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黑头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melanocephalus,英文名:Black-headed Trogon)是咬鹃科美洲咬鹃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黑头美洲咬鹃
拉丁学名:Trogon melanocephalus
英文俗名:Black-headed Trogon
命名作者:Gould, 1836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美洲咬鹃属(Trogon)
繁殖区:中美洲 : se Mexico to n Costa Ric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黑头美洲咬鹃
【拉丁学名】Trogonmelanocephalus
【命名者及时间】Gould,1836
【英文名称】Black-headedTrogon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咬鹃目、咬鹃科、咬鹃属
黑头美洲咬鹃
地理分布
分布于伯利兹,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低危(LC)。
黑喉美洲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黑喉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rufus,英文名:Black-throated Trogon)是咬鹃科美洲咬鹃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黑喉美洲咬鹃
拉丁学名:Trogon rufus
英文俗名:Black-throated Trogon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8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美洲咬鹃属(Trogon)
繁殖区:拉丁美洲 : Honduras to Ecuador, Amazonia, s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黑喉美洲咬鹃
【拉丁学名】Trogonrufus
【命名者及时间】Gmelin,1788
【英文名称】Black-throatedTrogon
【亚种分化】6种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咬鹃目、咬鹃科、咬鹃属
黑喉美洲咬鹃
地理分布
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委内瑞拉。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低危(LC)。
伪装美洲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伪装美洲咬鹃
【拉丁学名】Trogonpersonatus
【命名者及时间】Gould,1842
【英文名称】MaskedTrogon
【亚种分化】9种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咬鹃目、咬鹃科、咬鹃属
伪装美洲咬鹃
地理分布
分布于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秘鲁,委内瑞拉。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低危(LC)。
本文Hash:b691b7534f7347f2c6300b0bee9f2ff6aa4ed940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
-
黑头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黑头咬鹃(学名:Harpactesfasciatus,英文名:Malabar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黑头咬鹃 拉丁学名:Harpactesfasciatus 英文俗名:MalabarTrogon 命名作者:Pennant,1769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咬鹃属(Harpactes) 繁
-
蓝顶美洲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蓝顶美洲咬鹃(学名:Trogoncurucui,英文名:Blue-crownedTrogon)是咬鹃科美洲咬鹃属的鸟类。 咬鹃目咬鹃科。体长26-29厘米。分布于墨西哥、巴拿马、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西北部、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地。栖息于森林地带。单独或成对活动。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等。 中文学名:蓝顶美洲咬鹃 拉丁学名:Trogoncurucui 英文俗名:Blue-crow
-
凤头绿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凤头绿咬鹃(学名:Pharomachrusantisianus,英文名:CrestedQuetzal)是咬鹃科绿咬鹃属的鸟类。 咬鹃目(Trogon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只有咬鹃科(Trogonidae)1科,是热带森林中的攀禽,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都有分布。 中文学名:凤头绿咬鹃 拉丁学名:Pharomachrusantisianus 英文俗名:Creste
-
白眼美洲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白眼美洲咬鹃(学名:Trogoncomptus,英文名:ChocoTrogon)是咬鹃科美洲咬鹃属的鸟类。 咬鹃科(Trogonidae)属中小型鸟类,共39种。是产于温暖地区的常见鸟类。羽密而柔,雌雄不同。腹部鲜红至黄色,胸和上体色深。非洲和美洲的咬鹃,雄鸟的上体彩虹色;亚洲的咬鹃,雄鸟不具光泽,但头、胸、腰和尾带红色或粉红色。 中文学名:白眼美洲咬鹃 拉丁学名:Trogoncomptu
-
灰尾美洲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灰尾美洲咬鹃(学名:Trogonmassena,英文名:Slaty-tailedTrogon)是咬鹃科美洲咬鹃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灰尾美洲咬鹃 拉丁学名:Trogonmassena 英文俗名:Slaty-tailedTrogon 命名作者:Gould,1838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美洲咬鹃属(Trogon
-
绿颊非洲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绿颊非洲咬鹃 【拉丁学名】Apalodermanarina 【命名者及时间】Stephens,1815 【英文名称】NarinaTrogon 【亚种分化】6种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咬鹃目、咬鹃科、咬鹃属 绿颊非洲咬鹃 地理分布 分布于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刚果,对,科特迪瓦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
-
红头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红头咬鹃(学名:Harpacteserythrocephalus,英文名:Red-headed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红头咬鹃(学名:Harpacteserythrocephalus),是咬鹃目咬鹃科咬鹃属的一种,体色艳丽,因其雄鸟的头部红色而得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易危,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在中国还分布有两外两种咬鹃:
-
金头绿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金头绿咬鹃(学名:Pharomachrusauriceps,英文名:Golden-headedQuetzal)是咬鹃科绿咬鹃属的鸟类。 咬鹃目(Trogon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只有咬鹃科(Trogonidae)1科,是热带森林中的攀禽,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都有分布。 中文学名:金头绿咬鹃 拉丁学名:Pharomachrusauriceps 英文俗名:Gold
-
灰胸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灰胸咬鹃(学名:Harpacteswhiteheadi,英文名:Whitehead’s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咬鹃共有1科6属39种,属小型攀禽。异趾形,1、2趾向后,3、4趾向前。羽色艳丽,具金属光泽。翅短、圆,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甚短;尾显较翅长,尾羽宽,羽端在成鸟近平截形,在幼鸟则形尖,最外侧3对长短差异大,越向外侧越短;跗蹠上半段被羽;颊部分裸露;两性异色。 中文学名
-
红腰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红腰咬鹃(学名:Harpactesduvaucelii,英文名:Scarlet-rumped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红腰咬鹃 拉丁学名:Harpactesduvaucelii 英文俗名:Scarlet-rumpedTrogon 命名作者:Temminck,1824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
-
紫顶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紫顶咬鹃(学名:Harpactesdiardii,英文名:Diard’s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紫顶咬鹃 拉丁学名:Harpactesdiardii 英文俗名:Diard’sTrogon 命名作者:Temminck,1832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咬鹃属(Harpactes) 繁殖区:
-
橙腰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橙腰咬鹃(学名:Harpactesorrhophaeus,英文名:Cinnamon-rumped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橙腰咬鹃 拉丁学名:Harpactesorrhophaeus 英文俗名:Cinnamon-rumpedTrogon 命名作者:CabanisHeine,1863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
-
红枕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红枕咬鹃(学名:Harpacteskasumba,英文名:Red-naped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腹部鲜红至黄色,胸和上体色深。非洲和美洲的咬鹃,雄鸟的上体彩虹色;亚洲的咬鹃,雄鸟不具光泽,但头、胸、腰和尾带红色或粉红色。树栖性,善爬不善走、跳,飞行能力不强,不迁徙。以果实或昆虫为食。主要分布于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 中文学名:红枕咬鹃 拉丁学名:Harpacteskasu
-
斑尾非洲咬鹃的简介、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斑尾非洲咬鹃 【拉丁学名】Apalodermavittatum 【命名者及时间】Shelley,1882 【英文名称】Bar-tailedTrogon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咬鹃目、咬鹃科、咬鹃属 斑尾非洲咬鹃 地理分布 分布于安哥拉,布隆迪,喀麦隆,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卢旺达,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