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乌燕鸥(学名:Onychoprion fuscatus,英文名:Sooty Tern)是鸥科褐背燕鸥属的鸟类。
乌燕鸥(学名:Sterna fuscata)为鸥科燕鸥属的鸟类。乌燕鸥全长约430毫米。额为白带斑,眉纹伸至眼前方;眼先条纹黑色,自嘴裂,延伸眼上方;下体的喉和胸部为白色,腹部和尾下覆羽灰色;尾灰白。栖于海洋小岛岩壁上。以鱼类和乌贼为食。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和台湾(夏候鸟)。
中文学名:乌燕鸥
拉丁学名:Onychoprion fuscatus
英文俗名:Sooty Ter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褐背燕鸥属(Onychoprion)
繁殖区:热带海洋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4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乌燕鸥
乌燕鸥前额白色从嘴基沿眼先直到眼上缘。头顶、枕黑色。贯眼纹黑色,与头顶黑色相联。后颈黑色而杂有白色。背、肩和翅深巧克力褐色。翅前缘白色。初级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外侧尾羽外侧白色,其余尾羽同背。尾呈深叉状。眼先,贯眼纹以下颊部、颈侧、颏、喉和下体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也为白色。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头顶具白色纵纹。
幼鸟通体淡黑褐色,背和翅覆羽具淡灰白色羽缘。肩和内侧次级飞羽具宽的白色尖端。腹、尾下覆羽和翅下覆羽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和脚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长400—420毫米,嘴峰35一43毫米;翅277—305毫米;尾184—196毫米,跗跖23—24毫米。
地理分布
乌燕鸥广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热带海域。
亚种nubilosa远离海岸,但偶见于中国东南部沿海、香港及台湾海上,尤其在台风后出现。
生活习性
乌燕鸥
乌燕鸥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岛屿岩石和沙石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海洋。幼鸟常飞到更远的海洋活动,通常在海上要度过3年以上才回到它的出生地繁殖。常成群活动。持久而频繁地在海面上空飞翔。飞翔时两翅煽动缓慢而轻微,飞行轻快而敏捷,有时在空中翱翔和滑翔,并不断掠过水面捕食。
叫声为鼻音的ker-waky-wak,或wide-a-wake声。
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海洋动物为食。觅食主要在海面上,也在飞行中捕食飞行昆虫。
生长繁殖
乌燕鸥的繁殖期为4—6月。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海岛或海岸岩石上,或沙石地上,特别喜欢在灌木旁的裸露沙石地上营巢。每窝产卵1-2枚。偶尔多至3枚。卵的颜色为乳白色、粉红白色或黄白色,被有暗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8一58×35—38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6天。经亲鸟30天左右的喂养即能飞翔。幼鸟能飞翔后,即离开亲鸟,到越来越远的开闹海洋中生活。大约经过3—4年的海上生活,才能达到性成熟,然后回到它原来的出生地参与繁殖。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背鸥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灰背鸥(学名:Larus schistisagus,英文名:Slaty-backed Gull)为鸥科鸥属的鸟类。背部深灰色。习性为典型的大洋鸥特性。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东北、山东、福建、广东、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中文学名:灰背鸥
拉丁学名:Larus schistisagus
英文俗名:Slaty-backed Gull
命名作者:Stejneger, 1884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鸥属(Lar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e co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1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灰背鸥:形态特征图
灰背鸥:形态特征图
体大(61厘米)、背部深灰色的鸥。腿粉红色,嘴黄色上具红点。似银鸥的复合体但上体灰色更深,腿更显粉红。白色月牙形肩带较宽。肩羽和次级飞羽具更宽的白色尖端。
冬季成鸟:头后及颈部具褐色纵纹,尤以眼周和后枕较密。
第一冬鸟:比多数银鸥色深,尾完全深褐。翅有显著的淡色横斑。
虹膜-黄色;嘴-黄色,上具红点;脚-深粉色。
叫声:似银鸥。
灰背鸥:第一冬鸟
灰背鸥:第一冬鸟飞行图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背鸥和黑尾鸥的区别:灰背鸥嘴黄色带红点,黑尾鸥嘴黄色嘴尖黑色带红点。灰背鸥尾白色,初级飞羽黑色,翼尖收拢时易误认为尾黑色,飞行时和黑尾鸥的黑尾区别明显。
生活习性
灰背鸥
灰背鸥栖息于海滨沙滩,岩石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带,迁徙期间也见于内陆河流与湖泊。成对或成小群活动。非繁殖期有时也集成大群。
灰背鸥春季刚到繁殖地时,由于冰雪还未完全融化,主要以死鱼和其它动物尸体为食。夏季主要食地上的鼠类、蜥蜴、昆虫和动物尸体。此外也在水上捕食小鱼、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
灰背鸥
灰背鸥的繁殖期为5~7月。常成松散的小群营巢。通常置巢于海岛和海岸悬岩上,多紧靠悬岩边。巢主要由枯草构成,内垫有羽毛。每窝产卵2~3枚。卵的颜色为橄榄绿色或赭色,被有褐色或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7~81×48~54毫米。
地理分布
灰背鸥:地理分布图
灰背鸥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萨哈林岛、日本北海道和本洲。越冬于日本南部,琉球群岛和我国辽宁南部,山东威海、烟台、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迁徙期间见于黑龙江和吉林。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及日本北部。分布广及太平洋西北部。越冬在日本及朝鲜沿海。
分布状况:冬季甚常见于沿海地区,见于中国哈尔滨附近及旅顺、河北(北戴河)、山东(威海及烟台)、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岛和云南(石屏)。
保护现状
灰背鸥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尾鸥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尾鸥(学名:Larus crassirostris,英文名:Black-tailed Gull)属鸥科鸥属。是一种中型海鸥,身长大概45厘米,翼展大概126至128厘米。这种雀鸟聚居于东亚地区,当中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也会到阿拉斯加至北美洲东北部分一带漂泊。黑尾鸥长有黄色的脚,鸟喙末端上有红色的斑点,继以黑色环带,腰尾白,冬季头顶及颈背具深色斑。幼鸟多沾褐,脸部色浅,嘴粉红而端黑,尾黑,需要四年才羽翼丰盛达至成长期。正如名字所说,它们拥有黑色的尾巴,并会发出像猫叫的哀怨叫声,所以在日本被称作“海猫”,在韩国则为“猫鸥”。黑尾鸥的主要食粮为细小的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海产与其内脏。它们经常跟着船只与渔艇觅食,也会从其他海鸟偷取食物。每年四月中旬,黑尾鸥会连群结队地筑巢,在六月上旬会生两至三只蛋,孵卵期为二十四天。
中文学名:黑尾鸥
拉丁学名:Larus crassirostris
英文俗名:Black-tailed Gull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鸥属(Lar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co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1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黑尾鸥
中等体型(47厘米)的鸥。两翼长窄,上体深灰,腰白,尾白而具宽大的黑色次端带。冬季头顶及颈背具深色斑。合拢的翼尖上具四个白色斑点。
第一冬鸟:多沾褐,脸部色浅,嘴粉红而端黑,尾黑,尾上覆羽白。
第二年鸟:似成鸟但翼尖褐色,尾上黑色较多。
虹膜-黄色;嘴-黄色,嘴尖红色,继以黑色环带;脚-绿黄色。
叫声:哀怨的咪咪叫声。
黑尾鸥:繁殖羽
黑尾鸥:非繁殖羽
黑尾鸥:第一年鸟,嘴粉红
黑尾鸥:第二年鸟
地理分布
黑尾鸥
分布范围:日本沿海及中国海域。
分布状况:常见。繁殖于山东及福建沿海。越冬于华南及华东沿海和台湾,于内陆在云南及沿长江有分布。季候鸟于辽宁、河北、山西及云南北部有记录。 习性:繁殖于多岩岛屿。松散群栖。
生活习性
黑尾鸥
黑尾鸥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沙滩、悬岩、草地以及邻近的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常成群活动。成天在海面上空飞翔或伴随船只觅食。也常群集于沿海渔场活动和觅食。有时也到河口、江河下游和附近水厍与沼泽地带。
黑尾鸥主要在海面上捕食上层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
生长繁殖
黑尾鸥
黑尾鸥的繁殖期为4~7月。常成小群集群营巢。在好的营巢地,也集成数十对的大群营巢。通常营巢于人迹罕至的海岸悬崖峭壁的岩石平台上,也营巢于海边小岛和海岸附近内陆湖泊和沼泽地中的土丘上。巢呈浅碟状,由枯草构成。巢的大小直径为外径15~25厘米,内径10~13厘米,深1.5~2.2厘米。巢间距最近为0.75米。
最早于4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多至3枚。卵的颜色为蓝灰色。灰褐色或赭绿色,密被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6~74×39~49毫米,重57~68克。卵的形状为卵圆形或梨形。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5~27天。雏鸟孵出后全身被有灰褐色绒羽,嘴先端具红斑。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食物主要为鱼和昆虫。雌性期主要由亲鸟半消化后再吐出喂养。大约经过30~45天的喂养,幼鸟即能飞翔。
保护现状
黑尾鸥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28a3dbe22c384f4a1c7c871f704ea767afd47dc1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