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董鸡的图片

董鸡(学名:Gallicrex cinerea,英文名:Watercock)是秧鸡科董鸡属的鸟类。

董鸡(学名:Gallicrex cinerea)为鹤形目秧鸡科董鸡属的鸟类。中型涉禽。雄鸟头顶有像鸡冠样的红色额甲,其后端突出于头上呈尖形,全体灰黑色,下体较浅。雌鸟体较小,额甲不突起,上体灰褐色。非繁殖期雄鸟的羽色与雌鸟相同。栖息于芦苇沼泽,灌水的稻田或甘蔗田,湖边草丛和多水草的沟渠。多在晨昏活动,阴天时可整天活动。站立姿势挺拔;飞行时颈部伸直,平时很少起飞,善于涉水行走和游泳,雄鸟行走时尾翘起,头前后点动。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亚洲、中国大陆及台湾;越冬于日本、马来半岛、婆罗洲、爪哇、苏拉威西及小巽他群岛。

中文学名:董鸡

拉丁学名:Gallicrex cinerea

英文俗名:Watercock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董鸡属(Gallicrex)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2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董鸡
董鸡

体大(40厘米),黑色或皮黄褐色,绿色的嘴形短。

雌鸟褐色,下体具细密横纹。

繁殖期雄鸟体羽黑色,具红色的尖形角状额甲。雄鸟冬羽似雌鸟。额甲也不上突于头上,颜色也不为红色而为黄褐色。

虹膜-褐色;嘴-黄绿;脚-绿色,繁殖雄鸟为红色。

叫声:于夏季巢区作深沉吟叫,但冬季常寂静无声。

董鸡雄鸟:飞行降落
董鸡雄鸟:飞行降落
董鸡雌鸟
董鸡雌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黑水鸡
黑水鸡

董鸡雄鸟与黑水鸡的区别:董鸡体型更大,雄鸟繁殖期额甲突出于头部,嘴黄绿色;而黑水鸡体型更小,嘴红色(尖端黄色)。

董鸡雌鸟与黑水鸡亚成鸟的区别:董鸡体型更大,上体具斑纹;而黑水鸡亚成鸟体型更小,体色为纯灰白色。

董鸡幼鸟易于辨识。

地理分布

董鸡
董鸡

国内分布与白胸苦恶鸟相似,为夏候鸟。

分布范围:留鸟于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南部、苏门答腊及菲律宾;夏季繁殖鸟于喜马拉雅山脉、东北亚、东南亚的东北部、中国大陆及台湾;越冬于日本、马来半岛、婆罗洲、爪哇、苏拉威西及小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亚种cinerea为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海南及台湾的夏季繁殖鸟。冬季南迁。

生活习性

董鸡
董鸡
董鸡
董鸡

栖息于芦董鸡苇沼泽,灌水的稻田或甘蔗田,湖边草丛和多水草的沟渠。在安徽和江苏,董鸡初迁来时栖息在水草丛中或水边农田中,当早稻秧苗长高以后,就迁到秧田中。多在晨昏活动,阴天时可整天活动。站立姿势挺拔;飞行时颈部伸直,平时很少起飞,善于涉水行走和游泳,雄鸟行走时尾翘起,头前后点动。发情期鸣声很像击鼓,清脆嘹亮,单调低沉,略似“咯—咚”,“咯”音长,“咚”音短,有时数声连鸣,多在清晨和黄昏时鸣叫。

杂食性,主要吃种子和绿色植物的嫩枝、水稻,也吃蠕虫和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以及蚱蜢等。在苏北于6—7月剖验11个雄性董鸡的胃,其中植物性食物有眼子菜叶、莎草种子、麦粒、稻谷、荸荠种子及稗粒,动物性食物有鞘翅目的夜行虫、象鼻虫、龙虱幼虫、步行虫,鳞翅目的螟蛾及螟蛾蛹,直翅目的稻蝗、蝼蛄,缨尾目的稻蓟马,半翅目的稻椿象,膜翅目的黄蜂,双翅目的蝇类以及蜘蛛、水螺和砂砾,特别爱吃龙虱幼虫,曾在1只雄鸟胃中取出8条较大的龙虱幼虫,因此董鸡对农业有益。

生长繁殖

董鸡
董鸡
董鸡:幼鸟
董鸡:幼鸟

繁殖期5—9月,因纬度及气候不同,有地区差异。单配制,繁殖期有领域性,雄鸟善斗,董鸡发情期和竞争对手激烈撕打。

通常在5月底至6月初于芦苇丛、水草丛或稻田中用芦苇、杂草或稻叶筑巢。巢呈碗形,在早稻田中的巢,常就地把稻株和稻叶缠绕形成,巢略高出水面。

雏鸟为早成鸟,绒羽黑色,由雌鸟带领涉水、游泳和觅食,育雏期20天左右,一般每年繁殖1次,在分布区南部每年可繁殖2次。成年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换羽,此时在草丛中隐蔽,雄鸟冬羽与雌鸟相似。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长脚秧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长脚秧鸡的图片

长脚秧鸡(学名:Crex crex,英文名:Corn Crake)是秧鸡科长脚秧鸡属的鸟类。

长脚秧鸡(学名:Crex crex)为鹤形目秧鸡科长脚秧鸡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长脚秧鸡栖息于森林、草地、荒野、半荒漠和农田等各类生境中,常在河岸、湖边高草丛和灌丛中活动。长脚秧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惟一的一个长脚秧鸡标本,保存在马鸣的实验室里。

中文学名:长脚秧鸡

拉丁学名:Crex crex

英文俗名:Corn Crak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长脚秧鸡属(Crex)

繁殖区:古北界 : c, w

非繁殖区:s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1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长脚秧鸡
长脚秧鸡

中等体型(26.5厘米)的黄褐色斑驳型秧鸡。嘴短,上体灰褐,羽干黑色成粗大纵纹,翼上有宽大的棕色块斑。眉宽呈灰色,过眼纹棕色,颏偏白,喉及胸近灰呈两胁及尾下具栗色及黑白色横斑。飞行时锈褐色的长翼为明显特征。飞行时振翅无力,双腿下悬。

虹膜-褐色;嘴-黄褐;脚-暗黄。

叫声:响亮悠远的双音节喘息声crek crek,通常于夜间或清晨鸣叫。有时数鸟同叫。

长脚秧鸡
长脚秧鸡

长脚秧鸡
长脚秧鸡

地理分布

长脚秧鸡
长脚秧鸡

长脚秧鸡没有亚种分化,在国外繁殖于欧洲,俄罗斯和亚洲中部,越冬在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岛等地。在我国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迁徙期间见于西藏西部。为夏候鸟,春季于4月下旬迁来我国,秋季于10月份迁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长脚秧鸡尽管在世界上分布较广,但由于欧洲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过去大量的割草和放牧,致使生境遭到破坏,种群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衰减状态,我国由于分布区的范围较小,数量更为稀少。

生活习性

长脚秧鸡
长脚秧鸡

长脚秧鸡栖息于森林、草地、荒野、半荒漠和农田等各类生境中,常在河岸、湖边高草丛和灌丛中活动。善于藏匿,白天多躲藏在草丛或灌丛中,早晨、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并且经常鸣叫,叫声清脆洪亮,很远都能听见,鸣叫时常常向前伸长脖子并且左右来回摆动。在地面上奔跑时迅速而敏捷,所以常常通过疾速奔跑来逃避敌害。在危急时和通过开阔的水面时也能飞翔,但飞翔的速度不快,两个翅膀扇动缓慢,常常飞不了多远又迅速落入草丛中。由于脚长,又有很长的脚趾,所以在湿地上行走十分方便,但在起飞和飞翔的时候,两条长长的腿只好悬垂在下面。

杂食性,主要以各种昆虫、蠕虫、草籽和谷粒等为食。

生长繁殖

长脚秧鸡
长脚秧鸡

繁殖期为5一7月,配偶为一雄一雌制。通常营巢干岸边富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河谷地带的湿草地上,也在湖边沼泽和森林中营巢,有时甚至营巢在耕地或原野附近的灌木丛或高草丛中。

每窝产卵6一14枚,通常为7一12枚。卵的形状为椭圆形,颜色为淡赭色,被有红褐色的斑点。雌鸟孵卵。孵化期为14一15天。

保护现状

长脚秧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惟一的一个长脚秧鸡标本,保存在马鸣的实验室里。有关长脚秧鸡在新疆分布的消息是1934年发表的。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一直无人记录或采集到长脚秧鸡的标本,各种论著均沿袭和引用1934年发表的那份报告,乃至所有的文献记录都大同小异。

长脚秧鸡真的在新疆消失了吗?1998年至2000年,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马鸣对此进行了近3年的野外调查,并欣喜地得出以下结果:长脚秧鸡在新疆有广阔的分布区域,初步估计其存在新疆的种群数量为1500至3000只。

长脚秧鸡和鹌鹑一般大小。它的颌和喉部灰白色,嘴褐色,脚暗黄色。长脚秧鸡的行为诡秘,很难被发现。但其两声一度、大而嘶哑的鸣叫声却十分独特。马鸣在第一次听到长脚秧鸡的叫声时以为是蛐蛐在叫,可拨开草丛一看,一只长脚秧鸡出现了。马鸣在野外调查中惊喜地发现,长脚秧鸡目前不仅在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昌吉州等地有所分布,而且在乌鲁木齐市郊也出没过。

勺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勺鸡的图片

勺鸡(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英文名:Koklass Pheasant)属鸡形目雉科勺鸡属,又名柳叶鸡、角鸡。体长55~60厘米。雄鸟头部呈金属暗绿色,具棕褐色长形冠羽;颈部两侧有明显白色块斑;雌鸟体羽以棕褐色为主。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针阔叶混交林中。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广布于中国辽宁省以南至西藏东南部的中部地区。勺鸡虽然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分布区不连续,每地的数量都不多。勺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勺鸡

拉丁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英文俗名:Koklass Pheasant

命名作者:Lesson, 1829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勺鸡属(Pucrasi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勺鸡绘图
勺鸡绘图

体大(61厘米)而尾相对短的雉类。具明显的飘逸型耳羽束。

雄鸟:头顶及冠羽近灰;喉、宽阔的眼线、枕及耳羽束金属绿色;颈侧白;上背皮黄色;胸栗色;其他部位的体羽为长的白色羽毛上具黑色矛状纹。

雌鸟:体型较小,具冠羽但无长的耳羽束;体羽图纹与雄鸟同。

亚种细部有别– joretiana 冠羽短,胸部无黄色;ruficollis 上胸多赤褐色;darwini 下体皮黄色;xanthospila 上体羽毛多条纹,雌鸟灰色重而黑色斑纹少。

虹膜-褐色;嘴-近褐;脚-紫灰。

叫声:叫声易与其他雉类分。响亮、震耳的粗犷叫声khwa-kha-kaak或kok-kok-kok…ko-kras远外可辨。倒数第二音高,但重音在最后。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雌鸟
勺鸡:雌鸟

地理分布

勺鸡地理分布图
勺鸡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及东部。

分布状况:罕见,北方和南方的分布范围均有缩小。西部及北部的个体于海拔1200~4600米间做季节性迁移,但在东部只见于海拔600~1500米处。几个亚种见于中国 — xanthospila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及山西北部;ruficollis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宁夏、四川北部及西部;joretiana在安徽西部;darwini在湖北、四川东部、贵州、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及广东北部;meyeri在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

广布于中国辽宁省以南至西藏东南部的中部地区。勺鸡虽然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分布区不连续,每地的数量都不多,例如安徽大别山的安徽亚种密度为每公顷0.12—0.23只;四川北川、宝兴、南坪等地的陕西亚种的密度分别为每公顷0.02、0.05和0.007只;宁夏六盘山的河北亚种密度为每公顷0.01只等等。生境与红腹角雉相似,主要栖息于中亚热带中山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矮林灌丛中,但罕见于山顶矮林灌丛带。

亚种分化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东南亚种(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darwin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山地。

勺鸡安徽亚种(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joretiana),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安徽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霍山。

生活习性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习性常栖息于海拔1000~4000米处的松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特别喜欢在高低不平而密生灌丛多岩坡地。平时成对活动,很少结群。清晨和傍晚觅食,以植物种子和果实等为主。

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常单独或成对。遇警情时深伏不动,不易被赶。枪响或倒树的突发声会使数只雄鸟大叫。雄鸟炫耀时耳羽束竖起。喜开阔的多岩林地,常为松林及杜鹃林。主要以植物的根、果实及种子为食。

雌雄鸟在主要行为活动的时间分别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仅在饮水,沙浴、攻击等行为活动时间雌鸟显著多于雄鸟,不同繁殖时期的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仅在饮水,沙浴、攻击等行为活动时间雌鸟显著多于雄鸟,不同繁殖时期的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早期用于繁殖的时间明显多于晚期,而在晚期和于理羽的时间的显著多于早期,其余行为的差异不显著。

生长繁殖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为一雄一雌制。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每窝产卵5~7枚,乳黄色,带不规则浅红或茶褐色的粗斑。孵卵以雌鸟为主,21~22天,雏鸟出壳后能独立活动,多活动在山地。

保护现状

勺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因素:1、栖息地破坏:中国东部人口密集,林砍伐和农业开发等人类行为对勺鸡构成了威胁。2、作为食物被捕猎。

绿水鸡的信息、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绿水鸡的图片

绿水鸡(学名:Tribonyx mortierii,英文名:Tasmanian Nativehen)是秧鸡科黑尾水鸡属的鸟类。

绿水鸡(学名:Gallinula mortierii )中型涉禽。全体大致灰黑色。嘴黄绿色,善于快速步行,偶尔也会进行短距离的飞行。常栖息于沼泽,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筑巢,也常在田里的秧丛中和谷茬上活动,故名。性胆小,夜行性,以植物嫩芽、种子、昆虫、蚯蚓以及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分布于澳大利亚。

中文学名:绿水鸡

拉丁学名:Tribonyx mortierii

英文俗名:Tasmanian Nativehen

命名作者:Du Bus de Gisignies, 1840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黑尾水鸡属(Tribonyx)

繁殖区:澳洲界 : Tasmania

信息

中文学名:绿水鸡
绿水鸡
绿水鸡

拉丁学名:Gallinulamortieri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鹤形目

科:秧鸡科

属:黑水鸡属

命名者及时间:DuBus,1840

英文名称:TasmanianNativehen

英文名称:TasmanianNative-hen

外形特征

绿水鸡体长43-51厘米,是一种中型涉禽。背羽和翅膀棕色,翅尖夹白色羽毛。腹部青色,嘴长度适中,
绿水鸡
绿水鸡绿水鸡(分布图)鼻孔狭
绿水鸡
绿水鸡长;头具额甲,后缘圆钝;嘴和额甲色彩鲜艳。翅圆形,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或第2枚和第3枚初级飞羽等长,第1枚约与第5枚或第6枚等长。尾下覆羽白色。趾很长,中趾不连爪约与跗跖等长。趾具狭窄的直缘膜或蹼。

地理分布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生活习性

栖息在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水域附近的芦苇丛、灌木丛、草丛、沼泽和稻田中。不耐寒,一般不在咸水中生活,喜欢有树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不喜欢很开阔的场所。善于游泳和潜水,受惊时可潜入水底隐藏,
绿水鸡
绿水鸡用脚抓住植物经久不出,呼吸时在水面露出鼻孔。不善飞翔,飞行缓慢,飞行时头颈和腿均伸直,飞行不远即落下潜入草丛中。非繁殖期有群聚现象。杂食性,食谱中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次之。有小螺蛳、蚊子、小鱼、小蛙、飞蝗和蟋蟀甲虫和植物的茎、叶及草籽。如水稗、葎草、薄荷、藜、浮萍、水藻、狗尾草、马唐以及稻和芦苇等。

生长繁殖

在温暖的地区4—9月繁殖,1年产2窝卵;在北方4—7月繁殖,1年产1窝卵。1岁可开始繁殖。单配制,有领域性,有时配对关系可维持数年。但也有1雌2雄建立家庭,或2雌、多雌与1雄合作建巢的记录。两性共同营巢,巢筑在草丛或芦苇丛中,用细枝、芦苇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于水面,偶尔也把巢建在灌丛中或树上。
绿水鸡
绿水鸡.

巢的大小:外径24—30cm,内径14—15cm,巢高18—20cm,巢深3—7cm。每天产1枚卵,每窝可产5—8枚卵,若多于13—14枚可能有2只雌鸟产卵,如卵丢失可以补产。卵呈椭圆形,白色或乳白色,带有红褐色斑点。两性轮流孵卵,但雌鸟孵卵时间长。雏鸟为早成鸟,全身被黑色绒羽,在巢内停留1—2天,3日龄可游泳,8日龄可潜水。雌雄共同喂养照顾雏鸟,有时前窝产的未成年鸟和同窝内的其他成鸟也参与照顾雏鸟。21—25日龄可自行觅食,45—50日龄长出飞羽,72日龄可独立生活。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本文Hash:f240c7f8c10550ce50a2da03837e6422287b5b38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