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胁姬鹛的简介、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鸟种简介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斑胁姬鹛的图片

斑胁姬鹛(学名:Cutia nipalensis,英文名:Himalayan Cutia)是噪鹛科姬鹛属的鸟类。

斑胁姬鹛是一种属于雀形目、噪鹛科、姬鹛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斑胁姬鹛

拉丁学名:Cutia nipalensis

英文俗名:Himalayan Cutia

命名作者:Hodgson, 183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姬鹛属(Cutia)

繁殖区:东洋界 : e,c Himalayas to sw Sichuan, e Burma to n Ind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8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斑胁姬鹛
斑胁姬鹛

中文名:斑胁姬鹛

英文名:Cutia

雀形目 > 噪鹛科 > 姬鹛属

PASSERIFORMES > Leiothrichidae > Cutia nipalensis

描述:中等体型(19厘米)身具醒目图案而不会误识的鹛。额、顶冠、颈背及飞羽羽缘蓝灰色;上背、背、腰及甚长的尾上覆羽橙棕色;尾、两翼余部及宽阔的过眼纹黑色;下体白,两胁具黑色横斑。雌鸟色较淡,上背及背橄榄褐色而具黑色粗纵纹;过眼纹深褐。

虹膜-红褐;嘴-略黑;脚-黄至橘黄。

叫声:响亮的逐渐上扬的长鸣声cheeeet;双音的chirp及大声而单调的chipchip-chip-chipchip重复多次。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南及东南亚。

地理分布

分布状况:不常见于海拔1800~2600米的山区常绿林。指名亚种为留鸟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melanchima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丘陵地带有记录。

生活习性

习性:于长满真菌的树枝上移动觅食。通常结小群或混群。

栗额鵙鹛的简介、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栗额鵙鹛的图片

栗额鵙鹛(学名:Pteruthius intermedius,英文名:Clicking Shrike-babbler)是绿鹃科鵙鹛属的鸟类。

栗额鵙鹛(学名:Pteruthius intermedius,英文名:Clicking Shrike-babbler)属莺雀科鵙鹛属。是体小而色彩亮丽的分布在印度阿萨姆至中国南方的云南和广西、东南亚及爪哇等地的一种鸟。多个亚种分布提升为了独立鸟种。目前较为缺乏该鸟的影像资料。

中文学名:栗额鵙鹛

拉丁学名:Pteruthius intermedius

英文俗名:Clicking Shrike-babbler

命名作者:Hume, 187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绿鹃科(Vireonidae)

中文属名:鵙鹛属(Pteruthius)

繁殖区:东洋界 : Assam, India, e Burma to s China, s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94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绿色

鸟种简介

栗额鵙鹛
栗额鵙鹛

体小(11.5厘米)而色彩亮丽的鵙鹛。雄鸟额、颏及喉栗色;上体橄榄绿,黑色的翼上覆羽具两道粗显的白色翼斑;眼圈白,眉纹灰白;下体黄。雌鸟下体近白,仅额栗色。亚种yaoshanensis的额及胸栗色。

叫声:细高而刺耳的叫声too-weet-weet-weet。

地理分布

栗额鵙鹛
栗额鵙鹛

分布范围:印度阿萨姆至中国南方、东南亚及爪哇。

分布状况:亚种yaoshanensis于广西西南部;intermedius于云南南部。不常见于海拔500~2500米的较高山区。

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山区森林矮树的顶部,有时他其它种类混群。

斑胁草雁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斑胁草雁的图片

斑胁草雁(学名:Chloephaga picta,英文名:Upland Goose)是鸭科草雁属的鸟类。

斑胁草雁,所属动物界,(学名:Chloephaga pict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喙小腿长;具直立姿态。翅膀的弯曲处有骨质距,为有力的武器。有典型的白色翅斑,腹部有较纤细的黑横斑。解剖特征虽与雁相似,但不是真正的雁。应是陆栖性较强的鹅类。分布局限于南美洲,一般在草地上进食,其食物以水生植物为主。

中文学名:斑胁草雁

拉丁学名:Chloephaga picta

英文俗名:Upland Goose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草雁属(Chloephaga)

繁殖区:南美洲 : Southern Con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斑胁草雁(学名:Chloephaga pict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喙小腿长;具直立姿态。翅膀的弯曲处有骨质距,为有力的武器。有典型的白色翅斑,腹部有较纤细的黑横斑。解剖特征虽与雁相似,但不是真正的雁。应是陆栖性较强的鹅类。分布局限于南美洲,一般在草地上进食,其食物以水生植物为主。

斑胁草雁
斑胁草雁

拉丁名:Chloephagapicta

英文名:UplandGoose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雁形目→鸭科

分布范围: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斑胁草雁

斑胁草雁
斑胁草雁

外文名称: Upland Goose

别称: 高地鹅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草雁属

亚种: 2种

拉丁学名: Chloephaga picta

命名时间: Gmelin, 1789

外形特征

斑胁草雁身长59 – 72 cm,有一个比较长而直并强有力的腿,很适合在陆地步行,跑步和喂养。不仅雌雄有不同的羽毛,两个亚种在外观上也略有不同。其中一种(Chloephaga picta picta)的雄雁具有白色的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两翼后端和翕黑色。翅膀上以黑白斑纹为主,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翼镜,尾巴是黑色。另一种斑胁草雁斑胁草雁(图3)(Chloephaga picta leucoptera)除了身体具有相同的白羽,而整个下体是黑色和白色相间的斑纹。中央尾羽灰色有白色边缘,嘴与脚黑色。

斑胁草雁
斑胁草雁

与两种雄雁相比,雌雁有肉桂褐色头部和颈部,胸腹部两侧和翕均黑色,背部和尾巴覆羽黑色,喙黑色,黄色的腿两侧胸部,翅膀几乎等同于雄雁。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栖息于高山湖泊、沼泽、草原和湿地、海岸边的岩石或卵石地区,在草原,牧场和开放的山坡上游牧。几乎活动于所有的高度。飞行速度缓慢没有规律。 斑胁草雁(图5)

经常在附近的淡水区和沿海泻湖活动,陆栖性较强,游泳水平不高,入水时胸部和后躯提高。 性机警而胆怯,人不能靠近,常常很远见人就飞走或游开。在水边游牧觅食,主要是草,种子、浆果、绿藻及各种水生植物。

生长繁殖

在大陆北部的同一地区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繁殖,在福克兰群岛,产卵时间是9月至10月,一般在靠近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的边缘上繁殖。巢建在岩石裂缝中,或是沙质斜坡的洞穴。雄雁领土意识强烈。雌雁用植物斑胁草雁(图6)衬里,开始产卵后雌鸟从自己身上拔下大量绒羽放于巢内。每窝产粉色卵5-7枚,雌雁单独孵化,孵化期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就离开了鸟巢,第二天即能进行游泳和活动,但仍由亲雁伴随觅食昆虫和植物饲料。2龄时性成熟。

亚种分化

(2种)

1.Chloephaga picta picta 白胸斑胁草雁,分布于智利中部和阿根廷中部到火地岛。

斑胁草雁
斑胁草雁

2.Chloephaga picta leucoptera 斑纹胸斑胁草雁,分布于福克兰群岛。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本文Hash:d510dd2e02653cc8ef8e0a9ed0342d21d45af33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