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名称类别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杂色鸫(学名:Ixoreus naevius,英文名:Varied Thrush)是鸫科杂色鸫属的鸟类。
嘴长而壮,嘴端稍曲,副须长度超过鼻孔,嘴须通常发达。次级飞羽和部分初级飞羽等基部为白或皮黄色,形成一道白色或皮黄色带斑,飞行时特别明显。雌雄通常相同。常见于混交林和针叶林、迁徙期间常在林缘、道旁两侧次生林、甚至村庄附近的丛林活动以及通常在针叶林和混交林中下木发达的沟谷地方繁殖。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杂色鸫通常栖息于密集的针叶林。可以生活在许多森林环境,但更常见的是杉木,雪松,云杉和铁杉的混交林。也发现于山茱萸和野生醋栗的林边的空地。还前往近海潮湿的森林地区的附近水道或湖泊。
中文学名:杂色鸫
拉丁学名:Ixoreus naevius
英文俗名:Varied Thrush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杂色鸫属(Ixoreus)
繁殖区:北美洲 : w
名称类别
【物种名称】杂色鸫
杂色鸫
【中文别名】变色鸫
【拉丁学名】Zoothera naevia、Ixoreus naevius
【命名时间】Gmelin, 1789
【英文名称】Varied Thrush
【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鸫科、地鸫属
外形特征
杂色鸫身长19 – 26 cm,翼展34 – 38 cm,体重65 – 100克,寿命4年。这是一种非常出色的鸟有,不会混淆与任何其他物种。杂色鸫的体羽由明亮的橙红色、黑色和蓝灰色组成。成鸟有灰色的帽顶,狭窄的橙色眼眉,一道很宽的黑带自眼先开始横穿整个眼部覆盖整个脸颊。翕、臀部和尾巴上半部具灰蓝色到深褐色并略带灰色色调。尾巴是灰蓝色或暗灰色。喉咙亮橙色。前胸和腹部有鳞片羽毛,橙色喉咙。翅膀是桔黄色有黑色斑纹。雌鸟大体与雄鸟相似,但整体略暗,胸部的色斑是灰色而不是黑色。幼鸟近似雌性,喉、胸部和腹部具鳞片状外观。眼睛暗。鸟喙黑色,喙基上和下颌骨有黄斑。腿和脚趾橙褐色。
杂色鸫
地理分布
杂色鸫分布地区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
生活习性
杂色鸫通常栖息于密集的针叶林。可以生活在许多森林环境,但更常见的是杉木,雪松,云杉和铁杉的混交林。也发现于山茱萸和野生醋栗的林边的空地。还前往近海潮湿的森林地区的附近水道或湖泊。流连于橡木、栎树和针叶树混合地段。以及峡谷,甚至草坪和花园。
它们是一些羞怯的小鸟,喜欢安静,躲藏在森林的阴影里。通常在树木和植被的灌木丛下觅食,也可以在岸边的垃圾或杂物、落叶中寻觅食物。主要是吃千足虫、臭虫、蚂蚁、蜗牛、蚯蚓和甲虫,小型无脊椎动物。有时也补充其他食物,捕食蜜蜂,黄蜂,苍蝇,蚱蜢和蝗虫。它们也吃野果、种植的水果、金银花、橡子、莓果、小红莓、槲寄生、树莓、常春藤、鼠李、小麦和各种其他种子。
生长繁殖
分布于北美的杂色鸫,繁殖季节是4月至9月;而生活在西北欧、阿拉斯加、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杂色鸫,繁殖季节是10月-3月;在科迪亚克岛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部的下加利福尼亚州,产卵季节将从4月下旬持续到7月中下旬。
杂色鸫
雌鸟选择产卵地。雄鸟建巢并吹口哨威慑其他雄鸟并圈定领土范围。巢通常建在距地面约4至50米的地方。甚至直接建在建筑物或地面上。杯形巢,内侧衬香草等优良的材料。雌鸟每次产2至5枚有光泽的蓝色卵,上面有褐色斑点。孵化期约2个星期,父母双方共同饲养雏鸟。小鸟成长迅速,约13至14天离巢。
地理分布
1.Zoothera naevia carlottae 分布于加拿大西南部的夏洛特皇后群岛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2.Zoothera naevia godfreii 分布于美国西北部的爱达荷和蒙大拿,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部。
3.Zoothera naevia meruloides 分布于美国西南部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北部。
4.Zoothera naevia naevius 分布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和阿拉斯加南部。
保护现状
杂色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斑翡翠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斑翡翠(学名:Halcyon chelicuti,英文名:Striped Kingfisher)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
斑翡翠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
中文学名:斑翡翠
拉丁学名:Halcyon chelicuti
英文俗名:Striped Kingfisher
命名作者:Stanley, 1814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翡翠属(Halcyon)
繁殖区:非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斑翡翠【中文名称】斑翡翠
斑翡翠.
【拉丁学名】Halcyon chelicuti
【命名时间】Stanley, 1814
【英文名称】Striped Kingfisher
【科属分类】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
外形特征
斑翡翠斑翡翠17 cm,雄鸟体重30-41g,雌鸟体重37-50 g。前额棕色条斑,黑和白色羽毛的比例几乎相等。该鸟的眼先,眼纹和眼睛都是黑色。脸颊,颈部奶油色,白灰色或浅黄色,并有白色细暗条纹。翕和披风是深棕色,对比鲜明的天蓝色的背部和尾部。绿色的尾巴夹有蓝灰色,覆翼深棕色并略呈白色。整个下体部(下颏,喉咙,胸,下尾)是白色。腹部为白色,特别是边缘处有浅黄色与黑色条纹。底部的尾巴是银灰色。上颌是褐色或紫色,红色,少数棕红色。虹膜深褐色,腿暗红色。
斑翡翠.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
地理分布
斑翡翠分布图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斑翡翠斑翡翠分布图
生活习性
斑翡翠通常栖息于林地和灌木丛,避免密集耕种区,不总是依赖于水生环境。发现从海平面到2300米都有分布。一般单独或情侣共同捕食。同大多数森林猎翠鸟一样,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找猎物。主要食物是无脊椎动物,如蟋蟀、蜘蛛、蝎子、和蜗牛。它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小蛇和蜥蜴。
斑翡翠.
生长繁殖
斑翡翠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深6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长,椭圆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双方轮流孵蛋。有些也在树干上钻洞穴为巢。卵近圆形,纯白色。
地理分布
1.Halcyon chelicuti eremogiton 分布于马里的萨赫尔区域和尼日利亚、苏丹。
2.Halcyon chelicuti chelicuti 分布于毛里塔尼亚、索马里、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
斑翡翠.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莺鹪鹩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莺鹪鹩(学名:Troglodytes aedon,英文名:House Wren)是鹪鹩科鹪鹩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莺鹪鹩
拉丁学名:Troglodytes aedon
英文俗名:House Wren
命名作者:Vieillot, 180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鹪鹩科(Troglodytidae)
中文属名:鹪鹩属(Troglodytes)
繁殖区:北美洲, 拉丁美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莺鹪鹩
【中文名称】莺鹪鹩
【中文别名】房鹪鹩
【拉丁学名】Troglodytes aedon
【命名时间】Vieillot, 1809
【英文名称】House Wren
【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
外形特征
莺鹪鹩是一种小型鸣禽,身长11-13厘米。这可能是唯一容易与冬鹪鹩混淆的品种,区别是它的体积更小,尾巴更短,它较暗的下体没有明显的斑纹。
成鸟的头顶和颈部中褐色,到背部和尾部颜色变得更红。有横向暗黑斑纹装饰背部和双翼。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是棕色和浅黄色交替标志,在红褐色的尾羽处有十几道清晰可见时黑斑纹,尾巴舵羽不暗。头部的侧面显示灰褐色,灰白色眼眉。喉、下巴和胸部是白羊皮色,脸颊和小腹及侧面褐色。下尾覆羽有白色阴影。虹膜棕色。腿是黑褐色。
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即有也很少而细。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大多12枚,亦有8或10枚者。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
地理分布
莺鹪鹩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莺鹪鹩分布
生活习性
栖息于开阔地,特别是林区或灌木组成的地区。由于小城镇,郊区的花园,农场和城市的发展扩张,森林被分割成小片林区,在冬季,鹪鹩的巢沿河流搬进了位于美国南部草原的灌木丛。在墨西哥喜欢安置在热带常绿或半落叶森林地区。
莺鹪鹩一般独自或以情侣和小家庭组单位进行活动。见人临近隐匿起来。尽管飞行高度很低,但也不易观察到。它们在灌木丛中迅速莺鹪鹩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歌声嘹亮,尤其是雄鸟,这是一种善于鸣啭的鸣禽。必须指出,莺鹪鹩是一种领地意识非常强烈的小鸟。雄鸟主要负责驱逐入侵者。一旦发现敌情,它会蹲下扇动自己的翅膀并拍击背部,不停地晃动尾羽进行恐吓。雌鸟是最后一道防线,负责推阻试图入巢的侵入者。
取食蜘蛛、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昆虫。而雏鸟主要喂食蝗虫,蟋蟀,毛毛虫。
莺鹪鹩
生长繁殖
莺鹪鹩一般一夫一妻制,雄鸟要承担主要的建巢责任,巢建在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里。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深碗状或圆屋顶状。繁殖季节是4月下旬至9月,每年繁殖两次。雌鸟每窝下4至6枚卵,约12天孵化。幼鸟孵化后由父母再喂养15至17天才离巢。
地理分布
1.Troglodytes aedon parkmanii 分布于加拿大南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东部到安大略省西部,墨西哥西北部的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西部、肯塔基州西部和加利福尼亚州。
2.Troglodytes aedon aedon 分布于加拿大东南部的安大略东部到魁北克面部,美国的肯塔基州、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德克萨斯州,墨西哥东北部。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棕颈鹭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棕颈鹭(学名:Egretta rufescens,英文名:Reddish Egret)是鹭科白鹭属的鸟类。
棕颈鹭是一种中型涉禽,身长68-82厘米,翼展116-124厘米。这是一个中型,长脚,有黑头粉红色的鸟喙。嘴巴呈黄色、嘴尖呈黑色、脖子是棕红色,黑黑的背部羽毛和洁白的翅膀及洁白的腹部是棕颈鹭的特征。
中文学名:棕颈鹭
拉丁学名:Egretta rufescens
英文俗名:Reddish Egret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白鹭属(Egretta)
繁殖区:北美洲, 中美洲 : s U南美洲, Caribbea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棕颈鹭
棕颈鹭棕颈鹭
【拉丁学名】Egrettarufescens
【命名时间】Gmelin,1789
【英文名称】ReddishEgre
【科属分类】鸟纲、鹳形目、鹭科、白鹭属
外形特征
棕颈鹭是一种中型涉禽,身长68-82厘米,翼展116-124厘米。这是一个中型,长脚,有黑头粉红色的鸟喙。腿和脚蓝黑色。两性很相似。但有两个羽毛颜色差别很大的亚种,一种成鸟身羽很暗,石板蓝色,头部和颈部是毛茸茸的红色羽毛。另一种成鸟身体完全是白色羽毛。幼鸟有一个棕色的身体、头部和颈部。在交配期,雄性头部的丝状蓑羽突出,颈部和背部均有饰羽。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
地理分布
棕颈鹭棕颈鹭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棕颈鹭被认为是最活跃的白鹭之一,通常可以看到它们在水浅的秸秆区活动,相比其他苍鹭和白鹭猎物更为积极。它最常运行的积极措施是使用自己的翅膀的阴影,以减少水的强光,而达到猎鱼的目的,这些看起来像是一组迷人而优雅的舞蹈。该鸟通常的呼声是一种低沉嘶哑的喉音。以水种生物为食,包括鱼、虾、蛙及昆虫等,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食。
生长繁殖
棕颈鹭棕颈鹭
棕颈鹭的繁殖栖息地是热带沼泽。它们的领地经常与其他苍鹭相杂,在树上或灌木枝通用枝条筑造浅巢。鸟巢通常位于沿海岛屿。这些鸟类用沙哑的嗓音求爱,它们一般是摇头,在欢迎仪式后再追逐,随后绕圈飞行。一系列的追逐动作通过颈部、背部的蓑羽和鸟喙表现,类似飘动的三色旗。每巢产卵3—6枚,卵呈蓝色无斑点。雏为晚成性。
地理分布
棕颈鹭棕颈鹭
Egretta rufescens rufescens 分布于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印度西部。
Egretta rufescens dickeyi 分布于墨西哥。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aa24141aad5b6a2f7d97da9c7816ef4da5019187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