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垂麦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肉垂麦鸡的图片

肉垂麦鸡(学名:Vanellus indicus,英文名:Red-wattled Lapwing)是鸻科麦鸡属的鸟类。

肉垂麦鸡(学名:Vanellus indicus)为鸻科麦鸡属的鸟类。栖息地通常在湿地、水塘、水渠,沼泽等,有时也远离水域,如农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区。食蝗虫、蛙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种子等。分布于西亚、南亚和中国。

中文学名:肉垂麦鸡

拉丁学名:Vanellus indicus

英文俗名:Red-wattled Lapwing

命名作者:Boddaert, 1783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鸻科(Charadriidae)

中文属名:麦鸡属(Vanell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also Middle E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0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肉垂麦鸡
肉垂麦鸡肉垂麦鸡整个头、颈和胸黑色,眼前具一红色肉垂。眼后有白斑。后颈有一白色领圈,位于黑色后颈之下,两端与白色下体相连,背、肩、腰橄榄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尾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中央尾羽具褐色羽端,中覆羽、小覆羽辉紫色;飞羽和初级覆羽黑色,内侧次级飞羽与背同色,但基部白色,大覆羽也为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也为白色。幼鸟喉白色,头和颈缀有褐色,余同成鸟。

虹膜棕红色,嘴红色,尖端黑色,脚和趾鲜黄绿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175—210克,雌性170克,体长雄性321一339毫米,雌性313毫米;嘴峰雄性29—32毫米;翅雄性212一224毫米,雌性212毫米;尾雄性104—121毫米,雌性104毫米,跗跖雄性80一89毫米。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肉垂麦鸡
肉垂麦鸡肉垂麦鸡分布图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兰卡,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

旅鸟:巴林,约旦。

中国分布

云南(留鸟),分布地点包括思茅、永德(勐底,大雪山)、双江(城郊,勐库)、耿马(城郊,勐定四方井)、龙陵、腾冲、丽江、大理、景洪(橄榄坝,小勐养,勐龙,)、勐腊(小勐仑、勐醒)、勐海(城郊,勐阿)、潞西、陇川(户撒)、盈江、通海等。在广东南部、广西、海南、贵州等地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肉垂麦鸡
肉垂麦鸡肉垂麦鸡栖息于草地、牧场、水塘、水渠和农田地区;也出现于低洼的林间空地和开阔的田坝地带。常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非繁殖期也集成大群。性胆小而机警,多在晚上活动,白天有时也活动。飞翔时两翅煽动缓慢,飞行速度慢,飞的高度也不高,但在危急时也能快速飞翔。

肉垂麦鸡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

肉垂麦鸡的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水域附近开陶的草地上或裸露地上和沙地上。雌雄成对营巢繁殖。领域性强。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灰褐色,被有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0~45×28—3l毫米。

亚种分化

肉垂麦鸡
肉垂麦鸡肉垂麦鸡西亚亚种Vanellus indicus aigneri

肉垂麦鸡指名亚种Vanellus indicus indicus

肉垂麦鸡斯里兰卡亚种Vanellus indicus lankae

肉垂麦鸡云南亚种Vanellus indicus atronuchalis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级。

勺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勺鸡的图片

勺鸡(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英文名:Koklass Pheasant)属鸡形目雉科勺鸡属,又名柳叶鸡、角鸡。体长55~60厘米。雄鸟头部呈金属暗绿色,具棕褐色长形冠羽;颈部两侧有明显白色块斑;雌鸟体羽以棕褐色为主。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针阔叶混交林中。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广布于中国辽宁省以南至西藏东南部的中部地区。勺鸡虽然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分布区不连续,每地的数量都不多。勺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勺鸡

拉丁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英文俗名:Koklass Pheasant

命名作者:Lesson, 1829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勺鸡属(Pucrasi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勺鸡绘图
勺鸡绘图

体大(61厘米)而尾相对短的雉类。具明显的飘逸型耳羽束。

雄鸟:头顶及冠羽近灰;喉、宽阔的眼线、枕及耳羽束金属绿色;颈侧白;上背皮黄色;胸栗色;其他部位的体羽为长的白色羽毛上具黑色矛状纹。

雌鸟:体型较小,具冠羽但无长的耳羽束;体羽图纹与雄鸟同。

亚种细部有别– joretiana 冠羽短,胸部无黄色;ruficollis 上胸多赤褐色;darwini 下体皮黄色;xanthospila 上体羽毛多条纹,雌鸟灰色重而黑色斑纹少。

虹膜-褐色;嘴-近褐;脚-紫灰。

叫声:叫声易与其他雉类分。响亮、震耳的粗犷叫声khwa-kha-kaak或kok-kok-kok…ko-kras远外可辨。倒数第二音高,但重音在最后。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雌鸟
勺鸡:雌鸟

地理分布

勺鸡地理分布图
勺鸡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及东部。

分布状况:罕见,北方和南方的分布范围均有缩小。西部及北部的个体于海拔1200~4600米间做季节性迁移,但在东部只见于海拔600~1500米处。几个亚种见于中国 — xanthospila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及山西北部;ruficollis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宁夏、四川北部及西部;joretiana在安徽西部;darwini在湖北、四川东部、贵州、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及广东北部;meyeri在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

广布于中国辽宁省以南至西藏东南部的中部地区。勺鸡虽然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分布区不连续,每地的数量都不多,例如安徽大别山的安徽亚种密度为每公顷0.12—0.23只;四川北川、宝兴、南坪等地的陕西亚种的密度分别为每公顷0.02、0.05和0.007只;宁夏六盘山的河北亚种密度为每公顷0.01只等等。生境与红腹角雉相似,主要栖息于中亚热带中山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矮林灌丛中,但罕见于山顶矮林灌丛带。

亚种分化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东南亚种(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darwin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山地。

勺鸡安徽亚种(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joretiana),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安徽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霍山。

生活习性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习性常栖息于海拔1000~4000米处的松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特别喜欢在高低不平而密生灌丛多岩坡地。平时成对活动,很少结群。清晨和傍晚觅食,以植物种子和果实等为主。

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常单独或成对。遇警情时深伏不动,不易被赶。枪响或倒树的突发声会使数只雄鸟大叫。雄鸟炫耀时耳羽束竖起。喜开阔的多岩林地,常为松林及杜鹃林。主要以植物的根、果实及种子为食。

雌雄鸟在主要行为活动的时间分别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仅在饮水,沙浴、攻击等行为活动时间雌鸟显著多于雄鸟,不同繁殖时期的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仅在饮水,沙浴、攻击等行为活动时间雌鸟显著多于雄鸟,不同繁殖时期的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早期用于繁殖的时间明显多于晚期,而在晚期和于理羽的时间的显著多于早期,其余行为的差异不显著。

生长繁殖

勺鸡:雄鸟
勺鸡:雄鸟

勺鸡为一雄一雌制。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每窝产卵5~7枚,乳黄色,带不规则浅红或茶褐色的粗斑。孵卵以雌鸟为主,21~22天,雏鸟出壳后能独立活动,多活动在山地。

保护现状

勺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因素:1、栖息地破坏:中国东部人口密集,林砍伐和农业开发等人类行为对勺鸡构成了威胁。2、作为食物被捕猎。

紫水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紫水鸡的图片

紫水鸡(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英文名:Purple Swamphen)为秧鸡科紫水鸡属的鸟类。紫蓝色,红色的嘴形特大,具红色额甲。罕见于云南、广西。栖于多芦苇的沼泽地及湖泊,在水上漂浮植物及芦苇地中行走。有时结小群到漫水的开阔草地、稻田或火烧过后的草地上活动。尾上下抽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2012年3月,厦门鸟友正式确认观测到在厦门消失144年的紫水鸡华南亚种。

中文学名:紫水鸡

拉丁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英文俗名:Purple Swamphe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青水鸡属(Porphyrio)

繁殖区:非洲, 古北界, 东洋界, 澳洲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2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紫水鸡
紫水鸡

体大(42厘米)而壮,紫蓝色,红色的嘴形特大,除尾下覆羽为白色外,整个体羽蓝黑色并具紫色及绿色闪光。具一红色的额甲。

幼鸟:体色比成鸟晦暗,面部、前颈和胸灰色,裸露部分也比成鸟晦暗。

虹膜-红色;嘴-红色;脚-红色。

叫声:咕咕咯咯叫个不停;另有带鼻音的号角声wak。

地理分布

紫水鸡
紫水鸡

分布范围:古北界至非洲、东亚地区、澳大利亚及大洋洲。

分布状况:亚种poliocephalus为云南西南部的罕见繁殖鸟,可能在西藏极东南部也有分布。云南西部、广西及香港有迷鸟越冬记录。

生活习性

紫水鸡
紫水鸡

紫水鸡栖息于芦苇沼泽和富有水生植物的湖泊、溪流、水渠、水中岛屿以及沿海沼泽灌丛地带,有时也出入于水稻田中。常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性温顺而胆小,多在清晨和黄昏活动,白天多躲藏在芦苇丛中。活动时声音较为哨杂,频繁的发出“格、咯”声和“哼哼”声,警觉时尾频繁的上下摆动,显露出白色尾下覆羽。善行走和在地面奔跑。常涉水于水边浅水处。也能攀爬在芦苇茎上,和在飘浮于水面的植物或叶片上行走和停息。一般很少飞行,也很少游泳。被迫飞行时也飞不多远又落下。飞行时两翅煽动缓慢,长长的脚悬垂于后,显得较笨拙。

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为食,吃水生和半水生植物的嫩枝、叶、根、茎、花和种子,如香蒲、藨草、水稻的秧苗、酸模和蓼的种子以及水百合的块茎。动物性食物占小部分,包括软体动物、蚂蟥、小蟹、昆虫及其幼虫、蜘蛛、鱼和鱼卵、蛙和蛙卵、蜥蜴、蛇、鸟和鸟卵及雏鸟、小啮齿类以及腐肉。常在水边、漂浮植物上或稻田中觅食,能用前脚趾抓住和撕碎食物,或用喙移动石块和翻动植物。

生长繁殖

紫水鸡
紫水鸡

紫水鸡的繁殖期4~7月。营巢于人难以到达的芦苇丛和水草丛中。巢多置于水面倒伏的芦苇丛上或在飘浮于苇丛间水面上的干芦苇或水草堆上,也在飘浮于水面的百合叶上或苇丛中的土丘上筑巢。巢甚为隐蔽,形状为盘状,主要由于芦苇茎叶或其他水草构成。

每窝产卵3—7枚,卵的颜色为淡黄色到红皮黄色,其上被有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5.7—54.16×34.2—37.2毫米,平均50.5×35.7毫米。

亚种分化

紫水鸡
紫水鸡
紫水鸡
紫水鸡

1.紫水鸡澳洲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bellus)

2.紫水鸡里海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caspius)

3.紫水鸡印尼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indicus)

4.紫水鸡马达加斯加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madagascariensis)

5.紫水鸡新几内亚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melanopterus)

6.紫水鸡查塔姆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melanotu)

7.紫水鸡帕劳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pelewensis)

8.紫水鸡云南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poliocephalus)

9.紫水鸡指名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porphyrio)

10.紫水鸡菲律宾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pulverulentus)

11.紫水鸡萨摩亚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samoensis)

12.紫水鸡土耳其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seistanicus)

13.紫水鸡华南亚种(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 viridis)

保护现状

紫水鸡
紫水鸡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分布于中国的亚种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a48ed0382e27c9ca66e7c3bbd3f136892ff7077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