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鹮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彩鹮的图片

彩鹮(学名:Plegadis falcinellus,英文名:Glossy Ibis)是鹮科彩鹮属的鸟类。

彩鹮(学名:Plegadis falcinellus)为鹳形目鹮科彩鹮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非洲、美洲中部,包括中国大陆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河北、四川、云南等地。在中国较为罕见,是否在中国有繁殖尚不肯定。偶见于长江下游及东南部、广东、香港及海南岛等地的湖泊周围。主要生活于栖息在湖沼间。彩鹮以小鱼,软体动物,甲壳动物,蠕虫以及甲虫为食物。觅食时,它们用细长而微微向下弯曲的喙伸进泥水里探寻食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奥地利、意大利。

中文学名:彩鹮

拉丁学名:Plegadis falcinellus

英文俗名:Glossy Ibis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鹮科(Threskiornithidae)

中文属名:彩鹮属(Plegadis)

繁殖区:Worldwide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5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彩鹮
彩鹮

体型略小(60厘米)的深栗色带闪光的鹮。看似大型的深色杓鹬,上体具绿色及紫色光泽。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绿褐。

叫声:带鼻音的咕哝声,于巢区发出咩咩及咕咕的叫声。

生活习性

彩鹮
彩鹮
彩鹮
彩鹮

彩鹮结小群栖居沼泽、稻田及漫水草地。夜晚成直线排列或编队飞回共栖处。与白鹭及苍鹭混群营巢。彩鹮栖息于浅水湖泊、沼泽、河流、水塘、水淹平原、湿草地、水田、水渠等淡水水域,有时也到海边水泡、沼泽、河流入海口和其他海域生境。

白天活动和觅食,晚上飞到离觅食水域较远地方的树上栖息,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伸出到尾羽的后面。

飞行时主要靠两翼鼓动,但其间也进行滑翔,飞行时呈密集的小群或呈拖长的“V”字队型飞翔。两翅煽动较快,滑翔技巧亦很好,善飞行,通常飞行距离较远。有时飞得很高,然后又头朝下的急剧落下。

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虾、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推动物为食。有时也吃蛙、蝌蚪、小鱼、蜘蛛和小蛇等小型脊推动物,通常单独或成小群觅食。

觅食时一边在水边慢步行走,一边将长而弯曲的嘴插入泥地或浅水中探觅食物,或者捕食所看见的表层食物。有时为了探觅水底食物甚至将整个头部完全浸入了水中。有时也跑动追捕食物。白天觅食、晚上回到栖息地树上栖息。

生长繁殖

彩鹮
彩鹮

彩鹮繁殖期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在春季成群营巢,也常与其他鹭类和鹳类一起营巢。群的大小从几只、数十只到成百只都有,通常营巢在厚密的芦苇丛中干地上或灌丛上,也常营巢于低矮的树上,巢主要由枯枝或干芦苇茎和叶构成,巢内放少许草茎和草叶。

彩鹮每窝产卵2~5枚。雏鸟出壳后,由亲鸟用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喂养。彩鹮以小鱼、软体动物、甲壳动物、蠕虫以及甲虫为食物。觅食时,它们用细长而微微向下弯曲的喙伸进泥水里探寻食物。

巢的大小为直径30—40厘米,高4—27厘米。营巢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通常雄鸟运送巢材,雌鸟留在巢上筑巢和看守巢,以防别的鸟类偷走巢材。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6枚的。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蓝色。在同一群体中营巢产卵的时间并不同步,繁殖期可以持续到5周以上或者更长,也时常发现有重新营巢的。

通常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雄鸟主要在白天孵卵,晚上则由雌鸟孵卵,孵化期为21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养。亲鸟通常回到巢中后将食物吐出,或由雏鸟将嘴伸到亲鸟的喉囊中啄食,有时甚至将整个头都伸到亲鸟的喉囊之中。雏鸟大约在25—28日龄时可以离巢飞翔。

地理分布

彩鹮
彩鹮

彩鹮没有亚种分化,分布区非常大,但都呈间断的块状分布,繁殖区域在欧亚大陆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原苏联的欧洲南部地区到土耳其、以色列、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

在非洲从突尼斯、摩洛哥、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到马达加斯加岛;在美洲从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西印度群岛到委内瑞拉。在欧洲繁殖的种群,主要在地中海周围和非洲越冬,也有一部分通过前苏联西部到伊拉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越冬,在非洲北部繁殖的种群通常经尼罗河到苏丹,也有的跨越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进入非洲中部和东部越冬。

在欧洲东部繁殖的种群或是到非洲东部,或是到巴基斯坦和印度越冬。在亚洲繁殖的种群,通常经过印度到亚洲东南部,以及澳大利亚等地越冬。在我国则仅偶见于上海、江苏、浙江宁波市、福建福州市、河南庞寨、海南和广东沿海岛屿等地。

保护现状

彩鹮
彩鹮

彩鹮
彩鹮

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2年组织的隆冬水鸟调查,亚洲共有8000—9000只左右。

在中国广东、浙江、福建的局部地区曾经有一种漂亮的鸟——彩鹮。鹮是一类体型中等的涉禽,全世界大约有20种。除了南太平洋岛屿之外,全世界气候温暖的地区都有。我国原有4种鹮,除了珍贵的朱鹮以外,还有彩鹮、白鹮和黑鹮。彩鹮体长约60cm,体色艳丽。全身羽毛以栗紫色为主,略带有绿色的金属闪光。身体大,腿长,体型类似于朱鹮,但比朱鹮要小些,有着细细长长的喙。

彩鹮在中国的数量本来就不多,分布地区十分狭窄,而最近几十年来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沼泽的不断消失和河湖面积的日渐缩减,使它们的数量日益减少。同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增多,使得它们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急剧恶化。终于,人们突然发现再也找不到彩鹮那美丽的身姿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不得不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

彩鹳的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彩鹳的图片

彩鹳(学名:Mycteria leucocephala,英文名:Painted Stork)是鹳科鹮鹳属的鸟类。

彩鹳(学名:Mycteria leucocephalus)又叫白头鹮鹳(huán guàn),为鹳形目鹳科鹮鹳属的鸟类。寿命最高可达28年以上,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彩鹳

拉丁学名:Mycteria leucocephala

英文俗名:Painted Stork

命名作者:Pennant, 1769

中文目名:鹳形目(Ciconiiformes)

中文科名:鹳科(Ciconiidae)

中文属名:鹮鹳属(Mycteria)

繁殖区:东洋界 : India,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6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地理分布

飞翔的白头鹮鹳
飞翔的白头鹮鹳

白头鹮鹳没有亚种分化,在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越南、缅甸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国分布于河北沿海、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四川、云南、西藏,此外还见于长江下游一带,大多是留鸟或夏候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主要分布省份:福建、海南、云南、西藏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东寨港红树林、尖峰岭、金佛山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五指山、吊罗山

外形特征

彩鹳
彩鹳

彩鹮羽色美丽,姿态优美。体长为93—102厘米,体重2—3.5千克,寿命最高可达28年以上。

橙黄色的嘴粗而长,但嘴尖稍微向下弯曲,与白鹳、黑鹳等鹳属鸟类明显不同。

它的脚为红色,也特别长,胫的下部裸出。

橙色的头部赤裸无羽,繁殖期变为红色。

体羽主要为黑色和白色,其中飞羽、尾羽为黑色,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胸部具有宽阔的黑色胸带,也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其余体羽均为白色。繁殖期背羽沾粉红。飞行时两翼黑色,翼上大覆羽及翼下覆羽具白色宽带,其余翼上覆羽则具狭窄白色带。

亚成鸟褐色,两翼黑,腰及臀白色。

虹膜-褐色;嘴-橘黄;脚-粉红。

叫声:幼鸟作呱呱叫声,嘴啪哒啪哒的叩击声。

生活习性

彩鹳
彩鹳

白头鹮鹳白头鹮鹳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塘等淡水水域岸边浅水处及其附近沼泽和草地上,非繁殖季节也常出现在农田和耕地,偶尔出现于沿海海边和盐碱地上。营巢于水域附近的树上或城镇附近。

行动迟缓。白天常长时间地缩着脖子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显得很懒散。有时又安闲地漫步在沼泽、草地上觅找食物。

主要以鱼为食,但也吃蛙、爬行类、甲壳类和昆虫等其他动物性食物,偶尔也吃少许植物性食物。通常成对或成小群在水边浅水处觅食,在雨季食物丰富的时候也常成大群。觅食时常在水边浅水处缓慢地行走,半张着嘴,脚一边在水中或泥中移动,一边探索,同时煽动两翅干扰它的潜在被捕获物,有时也通过嘴在水中来回运动来探觅食物。饱食后常单腿站立在岸上休息,身体呈驼背状。

生长繁殖

彩鹳
彩鹳

白头鹮鹳大多数为留鸟,也有部分种群在繁殖期后进行局部的扩散和游荡,觅找适合的觅食场所。

繁殖常成群繁殖,有时亦与其他鹳、鹮、鹭或鸬鹚等混合在一起繁殖。繁殖期因地区不同,时间也有一些差异。在中国主要在5—7月,在印度为6—10月,常跟雨季有关。

营巢

通常营巢于水边树上或高的灌丛上,有时数对甚至10多对同在一棵树上营巢,巢与巢之间彼此挨得很近,营巢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雄鸟主要负责运送巢材,雌鸟负责筑巢。营巢活动多在早晨和下午,通常每小时雄鸟运送巢材5—6次,每个巢大约需要4—8天即可造好。它也常常利用旧巢,特别是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通常将旧巢稍加修理,即可使用。巢的形状为盘状,结构较为松散粗糙,主要由枯枝、草茎和草叶构成,中心处稍微下凹,巢内不垫任何东西,或仅垫少许的树叶和稻草。巢的大小为直径50—80厘米。

产卵

每窝寓产卵2—5枚,通常为3—4枚,卵的颜色为暗白色,有时带有稀疏的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雄鸟和雌鸟共同参与孵卵和育雏。孵化期为28—32天左右。

育雏

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被有白色的绒羽,由亲鸟共同觅食饲喂,在天热的时候亲鸟还不时地张开翅膀为雏鸟挡住灼热的阳光。经过亲鸟60天的喂养,雏鸟已经具有飞翔的能力,可以离巢了,但也有个别的直到115天时,虽然已经能够独立觅食和主要靠自己生活了,但仍然还回到巢中,继续向亲鸟索要食物。通常在第三年时幼鸟才能拥有和成鸟一样的羽毛,第四年时达到性成熟。它的寿命最高可达28年以上。

人工繁殖

上海动物园1984年首次笼养繁殖成功,1987年合肥逍遥津动物园繁殖成功。此后,成都动物园和哈尔滨动物园也繁殖成功。1992年我国有22个动物园共饲养方白鹳120只,其中雌雄各36只,性别不明者48只。

保护现状

白头鹮鹳本世纪初在中国很多地区还是相当常见的,但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了,由于沼泽排水变为农田、森林砍伐和人类检食鸟蛋和狩猎等活动的干扰,种群数量明显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已有五十多年没有消息。在2008年6月初,科学工作者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3只珍稀鸟类白头鹮鹳。国外在印度等南亚地区还有5000只左右。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20世纪30年代被认为系常见鸟,但郑作新(1987)认为现已稀少。有记录夏候鸟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及华南至云南南部。

在中国主要越冬地的总数量约为2000—2500只,1991—1992年冬季洞庭湖有404只(1988—1989年为917只),沉湖等635只,鄱阳湖625只,升金湖1105(1988—1989年为250只),盐城1只(1993—1994年为68只),以上共为1775只。1984—1986年繁殖区统计有211只、25个巢。北戴河南迁东方白鹳的数量1986年10月11日至11月16日为2729只,1990年11月2日至11月14日见848只。

1.CITES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7

2.IUCN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6

3.IUCN濒危等级:LR/nt生效年代:2003年

4.国家重点保护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89

5.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国内绝迹生效年代:1996

6.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

7.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鹮嘴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鹮嘴鹬的图片

鹮嘴鹬(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英文名:Ibisbill)是鸻形目的单型科鹮嘴鹬科中的唯一一种。嘴长色红,向下弯曲,与鹮嘴相似,因而得名。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炫耀时姿势下蹲,头前伸,黑色顶冠的后部耸起。

中文学名:鹮嘴鹬

拉丁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

英文俗名:Ibisbill

命名作者:Vigors, 1832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鹮嘴鹬科(Ibidorhynchidae)

中文属名:鹮嘴鹬属(Ibidorhyncha)

繁殖区:古北界 : Himalayas to nw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8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鹮嘴鹬:形态特征图
鹮嘴鹬:形态特征图

体大(40厘米)的灰、黑及白色鹬。识别特征为腿及嘴红色,嘴长且下弯。一道黑白色的横带将灰色的上胸与其白色的下部隔开。翼下白色,翼上中心具大片白色斑。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脸微具不清晰的白色羽尖。

幼鸟:上体具皮黄色鳞状纹,黑色斑纹不甚清楚,胸带黑褐色,白色胸带缺失,腿及嘴近粉色。

虹膜-褐色;嘴-绯红;脚-绯红。

叫声:重复的响铃般的Klew-klew声,似沙锥;也有响亮而快速的似中杓鹬的叫声tee-tee-tee-tee。

鹮嘴鹬:繁殖羽,头部
鹮嘴鹬:繁殖羽,头部
鹮嘴鹬:非繁殖羽
鹮嘴鹬:非繁殖羽
鹮嘴鹬:幼鸟
鹮嘴鹬:幼鸟
鹮嘴鹬:雏鸟
鹮嘴鹬:雏鸟

地理分布

鹮嘴鹬:地理分布图
鹮嘴鹬:地理分布图

鹮嘴鹬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河北、辽宁、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国外分布于中亚,喜马拉雅山地区国家至印度阿萨姆。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南亚。

分布状况:罕见地方性留鸟及垂直性迁移的候鸟。留鸟见于新疆西部、西藏西部、南部及东部、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陕西、河北、河南、云南北部。迷鸟见于西双版纳(云南南部)。

生活习性

鹮嘴鹬
鹮嘴鹬
鹮嘴鹬
鹮嘴鹬

鹮嘴鹬栖息于山地、高原和丘陵地区的溪流和多砾石的河流沿岸。分布的海拔高度从东部的近海平面到西部的45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冬季多到低海拔的山脚地带活动。常单独或成3—5只的小群出入于河流两岸的砾石滩和沙滩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也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都伸入水中觅食。性机警,稍有声响,即蹲下不动,直到危险临近时,才沿砾石间曲折小径急速走开或起飞逃走。

鹮嘴鹬主要食蠕虫、蜈蚣以及蜉蝣目、毛翅目、等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小鱼、虾、软体动物。常单独或成2~3只的小群在河边砾石滩上,用长而弯曲的嘴在砾石缝中探觅食物,或将嘴倾斜地伸入洞穴中掏捕食物。有时也在地面或水面直接啄食,有时甚至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也沉入水中,用长而弯曲的嘴探捕水底食物。

生长繁殖

鹮嘴鹬:飞行图
鹮嘴鹬:飞行图

鹮嘴鹬的繁殖期为5~7月,成对营巢繁殖。4月初至4月中旬雄鸟即开始呜叫和追逐雌鸟。4月末5月初对即形成,并开始成对营巢。通常营巢于河岸边砾石间或山区溪流中的小岛上。巢甚简陋,主要在砾石间稍微扒成一浅坑,内无任何铺垫物,或仅放一些小圆石。

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绿灰色或灰色,被有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6~53×34~38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保护现状

鹮嘴鹬
鹮嘴鹬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朱鹮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外交活动

朱鹮的图片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英文名:Crested Ibis)是鹮科朱鹮属的鸟类。

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为雄雌同形同色的鸟类,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喜欢栖息在高大的乔木顶端,在水田、沼泽、山区溪流附近觅食。朱鹮在日本、俄罗斯、朝鲜三个国家已经被宣告灭绝。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南至安徽、浙江,西到甘肃中部。

中文学名:朱鹮

拉丁学名:Nipponia nippon

英文俗名:Crested Ibis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5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鹮科(Threskiornithidae)

中文属名:朱鹮属(Nipponia)

繁殖区:古北界 : ne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6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濒危物种

Endangered(EN)

有灭绝危机的物种!

外形特征

朱鹮
朱鹮

朱鹮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脸为朱红色,嘴细长而末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绯红色。叫声粗哑并伴有咕哝声。

地理分布

朱鹮上世纪前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朱鹮在日本、俄罗斯、朝鲜三个国家已经被宣告灭绝。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南至安徽、浙江,西到甘肃中部。

生活习性

朱鹮
朱鹮

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它们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平时成对或小群活动。

食物

有鲫鱼、泥鳅、黄鳝等鱼类,蛙、蝌蚪、蝾螈等两栖类,蟹、虾等甲壳类,贝类、田螺、蜗牛等软体动物,蚯蚓等环节动物,蟋蟀、蝼蛄、蝗虫、甲虫、水生昆虫及昆虫的幼虫等,有时还吃一些芹菜、稻米、小豆、谷类、草籽、嫩叶等植物性的食物。

它们在浅水或泥地上觅食的时候,常常将长而弯曲的嘴不断插入泥土和水中去探索,一旦发现食物,立即啄而食之。休息时,把长嘴插入背上的羽毛中。飞行时头向前伸,脚向后伸,鼓翼缓慢而有力。

栖息地

朱鹮在野生环境中喜欢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的高大的树上。它们选择栗树、栓皮栎树、乔木树、白杨树或松树,在粗大的树枝间,用树枝、草棍搭成一个简陋的巢。巢是平的,中间稍下凹,像一个平盘子,外径73厘米,内径53厘米,深8厘米,距地面高度为5—20米。巢由树枝架成,里面垫以玉米杆、蕨类、细藤条、草叶及草根等,有时也利用旧巢。

生长繁殖

T.94《朱鹮》特种邮票
T.94《朱鹮》特种邮票

春季是朱鹮的繁殖季节,这时成年的雄鸟和雌鸟结成配偶,离开越冬时组成的群体,分散在高大的树上筑巢、产卵。这时它会用嘴不断地啄取从颈部的肌肉中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的色素,涂抹到羽毛上,使它的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等都变成灰黑色。

朱鹮每窝产卵2—4枚,卵的大小约为65×45毫米,卵重70克左右,表面是蓝灰色或浅绿色的,上面带有黑褐色的斑点。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经30天左右的孵化,小朱鹮破壳而出。60天后,雏鸟的羽翼丰满起来,但还远没发育成熟,它们的羽毛比成熟朱鹮的颜色稍深,呈灰色。直到3年之后,小朱鹮才完全发育成熟,并开始生儿育女。

保护现状

朱鹮
朱鹮

1986年在中国林业部的支持下,陕西省政府在洋县成立“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专门负责朱鹮的保护与研究。

从1993年至2003年,在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十三个朱鹮保护地,总面积达四千二百三十公顷,此外为了扩大种群,北京动物园还积极开展朱鹮人工繁殖的研究,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繁殖朱鹮的科研机构。

2005年8月9日,汉中朱鹮生存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朱鹮在浙江省德清县开始进行野外放养训练和养殖,浙江大学提供技术支持。

濒危原因
朱鹮
朱鹮

朱鹮受到生存环境恶化、天敌威胁和自身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而濒危。由于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遭砍伐,以及适合朱鹮觅食的水田大面积改造为旱田,本物种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收缩,另外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农药也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朱鹮种群高度密集,至今只有一个野外种群,一旦爆发疫情很容易造成种群灭绝,另外自身繁殖能力低下与抵御天敌的能力较弱也是造成本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 生效年代:1997年

IUCN濒危等级:濒危 生效年代:1996年

IUCN濒危等级:END 生效年代:2003年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生效年代:1989年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生效年代:1996年

日本存活现状
朱鹮
朱鹮

朱鹮是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圣鸟,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奈良时代。在皇室某些重要仪式里,朱鹮羽毛是必不可少的供奉。时至今日,朱鹮色仍然是日本人民十分喜爱的颜色,甚至作为皇宫的主色调,也经常用在皇妃的和服上。日本传统歌曲中,更是不乏对朱鹮的赞颂。

在20世纪30年代朱鹮因为数量过多危害农业生产而遭到日本政府有组织的捕猎。

1967年,鉴于当时朱鹮数量呈急速下降的趋势,日本在新易县佐渡岛建立了日本朱鹮保护中心。当时,除人工饲养的朱鹮外,日本还有野生的朱鹮。

1979年,日本全境只剩下8只朱鹮,这些幸存的朱鹮全部生活在佐渡岛。

1981年,有2只朱鹮死去。为了使朱鹮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政府决定把6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

1982年8月,佐渡岛保护中心有5只朱鹮,到1985年只剩下3只。这3只朱鹮平均年龄12.5岁,两雌一雄。一只雌鸟叫阿青。另一只雌鸟叫阿金,它跟雄鸟阿绿配成一对。

日本国内人工饲养的最后一只朱鹮——27岁的朱鹮“老太太”阿金最终于2004年死去,自此日本血统的朱鹮全部灭绝。

1998年至2007年中国分三次赠送的5只朱鹮,于2007年底发展到了94只。2008年,这批朱鹮又产卵95枚,截止2008年5月已孵出15只幼鸟,存活14只。

外交活动

中、日两国自1985年起共同保护朱鹮,并续签订了《日中共同保护朱鹮计划》,各自就立法及教育推广而努力。

1998年江泽民出访日本,代表中国政府向日本人民赠送两只朱鹮“友友”和“洋洋”。

2000年朱镕基访日,应日方要求又提供了另一只朱鹮“美美”(给友友和洋洋当时唯一的儿子“优优”配对)。

2007年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代表中国政府再向日本赠送一对朱鹮,于是,作为友好使者的“华阳”和“溢水”于2007年11月18日抵达日本。

2012年8月中方原计划向日本赠送两只朱鹮,但由于近期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对立激化,中方担心原定在中国举行的朱鹮赠送签字仪式会导致国内舆论的反弹,因此决定暂缓该计划。

本文Hash:a46993b3cef9c84a1c875b8f8d8fb52b62ff57c7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