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窜鸟科鸟类大全
窜鸟科(学名:Rhinocryptidae)属鸟纲雀形目的小型鸟类。12属56种75亚种。腿长;趾强健;体型似鹪鹩,翅短圆,栖止时将短尾竖立朝天。鼻孔覆以一大的可活动的皮瓣,为该科特征之一。地栖性,以昆虫、蜘蛛等为食;在地面或树上筑球状巢,也在洞穴内筑巢,产卵2~4枚,双亲孵育。分布于中、南美洲。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窜鸟科(Rhinocryptidae)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 窜鸟科
拉丁学名: Rhinocryptidae
窜鸟科安第斯窜鸟
外形特征
窜鸟科物种身长9.5至23厘米,体重11至185克。大致是一些短翼,有异常强劲的脚和大爪子,体形圆,尾巴短的陆地鸟类。鼻孔内有可活动的皮瓣盖。羽色一般单色,分灰色、褐色、灰褐色、红棕色、黑色到白色,有些浅色斑点或斑纹。是一些生活在新热带地区,栖息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多样化的鸟类家族,也是鸣禽类最原始的家族之一。有56种之多。虽然在大多数物种中两性看起来很相似,但雌鸟体形往往略小。
地理分布
窜鸟科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栖息于中南美洲及大西洋沿岸森林,林地,灌木区,竹林,半干旱灌木丛和岩石地带,在地面觅食。有时在林下聚群,胆怯、安静。通常在白天不易发现其踪影。它们是生活在森林和竹林的林下鸟,这是一些富有戏剧性的物种。其中有物种的羽毛容易掉下来,人们认为这是一种愚弄食肉动物的方式,那些容易上勾的动物是它们狩猎的对象。
该科种类是树栖性食虫鸟类。始终出现在森林附近的地面上,通常在草地、树木、树干上的树枝和地面活动。绝大多时间在地面上跳跃捕食。主要食昆虫、蜘蛛,毛毛虫,昆虫的幼虫,蚱蜢和甲虫。有时也吃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生长繁殖
窜鸟科鸟类在繁殖期领地意识都非常强烈。经常在丛林环境中雌雄之间进行二重唱呼吁对方,响亮的声音是天生的,有时也有低调的噪音 。
该科物种大多数在地上建立巢穴,鸟儿自己挖隧道式洞穴或接管利用已有其他鸟类的空洞穴。少数在树丛间建造浅杯树巢。距地面2米左右的高度。雌鸟每巢产2至3枚卵,夫妻轮流孵化,孵化期16至17天,育雏期为14至15天。父母双方照顾雏鸟,直到数周后小鸟离巢。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眼斑窜鸟 Acropternis orthonyx
2. 赭胁窜鸟 Eugralla paradoxa
3. 锈纹窜鸟 Liosceles thoracicus
4. 丽月胸窜鸟 Melanopareia elegans
5. 秘鲁月胸窜鸟 Melanopareia maranonica
6. 绿冠月胸窜鸟 Melanopareia maximiliani
7. 领月胸窜鸟 Melanopareia torquata
8. 须额窜鸟 Merulaxis ater
9. 斯氏须额窜鸟 Merulaxis stresemanni
10. 灰窜鸟 Myornis senilis
11. 斑竹鹩 Psilorhamphus guttatus
12. 栗喉隐窜鸟 Pteroptochos castaneus
13. 须隐窜鸟 Pteroptochos megapodius
14. 黑喉隐窜鸟 Pteroptochos tarnii
15. 冠窜鸟 Rhinocrypta lanceolata
16. 白喉窜鸟 Scelorchilus albicollis
17. 智利窜鸟 Scelorchilus rubecula
18. 楚氏窜鸟 Scytalopus acutirostris
19. 安卡什窜鸟 Scytalopus affinis
20. 涅比窜鸟 Scytalopus altirostris
21. 银额窜鸟 Scytalopus argentifrons
22. 白冠窜鸟 Scytalopus atratus
23. 玻利维亚窜鸟 Scytalopus bolivianus
24. 帕拉窜鸟 Scytalopus canus
25. 加拉加斯窜鸟 Scytalopus caracae
26. 乔科窜鸟 Scytalopus chocoensis
27. 棕肛窜鸟 Scytalopus femoralis
28. 暗黑窜鸟 Scytalopus fuscus
29. 马托窜鸟 Scytalopus griseicollis
30. 白胸窜鸟 Scytalopus indigoticus
31. 哥伦比亚窜鸟 Scytalopus infasciatus
32. 湿地窜鸟 Scytalopus iraiensis
33. 褐腰窜鸟 Scytalopus latebricola
34. 黑窜鸟 Scytalopus latrans
35. 大脚窜鸟 Scytalopus macropus
36. 安第斯窜鸟 Scytalopus magellancus
37. 梅里达窜鸟 Scytalopus meridanus
38. 长尾窜鸟 Scytalopus micropterus
39. 巴西窜鸟 Scytalopus novacapitalis
40. 淡喉窜鸟 Scytalopus panamensis
41. 丘斯窜鸟 Scytalopus parkeri
42. 颤音窜鸟 Scytalopus parvirostris
43. 栗胁窜鸟 Scytalopus psychopompus
44. 厄瓜多尔窜鸟 Scytalopus robbinsi
45. 马格达雷窜鸟 Scytalopus rodriguezi
46. 圣岛窜鸟 Scytalopus sanctaemartae
47. 花冠窜鸟 Scytalopus schulenbergi
48. 蓬那窜鸟 Scytalopus simonsi
49. 鼠色窜鸟 Scytalopus speluncae
50. 斯氏窜鸟 Scytalopus spillmanni
51. 白眉窜鸟 Scytalopus supercillaris
52. 纯色窜鸟 Scytalopus unicolor
53. 维尔窜鸟 Scytalopus urubambae
54. 纳里尼奥窜鸟 Scytalopus vicinior
55. 济氏窜鸟 Scytalopus zimmeri
56. 沙色窜鸟 Teledromas fuscus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极危(CR)——2种;濒危(EN)——3种;易危(VU)——1种;近危(NT)——5种;低危(LC)——45种。
窜鸟科鸟类大全
窜鸟科:眼斑窜鸟属
学名:Acropternis
窜鸟科:隐窜鸟属
学名:Pteroptochos
窜鸟科:白喉窜鸟属
学名:Scelorchilus窜鸟科:窜鸟属
学名:Rhinocrypta窜鸟科:沙色窜鸟属
学名:Teledromas窜鸟科:锈纹窜鸟属
学名:Liosceles窜鸟科:竹鹩属
学名:Psilorhamphus窜鸟科:额窜鸟属
学名:Merulaxis窜鸟科:赭胁窜鸟属
学名:Eugralla窜鸟科:灰窜鸟属
学名:Myornis
窜鸟科:白胸窜鸟属
学名:Eleoscytalopus
窜鸟科:塞特窜鸟属
学名:Scytalopus
岩鹨科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岩鹨科大全
岩鹨科(学名:Prunellidae)是雀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的一属。
岩鹨科(学名:Prunellidea)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中的雀形目中的一个科。岩鹨科是旧大陆的鸟类,在古北界分布广泛,有1属13种36 个亚种,中国有1属9种。岩鹨为中小型鸟类,栖息于高山岩石及森林草甸中,以昆虫为食,常在岩石缝隙中筑巢。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岩鹨科(Prunellidae)
中国野生鸟类: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岩鹨科
岩鹨科
拉丁学名:Prunellide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岩鹨科
属:1属
亚属:13种
种:36亚种
英文名称:Accentors
外形特征
该科鸟类体形均较小如一般麻雀大小。嘴细尖,嘴基较宽,而在嘴长的中间部位有一明显的紧缩,这是该科鸟类特异之处;鼻孔大而斜向,并有皮膜盖着;嘴须少而柔软;前额羽稍松散,并不彼此紧贴覆盖;尾为方尾或稍凹;跗蹠前缘具盾状鳞。
岩鹨科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较高的裸岩、荒漠地区或荒漠干燥的灌丛、草丛地区,亦有在林间居民点附近或林缘灌丛。除繁殖期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家族群或小群活动。性活泼而机警,常在高山矮林、溪谷、溪边柳树灌丛、杜鹃灌丛、高山草甸、岩石荒坡、草地和农耕地上活动和觅食,当人接近时,则立刻起飞,飞不多远又落入灌丛或杂草丛中。主要以甲虫、蛾、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蜗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种子与草子等植物性食物。在高山、荒漠和林间居民点的篱棚附近常能听到其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地理分布
分布从北欧的斯堪底那维亚,英国,法国,北非至中东到喜马拉雅山脉周围地区。是古北界的代表鸟类。
岩鹨科岩鹨科(分布图)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4月中下旬雄鸟即开始占区,站在岩石或大的石头上鸣叫。营巢于岩石下、土堆旁和灌木丛中。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和苔藓构成。每窝产卵4-5枚,卵淡蓝色,光滑无斑,有的钝端微被褐色小斑点,卵为椭圆形。
亚种分化
(1属13种)
1.黑喉岩鹨(学名:Prunellaatrogularis)
岩鹨科红岩鹨
2.领岩鹨(学名:Prunellacollaris)
3.也门岩鹨(学名:Prunellafagani)
4.褐岩鹨(学名:Prunellafulvescens)
5.高原岩鹨(学名:Prunellahimalayana)
6.栗背岩鹨(学名:Prunellaimmaculata)
7.贺兰山岩鹨(学名:Prunellakoslowi)
8.林岩鹨(学名:Prunellamodularis)
9.棕眉山岩鹨(学名:Prunellamontanella)
岩鹨科岩鹨科(分布图)
10.眼斑岩鹨(学名:Prunellaocularis)
11.鸲岩鹨(学名:Prunellarubeculoides)
12.红岩鹨(学名:Prunellarubida)
13.棕胸岩鹨(学名:Prunellastrophiata)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近危(NT)——1种;低危(LC)——12种。
岩鹨科鸟类大全
岩鹨科:岩鹨属
学名:Prunella
食蚊鸟科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种类、保护现状、食蚊鸟科大全
食蚊鸟科(学名:Conopophagidae)是雀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的一属。
食蚊鸟科雀形目的一科。食蚊鸟与蚁鸟比较相似,但几乎没有尾羽,喜食蚊,蚋等昆虫。食蚊鸟分布限于美洲热带地区,仅有2属8种。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食蚊鸟科(Conopophagidae)
鸟种简介
食蚊鸟科栗带食蚊鸟
食蚊鸟科(Conopophagidae)
雀形目的一科。食蚊鸟与蚁鸟比较相似,但几乎没有尾羽,喜食蚊,蚋等昆虫。食蚊鸟分布限于美洲热带地区,仅有2属8种。
体长约12-19厘米,外形略似八色鸫。腿长;趾强健;尾极退化。体色以棕褐为主。雌雄异色。喜食蚊,蚋等昆虫。在地面筑碗状巢,产卵2枚。分布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外形特征
食蚊鸟一些体形丰满,短尾和长脚的南美洲的森林草丛鸟。该科只有8种,小巧可爱,喜欢直立。体长在约12-19厘米之间,两性异形。虽然大多数物种之间差别很大,但雄性却有一点非常惊人的一致,除了冠食蚊鸟,其他种类的食蚊鸟在眼睛背后的位置都有一簇白色羽毛。食蚊鸟身体羽毛的颜色尤如整齐的板块,基本是由板栗色、棕色,黑色和灰色组成。
地理分布
食蚊鸟科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栖息环境
食蚊鸟大多数栖息于亚马逊河和奥里诺科河盆地,安第斯山脉的东部和中部,沿大西洋的森林及邻近地区,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有些生活在巴西东部干旱地区和东南部的亚热带地区、灌木丛或更加开放的森林区。栖息在潮湿森林的林下,并在地面觅食,是生活在森林和竹林的林下鸟。有时在林下聚群,胆怯、安静。只有约清晨或黄昏时活跃,是最突出的黄昏鸟类之一,通常在白天不易发现其踪影。
生活习性
食蚊鸟科
该科种类是树栖性食虫鸟类。始终出现在森林附近的地面上,通常在草地、树木、树干上的树枝和地面活动。很少上升到超过地面1.5米以上的高度,也很少旅行,绝大多时间在地面上跳跃觅食。“食蚊鸟”顾名思义是食虫的。该科成员大多采用两种方法觅食:一是在栖息地的森林树木上静候,直到发现猎物,然后冲到地上捕食,这种猎食方法速度很快,停留在树上和扑到地面的时间不会超过几秒钟。第二个方法是在树皮的裂隙、苔藓、地衣和附生植物中觅食,主要食昆虫、蜘蛛,毛毛虫,昆虫的幼虫,蚱蜢和甲虫。有时也吃植物的果实、种子,甚至和蚁鸟一样追随移动的蚂蚁大军,以捕捉这些蚂蚁为食。
生长繁殖
食蚊鸟在地面营巢,鸟巢是由细根、树皮,地衣和植物纤维丝铺就。每巢产2至3枚卵。雌雄亲鸟双方共同承担建巢,孵卵和饲养雏鸟的工作。孵化期为15-21天,哺育期19-23天。
种类
食蚊鸟科
1.蓝灰食蚊鸟(学名:Conopophagaardesiaca)
2.栗带食蚊鸟(学名:Conopophagaaurita)
3.栗顶食蚊鸟(学名:Conopophagacastaneiceps)
4.棕食蚊鸟(学名:Conopophagalineata)
5.黑腹食蚊鸟(学名:Conopophagamelanogaster)
6.黑颊食蚊鸟(学名:Conopophagamelanops)
7.灰喉食蚊鸟(学名:Conopophagaperuviana)
8.冠食蚊鸟(学名:Conopophagaroberti)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食蚊鸟科鸟类大全
食蚊鸟科:食蚊鸟属
学名:Conopophaga
食蚊鸟科:鸫食蚊鸟属
学名:Pittasoma
本文Hash:43180836bf2be0960ff76cbb75b78c0eeab2ba1d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