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人工词养
红头鹦哥(学名:Psittacara erythrogenys,英文名:Red-masked Parakeet)是鹦鹉科卡拉锥尾鹦鹉属的鸟类。
红面具锥尾鹦鹉(学名:Aratinga erythrogenys)又名红头鹦哥,为鹦鹉科锥尾鹦哥属动物,是典型的攀禽。主要栖息于森林地区、半开阔的林区、棘丛灌木平原地区、树木茂盛的干燥地区。主要食物为水果、种子、浆果、坚果等。仅分布在厄瓜多西南方及秘鲁西北方。
中文学名:红头鹦哥
拉丁学名:Psittacara erythrogenys
英文俗名:Red-masked Parakeet
命名作者:Lesson, 1844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卡拉锥尾鹦鹉属(Psittacara)
繁殖区:南美洲 : w Ecuador, nw Peru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红头鹦哥红面具锥尾鹦鹉
红面具锥尾鹦鹉体长33厘米,体重165-200克。这种鹦鹉头部红色面积较广,鸟体为绿色,前胸和下腹部带有些黄绿色;
前额、头顶、眼睛周围、脸颊以及翅膀弯曲的部分和大腿都带有红色的羽毛分布;翅膀内侧的飞行羽以及尾羽为橄榄黄色,眼睛周围有白色的裸皮;
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鸟喙为肉色,虹膜为桔红色。
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生长在干燥、潮湿的森林、潮湿的长绿树林、落叶性森林以及热带稀树草原等地区,从海平线至海拔2500m皆有其踪迹,但主要栖息地都在海拔1000m以下。
红头鹦哥红面具锥尾鹦鹉
干燥及半干燥的地区是它们的最爱,喜群居,尤要栖息于干燥、热带的低纬度森林地带,充满棘丛和树木的平原、以及纬度约2600米的松木山林区;有时候他们也会前往农耕区以及果园觅食。
他们通常都成群活动,平常会聚集约20到30只左右,群聚数量完全视食物的多寡充足与否而定,通常他们在清晨和黄昏往返栖息的树木之间才会被看见,尽管他们飞行的高度比较高,但是仍然很容易被发现,因为他们的叫声非常嘈杂。
繁殖
在野外的繁殖大多于春季开始,在厄瓜多尔西南部的族群约于1-3月的雨季时繁殖。筑巢在树洞或白蚁窝中,也有纪录在悬崖岩洞中筑巢,一次通常会产下3到4枚卵,孵化期间为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50天。性成熟约3岁左右。
人工豢养的红面具锥尾鹦鹉很容易繁殖,繁殖期从5月开始,可以提供30×30×50厘米的厚木巢箱。成对分开饲养繁殖效果较好。
繁殖期将外在干扰减至最低,如幼鸟孵出时须每日准备充足的食物供亲鸟喂食,尤其是软性食物;一次约产3-4枚卵,通常3枚,孵化期约23-25天,羽毛长成约50天。鸟舍中的红面具锥尾鹦鹉很嘈杂,尤其在有人接近时,适应环境后会与大部分的锥尾鹦鹉一样变的强壮。
保护现状
红面具锥尾鹦鹉体型则较小,可爱的模样十分讨喜,分布地区不广,栖息地破坏及捕捉作为活体出售使的数量有下滑的趋势,但在国外鹦鹉养殖业中仍属普遍,能学会重复一些人话。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NT)
人工词养
词养管理
面具美丽讨喜的外表长获得不少人的喜爱,作为 自幼养起会是很亲人互动性很高的鹦鹉,行为逗趣,生性好奇,鸟舍中的红面具锥尾鹦鹉很吵杂,尤其在有人接近时或兴奋、照顾上并不困难。
红头鹦哥红面具锥尾鹦鹉
平时喜欢自己配制饲料的朋友,就一定要注意合理配置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了。主要的营养成分指标如下:
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鹦鹉肌肉、神经、血液、皮肤、内脏和羽毛等部分的主要成分,一般要求含量在15%—30%左右,视实际需求而定。例如幼鸟的需求量就比较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分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两种。纤维太高营养价值会较低,以至鹦鹉生长减慢,太低又会减慢肠道活动。一般需求为3%—5%。
3.脂肪。脂肪属高能量物质,也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原素,脂肪还可以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如果脂肪含量太低,可能影响维生素ADEK等的吸收,脂肪需求量一般在1%—5%左右。
常见病
球虫病(Coccidiosis)
临床上,鹦鹉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可为体内寄生虫以及体外寄生虫感染两大类,而体内寄生虫又可分为单细胞的原虫类(Protozoa),以及多细胞的体内虫如线虫、绦虫两大类。
红头鹦哥红面具锥尾鹦鹉
滴虫症(Trichomoniasis)
滴虫症是鹦鹉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滴虫虫体呈梨型,有鞭毛,具有运动性,会造成鸟类并发口腔型、脐带型以及内脏型等三种型式的病变。口腔型病变最为常见,此病症主要将引起爱鸟的上、下颚、食道及喉部产生病变。
打开爱鸟的喙,会发现黄白色干酪样团块,这些团块会阻碍爱鸟进食或饮水,严重还会压迫呼吸系统,造成爱鸟呼吸困难等问题,一般来说,感染口腔型病变的鸟会有下痢、食欲减退、口腔出现黏液的症状,并因此体重下降、生长不良,且容易二次感染其它种类疾病。
感染脐带型病变的雏鸟,脐带周围会出现黄色硬块,使得雏鸟发育迟缓。内脏型病变则会造成鸟儿内脏发生明显的病变,多半在肝、肺等器官会出现黄色、干酪样的结节,对幼鸟来说,伤害非常的大,而此病征多半是由父母鸟育雏时垂直传染、或是笼子中食物、饮水被虫体污染而产生。
蓝头金刚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蓝头金刚鹦鹉(学名:Primolius couloni,英文名:Blue-headed Macaw)是鹦鹉科小金刚鹦鹉属的鸟类。
蓝头金刚鹦鹉,学名Propyrrhura couloni,是小型金刚鹦鹉中最稀少、最不普及、身价最高、知名度最低的神秘种类。与一般金刚鹦鹉的不同处是其脸颊裸面部位呈灰黑色,但幼鸟时期仍是呈现白色裸面,此一特征会随年纪增长而改变。
中文学名:蓝头金刚鹦鹉
拉丁学名:Primolius couloni
英文俗名:Blue-headed Macaw
命名作者:Sclater, PL, 1876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小金刚鹦鹉属(Primolius)
繁殖区:南美洲 : w Amazon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外形特征
蓝头金刚鹦鹉蓝头金刚鹦鹉身长41cm,体重205-295g,平均寿命约25年。体形短胖,短方形的尾巴,头部呈现亮丽的蓝色。成鸟的头至胸部是亮丽的蓝色羽毛,耳旁有一圈黑色的羽毛,黑色为底的鸟喙,两侧有一抹红色。身体和翅膀为深浅不一的黄绿色,尾羽带有一些蓝色的光泽。脚为灰色。 幼鸟的头颈仍保留较多的绿色羽毛,随着年龄增加,才渐渐换成蓝色羽毛。公母外表无明显差异,公鸟的较圆,母鸟则较呈椭圆状。
蓝头鹦鹉分三个亚种,主要差异是头部蓝色的深浅与分布面积多少。不同亚种的蓝头鹦鹉,外观上,大致只有羽色深浅及蓝绿分布范围上的差异。幼鸟的头颈仍保留较多的绿色羽毛,随着年龄增加,才渐渐换成蓝色羽毛。公母外表无明显差异,公鸟的较圆,母鸟则较呈椭圆状。
生活习性
蓝头金刚鹦鹉多被发现栖息于潮湿低地、长绿树林、丘陵地、河域旁与开放性森林区中,偶尔也在人类的村落或小镇被发现踪迹,群居性不强,大多两三只一起活动,常出现于集水区觅食与活动,它们也是南美洲最不容易在野外看到的金刚鹦鹉之一,所以其自然生态以及野外族群的相关记载与资料相较于其它金刚鹦鹉少了许多,野外繁殖季始于春天。
蓝头金刚鹦鹉属不算太吵杂的鸟,啃咬的破坏性也较小,生性较沉稳、安静,个性害羞,容易紧张,温驯、高贵没有攻击性,不喜欢拥抱但热爱主人的抚摸。
生长繁殖
蓝头金刚鹦鹉卵生。在繁殖方面的数据也很少,蓝头金刚鹦鹉一年约可以繁殖2次,通常一次会产下3到4枚卵,孵化期26天,雏鸟羽毛长成需要12周。
蓝头金刚鹦鹉的繁殖成果是非常少见的,主要因素是数量太少,其价位高昂也是原因之一,笼养鸟繁殖季大多起于春天,一年可繁殖2次,有些亲鸟会全年繁殖,繁殖期时公鸟明显变的有攻击性与侵略性,繁殖者多使用一般木制直式巢箱(12x12x24)。
繁殖期因地而异,巴拿马2-4月、哥伦比亚2-5月、委内瑞拉2月、厄瓜多尔多2-5月。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保护现状
蓝头金刚鹦鹉蓝头金刚鹦鹉在野外处境相当艰难,由于栖息地与分布范围小、盗捕情形严重、栖地破坏以及野外繁殖力低等种种因素,数量一直处于稀少且危险的地步,据悉2008年野外总数量约在100~200只上下,在高利润的盗捕贩售至国际间恶行下(国际间价位相当高,欧洲繁殖场售价多在一万多美元以上),数量更是日益下降。
科学家已经认定蓝头金刚鹦鹉已经在野外绝迹,并将其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濒危(EN)。
人工饲养
蓝头金刚鹦鹉同于一般金刚鹦鹉,需要较高热量与多样化的食物种类来维持良好健康,坚果类、种子类、蔬果类都是必备的日常食物,搭配适量的高品质鸟饼干与维他命等营养添加剂会使牠们更加健康,人工繁殖的蓝头金刚鹦鹉容易驯服且相当健壮,适应力良好,与一般金刚鹦鹉一样很爱啃咬且破坏力强,饲养者多会提供树枝木材供其咬嚼,适当的洗澡会保持其羽毛色泽及健康。此外,蓝头金刚鹦鹉适合养在较宽敞可供飞行的鸟舍里,饲养方式与同体型大小的金刚鹦鹉相去不远(如蓝翅、栗额、红腹金刚等)。
紫蓝金刚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紫蓝金刚鹦鹉(学名: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英文名:Hyacinth Macaw)是鹦鹉科琉璃金刚鹦鹉属的鸟类。
蓝紫金刚鹦鹉(学名: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它美丽的外表及巨大的体型使得它特别引人注目,它与绿翅金刚鹦鹉一样,体型虽大但是却有着非常友善近人的性格,也是因为它不凡的外貌,有许多被盗捕交易至宠物市场中,加上栖地破坏与巢穴不足,野外的蓝紫金刚鹦鹉只剩3000只左右。
中文学名:紫蓝金刚鹦鹉
拉丁学名: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
英文俗名:Hyacinth Macaw
命名作者:Latham, 1790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琉璃金刚鹦鹉属(Anodorhynchus)
繁殖区:南美洲 : c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主要羽色:蓝色
外形特征
紫蓝金刚鹦鹉紫蓝金刚鹦鹉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体长100cm-107cm,重达1.4-1.7公斤,翼展度1.3-1.5米。它具美丽鲜艳的蓝色羽毛和弯钩一样的巨大鸟喙。足有四英尺长和展开可宽达四尺的翅膀。
紫蓝金刚鹦鹉的羽毛是纯蓝色,接近靛蓝色。它们的喙呈黑色,下喙的后端及眼周有黄色的裸露不像金刚鹦鹉属内其他的品种,紫蓝金刚鹦鹉眼睛周围没有白色而无羽毛的皮肤。
紫蓝金刚鹦鹉的性别基本上无法从外表上分辨,但雌性的一般是较为纤细。其强而有力的喙可轻易地于短时间内拆毁鸟笼的铁枝,也可咬开坚果及种子,甚至椰子。
生活习性
紫蓝金刚鹦鹉
紫蓝金刚鹦鹉喜爱活动于开阔的树林里,避开终年潮湿的森林,爱栖息于有丰富核果的棕榈树林中,通常成对或一小群活动,很少发现落单的蓝紫金刚独自活动。
在野生条件下,它们以两种不同的棕榈果为食;在家养条件下,以澳大利亚胡桃,巴西豆,榛子,胡桃,杏仁,大胡桃,坚果和椰子进行饲养都非常成功,苏式饼干,水果和蔬菜也可以作为补充食物。它们的饮食要求较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它们的食性较为特殊,得吃一种棕榈果实,建议用大块的椰子壳和果肉来代替。在繁殖期内,被捣成圆块儿的谷类,椰子加猴食和狗食,软质食物混合小麦面包,混合水果,奶粉,蜂蜜,维生素,鸡蛋壳等等都是很好的食物。
地理分布
主要的族群分布在巴西北部,在玻利维亚的东部及巴拉圭北部也曾发现其踪迹。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长繁殖
紫蓝金刚鹦鹉紫蓝金刚鹦鹉约于7月或12月时进入繁殖季节,通常一窝有2颗蛋,但通常只有一只会存活,原因在于亲鸟只尽力照顾第一只孵出的幼鸟,后来孵出的小蓝紫金刚无法和自己的兄弟或姊妹争食物,所以常死于脱水、体重下降等因素,而且有百分之四十的蛋会被乌鸦、犀鸟(巨嘴鸟)和一些森林中的哺乳动物所吃掉,更使它们的数量无法上升,幼鸟约与父母亲生活半年至一年后会离开亲鸟,蓝紫金刚鹦鹉约于7岁时会组成家庭,然后繁殖。
野外的蓝紫金刚鹦鹉繁殖相当缓慢,通常3、4年只成功扶养一只后代长大,许多人工饲养的蓝紫金刚鹦鹉都是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时由野外捕捉的野生鸟,繁殖期间领域性会变的很强且有攻击性,它们所需要平均窝卵数为2颗,通常第1颗生下后母鸟即开始孵蛋,孵化期约需26-28天,幼鸟生长的速度很快,幼鸟约在3个月大时羽毛长成,但是在大型金刚鹦鹉来说,但是人工繁殖的蓝紫金刚鹦鹉繁殖难度不是很高,也比一些大型金刚鹦鹉来的多产一些。
保护现状
紫蓝金刚鹦鹉农业、畜牧业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栖息地,盗捕鹦鹉的人觊觎它们的高价位,而每年造成许多的蓝紫金刚不幸死亡。1986估计野生蓝紫金刚鹦鹉个体是1,500个年到1,000只。但是造成数量无法提升的主要原因有95%是因为栖息地破坏而衍生出的巢穴严重不足,这些种种的因素使得野外蓝紫金刚鹦鹉面临绝种的危机,现今有许多国际性的组织都致力于蓝紫金刚鹦鹉的保育工作,由于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介入,在2003年估计总数上升至6,500只左右。
人工饲养
配对
紫蓝金刚鹦鹉蓝紫鹦鹉的性成熟期大约为四年。一般说来,它们需要一年的时间来熟悉配偶。饲养
就蓝紫鹦鹉而言。我们用的鸟笼尺寸为4(宽)*8(长)*3(高)(单位:英尺)。在温和的佛罗里达,鸟笼可被置于户外;放置于离地面4英尺的地方,鸟笼必须结实,以防鹦鹉的破坏。鸟巢可用一个装威士忌酒的木桶,在它的一边上开一个直径7英寸的洞,并以此和鸟笼相连。这个洞穴距离木桶上缘约3英寸。安置鸟巢的时候,作为巢区的部分要填放干净的木头刨花,大约六英寸深。木桶必须放在鸟笼里与食缸及饮水器相对的另一边。同时为了保护鸟巢免受雨水和高温的伤害,鸟笼必须有一个顶棚。
产卵和孵化
Noegel报道,紫蓝鹦鹉一窝通常两个蛋。在佛罗里达地区,产卵期是在四月到八月间。孵化期大约要持续28至29天。Noegel还提到利用孵卵器进行孵化作业,但饲养幼鸟则需要人工抚育。在亲鸟没有抚育经验时,用亚马逊鹦鹉进行孵化也是可行的。
分窝饲养
紫蓝金刚鹦鹉当鸟的年龄到了十周的时候,它们就可以吃柔软的猴食或狗食,同时加喂些无子葡萄也可以。但必须加以小心,以免鸟儿吃得过饱。大约年龄到了三个月的时候,紫蓝鹦鹉才能独立生活。饲料
鸟儿以种子,坚果,水果和蔬菜为食。对于一些野生金刚鹦鹉而言,它们的食性较为特殊,得吃一种棕榈果实,可是这在市场上是买不到得。Noegel建议用大块的椰子壳和果肉来代替。在繁殖期内,被捣成圆块儿的谷类,椰子加猴食和狗食,软质食物混合小麦面包,混合水果,奶粉,蜂蜜,维生素,鸡蛋壳等等都是很好的食物。一般情况第一窝幼鸟可以交给它的养父母,或者转移到孵化器内。因为紫蓝鹦鹉通常会毁掉它们的第一窝卵。Noegel称,隐私是繁殖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不要让陌生人接近你的鸟笼除此以外,一定要表现出你对鸟儿的爱和关怀,这样,它们很快就会习惯并喜欢你来到鸟笼的附近。
亚历山大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亚历山大鹦鹉(学名:Psittacula eupatria,英文名:Alexandrine Parakeet)是鹦鹉科鹦鹉属的鸟类。
亚历山大鹦鹉(学名:Psittacula eupatria,英文名:Alexandrine Parakeet),又名阿历山大鹦鹉,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共有5种亚种,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56到62厘米不等。分布地区十分广阔,横跨数个国家,野生鸟栖息于海拔900米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子园等地。中国野外初次记录在云南西部,现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香港(该种群为逃逸后形成的野化种群)。
中文学名:亚历山大鹦鹉
拉丁学名:Psittacula eupatria
英文俗名:Alexandrine Parakee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鹦鹉属(Psittacula)
繁殖区:东洋界 : India through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尚未收录,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红色
外形特征
亚历山大鹦鹉:形态特征图(张瑜绘)
亚历山大鹦鹉体长58厘米,体重26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脸颊和颈部为灰蓝色,公鸟颈部会长出一条灰蓝色的细窄条状羽毛,沿着蜡膜到眼睛有一条黑色羽毛,颈部有著一条很宽的黑色环状羽毛和一条很宽的粉红色环状羽毛;腹部黄绿色,外侧翅膀覆羽带有一块紫红色的羽毛;尾巴羽毛中间上方为绿底外加蓝绿色,尖端黄色;尾巴内侧黄色;鸟喙红色,尖端黄色;虹膜黄白色。
母鸟的颈部没有黑色的和粉红色的环状羽毛,鸟体色较为黯淡,中间尾羽平均长度较公鸟短。幼鸟外型和母鸟相当神似,外侧翅膀没有紫红色的羽毛,要到至少18个月大才会开始发展为成鸟的羽色,完全变成成鸟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个月。
生活习性
亚历山大鹦鹉
大部分栖息于海拔900m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子园等地,偶尔也在都市郊区、公园、花园活动,通常活动时是一小群成群,在食物充足时或在栖息处休息时会大批聚集。
天然食物包含了野外与农田的种子、花、花树的嫩芽、花蜜、水果、谷类及蔬菜,觅食时间主要在早上与傍晚,在许多地区亚历山大鹦鹉的主要食物是农作物,造成农民很严重的损失。
生长繁殖
亚历山大鹦鹉
繁殖季节约在11-4月间;购买人工繁殖成鸟来繁殖的话,难度不高,提供坚固的巢箱,巢箱位置越高越好,且深度宜深一些,亚历山大鹦鹉是很尽职的父母,一窝雏鸟诞生后通常会受到父母完善的照顾,繁殖期间须提供亲鸟充足的食物,通常在2月时进入繁殖期,一窝产3-4颗蛋,约28天后孵化,7至8星期后羽毛长成,手养的亚历山大鹦鹉幼鸟可成为很不错的宠物,它们个性温和,体型大,手养鸟安静又聪明,爱与主人玩耍,说话能力在亚洲长尾鹦鹉算是较好的。
人工繁殖鸟在适应新环境及饲主上不用花太多时间,适应环境后十分强壮且生命力强韧,在鸟舍中是蛮活跃的鹦鹉,不宜与其它种类混养,啃咬力强劲,最好能提供数种玩具和新鲜树枝供其啃咬及玩耍。
地理分布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分布图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
亚种分布
1.Psittaculae.eupatria(AlexandrineParakeet)分布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
2.Psittaculae.nipalensis(NepaleseAlexandrineParakeet)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
3.Psittaculae.magnirostris(AndamanIslandParakeet)分布于安达曼群岛。
4.Psittaculae.avensis(Indo-BurmeseAlexandrineParakeet)分布于印度东北的阿萨姆和N缅甸。
5.Psittaculae.siamensis(LaosAlexandrineParakeet)分布于泰国西部和北部有印度支那中部。
保护现状
亚历山大鹦鹉
捕捉野生的亚历山大鹦鹉至鸟市交易的行为很常见,斯里兰卡的族群由于遭大量捕猎,现今的数量已很稀少,只剩北部有少量族群,在泰国由于幼鸟的过度捕捉,其数量也直线下降,这种情形同样发生在泰国邻近的中南海国家中。
人工饲养
亚历山大鹦鹉
人工繁殖的亚历山大鹦鹉很容易适应新环境本身亦十分强壮且生命力强,是容易把握饲养技术的品种。
性格方面,亚历山大鹦鹉十分活跃,啃咬力强,故不宜和其他品种的鹦鹉混养。
维持清洁卫生对鸟儿的健康甚为重要,所以要经常要给它洗澡,另外定期要替它们灭虫。
初购回来的新鸟要注意保暖,切勿让它处于低过10℃的环境。
亚历山大鹦鹉并不挑食,饲料方面,种子(如葵瓜子、南瓜子)、硬壳果(如Bacon果仁、核桃、榛子)、小麦、稻谷、花生和市面上有售的合成粮等均可作为主粮。另外日常给予一些青菜、苹果、木瓜、蕃茄等蔬果作为副食。对其健康亦甚有帮助。如能定期给予一些蛋粉算干麦皮,对鸟儿的生长亦很有帮助。亚历山大鹦鹉正确的饮食应该是以五谷类、豆类、玉米等为主食,多喂蔬菜和水果作为副食,葵瓜子等油脂成份较高的食物只能作为奖励和玩耍时候的奖品。
亚历山大要到2岁左右才出现性别特征的,雄性亚历山大颈部是有一条红色颈圈的,雌性是没有。
本文Hash:56db165dd4592b5771793ffb6d50833a1225e932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