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蹼鸻的外形特征

导读: 外形特征

半蹼鸻的图片

半蹼鸻(学名:Charadrius semipalmatus,英文名:Semipalmated Plover)是鸻科鸻属的鸟类。

半蹼鸻,属鸻科(Charadriidae)是鸻形目的一科.

中文学名:半蹼鸻

拉丁学名:Charadrius semipalmatus

英文俗名:Semipalmated Plover

命名作者:Bonaparte, 1825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鸻科(Charadriidae)

中文属名:鸻属(Charadrius)

繁殖区:北美洲 : n

非繁殖区:s 北美洲, 拉丁美洲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小、中型涉禽,体长约240毫米;嘴形细狭,尖端具隆起;鼻孔直裂,有鼻沟;跗骨后侧具网状鳞,前缘亦常具网状鳞;趾不具瓣蹼;中爪不具栉缘。共有32属63种,分布遍于全世界。在高纬度繁殖的种为候鸟,其中有些种能迁徙到很远的地方。除繁殖季节,鸻类高度结群。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部分取食植物。日夜活动。在沼泽附近杂草丛生的地面凹陷处营巢。每窝产卵4~5枚。卵皮黄色或灰色,有黑斑点。雏鸟为早成性。雌雄皆孵卵和照料幼鸟。

在地面行走迅速而敏捷,常10~20只结群活动。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蠕虫、蜗牛、海产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栖息于河川、稻田、草原和山地,平时大群活动,只在繁殖季节成对。飞行迅速,两翅拍击很快。繁殖时期常上下飞翔,鸣声嘹亮,十分悦耳。以蠕虫和昆虫为食,也吃禾本科、莎草科、蓼科等植物的种子和嫩芽。中国只有1个亚种,在北方繁殖。迁徙几乎遍布全国。金眶鸻,栖息于沿海、小河的砂砾岸边或河中的沙滩。单独或三五成群在沙滩上行走,边走边叫,取食甲虫、蜗牛等。中国有3个亚种,繁殖在东北、河北、山东,直至甘肃、四川、云南。在长江以南地区越冬。蒙古沙鸻,生活在海边沙滩上,有时也到湖畔或江岸。是中国常见的旅鸟。不结大群。两翅强,飞行迅速,击动较快,下降接近地面十分敏捷。

半蹼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半蹼鹬的图片

半蹼鹬(学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英文名:Asian Dowitcher)是鹬科半蹼鹬属的鸟类。

半蹼鹬(Limnodromus scolopaceus)黑褐色的喙,喙基暗绿或黄绿色,嘴长且直,喙端膨大。脚为褐绿色或黄绿色。繁殖期为红褐色,头、颈、胸、腹锈红色,并布满暗褪色斑点。翅下覆羽为白色,散布棕色横斑。非繁殖期羽色偏灰,腹部白色,喉、前颈、胸为乌灰色。主要在西伯利亚的东北部、圣劳伦斯岛以及美国阿拉斯加西部沿海繁殖,在美国西部和南部沿海以及圭地马拉、萨尔瓦多等地越冬。1990年2月14日在台湾的宜兰县被发现 (何仁德,1991)。在中国香港的米浦有4个分布记录,此外在新疆、河北各有1次记录(Carey el a1.,2002)。

中文学名:半蹼鹬

拉丁学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英文俗名:Asian Dowitcher

命名作者:Blyth, 184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半蹼鹬属(Limnodromus)

繁殖区:古北界 : c

非繁殖区:东洋界, 澳洲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5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半蹼鹬
半蹼鹬

描述

:半蹼鹬全长约35cm。体色和体型与塍鹬相似,但略小。嘴直长,前端膨大,其上具许多细孔,嘴长超过尾长。夏羽能体赤褐色。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均无纯白色部分。背部有明显的黑色菱状轴斑及白色羽缘。冬羽赤褐色全部消失,通体以灰褐色为主。上体略沾淡黄褐色,眉纹污白色。下体白色,颈侧、胸侧具灰褐纵纹。嘴长而直,黑色。脚黑色。

地理分布

分布状况:国外见于西西伯利亚、蒙古、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

分布范围:繁殖于中国东北北部齐齐哈尔、白城、泰康和牡丹江西部;迁徙经过东北西北部额尔古纳河,牡丹江,河北,湖北汉口,上海,福建沿海等地及台湾的宜兰、大肝溪口、台南、屏东、澎湖、在东南亚越冬。

生活习性

半蹼鹬
半蹼鹬半蹼鹬繁殖息于浅水沼泽,以昆虫幼虫及小蠕虫为食。在水面用枯草筑巢,每窝产卵2~3枚。数量稀少,一般报告只见到1只或几只,在繁殖地见到10~20对,1990年1月在盐城滩涂见2只,在青岛见3只,1991年1月又在盐城见4只,1991年11月在江苏东台见12只。

国家保护等级:未列入

栗斑鸻的外形特征

栗斑鸻的图片

栗斑鸻(学名:Charadrius pallidus,英文名:Chestnut-banded Plover)是鸻科鸻属的鸟类。

栗斑鸻,属鸻科(Charadriidae)是鸻形目的一科.

中文学名:栗斑鸻

拉丁学名:Charadrius pallidus

英文俗名:Chestnut-banded Plover

命名作者:Strickland, 1853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鸻科(Charadriidae)

中文属名:鸻属(Charadrius)

繁殖区:非洲 : 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小、中型涉禽,体长约240毫米;嘴形细狭,尖端具隆起;鼻孔直裂,有鼻沟;跗骨后侧具网状鳞,前缘亦常具网状鳞;趾不具瓣蹼;中爪不具栉缘。共有32属63种,分布遍于全世界。在高纬度繁殖的种为候鸟,其中有些种能迁徙到很远的地方。除繁殖季节,鸻类高度结群。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部分取食植物。日夜活动。在沼泽附近杂草丛生的地面凹陷处营巢。每窝产卵4~5枚。卵皮黄色或灰色,有黑斑点。雏鸟为早成性。雌雄皆孵卵和照料幼鸟。

在地面行走迅速而敏捷,常10~20只结群活动。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蠕虫、蜗牛、海产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栖息于河川、稻田、草原和山地,平时大群活动,只在繁殖季节成对。飞行迅速,两翅拍击很快。繁殖时期常上下飞翔,鸣声嘹亮,十分悦耳。以蠕虫和昆虫为食,也吃禾本科、莎草科、蓼科等植物的种子和嫩芽。中国只有1个亚种,在北方繁殖。迁徙几乎遍布全国。金眶鸻,栖息于沿海、小河的砂砾岸边或河中的沙滩。单独或三五成群在沙滩上行走,边走边叫,取食甲虫、蜗牛等。中国有3个亚种,繁殖在东北、河北、山东,直至甘肃、四川、云南。在长江以南地区越冬。蒙古沙鸻,生活在海边沙滩上,有时也到湖畔或江岸。是中国常见的旅鸟。不结大群。两翅强,飞行迅速,击动较快,下降接近地面十分敏捷。

红顶鸻的外形特征

红顶鸻的图片

红顶鸻(学名:Charadrius ruficapillus,英文名:Red-capped Plover)是鸻科鸻属的鸟类。

红顶鸻,属鸻科(Charadriidae)是鸻形目的一科.

中文学名:红顶鸻

拉丁学名:Charadrius ruficapillus

英文俗名:Red-capped Plover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1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鸻科(Charadriidae)

中文属名:鸻属(Charadrius)

繁殖区:澳洲界 : Austral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小、中型涉禽,体长约240毫米;嘴形细狭,尖端具隆起;鼻孔直裂,有鼻沟;跗骨后侧具网状鳞,前缘亦常具网状鳞;趾不具瓣蹼;中爪不具栉缘。共有32属63种,分布遍于全世界。在高纬度繁殖的种为候鸟,其中有些种能迁徙到很远的地方。除繁殖季节,鸻类高度结群。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部分取食植物。日夜活动。在沼泽附近杂草丛生的地面凹陷处营巢。每窝产卵4~5枚。卵皮黄色或灰色,有黑斑点。雏鸟为早成性。雌雄皆孵卵和照料幼鸟。

在地面行走迅速而敏捷,常10~20只结群活动。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蠕虫、蜗牛、海产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栖息于河川、稻田、草原和山地,平时大群活动,只在繁殖季节成对。飞行迅速,两翅拍击很快。繁殖时期常上下飞翔,鸣声嘹亮,十分悦耳。以蠕虫和昆虫为食,也吃禾本科、莎草科、蓼科等植物的种子和嫩芽。中国只有1个亚种,在北方繁殖。迁徙几乎遍布全国。金眶鸻,栖息于沿海、小河的砂砾岸边或河中的沙滩。单独或三五成群在沙滩上行走,边走边叫,取食甲虫、蜗牛等。中国有3个亚种,繁殖在东北、河北、山东,直至甘肃、四川、云南。在长江以南地区越冬。蒙古沙鸻,生活在海边沙滩上,有时也到湖畔或江岸。是中国常见的旅鸟。不结大群。两翅强,飞行迅速,击动较快,下降接近地面十分敏捷。

本文Hash:dab9773454ff001412f385636f5607c3958ba917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