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猎隼的外形特征、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保护现状

印度猎隼的图片

印度猎隼(学名:Falco jugger,英文名:Laggar Falcon)是隼科隼属的鸟类。

印度猎隼(Falco jugger)是分布在印度次大陆的一种中型猛禽,包括伊朗东南端、阿富汗东南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及缅甸西北部。

中文学名:印度猎隼

拉丁学名:Falco jugger

英文俗名:Laggar Falcon

命名作者:Gray, JE, 1834

中文目名:隼形目(Falconiformes)

中文科名:隼科(Falconidae)

中文属名:隼属(Falco)

繁殖区:东洋界 : Pakistan to Burma, Ind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印度猎隼像地中海隼,但整体较深色,脚上的羽毛呈黑色。雏隼下身差不多也是深色的,亚成体第一年在腹部也会保持这种深色。

印度猎隼属于隼属下的沙漠隼类。已知这类隼已有很多混种,不完整的谱系排序与DNA序列分析的结果相抵触。它们的演化幅射相信是始于更新世末的埃姆间冰期,即13-11.5万年前。印度猎隼的分支离开东非,经过阿拉伯半岛到达了现今的分布地。当时的气候较现今潮湿。

保护现状

印度猎隼曾是该区内最为普遍的隼,但其数量却不断下降。主要的威胁包括加剧使用杀虫剂,及利用它们作为捕捉大型隼类的饵诱。

印度池鹭的记录、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印度池鹭的图片

印度池鹭(学名:Ardeola grayii,英文名:Indian Pond Heron)是鹭科池鹭属的鸟类。主要食物包括甲壳类动物,青蛙、水生昆虫,鱼类,蝌蚪。繁殖于伊朗南部,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印度池鹭的伪装术非常优秀,经常允许人接近时才快速飞开,这导致当地民间认为这种鸟近视或眼睛有问题。2014年9月17日,新疆鸟友拍摄到印度池鹭,为中国鸟类新纪录。

中文学名:印度池鹭

拉丁学名:Ardeola grayii

英文俗名:Indian Pond Heron

命名作者:Sykes, 1832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池鹭属(Ardeola)

繁殖区:古北界, 东洋界 : Persian Gulf to Burma, Maldive Island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尚未收录,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紫色

鸟类记录

印度池鹭
印度池鹭

2014年9月17日,新疆鸟友彭银星在慕士塔格峰下喀拉库勒湖湿地(阿克陶和塔什库尔干县交界处)拍摄到疑似池鹭一只,后经多方确定为印度池鹭。印度池鹭体长约46cm,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在哈萨克斯坦、克什米尔地区有分布。此次发现为中国鸟类家族再增一位新成员。

外形特征

印度池鹭:近处为繁殖羽,远处为非繁殖羽
印度池鹭:近处为繁殖羽,远处为非繁殖羽

印度池鹭是一种中型涉禽,通常驼背。它们在鹭鸟中显得很特别,在飞行时,身体上闪动着橄榄色和棕色颜色相对比的隐秘的斑纹,它们有一双明亮的白色双翼。粗壮的短颈部,短厚的鸟喙浅黄色或棕色。腿红色或黄绿色。在夏季,成鸟脖子上长出长长的饰羽毛。飞行时白色的翅膀让他们十分突出。

印度池鹭:繁殖羽
印度池鹭:繁殖羽
印度池鹭:非繁殖羽
印度池鹭:非繁殖羽
印度池鹭:繁殖羽
印度池鹭:繁殖羽
印度池鹭:非繁殖羽
印度池鹭:非繁殖羽相似鸟类的区别辨识

印度池鹭和白翅黄池鹭的区别:印度池鹭的背部颜色深。

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图(红色:印度池鹭;绿色:爪哇池鹭;蓝色:池鹭)
地理分布图(红色:印度池鹭;绿色:爪哇池鹭;蓝色:池鹭)

繁殖于伊朗南部,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在中国新疆偶有记录。

生活习性

印度池鹭:繁殖羽
印度池鹭:繁殖羽
印度池鹭:非繁殖羽
印度池鹭:非繁殖羽

印度池鹭平时保持沉默,但有其他鸟类接近它们的巢时,会发出严厉嘶哑的鸣叫进行威胁。平时栖息沼泽湿地或有水葫芦等漂浮植物的水域。在旱季,它们到浇水的草坪上觅食,甚至在干燥的草原觅食,有时也形成社区栖息,经常出现在闹市区大街的树木上。

主要食物包括甲壳类动物,青蛙、水生昆虫,鱼类,蝌蚪,有时水蛭外湿地,对这些苍鹭饲料(包括蟋蟀,蜻蜓,昆虫和蜜蜂,鱼和两栖动物。栖息于沼泽、稻田、池塘等水域附近。常群居,白昼或展昏活动。以水种生物为食,包括鱼、虾、蛙及昆虫等,兼食蛇类、软体动物及小型啮齿类。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食。迁徙种类。

生长繁殖

印度池鹭:繁殖羽
印度池鹭:繁殖羽

印度池鹭在繁殖季节,经常与其他水禽杂居,通常在树上或灌丛中用木枝搭建平台式鸟巢。巢大多建在大叶树木上,离地面约9~10米的高度,雌雄共同收集建巢材料。每次产3~5枚卵,双亲共同孵化,孵化期18~24天。父母双方饲料一起饲养雏鸟,以鱼为主要食物。

保护现状

印度池鹭:繁殖羽
印度池鹭:繁殖羽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西印度树鸭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西印度树鸭的图片

西印度树鸭(学名:Dendrocygna arborea,英文名:West Indian Whistling Duck)是鸭科树鸭属的鸟类。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

中文学名:西印度树鸭

拉丁学名:Dendrocygna arborea

英文俗名:West Indian Whistling Duck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树鸭属(Dendrocygna)

繁殖区:北美洲 : West Indies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西印度树鸭(学名:Dendrocygna arbore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左右翅各有1枚形状特殊的飞羽,飞行中与空气摩擦能发出轻而尖的啸声。嘴形广平;秃颈;长腿,跗骨前缘被以网状鳞;后趾仅具狭形瓣蹼;后趾(连爪)的长度为其宽度(连同瓣蹼)的3.5~4倍。两性羽色均鲜艳。栖息于丘陵谷间小盆地或面积不大而浅水的水域以及水库中潮湿多草的小岛上。飞行力弱,潜水能力强。以植物种子及嫩茎叶为主食。

西印度树鸭
西印度树鸭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西印度树鸭

外文名称: West Indian Whistling-duck,Black-billed Wood-duck,,Cuban Tree-duck, West Indian Tree-duck, West Indian Whistling Duck

西印度树鸭
西印度树鸭

别称: 黑尾树鸭、古巴树鸭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树鸭属

拉丁学名: Dendrocygna arborea

命名时间: Linnaeus, 1758

外形特征

西印度树鸭
西印度树鸭

西印度树鸭身长48-56 cm,是一种大型,直立而长颈的水鸭。成鸭具黑冠和浅棕色的脸颊;背部,胸部和翅膀深褐色;腹部白色有黑色斑纹;侧翼黑色;长长的黑喙;灰黑色的长腿;两性类似;幼鸭羽毛灰暗无特色。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

生活习性

栖息红树林和沼泽地区,咸淡水池塘,湿地和滩涂,也出现在林缘沼泽和四周有植物覆盖的水塘和溪流中。喜欢隐匿在高草丛中或荷叶下,也成群栖息于水面上,但通常避免开阔的湖泊。该物种是一种非候鸟,活跃在夜间、黄昏和黎明。既能在水面觅食,也能潜入水下觅食,有时也到水边地上觅食青草。食物主要为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螺、蜗牛、软体动物、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黄昏时树鸭呈几只到几十只成群飞到附近稻田觅食,黎明前返回白天栖息的水域。

西印度树鸭
西印度树鸭

停息时身体挺直,常有几只不时引颈四望,遇人或敌害临近首西印度树鸭(图5)先起飞,随之其他树鸭亦跟着起飞,性极为机警。常成几只到数十只的群体活动和觅食,也有多到数百只的大群。飞行力弱,速度亦不及其他鸭类快。亦善游泳和潜水,且潜水能力甚强,一次潜水可达十几分钟。在炎热的白天,常在芦苇丛或其他较高的水草丛中睡觉和休息。如遇食物丰富又无干扰,它们常栖息在固定地方,一般不变换栖息地,甚至不作长距离的迁徙。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有树或植物覆盖的地上草丛中或芦苇沼泽地和树洞中。求偶和交配在水中进行,交配前雌雄鸭一起游泳,雄鸭不断地向雌鸟进行嘴浸水运动,雌鸭保持一种竖直的姿势,然后雄鸭突然爬到雌鸭背上进行交尾。巢由草叶和草茎构成,大小为直径25cm,高6cm。每窝产卵8-14枚,一般10枚左右,卵白色。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7-30天。

保护现状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I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易危(VU)。

本文Hash:feacb710110e4d8209ea471dba5cc4451c7aefd2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