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科研价值 相关报道
凤头鹰(学名:Accipiter trivirgatus,英文名:Crested Goshawk)是鹰形目鹰科鹰属中的一种中等猛禽,又名凤头苍鹰(台湾)、粉鸟鹰、凤头雀鹰。体长36~49厘米,体重360~530克,上体暗褐色。留鸟,通常栖息在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和山脚林缘地带,也出现在竹林和小面积丛林地带,偶尔也到山脚平原和村庄附近活动。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岛和台湾等地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凤头鹰
拉丁学名:Accipiter trivirgatus
英文俗名:Crested Goshawk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4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鹰属(Accipiter)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82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凤头鹰:形态特征图
凤头鹰为中等猛禽,体长36~49厘米,体重360~530克。头部具有羽冠。体大(42厘米)的强健鹰类。具短羽冠。
成年雄鸟:上体灰褐,两翼及尾具横斑,下体棕色,胸部具白色纵纹,腹部及大腿白色具近黑色粗横斑,颈白,有近黑色纵纹至喉,具两道黑色髭纹。
亚成鸟及雌鸟:似成年雄鸟但下体纵纹及横斑均为褐色,上体褐色较淡。飞行时两翼显得比其他的同属鹰类较为短圆。
幼鸟上体暗褐,具茶黄色羽缘,后颈茶黄色,微具黑色斑;头具宽的茶黄色羽缘。下体皮黄白色或淡棕色或白色,喉具黑色中央纵纹,胸、腹具黑色纵纹或纵行黑色斑点。野外特征明显,容易识别。
虹膜—褐色至成鸟的绿黄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腿及脚黄色。
凤头鹰:成鸟
凤头鹰:成鸟飞行图
凤头鹰:幼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凤头苍鹰的辨识技巧,作者吾爱北方苍鹰
生活习性
凤头鹰
凤头鹰是留鸟。
通常栖息在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和山脚林缘地带,也出现在竹林和小面积丛林地带,偶尔也到山脚平原和村庄附近活动。性情善于藏匿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有时也栖息于空旷处孤立的树枝上。飞行缓慢,也不很高,盘旋飞行时双翼常往下压或抖动。有时也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空中盘旋和翱翔,盘旋时两翼常往下压和抖动,领域性很强。大多单独活动。
主要以蛙、蜥蜴、鼠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主要在森林中的地面上捕食,常躲藏在树枝丛间,发现猎物时才突然出击。
叫声较为沉寂,he-he-he-he-he-he的尖厉叫声及拖长的吠声。
生长繁殖
凤头鹰
繁殖期4-7月。繁殖期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同时发出响亮叫声营巢于针叶林或阔叶林中高大的树上,距地高6-30m。巢较粗糙,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内放一些绿叶。营巢位置多在河岸或水塘旁边,离水域不远。如果繁殖成功,巢下年还将继续使用。
每窝通常产卵2-3枚,卵为椭圆形,大小为43-54mm×37-41mm。孵卵期间领域性极强,有时甚至攻击进入巢附近的人。
地理分布
凤头鹰:地理分布图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四川峨嵋山、云南西北部和西部以及南部、贵州、广西、海南岛和台湾。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西南、台湾、东南亚、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区域性非罕见,见于中国中南及西南包括海南岛(indicus)及台湾(formosae)
亚种分化
凤头鹰
凤头鹰全世界共有11个亚种,我国有2个亚种,区域性非罕见,见于中国中南及西南包括海南岛(indicus)及台湾(formosae)的低地森林。在香港现已常见。台湾亚种为我国的特产亚种,仅分布于台湾,不常见;分布于其他地区的是普通亚种,为留鸟,较为罕见,其中福建永泰和湖北十堰为近年才报道的新记录。
保护现状
凤头鹰
数量较普遍,区域性非罕见,但种群数量不高。《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卷中列为稀有种;CITES1995年列入附录II;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科研价值
凤头鹰
鹰科鸟类核型十分特殊,它具有较多的长度均匀的染色体,是一种较为匀称的核型,这种核型作为匀称和不匀称核型之间的中间类型而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对鹰科的凤头鹰进行的核型分析,对鹰科的物种分化及系统进化以及鸟类细胞遗传学的研究都有帮助。因而,凤头鹰极具科研价值。同时,凤头鹰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相关报道
凤头鹰
1980 年首次在福建省发现凤头鹰的普通亚种(Accipiter trivirgatus indicus) 。2000年4月8 日在福州南屿桐坑村获得一只雌性凤头鹰,同时看2 只幼鸟,经鉴定为凤头鹰的台湾亚种( Accipiter trivirgatus formaosae),系福建鸟类亚种分布新纪录。标本保存于福建师大生物工程学院动物标本室。凤头鹰台湾亚种在福州的发现,说明了由于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原为台湾特有的凤头鹰台湾亚种已向福建地区迁移。
新浪网2007年4月12日报道:2007年4月10日,“绿眼睛”环保中心的志愿者在乐清东塔公园照顾一只左翅受伤的猛禽凤头鹰。这只凤头鹰是10天前由柳市镇孔先生捡到的。
2007年1月8日,摄影爱好者陈新之在上海东北角共青森林公园的林子中拍到一只大型猛禽。经鉴定,这是一只凤头鹰成鸟。凤头鹰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一般活动在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上海从无该鸟种的记录。为进一步证实,几天后市野生动物保护站高级工程师袁晓等人也来到共青森林公园,再次拍摄到凤头鹰英姿。但事后通过照片辨认,却是一只亚成鸟。
新华网香港2007年1月17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17日说,一只在石硖尾发现的凤头鹰尸体经多项测试后,证实对H5N1禽流感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1月9日,渔护署职员在石硖尾健康院后山捡获到上述死鹰。该署发言人提醒市民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野生雀鸟及活家禽,并在接触禽鸟后洗手。有关专家相信,这与候鸟迁徙有关。
乌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生态价值、保护现状、亚种分化
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英文名: Common Blackbird)是鸫科鸫属的鸟类,俗名百舌、反舌、黑鸫、黑鸟、黑山雀、牛屎、八日雀、中国黑鸫、乌(春鸟)。全身黑色,但嘴黄色,鸣声嘹亮,春日尤善啭鸣,其声多变化,故又称”百舌”。常在田圃或疏林间地上觅食,以甲虫、蝗、蚊、蝇等多种昆虫为食,为农林益鸟,也掘食蚯蚓。受惊则飞上枝头,营巢于乔木上。为我国长江流域,华南和西南各地常见的留鸟,注意乌鸫不是乌鸦。雌性和初生的乌鸫嘴巴黑色,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乌鸫是瑞典国鸟。
中文学名:乌鸫
拉丁学名:Turdus merula
英文俗名:Common Blackbird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东洋界 : Widespread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0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乌鸫
体型略大(29厘米)的全深色鸫。雄鸟全黑色,嘴橘黄,眼圈略浅,脚黑。雌鸟上体黑褐,下体深褐,嘴暗绿黄色至黑色。与灰翅鸫的区别在翼全深色。
虹膜-褐色;嘴-雄鸟黄色,雌鸟黑色;脚-褐色。
叫声:鸣声甜美,但不如欧洲亚种悦耳,告警时的嘟叫声也大致相仿。飞行时发出dzeeb的叫声。
幼鸟
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
乌鸫幼鸟
乌鸫幼鸟
乌鸫幼鸟
乌鸫幼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大嘴乌鸦
乌鸫和乌鸦的区别:乌鸫是一种极容易辨认的常见的中型雀类,不知者常误认为是乌鸦(乌鸦有很多种),其实乌鸫比乌鸦在体形上要小得多,和普通鸽子差不多,而乌鸦体型粗壮。在外观上乌鸫比乌鸦要美观得多,乌鸦的喙是黑的,乌鸫的喙是黄色的,这点极易区别。
地理分布
乌鸫
分布范围:欧亚大陆、北非、印度至中国;越冬至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常见于中国大部林地、公园及园林,高可至海拔4000米。亚种maximus为西藏南部及东南部的留鸟;sowerbyi于四川中部;intermedia于西北部(天山、喀什、罗布泊及柴达木盆地);mandarinus为留鸟于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及东南等地,部分鸟在海南岛越冬。
乌鸫是四川乃至中国长江流域、华南和西南的常驻居民,分布广,数量多,栖息于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单独或者三五成群在地面奔驰觅食。跟麻雀、喜鹊、乌鸦鸟一样乌鸫也属于适应性强不甚惧人遍及全世界的鸟。“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城市村庄有树木(它在乔木上筑巢生儿育女)、有原始植被的地面(水泥地面就不会有虫子了)、有水的地方就有乌鸫。在城市有高大树木的庭院中不难见到乌鸫的巢,但是它比喜鹊谨慎,通常是将巢隐蔽在树干间的平台中,从来不去张扬自己的“建筑杰作”。我打小生活在北方,2006年4月在文殊院还是第一次跟乌鸫“密切接触”,看到了它的巢,听到了它的悠扬的情歌……
生活习性
乌鸫
于地面取食,静静地在树叶中翻找无脊椎动物、蠕虫,冬季也吃果实及浆果。
栖息于林地、村镇边缘,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结小群在地面上奔驰,亦常至垃圾堆及厕所等处找食。栖落树枝前常发出急促的“吱、吱”短叫声,歌声嚎亮动听,并善仿其他鸟鸣。胆小,眼尖,对外界反应灵敏。
叫声
乌鸫因全身有乌黑的羽毛而得名。它的叫声犹如击石,音似“鴶——鴶——鴶——鴶”,又名乌吉。春季繁殖期间,它既能吟咏,又能仿效别的鸟叫。叫声婉转,有时象笛声,有时象箫韵,韵律多变,因此它又称“百舌”。
食性
乌鸫栖息于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单独或三、五成群地在地面奔跑觅食。它的食物在秋冬两季主要为植物性,春夏两季主要为动物性。所吃的动物以昆虫的幼虫为主,如毛虫、孑孓、蝇蛆等。乌鸫食量很大,就以苏联鸟类专家特来杜爱尔教授喂的一只旅鸫雏鸟来说,它十四天就吃了六十八只幼虫,其重量达雏鸟体重的41%以上。乌鸫所食植物为樟果、榕果及其它杂草种子。
生长繁殖
乌鸫育雏,作者hanqixi
乌鸫育雏,作者hanqixi
雄鸟向雌鸟求爱时,先是努力显示自己,尽量显示自己的特殊本领。它围绕着雌鸟进行精彩的飞行表演,或打转转,取得雌鸟的垂青,然后就进行交配。
乌鸫喜欢在小溪、池塘、绿荫的道路附近筑巢。巢以枝条、须根、枯草、松针等混泥而造成深杯状,营置于乔木的枝梢上或枝丫间。巢深4~6厘米。
一年产卵两窝,每窝4
~5枚卵。卵呈浅绿色而缀以淡灰色斑纹。孵卵期为12
~15天,饲养雏鸟13
~14天,即出窝。它是我国长江流域、华南、西南各地常见的留鸟。
生态价值
乌鸫觅食
乌鸫遍布祖国各地,是农林坚强的卫士。
像白眉鸫以及大多数的鸫一样,乌鸫大步咚咚行走于地面觅食。小伙子操着一把“黄色的镐头”(雄性嘴是蜡黄色),姑娘的个头比小伙子小点儿,使着一把“黑色的镐头”(雌嘴是黑色的)。春夏赤昆虫,蝇蛆,一鸟所吃蝇蛆竟达100多个,多以昆虫为食偶而也食果实,冬季杂食性很强。冬秋吃植物的浆果及杂草的种子,樟果,榕果和各种野果,当然在这个季节最好的食物是蚯蚓,圆鼓鼓的,长长的,像咱们人类的腊香肠,又香甜,又实惠,分量多啊。
如果你长期观察,你会发现乌鸫的鸣啭非常丰富婉转,在我国几乎无鸟能与之相比。号称鸣禽之王的黄鹂和鸣啭专家画眉都没有其鸣声那样多姿和极尽变化之能事,本人在近两年的记载中发现这种鸟的叫声居然有一百二十余种变化,而极善鸣的画眉不过五十余种。
在长江流域,经常见到乌鸫和灰喜鹊与八哥混在一起取食,忌于灰喜鹊具攻击性,乌鸫更喜欢与八哥在一起。由于八哥几乎能模仿乌鸫的所有的鸣啭,因此在听声时还要注意观察,小心“上当受骗”!反过来,乌鸫和八哥一样也是效鸣高手,它从画眉、燕子、黄鹂、柳莺到喜鹊乃至小鸡的叫声,无不学得惟妙惟肖。另外要注意的是,冬季时这种鸟只作明亮高昂的“吉-吉”声,很少出现多的变化。乌鸫性不惧人,城市化程度也非常高,在分布区域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般都能见到它们。
保护现状
乌鸫
乌鸫:雄鸟
从春秋早期到清代中期,乌鸫一直被当做与八哥一样的 为人们笼养。后来此风渐微,目前在我国的一些鸟市仍能见到有乌鸫出售,希望大家起来坚决抵制!另外,由于乌鸫体型较大,一度是被猎的主要鸟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种鸟在野外已经极少见。国家严格进行枪支管理后,目前乌鸫的数量已经恢复到自然的水平上。在湖北,乌鸫是最常见的前六种留鸟之一,其它五种是灰喜鹊、麻雀、白头鹎、八哥、大山雀。
现录古人盛赞乌鸫的诗若干如下:
“望簧百瞬音韵多,舌端万变乘春辉,黄鹏吞声燕无语,索莫无言高下飞。”(唐·刘禹锡《百舌吟》)
“上兰门外草垂莹,末央宫中花里栖。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入春解作干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干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唐·王维《听百鸫》)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翻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唐·杜甫,因受《易·通封验》“仲夏之月,反舌无声;反舌有声,佞人在侧”启发所作的诗,大意是说乌鸫是一种能辩忠奸的鸟。)
“众禽乘春喉吻生,满林无限啼新晴。就中百舌最无谓,满口学尽众鸟声。”(宋·文同《咏百舌》)
亚种分化
(9个亚种)
Turdusmerulamerula分布于欧洲(除北部和东南部)。 Turdusmerulaazorensis分布于亚速尔群岛。 Turdusmerulacabrerae分布于德拉和加那利西部。 Turdusmerulamauritanicus分布于非洲西北部。 Turdusmerulaaterrimus分布于欧洲东南,土耳其,高加索地区和伊朗。 Turdusmerulasyriacus分布于希腊南部、土耳其西南部和地中海东部。 Turdusmerulaintermedius分布于天山南部到西北和东北,阿富汗和伊拉克。 Turdusmerulasowerbyi分布于中国中部(甘肃南部到以四川西部),印度支那北部。9.Turdusmerulamandarinus分布于中国东部(从四川东部到贵州),海南,印度支那。
鹰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鹰雕(学名:Nisaetus nipalensis,英文名:Mountain Hawk-Eagle)属鹰科鹰雕属,原学名为Spizaetus nipalensis,又叫做熊鹰(台湾)、赫氏角鹰。是一种体形偏大的猛禽,一般身长70至72厘米。成年鹰雕的上半身呈棕色,下体有白色纹。翅膀很宽,在飞行时呈V型,未成熟的鹰雕通常拥有白色的头。一般生活于山中的常绿森林。主要以野兔、野鸡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食小鸟和大的昆虫,偶尔还捕食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鹰雕
拉丁学名:Nisaetus nipalensis
英文俗名:Mountain Hawk-Eagle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鹰雕属(Nisaet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Taiwan and Jap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0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鹰雕
体大(74厘米),细长,腿被羽,翼甚宽,尾长而圆,具长冠羽。有深色及浅色型。
深色形:上体褐色,具黑及白色纵纹及杂斑;尾红褐色有几道黑色横斑;颏、喉及胸白色,具黑色的喉中线及纵纹;下腹部、大腿及尾下棕色而具白色横斑。
浅色型:上体灰褐;下体偏白,有近黑色过眼线及髭纹。
虹膜-黄至褐色;嘴-偏黑,蜡膜绿黄;脚-黄色。
叫声:拖长的尖厉叫声。
飞翔时翅膀显得十分宽阔,翅膀下面和尾羽的下面的黑色和白色交错的横斑极为醒目。
鹰雕:亚成鸟
鹰雕:成鸟飞行
地理分布
鹰雕
在中国已知的分布地点有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台湾、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地。鹰雕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其中中国分布有4个亚种,其中指名亚种见于西南地区,东方亚种见于东北地区,福建亚种见于东南和华南地区,海南亚种仅见于海南岛。大多数为留鸟,少数在繁殖期后到处游荡,但都极为罕见,有些甚至只有早期的记录。
分布范围:印度、缅甸、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nipalensis为罕见留鸟于西藏南部及云南西部,高可至海拔4000米。fokiensis 为罕见留鸟于中国东南部、台湾及海南岛,高可至海拔2000米。orientalis为繁殖鸟,于中国东北,越冬在台湾。
生活习性
鹰雕
鹰雕在繁殖季节大多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森林地带.最高可达海拔4000米以上,常在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活动,也出现在浓密的针叶林中。冬季多下到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阔叶林和林缘地带活动。经常单独活动,飞翔时两个翅膀平伸,煽动较慢,有时也在高空盘旋,常站立在密林中枯死的乔木树上。叫声十分喧闹。
主要以野兔、野鸡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食小鸟和大的昆虫,偶尔还捕食鱼类。
生长繁殖
鹰雕:亚成鸟
鹰雕繁殖营巢于山地森林中高大的乔木树上。巢由树枝构成,结构较为庞大。通常位于树上部靠近主杆的枝杈上。
繁殖期为1—6月。每窝产卵2枚,也有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的颜色通常为淡灰白色或白色,没有斑点或者仅有不清晰的淡红色斑点。卵的形状为卵圆形。孵化由雌鸟承担,护巢性很强。
亚种分化
鹰雕福建亚种(学名:Spizaetus nipalensis fokiensis)。分布于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鹰雕指名亚种(学名:Spizaetus nipalensis nipal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从喜马拉雅山脉到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鹰雕东方亚种(学名:Spizaetus nipalensis oriental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鹰雕海南亚种(学名:Spizaetus nipalensis whitehead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五指山。
保护现状
面临问题:族群稀少,又是养鹰者热衷的对象,赖以生存之中、 高海拔原始森林频遭砍伐及人为开发压力,本种的生存汲汲可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本文Hash:e06f1a7ae45b13c494bea250b3f3daaeaf75025a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