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燕尾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黑背燕尾的图片

黑背燕尾(学名:Enicurus immaculatus,英文名:Black-backed Forktail)是鹟科燕尾属的鸟类,俗名中国黑背燕尾、中国燕尾、山燕子。分布于中国南疆诸邻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的甘肃、陕西、河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等地,一般栖息于溪流水边的岩石上、或在山间急流附近以及也见停息在沿溪的树丛间或村寨中的水沟边。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中文学名:黑背燕尾

拉丁学名:Enicurus immaculatus

英文俗名:Black-backed Forktail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燕尾属(Enicur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nw Thailand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9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黑背燕尾:形态特征图
黑背燕尾: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小(22厘米)的燕尾。背黑,与斑背燕尾的区别在体型较小,胸白;与灰背燕尾的区别在背色较深。

幼鸟背部青石灰色或近褐色,胸具灰色鳞状斑纹而似灰背燕尾的幼鸟。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偏粉。

叫声:短哨音aut-see;第二声高于第一声。但不如灰背燕尾刺耳。也有短促鸣声。

地理分布

黑背燕尾:地理分布图
黑背燕尾: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缅甸北部及泰国北部。

分布状况:郑作新在他1994年的著作《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中未将此鸟列为见于中国的鸟类,但有中方的报道说本种在西藏东南部肯定有见,且最近在云南西部的腾冲有记录。

生活习性

黑背燕尾:摄于云南
黑背燕尾:摄于云南

本属的典型特性,单独或成对栖于多砾石的溪流旁,长尾不停地抽动。

灰背燕尾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灰背燕尾的图片

灰背燕尾(学名:Enicurus schistaceus,英文名:Slaty-backed Forktail)是属于雀形目鹟科燕尾属的鸟类,俗名中国灰背燕尾。中等体型(23厘米)的黑白色燕尾。与其他燕尾的区别在头顶及背灰色。幼鸟头顶及背青石深褐色,胸部具鳞状斑纹。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一般栖息在海拔340-1600米之间、常停息在水边乱石上或激流中的石头上以及出没于山间溪流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中文学名:灰背燕尾

拉丁学名:Enicurus schistaceus

英文俗名:Slaty-backed Forktail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燕尾属(Enicur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hrough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9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背燕尾
灰背燕尾

中等体型(23厘米)的黑白色燕尾。与其他燕尾的区别在头顶及背灰色。幼鸟头顶及背青石深褐色,胸部具鳞状斑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粉红。

叫声:高而尖的金属声teenk。

地理分布

灰背燕尾分布范围
灰背燕尾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方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常见于西藏东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及福建海拔400~1800米的山林溪流。

生活习性

灰背燕尾
灰背燕尾

似其他燕尾。常立于林间多砾石的溪流旁。

白背针尾雨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白背针尾雨燕的图片

白背针尾雨燕(学名:Hirundapus cochinchinensis,英文名:Silver-backed Needletail)为雨燕科针尾雨燕属的鸟类,又名灰喉针尾雨燕、银背针尾雨燕。它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偶尔飞到圣诞岛。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台湾、海南及其南面海岛等地。主要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潮湿低地森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白背针尾雨燕

拉丁学名:Hirundapus cochinchinensis

英文俗名:Silver-backed Needletail

命名作者:Oustalet, 1878

中文目名:雨燕目(Apodiformes)

中文科名:雨燕科(Apodidae)

中文属名:针尾雨燕属(Hirundap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1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白背针尾雨燕:形态特征图
白背针尾雨燕: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大(18厘米)的近黑色雨燕。背上的马鞍形斑、腰及略显短钝的针尾浅褐色。颏及喉偏灰,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暗紫。

叫声:如流水清潺般的trp-trp-trp-trp-trp声。

白背针尾雨燕
白背针尾雨燕
白背针尾雨燕
白背针尾雨燕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背针尾雨燕与白喉针尾雨燕的区别:白背针尾雨燕的喉部偏灰色且三级飞羽无白色块斑,眼线无白色。

地理分布

白背针尾雨燕:地理分布图
白背针尾雨燕: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的北部和西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及爪哇西部。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海南及中国南沙群岛,亦于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东南部。

生活习性

习性:似白喉针尾雨燕。

保护现状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本文Hash:fb97393cc4b4aba7171c6544bdd6e272f6a07ed7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