着‘滴-滴-滴’的叫声,声音单调、尖细而清脆。根据声音很容易找到它。停歇时常不断地上下摆动尾和点头。

北红尾鸲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尤以居民点和附近的丛林、花园、地边树丛较常见,有时也沿公路、河谷伸入到大的森林中,但亦多在路边林缘地带活动,很少进入茂密的原始大森林内。

主要以昆虫为食,据赵正阶 (1975) 在长白山通过对成鸟胃的大量解剖和通过对幼鸟扎颈取食的方法得知,北红尾鸲在长白山几乎全以昆虫为食,仅偶尔吃蓝腚果等灌木浆果.其中雏鸟和幼鸟主要以蛾类、蝗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成鸟则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

北红尾鸲在我国主要为夏候鸟和部分冬候鸟。

生长繁殖

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

5~7月繁殖,在树洞、墙缝、石缝中筑巢,窝卵数以6枚居多,卵淡绿色、浅红色或白色并密布点斑.孵化期13天,1年繁殖2-3窝。

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14±1天的喂养,雏鸟即可离巢。

地理分布

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

国内分布: 国内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南部、宁夏、青海东部和南部、甘肃西北部和西部及东部、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南部,越冬于长江以南,包括四川南部、云南南部、西藏南部、香港、台湾和海南岛等地。

国外分布: 国外繁殖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从贝加尔湖西面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往东到远东和萨哈林岛,往南到蒙古和朝鲜。越冬于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北部、老挝、越南和日本。

棕扇尾莺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棕扇尾莺的图片

棕扇?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4966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草海ㄑ?i>Cisticola juncidis,英文名:Zitting Cisticola)是扇尾莺科扇尾莺属的鸟类。全长约10cm,尾羽展开时呈扇形。头颈部及上体褐色,具黑色纵纹,下体棕黄色,喉部及腹部近白色,脚粉红色。栖息于海拔1200m以下的农田、开阔草地及河流岸边的灌丛中。捕食昆虫,分布于陕西南部、四川、云南、广东、福建西北部、海南岛、台湾(留鸟),越冬于南方沿海各省。数量较多。非繁殖期惧生而不易见到。

中文学名:棕扇尾莺

拉丁学名:Cisticola juncidis

英文俗名:Zitting Cisticola

命名作者:Rafinesque, 181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扇尾莺科(Cisticolidae)

中文属名:扇尾莺属(Cisticola)

繁殖区:古北界, 东洋界, 澳洲界, 非洲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1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棕扇尾莺:形态特征图
棕扇尾莺:形态特征图

体小(10厘米)而具褐色纵纹的莺。腰黄褐色,尾端白色清晰。

随著季节的更替,棕扇尾莺的体色会有些许的变化:它们在繁殖季时背部大致为暗褐色具有几条黑色的纵斑;腰部为黄褐色、尾巴末端为灰褐色;淡黄的脸上有著淡褐色的过眼线、头顶为黑褐色。到了冬天,它们的体色则变得较为暗淡:背面黑褐色、颈部为橄榄褐色、尾巴比夏天时稍长。

虹膜-褐色;嘴-褐色;脚-粉红至近红色。

叫声:作波状炫耀飞行时发出一连串清脆的zit声。

棕扇尾莺
棕扇尾莺
棕扇尾莺
棕扇尾莺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棕扇尾莺与非繁殖期的金头扇尾莺的区别:棕扇尾莺的白色眉纹较颈侧及颈背明显为浅。

金头扇尾莺非繁殖羽:眉纹与颈背颜色一致
金头扇尾莺非繁殖羽:眉纹与颈背颜色一致

地理分布

棕扇尾莺:地理分布图
棕扇尾莺: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非洲、南欧、印度、中国、日本、菲律宾、东南亚、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岛及澳大利亚北部。

分布状况:亚种tinnabulans繁殖于中国华中及华东,越冬至华南及东南。常见于海拔1200米以下。

生活习性

棕扇尾莺
棕扇尾莺

栖于开阔草地、稻田及甘蔗地,一般较金头扇尾莺更喜湿润地区。求偶飞行时雄鸟在其配偶上空作振翼停空并盘旋鸣叫。非繁殖期惧生而不易见到。普遍的留鸟,在飞行时常发出「戚察、戚察」的声音,常出现于平地草原、稻田及开垦的山坡地带。

生长繁殖

棕扇尾莺的巢和卵
棕扇尾莺的巢和卵

棕扇尾莺通常出现在农田与海边的灌丛,是个筑巢高手,巢位虽然很常位在路边,但却因为隐秘,很不容易发现。繁殖期4~7月,营巢于草丛中,巢呈吊囊状,开口于上方侧面。主要由撕裂的草叶、植物纤维等编织而成,有的外面还被有蛛网,内垫有绒毛和柔软植物。巢高7~8厘米,内径约5厘米,营巢由雌鸟承担,雄鸟协助搬运巢材。

每窝产卵通常4~5枚;偶尔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6枚的情况。卵白色或淡蓝白色,被有红褐色或紫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3.8~16.8mm×10.2~12.3mm。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棕扇尾莺:育雏
棕扇尾莺:育雏
棕扇尾莺:育雏
棕扇尾莺:育雏

本文Hash:fa2dd735085780d33088865a95ffdb89efcc3e7a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