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胸蓝姬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锈胸蓝姬鹟的图片

锈胸蓝姬鹟(学名:Ficedula hodgsonii,英文名:Slaty-backed Flycatcher)是鹟科姬鹟属的鸟类,又叫锈胸蓝鹟。是分布于尼泊尔至中国西部及印度支那北部的一种安静的林栖型鹟。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河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

中文学名:锈胸蓝姬鹟

拉丁学名:Ficedula hodgsonii

英文俗名:Slaty-backed Flycatcher

命名作者:Verreaux, J, 187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姬鹟属(Ficedul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e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36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锈胸蓝姬鹟:形态特征图
锈胸蓝姬鹟:形态特征图

雄鸟:体小(13厘米)的青石蓝色鹟。雄鸟胸橘黄,上体无虹闪,外侧尾羽基部白色,胸橙褐渐变为腹部的皮黄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深褐。

叫声:生硬的tchat及terrht的嘟声。鸣声短而快,似笛声且迂回曲折,为一连串下降哨音。

锈胸蓝姬鹟:雄鸟
锈胸蓝姬鹟:雄鸟
锈胸蓝姬鹟:雌鸟
锈胸蓝姬鹟:雌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锈胸蓝姬鹟雄鸟与山蓝仙鹟的区别:锈胸蓝姬鹟背部色彩较暗淡,尾基部白色,两翼较长而嘴短,且缺少眉纹和翼斑。

锈胸蓝姬鹟雌鸟与灰蓝姬鹟雌鸟的区别:锈胸蓝姬鹟雌鸟胸部无浅色的中央斑纹。

锈胸蓝姬鹟雌鸟与玉头姬鹟雌鸟的区别:锈胸蓝姬鹟雌鸟在下体较暗淡。

地理分布

锈胸蓝姬鹟:地理分布图
锈胸蓝姬鹟: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尼泊尔至中国西部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西藏东南部、青海东部、云南、四川、甘肃东南部至山西(庞泉沟)的不常见留鸟,栖于海拔2400~4300米的潮湿密林;冬季下至低海拔处。

生活习性

锈胸蓝姬鹟:雄鸟
锈胸蓝姬鹟:雄鸟

安静的林栖型鹟。

棕胸蓝姬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棕胸蓝姬鹟的图片

棕胸蓝姬鹟(学名:Ficedula hyperythra,英文名:Snowy-browed Flycatcher)是鹟科姬鹟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习性不引人注意。长时间呆在地面,似歌鸲齐足跳进。

中文学名:棕胸蓝姬鹟

拉丁学名:Ficedula hyperythra

英文俗名:Snowy-browed Flycatcher

命名作者:Blyth, 184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姬鹟属(Ficedul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4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蓝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棕胸蓝姬鹟:形态特征图
棕胸蓝姬鹟:形态特征图

雄鸟:体甚小(12厘米)的灰蓝及棕色鹟。上体青石蓝,.形短却醒目的白色眉纹几乎与额相接;下体橘黄,喉、胸及两胁皮黄。台湾亚种两胁栗色。雌鸟上体褐色,下体皮黄,额、眉及眼圈淡锈黄色。亚成鸟具褐色斑驳。与短翅鸫的区别在形小且跗跖纤细。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肉色。

叫声:鸣声安详,为三至四声似喘息的tsit-sit-si-sii颤声;重复的单音节sip声。

地理分布

棕胸蓝姬鹟:地理分布图
棕胸蓝姬鹟: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北部至中国南方、菲律宾、东南亚及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于西藏东南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及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山区森林中并不罕见;innexa为台湾特有亚种。

生活习性

习性:不引人注意。长时间呆在地面,似歌鸲齐足跳进。

棕胸蓝姬鹟:雄鸟
棕胸蓝姬鹟:雄鸟
棕胸蓝姬鹟:雌鸟
棕胸蓝姬鹟:雌鸟

棕胸蓝姬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棕胸蓝姬鹟的图片

棕胸蓝姬鹟(学名:Ficedula hyperythra,英文名:Snowy-browed Flycatcher)是鹟科姬鹟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习性不引人注意。长时间呆在地面,似歌鸲齐足跳进。

中文学名:棕胸蓝姬鹟

拉丁学名:Ficedula hyperythra

英文俗名:Snowy-browed Flycatcher

命名作者:Blyth, 184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姬鹟属(Ficedul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4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蓝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棕胸蓝姬鹟:形态特征图
棕胸蓝姬鹟:形态特征图

雄鸟:体甚小(12厘米)的灰蓝及棕色鹟。上体青石蓝,.形短却醒目的白色眉纹几乎与额相接;下体橘黄,喉、胸及两胁皮黄。台湾亚种两胁栗色。雌鸟上体褐色,下体皮黄,额、眉及眼圈淡锈黄色。亚成鸟具褐色斑驳。与短翅鸫的区别在形小且跗跖纤细。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肉色。

叫声:鸣声安详,为三至四声似喘息的tsit-sit-si-sii颤声;重复的单音节sip声。

地理分布

棕胸蓝姬鹟:地理分布图
棕胸蓝姬鹟: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北部至中国南方、菲律宾、东南亚及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于西藏东南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及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山区森林中并不罕见;innexa为台湾特有亚种。

生活习性

习性:不引人注意。长时间呆在地面,似歌鸲齐足跳进。

棕胸蓝姬鹟:雄鸟
棕胸蓝姬鹟:雄鸟
棕胸蓝姬鹟:雌鸟
棕胸蓝姬鹟:雌鸟

纯蓝仙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纯蓝仙鹟的图片

纯蓝仙鹟(学名:Cyornis unicolor,英文名:Pale Blue Flycatcher)是鹟科蓝仙鹟属的鸟类。

纯蓝仙鹟(学名:Cyornis unicolor,英文名:Pale Blue Fltcatcher)属雀形目鹟科仙鹟属。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及广西;特有亚种diaoluoensis见于海南岛。一般不常见, 高可至海拔1400米。

中文学名:纯蓝仙鹟

拉丁学名:Cyornis unicolor

英文俗名:Pale Blue Flycatcher

命名作者:Blyth, 184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蓝仙鹟属(Cyorni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hrough Java and Borneo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5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纯蓝仙鹟
纯蓝仙鹟

体型略大(17厘米)的浅蓝色(雄鸟)或近褐色(雌鸟)的鹟。

雄鸟:上体亮丽钴蓝,眼先黑,喉及胸浅蓝,腹部灰白,尾下覆羽近白。与铜蓝鹟的区别在嘴较长,体羽无绿色,眼圈黄褐。

雌鸟:上体灰褐,尾多棕褐色,下体灰褐,眼圈及眼先黄褐,有时上嘴基上有狭窄的暗青绿色带。

亚成鸟:褐色并具黑色及黄褐色杂斑。

虹膜-褐色;嘴-褐色;脚-褐色。

叫声:响亮甜美似鸫鸟的鸣声,一直下降至最后三个音复又上升,通常以粗哑的chizz收尾;偶尔也有低哑之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纯蓝仙鹟雄鸟与铜蓝鹟的区别:

地理分布

纯蓝仙鹟
纯蓝仙鹟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及广西;特有亚种diaoluoensis见于海南岛。一般不常见, 高可至海拔1400米。

生活习性

纯蓝仙鹟
纯蓝仙鹟

性羞怯,藏匿于原始林。尾有时抽动。

本文Hash:345956de846d93264770db9a07ca42ce07f70898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