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白眉鹀的图片

白眉鹀(学名:Emberiza tristrami,英文名:Tristram’s 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俗名白三道儿、小白眉、五道眉。属小型鸣禽,体长13-15cm,雄鸟头黑色,具白色中央冠纹、眉纹和颚纹,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不为黑色而为褐色。分布于俄罗斯、朝鲜半岛、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常见于山地森林、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带以及喜在山溪沟谷、林缘、林间空地和林下灌丛或草丛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厦门。

中文学名:白眉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tristrami

英文俗名:Tristram’s Bunting

命名作者:Swinhoe, 187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 China, n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1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眉鹀
白眉鹀

中等体型(15厘米)的鹀。头具显著条纹。

成年雄鸟:不可能误认,头部有黑白色图纹,喉黑,腰棕色而无纵纹。

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色暗,头部对比较少,但图纹似繁殖期的雄鸟,仅颏色浅。

虹膜-深栗褐;嘴-上嘴蓝灰,下嘴偏粉色;脚-浅褐。

叫声:于林上层鸣唱,以清晰高音组起始,接或高或低的第二组音。叫声结尾有一可变的且简单而迅速重复的音组,通常以短促的chit声收尾。

辨识方法:白眉鹀腰棕色;下体纵纹不明显,下颊纹黑色且清晰。

白眉鹀:腰棕色
白眉鹀:腰棕色
白眉鹀:下体纵纹不明显,下颊纹黑色且清晰。
白眉鹀:下体纵纹不明显,下颊纹黑色且清晰。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眉鹀与黄眉鹀的区别:黄眉鹀眉纹黄色,颏、喉胸均白色,胸无栗色横带。白眉鹀尾色较淡,黄褐色较多,胸及两胁纵纹较少且喉色较深。

白眉鹀与田鹀的区别:两者雄鸟的脸部图案很相似,都具有耳后白色点斑,有时两者都略显头冠,较难区分,白眉鹀较田鹀少红色的颈背。但:(1)白眉鹀具白色顶冠纹,而田鹀头无白色中央冠纹;(2)白眉鹀雄鸟下颊纹粗黑,而田鹀雄鸟颏、喉白色而不是黑色。

田鹀:雄鸟
田鹀:雄鸟

地理分布

白眉鹀
白眉鹀

分布范围: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的邻近地区,越冬至中国南方,偶尔在缅甸北部及越南北部有见。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的林区,越冬于中国南方的常绿林,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华东及沿海省份。

生活习性

白眉鹀
白眉鹀

栖息于海拔700-1100m的低山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阔叶林、林缘次生林、林间空地、溪流沿岸森林,尤以林下植物发达的针阔叶混交林中较常,不喜欢无林的开阔地带。

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期间多成家族群或小群。

性胆怯,善隐蔽,整天多数时候都躲藏在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和觅食,很少暴露在外,如遇惊扰,或在灌丛间低飞逃窜,或飞到附近树上,注视一会再飞走,飞行快而直。繁殖期间站在茂密的树冠层间鸣唱,鸣声清脆、响亮。

食性

主要以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

迁徙
白眉鹀
白眉鹀

白眉鹀在中国东北地区为夏候鸟,在中国南部为冬候鸟。每年4-5月由南方迁来东北地区繁殖,最早在3月中下旬即有少数个体迁来,我们在3月15日就在长白山采得过标本。9月末10月初开始迁离东北繁殖地,最晚迟至11月初还有。

生长繁殖

白眉鹀:雄鸟
白眉鹀:雄鸟
白眉鹀:雌鸟
白眉鹀:雌鸟

白眉鹀繁殖期5-7月。5月初至5月中旬,雄鸟站在树枝间不停地鸣叫,尤以早晨和上午最为频繁。5月中旬开始营巢,以林下灌丛和草丛尤其是溪边和沟谷附近的林下灌丛最容易被选择。

在长白山发现的6窝中有4窝是在小溪附近的原始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地上筑巢,仅有2巢是在远离水边的混交林深处。1年繁殖1窝,也见繁殖2窝。巢呈碗状,外层用禾本科草叶、草茎构成,内层用细软的莎草科草茎、细草根、松针等材料构成,外层较松散,内层较紧密,有的还垫有少量兽毛。

巢的大小为外径8.5-9.0cm×8.0-9.0cm,内径6.0-6.5cm×6.0-6.0cm,高5.2-7.0cm,深4-4.6cm。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每个巢需5-7天完成。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最早在5月中旬即已开始产卵,大量在5月末至6月中旬,每窝产卵通常4-6枚,以5-6枚居多,卵灰色或浅蓝绿色,其上被有黑色或褐色片状、线状或点状斑纹,卵为椭圆形,大小为15-18mm×18-21mm,重2.0-2.2g。孵化期13-14天,留巢期11-12天。

白眉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白眉鸫的图片

白眉鸫(学名:Turdus obscurus,英文名: Eyebrowed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是中等体型(23厘米)的褐色鸫。白色眉纹明显,上体橄榄褐,头深灰色,胸带褐色,腹白而两侧沾赤褐。甚常见的过境鸟,除青藏高原外遍及中国全境。

中文学名:白眉鸫

拉丁学名:Turdus obscurus

英文俗名:Eyebrowed Thrush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12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眉鸫形态特征图
白眉鸫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3厘米)的褐色鸫。白色过眼纹明显,上体橄榄褐,头深灰色,眉纹白,胸带褐色,腹白而两侧沾赤褐。

雄鸟:头、颈灰褐色,具长而显著的白色眉纹,眼下有一白斑,上体橄榄褐色,胸和两胁橙黄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雌鸟:头和上体橄榄褐色,喉白色而具褐色条纹。其余和雄鸟相似,但羽色稍暗。

叫声:单薄的zip-zip声或拖长的tseep联络叫声。

虹膜-褐色;嘴-基部黄色,嘴端黑色;脚-偏黄至深肉棕色。

白眉鸫,上为雄鸟,下为雌鸟
白眉鸫,上为雄鸟,下为雌鸟
白眉鸫,左为亚成鸟
白眉鸫,左为亚成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眉鸫与白腹鸫的区别:白腹鸫无白色眉纹,胸和两胁不为橙黄色;

白眉鸫与赤胸鸫的区别:赤胸鸫无眉纹。

白眉鸫与褐头鸫的区别:褐头鸫胸和两胁为灰色,而白眉鸫两胁为红褐色。褐头鸫在中国境内数量稀少。

褐头鸫:雄鸟
褐头鸫:雄鸟
褐头鸫:雌鸟
褐头鸫:雌鸟

地理分布

白眉鸫地理分布图
白眉鸫地理分布图

甚常见的过境鸟,高可至海拔2000米的开阔林地及次生林,分布除青藏高原外遍及中国全境,部分鸟在中国极南部及西南越冬。

国内分布:白眉鸫在我国种群数量不甚丰富。国内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吉林长白山等地;迁徙或越冬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贺兰山、乌拉特旗、宁夏、甘肃、青海、四川、陕西、江苏、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福建、海南岛、香港和台湾等地。

国外分布:国外繁殖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朝鲜,越冬于日本、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印度阿萨姆、尼泊尔、孟加拉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等地。

生活习性

白眉鸫
白眉鸫

习性:于低矮树丛及林间活动。性活泼喧闹,甚温驯而好奇。

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季节亦见成群。性胆怯,常躲藏。

生长繁殖

白眉鸫
白眉鸫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小树或高的灌木枝杈上,距地高1-5m,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须根和泥土等构成。巢的大小为外径12cm,内径9cm,高l0cm,深5cm。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6枚,多为5-6枚。卵的大小为24-30.5mm×19.2-21.5mm。

在我国北方为夏候鸟,南方为旅鸟或冬候鸟。每年4月末5月初迁来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南迁。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m以上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杨桦林中,尤以河谷等水域附近茂密的混交林较常见,迁徙和越冬期间也见于常绿阔叶林、杂木林、人工松树林、林缘疏林草坡、果园和农田地带。

白眉姬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眉姬鹟的图片

白眉姬鹟(学名:Ficedula zanthopygia,英文名:Yellow-rumped Flycatcher)为雀形目鹟科姬鹟属的鸟类,别名:花头黄、黄鹟、三色鹟、鸭蛋黄,英文名直译为黄腰姬鹟。雄鸟上体黑色,下体黄色,具白色眉纹和白色翼斑。雄鸟和黄眉姬鹟区别在于眉纹白色。雌鸟上体橄榄绿色,无眉纹。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是中国夏季常见的一种森林鸟类,不仅羽色艳丽,鸣声婉转悠扬,而且全以昆虫为食,是重要的森林益鸟,在森林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来西亚。

中文学名:白眉姬鹟

拉丁学名:Ficedula zanthopygia

英文俗名:Yellow-rumped Flycatcher

命名作者:Hay,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姬鹟属(Ficedula)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through Jav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3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白眉姬鹟:形态特征图
白眉姬鹟:形态特征图

体小(13厘米)的黄、白及黑色的鹟。腰、喉、胸及上腹黄色,下腹、尾下覆羽白色,其余黑色,仅眉线及翼斑白色。

雌鸟:上体暗褐,下体色较淡,腰暗黄。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深喘息声tr-r-r-rt,较红头姬鹟音低。

白眉姬鹟:雄鸟
白眉姬鹟:雄鸟
白眉姬鹟:雌鸟
白眉姬鹟:雌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黄眉姬鹟:雄鸟眉纹黄色,雌鸟无黄色
黄眉姬鹟:雄鸟眉纹黄色,雌鸟无黄色

白眉姬鹟雄鸟与黄眉姬鹟雄鸟的区别:白眉姬鹟眉纹白色,背黑色;黄眉姬鹟眉纹黄色。两者的白色翼斑形状也不同。

白眉姬鹟雌鸟与黄眉姬鹟雌鸟的区别:白眉姬鹟雌鸟腰黄色;黄眉姬鹟腰和上体颜色一致。

地理分布

白眉姬鹟:地理分布图
白眉姬鹟: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北部、中国西南;越冬于泰国北部。

分布状况:亚种aestigma不常见,夏季于西藏南部至四川的丘陵及高山森林,高可至海拔3000米。冬候鸟于云南南部。

生活习性

白眉姬鹟
白眉姬鹟
白眉姬鹟:雌鸟
白眉姬鹟:雌鸟

生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地带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尤其是河谷与林缘地带有老龄树木的疏林中较常见,也出入于次生林和人工林内,迁徙期间有时也见于居民点附近的小树丛和果园中。

食性: 白眉姬鹟食物主要有天牛科、拟天牛科成虫、叩头虫、瓢虫、象甲、金花虫等鞘翅目昆虫,以及尺蠖蛾科、松鞘蛾、波纹夜蛾幼虫、毛虫和其他鳞翅目幼虫,雏鸟几乎全部以昆虫幼虫为食。

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树冠下层低枝处活动和觅食,也常飞到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捉到昆虫后又落于较高的枝头上。有时也在林下幼树和灌木上活动和觅食。繁殖期间雄鸟常躲藏在大树茂密的树冠层中鸣唱,鸣声清脆、委婉悠扬,其声似‘pi-pi, piaokaopi-pilixiao-ao-, pi-, qiciqilili’或‘cikucikuao-xi’,平时叫声低沉而短促,其声似‘xi,xi,xi’。性胆怯而机警,一遇危险,迅速藏匿。

生长繁殖

白眉姬鹟
白眉姬鹟

繁殖: 繁殖期5-7月。通常在4月下旬5月初即见雌雄鸟相互追逐,雄鸟亦开始鸣叫迁徙白眉姬鹟在我国长江以北以及四川和贵州地区主要为夏候鸟,长江以南地区多为旅鸟。每年4月中下旬开始迁来我国繁殖,到达东北繁殖地多在4月末5月初,秋季于9月上中旬开始南迁,少数迟至9月末还未迁走。 晨昏时雄鸟长时间地站在树枝头高声鸣唱,雌鸟时隐时现活动在附近,在雄鸟周围飞来飞去,或出没于天然树洞觅找巢位。通常营巢于阔叶疏林和林缘地带,也营巢于次生林,混交林、果园和人类住宅附近。

保护现状

白眉姬鹟
白眉姬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白眉姬鹟是中国夏季常见的一种森林鸟类,不仅羽色艳丽,鸣声婉转悠扬,而且全以昆虫为食,是重要的森林益鸟,在森林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种群数量较丰富,在长白山的调查,每小时遇见率在次生林为2.4只,在阔叶林为2只。

小白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小白鹭的图片

小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英文名:Little Egret)属鹭科白鹭属,又叫做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涉禽。与其他白鹭的区别在于体小,嘴黑色,腿脚黑色但趾黄色。栖息于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寻食时不结群,而以分散形式或单独在河滩、湖边窥视食物。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虾、水蛭、蜻蜓幼虫、蝼蛄、蟋蟀、蚂蚁、蛴螬、鞘翅目及鳞翅目幼虫、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中文学名:小白鹭

拉丁学名:Egretta garzetta

英文俗名:Little Egre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白鹭属(Egretta)

繁殖区:古北界, 非洲, 东洋界, 澳洲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3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小白鹭:黑嘴黑腿黄爪子,体型纤瘦
小白鹭:黑嘴黑腿黄爪子,体型纤瘦

它是中等体型(60厘米)的白色鹭。体型纤瘦。

夏羽的成鸟繁殖时纯白色,颈背着生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状若双辫,称辫羽;肩和胸着生蓑羽,冬羽时蓑羽常全部脱落;

虹膜-黄色;脸部裸露皮肤黄绿,于繁殖期为淡粉色;嘴-黑色;腿及脚-黑色,趾黄色。

叫声: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其余时候寂静无声。

小白鹭:黑色型与白色型(摄影:无铭)
小白鹭:黑色型与白色型(摄影:无铭)
小白鹭:黑色型(摄影:无铭)
小白鹭:黑色型(摄影:无铭)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小白鹭和其他白鹭的区别:小白鹭明显比其他白鹭体型小,身形纤细。仅趾黄色,嘴与脚均黑色。

地理分布

小白鹭:地理分布图
小白鹭: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非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常见留鸟及候鸟,分布在中国南方、台湾及海南岛。迷鸟有时至北京。部分鸟冬季到热带区越冬。

生活习性

小白鹭
小白鹭

喜稻田、河岸、沙滩、泥滩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进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有时 飞越沿海浅水追捕猎物。夜晚飞回栖处时呈“V”字形队。与其他水鸟一道集群营巢 。

通常出现于平地至低海拔之溪流、水田、鱼塭、沼泽、河口、沙洲地带,部分於冬季会南迁。

性群栖,觅食时,常脚探入水中搅动后捕食惊吓中之鱼。

生长繁殖

小白鹭的鸟卵
小白鹭的鸟卵

繁殖期和黄头鹭、夜鹭集体筑巢于竹林、相思树林、木麻黄林中,繁殖期为3~9月。繁殖期眼先变成红色;头后有二根饰羽,长度可达21.5厘米;背部有上卷的蓑羽13~49根不等(周镇1995)。

通常雌雄共同以约手指头粗的树枝筑成盘形巢,鸟巢简单的有如一堆枯枝。雌雄共同孵卵、育雏。

小白鹭每窝产蛋4~5枚,蛋为浅蓝色(颜重威1984)。

本文Hash:766ce016c7f549d515a8da3eac6d306468a323eb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