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头牛鹂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褐头牛鹂的图片

褐头牛鹂(学名:Molothrus ater,英文名:Brown-headed Cowbird)是拟鹂科牛鹂属的鸟类。分布于北美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南方的褐头牛鹂一般并不迁徙,而北方的褐头牛鹂则会飞到南方过冬,三月至四月间返回北方。和该属的其它生物一样,褐头牛鹂有巢寄生的习性。它们会把卵产在其它鸟类的巢穴里等待孵化,还会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自己的卵遭到遗弃,就可能攻击寄主。

中文学名:褐头牛鹂

拉丁学名:Molothrus ater

英文俗名:Brown-headed Cowbird

命名作者:Boddaert, 178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拟鹂科(Icteridae)

中文属名:牛鹂属(Molothrus)

繁殖区:北美洲, 中美洲 : s Canada to s Mexico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褐头牛鹂:形态特征图
褐头牛鹂:形态特征图

褐头牛鹂是典型的牛鹂属鸟类,但其头部和喙更像燕雀,也比其他的同属生物较小。

成年雄性:背部羽毛有闪亮的黑色光泽,头部则是褐色的,因此而得名。

成年雌性:比雄性更小、羽毛也没那么鲜艳,通体呈黯淡的灰色,只有喉部是白色的,其腹部有明显的条纹。

褐头牛鹂体长在16~22厘米(6.3~8.7英寸)之间,翼展平均为36厘米(14英寸)。[5] 体重在30~60克(1.1~2.1盎司)之间,其中雌性平均重38.8克(1.37盎司),雄性则达49克(1.7盎司)。

生活习性

褐头牛鹂
褐头牛鹂

褐头牛鹂一般出现在开阔或半开阔的乡村地区,通常集群飞翔。褐头牛鹂群中有时会混入红翅黑鹂(常见于春季)和食米鸟(常见于秋季),此外普通拟八哥和紫翅椋鸟也可能会出现在褐头牛鹂群中。它们在地表觅食,而又常会跟随牛群或马群来捕食牛马身上的虫子。褐头牛鹂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

生长繁殖

东菲比霸鹟巢穴中出现的褐头牛鹂卵
东菲比霸鹟巢穴中出现的褐头牛鹂卵
褐头牛鹂:幼鸟
褐头牛鹂:幼鸟

成年雄性会互相争斗或比赛歌唱来夺取配偶,而找到合适的雌性之后,褐头牛鹂一般并不会再去寻找更多的配偶。

褐头牛鹂有巢寄生的习性,它们将自己的卵产在其他雀形目鸟类的巢中,而其中又特别偏好杯状巢。有记载的褐头牛鹂寄生物种已经达到220种,一些褐头牛鹂甚至把卵产在蜂鸟和猛禽的巢穴中。它们寄希望于寄生的鸟巢主人会帮它们孵化幼鸟,而已知有超过140种鸟类都会孵化褐头牛鹂卵。一只褐头牛鹂一季可以产下36枚卵。

实际上像旅鸫这样的一些鸟类并不会理会这些外来者的卵,大约95%的灰嘲鸫会拒绝抚育褐头牛鹂。而朱雀这样的一些纯素食鸟类也因为无法给幼年褐头牛鹂提供合适的食物,而只能令它们饿死。

而接受褐头牛鹂的卵对一些鸟类来说还有着致命的威胁。以橙尾鸲莺为例,因为褐头牛鹂的幼鸟叫声过大,饲育有褐头牛鹂的橙尾鸲莺巢有更大的被捕食者发现的危险。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因为它们的巢如此容易地就被褐头牛鹂产了卵,其防御性必定也不高。

至于接受褐头牛鹂卵的鸟类巢穴中则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情况,以北美歌雀为例,它们的幼鸟会改变自己的发声频率来契合巢中寄生的褐头牛鹂,而这两种幼鸟也会得公平的哺育。

褐头牛鹂并不是产下卵之后就一飞了之,它们会定期返回产下卵的巢穴去检查状况。如果发现自己的卵被遗弃,有可能就会对这个鸟巢发起攻击。依照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褐头牛鹂攻击弃其卵者巢穴的可能性达56%,它们甚至会直接摧毁寄主巢穴,迫使它们重新建巢,而有85%的褐头牛鹂在此之后又会将卵产入其中。

地理分布

褐头牛鹂:地理分布图
褐头牛鹂:地理分布图

分布于北美地区。

褐头山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褐头山雀的图片

褐头山雀(学名:Poecile montanus,英文名:Willow Tit)是山雀科高山山雀属的鸟类,俗名唧唧鬼子。头顶及颏褐黑,上体褐灰,下体近白,无翼斑或项纹。分布于欧洲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向东至前苏联、蒙古、以至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一般生活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士格劳宾登州的山地森林。

中文学名:褐头山雀

拉丁学名:Poecile montanus

英文俗名:Willow Tit

命名作者:Conrad von Baldenstein, 182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高山山雀属(Poecile)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5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褐头山雀:形态特征图
褐头山雀:形态特征图

体小(11.5厘米)的山雀。头顶及颏褐黑,上体褐灰,下体近白,两胁皮黄,无翼斑或项纹。与沼泽山雀易混淆,但一般具浅色翼纹,黑色顶冠较大而少光泽,头显比例较大。

诸亚种略具差别–songarus的背部赭褐,两胁黄褐;stoetzneri相似但顶冠褐色;affinis顶冠褐色,下体沾粉色;weigoldicus顶冠黑褐色,下体带粉色;baicalensis上体灰,两胁仅略沾皮黄。

虹膜-褐色;嘴-略黑;脚-深蓝灰。

叫声:鼻音的dzee及tchay声,前有尖细的si-si声,且常由响而尖的tzit或 tzit-tzit导出,与沼泽山雀的爆破音pitchou成对比。鸣声随分布区域而异,基本上为相同音调的长音似duu-duu-duu-duu及s’pee-s’pee-s’pee-s’pee。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褐头山雀和沼泽山雀的区别:两者外形高度相似。

地理分布

褐头山雀:地理分布图
褐头山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欧洲及亚洲北部至日本。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中国东北部及西北阿尔泰山(baicalensis)、天山特克斯流域(songarus)、中北部(affinis)、中南及西南(weigoldicus)和北方(stoetzneri)的中等海拔针叶林。

亚种分化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1、褐头山雀西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affinis),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宁夏、甘肃、青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宁夏贺兰山和甘肃。

2、褐头山雀东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baicalensis)。分布于前苏联、蒙古、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Kultuk。

3、褐头山雀新疆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songarus)。分布于前苏联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天山山脉。

4、褐头山雀华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stotzner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河北承德。

5、褐头山雀西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weigoldicus),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山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维西县巴迪公社境内。

注:Songar Tit(桑加山雀)P. m. songarus(包括stoetzneri)有时被视为独立物种(Harrap及Quinn, 1996),但肯定为montanus超种的一部分。

生活习性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栖息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从海拔800米至4000米左右均有它们的分布。多结小群或大群活动,大群可达100余只,有时也见到成对或单独活动。性活泼,在林间枝叶间不回穿梭,很省在树停息,叫声如“zi-zi-zi-her-her”.据胃检,食物为昆虫,有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及鳞翅目的成虫及幼虫。

褐头山雀在林区多种昆虫,所食昆虫大多为森林害虫,因而对防治森林害虫有一定的作用。

生长繁殖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繁殖期为4-8月份,巢筑于树洞中,距地面1-5米,根据23个鸟巢统计,洞口大小为18*48-35*50毫米,洞深70-170毫米,内径5.0-11.0,外径7.0-13.6厘米,植物纤维、羽毛和兽毛等衬垫。雌雄均参加或巢活动。一般5月初开始产卵,每巢产卵7-9枚,卵呈白色,具浅红或肉桂色或红褐色斑点,钝端较多,有时形成杯状。

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化期为12-16天,雏过同后15-16天离巢飞出。

锤头鹳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锤头鹳的图片

锤头鹳(学名:Scopus umbretta,英文名:Hamerkop)是锤头鹳科锤头鹳属的鸟类。锤头鹳和鲸头鹳是鹳形目鸟类中古老而又特殊的种,形态和习性奇异,因而被分别单独列为一个科,即锤头鹳和鲸头鹳科。锤头鹳产于非洲,分布于撒哈拉以南,亦见于马达加斯加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羽衣是均匀的焦茶色或土褐色,头大,后面有一个明显的水平羽冠。喙粗大而侧扁,尖端呈钩状,黑色,与短脚的颜色类似。黄昏时特别活跃,低著头停息溪畔,或慢慢涉行,两脚交替著搅动泥浆。觅食软体动物、蛙、小鱼和水生昆虫。 

中文学名:锤头鹳

拉丁学名:Scopus umbretta

英文俗名:Hamerkop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锤头鹳科(Scopidae)

中文属名:锤头鹳属(Scopus)

繁殖区:非洲 : also sw Arabian Peninsula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锤头鹳体型较小,头后有向后的长冠羽,使头部呈锤型。喙粗大而侧扁,尖端呈钩状,黑色,与短脚的颜色类似。雌雄同色,幼鸟也似成鸟。雏鸟多为污白色。锤头鹳奇异的外型特征是头部向后的长冠羽与嘴呈一直线使头部呈锤型,因而得名。嘴和脚黑色,虹彩褐色。

锤头鹳的亲缘关系不明朗,形态特征似鹭类又像鹳。另外还有类似鸻形目的地方,习性和行为也很独特。总之,从各方面而言,锤头鹳无疑是保持有原始特征的鸟。

地理分布

锤头鹳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马达加斯加岛,在阿拉伯半岛最南部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锤头鹳
锤头鹳

栖息沼泽、湿地或河岸、入海口、河漫滩。

生长繁殖

锤头鹳
锤头鹳

锤头鹳繁殖期因地区而异,在尼日利亚是1~4月,南非是7月至翌年1月。锤头鹳还因用小枝、泥、粪造成球状大巢著名,它的巢建在突出的水面的树杈上(也有的营巢在岩棚上),小的出入口在侧面,出入口以外虽然有蛇等可钻入的间隙,却坚固得人上去都踩不坏。多数书上记载,巢的内部分成几间,实际是有深的通道和窝,直径13~18厘米,长40~60厘米,像个隧道。雌雄共同造巢,约需1~1.5个月完成,一个巢通常用几年。另外,每对鸟拥有自己的1~3个巢,仅其中一个用于产卵繁殖,卵为白色,每产3~7枚卵。雌雄鸟共同抱卵、育雏,孵化期约50天,亲鸟的嘴像勺子样的一口一口地喂雏。

本文Hash:7441ff10e0aed16d5e8fe37881dc0acf69b23dbe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