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粉红椋鸟(学名:Pastor roseus,英文名:Rosy Starling)属椋鸟科,自成一属,俗名绯椋鸟、铁甲兵。是迁徙性候鸟,它们形似八哥,但背部及腹部粉红色,余羽棕黑,十分可爱。粉红椋鸟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及亚洲中西部,五月便迁徙到至新疆西部繁衍生息。粉红椋鸟喜欢群居生活,有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习惯,它们也喜欢热闹,常常聚在一起吵声不断。粉红椋鸟以蝗虫为主食,且食量惊人,每天捕食蝗虫120-180只,成为生物灭蝗的主力军,被伊犁群众亲切地称为“铁甲兵”。
中文学名:粉红椋鸟
拉丁学名:Pastor roseus
英文俗名:Rosy Starling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椋鸟科(Sturnidae)
中文属名:粉红椋鸟属(Pastor)
繁殖区:古北界 : se Europe to wc Asia
非繁殖区:India, Sri Lank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1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外形特征
粉红椋鸟: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2厘米)的特异性粉色及黑色椋鸟。繁殖雄鸟亮黑,背、胸及两胁粉红。雌鸟图纹相似但较黯淡。
幼鸟:上体皮黄,两翼及尾褐色,下体色浅,嘴黄色。
虹膜-黑色;嘴-粉褐;脚-粉褐。
叫声:飞行时发Ki-ki-ki的叫声,也有平淡的shrr声。群鸟进食时发出卷舌音chik-ik-ik-ik的叫声。
粉红椋鸟:形态特征图
地理分布
粉红椋鸟: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欧洲东部至亚洲中部及西部,越冬至印度;迷鸟至泰国。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于中国西北的开阔地带,迁徙至甘肃及西藏西部。迷鸟有至上海及香港。
生活习性
粉红椋鸟:飞行图
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追随家畜捕食被惊起的昆虫。
生长繁殖
粉红椋鸟
每年5~6月份,粉红椋鸟就会成群结队地迁飞至繁殖地,先在食物丰富的低山地带落脚,然后集群占据石头堆、崖壁缝隙等处选择巢址。为了争夺有利地势,雄鸟之间经常发生激战。雄鸟头顶上部羽毛蓬展,用以恐吓其他雄鸟并吸引雌鸟。通过数日的选配,最终组建成“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开始共同筑巢,准备繁育后代。
粉红椋鸟每年繁殖一代,每窝产卵3?8枚,孵化15天后雏鸟破壳而出,经父母喂养15?20天后才随父母离巢,离巢后还需要父母喂养一段时间,并跟随父母学习捕食本领。粉红椋鸟食量很大,每只成鸟每天进食蝗虫120?170只,这些蝗虫的总重量超过鸟本身的体重。雏鸟成长过程中食量剧增,甚至超过成鸟。好胃口、大食量是粉红椋鸟成为灭蝗能手的原因之一。
保护现状
粉红椋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希氏丽椋鸟的信息、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希氏丽椋鸟(学名: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英文名:Hildebrandt’s Starling)是椋鸟科丽辉椋鸟属的鸟类。
希氏丽椋鸟(学名: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是一种椋鸟科鸟类。该物种以德国收藏家约翰内斯·希尔德布兰特(Johannes Hildebrandt)的名字命名。属中型鸟类,体形大小适中。嘴形几直而尖,嘴缘平滑或仅上嘴先端具缺刻;嘴须或存或缺如。鼻孔裸露或为垂羽所盖。翅长适中,初级飞羽10枚,第1枚特短而小;尾羽短,呈平尾状,尾羽12枚。脚长而强健,前缘具盾状鳞。雌雄形态相似;幼鸟体羽具纵纹。主食为植物果实和浆果,亦兼食昆虫;营巢于树洞中、土崖壁洞中或裂缝洞中。每年仅秋季换羽。分布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中文学名:希氏丽椋鸟
拉丁学名: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
英文俗名:Hildebrandt’s Starling
命名作者:Cabanis, 187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椋鸟科(Sturnidae)
中文属名:丽辉椋鸟属(Lamprotornis)
繁殖区:非洲 : Kenya, Tanzan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信息
中文学名:希氏丽椋鸟
希氏丽椋鸟.
拉丁学名:Lamprotornishildebrandt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椋鸟科
属:丽椋鸟属
命名者及时间:Cabanis,1878
英文名称:Hildebrandt’sStarling
外形特征
希氏丽椋鸟长度为18厘米,重量为50-69克。成鸟上半部分有明亮的闪光羽毛。
希氏丽椋鸟.和其同属的鸟类一样,这种闪亮的色彩来自其大量的细小的羽毛结构的反射。头部和上半部分基本为蓝色,翅膀为棕绿色,尾羽为蓝色。喉部和上胸部为有光泽的紫色,尾部为蓝绿色。中胸部和上腹部为橙色,下腹部为红褐色。虹膜为橙红色,而鸟喙和腿为黑色。雌性和雄性具有相同外观。幼鸟则差别很大,上半身为碳灰色,下半身为栗棕色。
生活习性
希氏丽椋鸟生活在海拔500-2,200米的区域。栖息地是开放的林地和多刺高灌丛地区。该物种能发出很多声音。鸣唱时的声音类似“ch-rakch-rakchee-chee-weechee-weerakrakrak”,而在紧急情况下发出“chu-ee”声,互相联络时发出“chule”声。通常成对或者小群地在地面进食,有时也跟随大型哺乳动物,捕捉它们行动时带起的昆虫。亦和其他椋鸟混群。
希氏丽椋鸟以昆虫和水果为食,昆虫占据较大比例。吃甲虫和草蜢,以及飞行的白蚁。一些鸟的胃部也发现了水果种子,包括云南假虎刺、盐肤木属植物等。
地理分布
分布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希氏丽椋鸟希氏丽椋鸟分布图
生长繁殖
希氏丽椋鸟是一种季节性筑巢的鸟类,于每年的3至5月和10月至12月筑巢,在肯尼亚的一些地区为5月到7月。通常成对生活,不过也有不少成群生活的记录。通常在植物的枝干上已被弃用的啄木鸟的巢上筑巢。它们和大蓝耳椋鸟(GreaterBlue-earedStarling)竞争筑巢地点。关于它们的筑巢行为知之甚少,每巢产卵3-4枚,雌雄双方都参与喂养幼鸟。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濒危物种——低危(LC)。
淡红鹪鹩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中文名称】淡红鹪鹩【拉丁学名】Troglodytes rufulus 【命名时间】Cabanis, 1849 【英文名称】Tepui Wren【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
中文学名:淡红鹪鹩
拉丁学名:Troglodytes rufulus
英文俗名:Tepui Wren
命名作者:Cabanis, 184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鹪鹩科(Troglodytidae)
中文属名:鹪鹩属(Troglodytes)
繁殖区:南美洲 : s Venezuel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淡红鹪鹩淡红鹪鹩是一种小型鸣禽,鸟的头顶、颈部、背部和尾部整个上体红棕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是棕色和浅黄色的鳞状斑纹交替标志,在红褐色的尾羽处有十几道清晰可见时黑斑纹。灰白色眼眉。下体青灰色,喉、下巴和胸部是白羊皮色,脸颊和小腹及侧面棕褐色。下尾覆羽有白色阴影。虹膜棕色。腿是黑褐色。
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即有也很少而细。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大多12枚,亦有8或10枚者。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
淡红鹪鹩
地理分布
淡红鹪鹩分布图分布
淡红鹪鹩淡红鹪鹩分布图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淡红鹪鹩
生活习性
栖息于森林、灌木丛、小城镇和郊区的花园、农场的小片林区、城市边缘的林带、灌木丛、岸边草丛。一般独自或成双或以家庭集小群进行活动。见人临近隐匿起来。尽管飞行高度很低,但也不易观察到。它们在灌木丛中迅速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歌声嘹亮,尤其是雄鸟,这是一种善于鸣啭的鸣禽。也是一种领地意识非常强烈的小鸟。主要以无脊椎动物和昆虫为食。
生长繁殖
雌雄共同承担建巢,巢建在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里。巢以树枝、草叶、苔藓、细茎等物交织而成,呈深碗状或圆屋顶状。繁殖季节是4月下旬至9月,每年繁殖两次。雌鸟每窝下2至3枚卵,约12天孵化。幼鸟孵化后由父母再喂养15至17天才离巢。
地理分布
(6种)
1.Troglodytes rufulus yavii 分布于委内瑞拉南部和亚马逊河流域。
2.Troglodytes rufulus marahuacae 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的中部。
3.Troglodytes rufulus duidae 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的中部。
4.Troglodytes rufulus wetmorei 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南部和巴西北部。
5.Troglodytes rufulus fulvigularis 分布于玻利瓦尔东南部的奥扬特普伊山高原,普塔里山和特普伊山。6.Troglodytes rufulus rufulus 分布于委内瑞拉、圭亚那边界和毗邻巴西北部。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粉脚雁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粉脚雁(学名:Anser brachyrhynchus,英文名:Pink-footed Goose)是鸭科雁属的鸟类,又叫粉足雁。分布于古北界。头颈部深暗,雁嘴黄色有黑色斑块,腿粉红色是其最明显的标志。
中文学名:粉脚雁
拉丁学名:Anser brachyrhynchus
英文俗名:Pink-footed Goose
命名作者:Baillon, 1834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雁属(Anser)
繁殖区:古北界 : nw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粉脚雁
粉脚雁身长60~75cm,翼展145~160cm,体重2200~2700g,寿命22年。在雁属种类中的足较小,有一个较短的脖子,头部和嘴喙较紧凑与灰鹅是最接近的一种。头颈部深暗,雁嘴黄色有黑色斑块,腿粉红色是其最明显的标志。粉脚雁身体的主要颜色比较浅,以浅棕色和灰色为主,有白色羽缘,更重要的是尾部,羽毛的中间是黑色有较宽的白色边缘。肩和一级飞羽的羽毛几乎形成一组光谱:银灰色、粉色和灰色。
地理分布
粉脚雁
分布于北美地区、欧亚大陆。
生活习性
粉脚雁
粉脚雁
粉脚雁夏季栖息于北极苔原,沼泽和池塘等地,巢建于多种类型的环境,平地、陡峭的悬崖和十分干燥地面。在冬天,则流连于草甸,已经收获的马铃薯地或谷物地。依赖于大型湖泊或河口滩涂。 这是一个迁徙物种。 8月下旬离开斯匹次卑尔根,冰岛和格陵兰岛东部,飞到不列颠群岛,丹麦海岸和北海。最西部的物种达到南部的佛兰德和加莱海岸、爱尔兰和加莱。
像所有的雁一样,它们有强大的飞行能力,伸出脖子和自己的同伴保持相同的距离。以至于在迁移过程中能顺利的越过海洋和山脉。
粉脚雁是一个高度素食者。逗留在冻土地带时,吃滋生于陆地的植物和水生草本植物的根和种子。在冬天它们会充分利用农作物进行活动,导致对苗木作物的危害。鸟类保护专家认为应该选择性保留一些冬季谷物以便粉脚雁取食。实践表明马铃薯的块茎对这些雁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在秋天它们在迁移过程中。
生长繁殖
粉脚雁
雁巢用苔藓,地衣和羽毛做内衬。雌雁每巢产4至5枚卵。孵化期持续25至28天,由雌性单独进行孵化。在大约56天之后,幼雁可以飞行。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本文Hash:58edb48e71e73856ab689ab8b462d5bdd8a1a73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