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人工品种 鸟类文化 科学实验 保护现状
禾雀(学名:Lonchura oryzivora,英文名:Java Sparrow)是梅花雀科文鸟属的鸟类。
禾雀(学名:Padda oryzivora)又名爪哇禾雀、文鸟、灰芙蓉、白芙蓉、爪哇雀、稻鸟,为雀形目梅花雀科禾雀属的鸟类,雀形目文鸟科,最著名的笼鸟之一,多彩而嘴红的雀鸟。分布于日本、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西非以及中国大陆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一般生活于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丛的空旷林地、也见于耕地、花园、城郊的村镇以及活动于稻田或甘蔗田、树林或灌木丛中。由于栖息地开发,以及经常被设陷阱捕捉作 类贸易,野生爪哇禾雀在原生地数目下降。请勿捕捉野生禾雀。
中文学名:禾雀
拉丁学名:Lonchura oryzivora
英文俗名:Java Sparrow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梅花雀科(Estrildidae)
中文属名:文鸟属(Lonchura)
繁殖区:东洋界 : Jav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42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爪哇禾雀
长14公分。嘴坚实,红色。
成鸟:头黑,脸颊有显著白色斑块,上体及胸灰色,腹部粉红,尾下白,尾黑。亚成鸟头偏粉色,顶冠灰,胸粉红。
虹膜-红色;嘴-深粉红;脚-红色。
生活习性
爪哇禾雀
常结群栖息于农田、村镇附近的草丛、灌丛或稻田中,主食是禾木科及其它杂草种子。人工饲养下常年可以繁殖。 爪哇禾雀身体强健,不易生病。
爪哇禾雀在原产地因危害农作物曾被视为害鸟,经过长期的驯养和繁,已繁衍出灰色、白色、红色、蓝色和银色等品种。
爪哇禾雀生殖时每次约产下5至8个蛋,孵化期大约是两个星期,白天由公鸟和母鸟轮流孵蛋,晚上母鸟通宵孵蛋,小鸟孵出后主要由母鸟培育。
生长繁殖
爪哇禾雀
(1)配对:文鸟孵出后7-8个月即发育成熟,初春孵出的到当年秋季就可以用来配种繁殖。只要温度适宜,全年都可繁殖,但繁殖窝数过多将有损雌鸟健康,一般每年繁殖4窝较好.
文鸟在7月前后进入换羽期。8月份机长出新羽毛。可在8月初开始为给发情饲料,让它们水浴,8月中旬开始衔草营巢,完成后马上可产蛋,每天产1枚,一般每窝4-7枚。在产蛋期,对雌鸟要十分注意观察,因雌鸟由于蛋阻症而死亡的情况很多。如果发现雌鸟患了蛋阻症,要马上用滴管从口部灌蓖麻子油,也可自肛门灌。
(2)孵化:文鸟产完第3枚蛋即开始孵化,一般18天出雏,南北方可因气温高低有1-2天的差异。孵化7-8天后就应验蛋,易手惊的鸟可推迟几天验蛋或不验蛋。雏鸟出壳后,雌鸟出来吃牡蛎粉的次数增多,饲养者见到此情况可判断雏鸟已出壳。雌鸟在孵化期间可暂停喂蛋大米饲料。
(3)育雏:雏鸟出壳后自己不会吃食,需亲鸟喂养,这时要供给蛋小米(蛋黄用量减半),同时要多喂牡蛎粉。雏鸟出壳10天后即可睁开眼睛,15天后长羽毛,30天后可出巢。雏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独立吃食,一般出壳45天以上离开母鸟比较安全。幼鸟身体较虚弱,应注意气温的冷热变化。
人工品种
人工饲养的白禾雀
爪哇禾雀
爪哇禾雀被饲养作 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日本于江户时代已从中国引入爪哇禾雀作宠物。
根据羽色的不同,人工培育的品种有:黑禾雀、 白禾雀 、银禾雀 、红禾雀 、蓝禾雀
鸟类文化
爪哇禾雀
据说在400年前已有中国人饲养爪哇禾雀。因此爪哇禾雀雀经常被用作中国占卜术中灵雀占卜的“媒鸟”。相士首先把爪哇禾雀从小盒中放出来,然后禾雀会在占卜用的签筒抽一支签,相士此后便会根据签文向客人解释签文。这种占卜术在香港庙街最为盛行。
科学实验
爪哇禾雀
日本科学家实验发现,文鸟能分辨出中文和英文。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哺乳动物以外的生物,具备分辨语言的能力。
日本庆应大学心理学教授渡边茂的研究小组,将七只文鸟分成两组,让它们听同一个人说的中文和英文录音。他们训练其中一组文鸟,听到英文便飞过鸟笼中的栖木,并给予食物奖励;另一组文鸟听到中文时飞过栖木,同样也会有奖利。研究人员定下鸟儿“毕业”的规定,文鸟如果平均十次实验有八次以上能正确区分中文和英文,并持续三天便合格。经过三十六天的训练,所有文鸟都顺利“毕业”。
研究者渡边教授说,人类即使遇到未曾学过的语言,也能根据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等特征判别,文鸟似乎也有这种能力。从前关于这种能力的实验,只限于猴子、老鼠等哺乳动物。
保护现状
由于栖息地开发,以及经常被设陷阱捕捉作 类贸易,野生爪哇禾雀在原生地数目下降。请勿捕捉野生禾雀。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品种以及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中的易危物种。
松雀鹰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松雀鹰(学名:Accipiter virgatus,英文名:Besra)是鹰科鹰属中等体型的猛禽,别名松儿、松子鹰、摆胸、雀贼、雀鹰、雀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似凤头鹰但体型较小并缺少冠羽。通常栖息于海拔2800公尺以下的山地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冬季时则会到海拔较低的山区活动性机警,人很难接近,常单独生活。分布于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大巽他群岛和中国。
中文学名:松雀鹰
拉丁学名:Accipiter virgatus
英文俗名:Besra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2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鹰属(Accipiter)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86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松雀鹰: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33厘米)的深色鹰。似凤头鹰但体型较小并缺少冠羽。
成年雄鸟:上体深灰色,尾具粗横斑,下体白,两胁棕色且具褐色横斑,喉白而具黑色喉中线,有黑色髭纹。
雌鸟及亚成鸟:两胁棕色少,下体多具红褐色横斑,背褐,尾褐而具深色横纹。亚成鸟胸部具纵纹。
虹膜-黄色;嘴-黑色,蜡膜灰色;腿及脚-黄色。
叫声:雏鸟饥饿时发出反复哭叫声shew-shew-shew。
松雀鹰辨识方法,作者吾爱北方苍鹰
松雀鹰:成鸟飞行图
松雀鹰:幼鸟
松雀鹰:幼鸟
生活习性
松雀鹰
松雀鹰通常栖息于海拔2800公尺以下的山地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冬季时则会到海拔较低的山区活动性机警,人很难接近,常单独生活。喜在6~13米高的乔木上筑巢,以树枝编成皿状。主要捕食鼠类、小鸟、昆虫等动物。
生长繁殖
松雀鹰
繁殖期间每窝可产卵4~5枚。卵为浅蓝白色,并带有明显的赤褐色斑点,孵化期约1个月左右。
地理分布
松雀鹰:地理分布图
国外分布: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
国内分布: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山地、西藏南部至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方、东南亚、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亚种affinis为中国中部、西南部及海南岛的留鸟。nisoides为中国东南部留鸟。fuscipectus见于台湾。广布于海拔300~1200米的多林丘陵山地,但不多见。
亚种分化
松雀鹰
1、松雀鹰南方亚种(学名:Accipitervirgatusaffinis)。在中国分布于从喜马拉雅山脉向东至云南、贵州、广西、向北至四川、陕西、南到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2、松雀鹰台湾亚种(学名:Accipitervirgatusfuscipectus)。分布于台湾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3、松雀鹰北方亚种(学名:Accipitervirgatusgularis)。分布于中国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4、松雀鹰东南亚种(学名:Accipitervirgatusnisoides)。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Malacca
保护现状
松雀鹰
松雀鹰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火冠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火冠雀(学名:Cephalopyrus flammiceps,英文名:Fire-capped Tit),原作为攀雀科的鸟类,现调整为山雀科鸟类,自成一属。雄鸟前额及喉部火红色。喜群栖,在树顶层取食。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多栖息于高山针叶林或混交林间、也活动于低山开阔的村庄附近以及冬季见于平原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西姆拉。
中文学名:火冠雀
拉丁学名:Cephalopyrus flammiceps
英文俗名:Fire-capped Tit
命名作者:Burt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火冠雀属(Cephalopyr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n Laos
非繁殖区:c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5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火冠雀外形特征
体型甚小(10厘米)的山雀。看似啄花鸟。
雄鸟:特征为前额及喉中心棕色,喉侧及胸黄色,上橄榄色,翼斑黄色。雌鸟暗黄橄榄色,下体皮黄,翼斑黄色,过眼线色浅。
亚成鸟下体白色。亚种olivaceus比指名亚种绿色较重。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高音的tsit,tsit及轻柔的whitoo-whitoo声。鸣声由细而高的音律构成,甚似煤山雀。
地理分布
火冠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南及中部,稀有候鸟至泰国北部。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于西藏极西南部;olivaceus为非罕见留鸟于云南、四川、西藏东部、贵州及甘肃南部;高可至海拔3000米的丘陵及山区森林和林缘。
生活习性
火冠雀飞行图
喜群栖,在树顶层取食。栖息于高山针叶林或混交林间,也活动于低山开阔的村庄附近,冬季见于平原地区。
生长繁殖
火冠雀
产卵季节从4月上旬至6月中旬,鸟巢放置在树叉或树洞里。鸟巢入口处位于地面6至12米以上,很难找到。用干牧草,草根和羽毛织成。雌鸟建巢,但雄鸟常常在附近很短的距离歌唱。通常每巢产4枚蓝色或暗绿色的卵。孵化期不详。雏鸟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喂养,雌鸟单独维护并保持巢的整洁。
亚种分化
火冠雀
1、火冠雀指名亚种(学名:Cephalopyrusflammicepsflammiceps),分布于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和印度。
2、火冠雀西南亚种(学名:Cephalopyrusflammicepsolivaceus),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东北(阿萨姆,阿鲁纳恰尔邦),中国(宁夏,甘肃东南,陕西,四川,西藏东南,云南和贵州),缅甸,泰国和老挝。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橙胸咬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橙胸咬鹃(学名:Harpactes oreskios,英文名:Orange-breasted 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橙胸咬鹃(学名:Harpactes oreskios)为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以植物果实和昆虫为主食,善于飞捕昆虫;在树洞中筑巢。已被列为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橙胸咬鹃
拉丁学名:Harpactes oreskios
英文俗名:Orange-breasted Trogon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3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咬鹃属(Harpacte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Great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6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橙胸咬鹃
雄鸟的头部和颈部都是橄榄黄色,眼睛的周围裸露出青蓝色的皮肤,眼睛里有暗褐色的虹膜。短阔而粗厚的嘴为黑褐色,尖端微微向下钩曲,边缘上有一些不太明显的锯齿,下嘴的基部还生有发达的嘴须。背部为栗色,翅上的覆羽具有细窄而密集的黑色与白色相间的斑纹,颏部、喉部和前颈等处都是橄榄黄色,下胸部呈深橙红色,其余的下体都是橙黄色,只有腋部的羽毛为白色。
尾部共有12枚尾羽,色彩搭配非常复杂,别具一格。其中一对中央尾羽为栗色,但尖端为黑色,呈平截状,三对外侧的尾羽基部为黑色,端部为白色,邻近的其余两对尾羽则全部是黑色。腿和脚趾都是铅灰色,爪为角色,脚趾两前、两后,但却是三、四趾在前,一、二趾在后,所以称为异趾型,趾的基部有部分合并,适于攀缘。
雌鸟的头顶与后颈为暗橄榄褐色,向后转为棕褐色,翅上覆羽的横斑不为白色而为棕色,颏部、喉部和前颈等为灰橄榄色,其余的下体都是鲜黄色,下胸部的色泽更为浓著而呈橙黄色。
生活习性
橙胸咬鹃主要栖息于海拔600-1500米之间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中,也出现于小块丛林、竹林和疏林中,常常单个或成对活动,多出现在树的中、上层部位,但也频繁地活动于地上。
在林间飞行时多呈上下起伏的波浪式,十分迅速,但飞行距离不算太远。性情胆怯而孤僻,喜爱安静的环境,不善鸣叫,休息时多隐匿在较阴暗的地方。
橙胸咬鹃在空中和地面上均能捕食,它的食物主要是蝗虫、螳螂、蛾类、蝶类、蜂类等各种昆虫以及它们的幼虫,有时也吃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果实、浆果与种子等。
雄鸟啭鸣为五音一拍的kek tau tau tau tau。粗哑的kek kek声反复鸣叫。
生长繁殖
橙胸咬鹃的繁殖期为3-5月,营巢于天然的树洞之中,或者在残存的树干上自己掘洞筑巢。每窝产卵2-4枚,卵的颜色为淡咖啡色,形状为圆形。孵化期为17-19天,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雏鸟为晚成性。
亚种
橙胸咬鹃指名亚种(学名:Harpactes oreskios oreskios)。
橙胸咬鹃云南亚种(学名:Harpactes oreskios stellae)。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
越冬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台湾。迁徙期间遍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华北、新疆、西藏等地。亚种frontalis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山东及河北。越冬区在长江流域及华东各省至湖北、湖南及台湾。也见于西藏南部(Qamdo)。冬季有约2万个体在鄱阳湖。
国外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北极海岸到白令海峡、北美洲极北部、欧洲西部及格陵兰岛西部。越冬在北美洲、墨西哥、里海、黑海、地中海、中亚、印度、缅甸、日本、朝鲜。
保护现状
橙胸咬鹃橙胸咬鹃过去一直是中国主要狩猎鸟类之一,拥有较大的种群数量。近30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狩猎,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国的越冬种群数量仅为2170只。国外报告,1955-1974年,在北美的越冬种群数量为20万只,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分别为25万和 55000只,主要是太平洋亚种;欧洲约为30万只 (Philippona 1972),主要是指名亚种;加拿大亚种估计为1800只,阿拉斯加亚种估计为1500只,格陵兰亚种估计为12000-15000只。
保护现状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
生效年代:1996
人工饲养
橙胸咬鹃饲养方法
橙胸咬鹃的饲养比较简单,除笼养外,还可以箱养、群养。在家中饲养,饲养笼必须宽大,最好饲养在特制的橙胸咬鹃笼中。因为橙胸咬鹃在宽大的笼中运动对增强其抗病力大有好处。橙胸咬鹃的适应性较强,只要是长期在相对稳定的温度下就可以生存。橙胸咬鹃必须在10-25度的温度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存,这是极端错误的。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表明:在温差不超过10度的情况下,橙胸咬鹃完全可以在零下5度至零上35度的环境中健康生存。东北长春,经常可以看到挂在窗外迎着雪花鸣叫的橙胸咬鹃。橙胸咬鹃最怕的是温度的聚变而不是持久的低温。当然,橙胸咬鹃繁殖的温度应在零上15度至25度之间,并且要求温度相对稳定,日温差最好不超过5度。
橙胸咬鹃的平时饲养可以雌雄混养,但在繁殖季节的前两个月应分笼饲养,这样有利于快速发情。如果饲养者是以听叫为主,雄鸟必须单笼饲养。要想培育出优良的橙胸咬鹃,种鸟的选择和配对十分重要。一般要经过两种途径:一是原种的提纯,二是异种的杂交。原种的提纯可以选择无血缘的两只纯种优质鸟相配,其后代一般基因稳定,形态、毛质和色泽纯正,同窝子鸟中质量差异较小。由于引进和培育的真正纯正的品系很少,而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大部分本身就不是优良品种,所以要想获得两只没有血缘关系的纯种优良品系十分困难,尽管各地养鸟爱好者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拥有,但实际鉴定起来均经不起检验。甚至大多数养鸟者只是在照片上见过。长春曾引进六只小头、细长颈、短毛、高直腿的鹰型橙胸咬鹃,其每对的价值高达16万元人民币,各地再没有如此品质的种鸟引进。
优良品种
橙胸咬鹃为了培育出优良的品种,有许多鸟友浪费很多资金,走了不少弯路,买了些看似外型不错的便宜鸟,可是繁殖出的子代很不成功。其原因是种鸟品质不纯,基因不顽固。所以要想培育出高档的品种,至少要购买一只纯种鸟,而后以这只鸟为轴心进行隔代提纯。但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每次与轴心鸟及其子代相配的必须是能够弥补其缺陷的鸟。二是隔代用于提纯的子代要选择体质健壮外型优良的。对究竟何为纯种鸟有很多争议,一要看鸟的血缘,二要看鸟的外型,三要看鸟的子代质量。橙胸咬鹃的食物很杂,什么时候饲喂哪种饲料合适要根据其当时的营养需要而定。鸟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营养成分一般在橙胸咬鹃喜食的日常饲料中都能摄取到。但在换羽和繁殖季节矿物质、维生素要单独供给。橙胸咬鹃的日常饲料一般为谷物、面食、少量油料作物和蔬菜等。谷物包括:谷子、稗子、糜子等。油料作物包括:苏子、菜子、花生、核桃仁等。这些油料作物平时不用饲给,只是在雏鸟期、换羽期、发情期才适量供给。这样有利于鸟的繁殖。
橙胸咬鹃喜欢清洁的环境,因此笼舍的粪便要经常清除,栖杠也要经常清洗。饮水每天要更换。橙胸咬鹃喜欢水浴,夏天每日要让其水浴一次,冬季要用温水每周水浴一次,浴后要待羽毛干后再移至室外,以免引起感冒。橙胸咬鹃的常见病是肠道病和呼吸道病,多由于饮水和食物不清洁,或者饲养环境突变引起的,平时注意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总之橙胸咬鹃的饲养并不难,只要你对它拥有爱心就完全可以养好它。
本文Hash:318d9d67e89b4194c796ebb2c8d90558105eeb0b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