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嘴噪鸥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鸥嘴噪鸥的图片

鸥嘴噪鸥(学名:Gelochelidon nilotica,英文名:Gull-billed Tern)是鸥科噪鸥属的鸟类。

鸥嘴噪鸥(学名:Gelchelidon nilotica)为鸥科噪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埃及。中等体型浅色的燕鸥。冬季上体灰色,下体白,头白,颈背具灰色杂斑,黑色块斑过眼。夏季头顶全黑。第一年鸟,头顶和上体具褐色杂斑。嘴黑色,脚黑色。常光顾沿海河口、泻湖及内陆淡、咸水湖。常徘徊飞行,取食时通常轻掠水面或于泥地捕食,有时也潜入水中。

中文学名:鸥嘴噪鸥

拉丁学名:Gelochelidon nilotica

英文俗名:Gull-billed Tern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噪鸥属(Gelochelidon)

繁殖区:Worldwide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3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鸟种简介

鸥嘴噪鸥
鸥嘴噪鸥鸥嘴噪鸥 Gull-billed Tern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Gmelin, 1789)

外形特征

鸥嘴噪鸥
鸥嘴噪鸥鸥嘴噪鸥夏羽额、头顶、枕和头的两侧从眼和耳羽以上黑色。背、肩、腰和翅上覆羽珠灰色。后颈、尾上覆羽和尾白色,中央一对尾羽珠灰色。尾呈深叉状。初级飞羽银灰色,羽轴白色,内侧沿着羽轴暗灰色.,尖端较暗。次级飞羽灰色,尖端白色。眼先和眼以下的头侧和下体白色。

冬羽头白色,头顶和枕缀有灰色,并具不明显的灰褐色纵纹。眼前有一小的黑色条纹;耳区有一烟灰色黑斑。后颈白色。背和内侧飞羽淡灰色,几近白色,外侧飞羽黑色,中央尾羽同背,外侧尾羽和整个下体白色。

幼鸟后头和后颈赭褐色。背、肩、翅覆羽灰色,具赭色尖端。有些在肩后部具褐色亚端斑。初级飞羽似成鸟,但较暗。内侧初级飞羽具白色羽缘和尖端,次级飞羽灰色,具白色尖端,有时具褐色亚端斑。其余似成鸟。

虹膜暗褐色,嘴和脚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178-320克,雌性185-231克;体长雄性335-387毫米,雌性312-372毫米,嘴峰雄性36-43毫米,雌性35-43毫米,翅雄性278-315毫米,雌性272-318毫米;尾雄性101-121毫米,雌性93-129毫米,跗跖雄性28-29毫米,雌性27-30毫米。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
鸥嘴噪鸥
鸥嘴噪鸥几乎遍及全世界,繁殖于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及澳大利亚;迁徙时经过印度尼西亚及新几内亚。分布状况

不常见留鸟及冬候鸟。指名亚种繁殖在新疆西部(天山)及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池);affinis繁殖于渤海及中国东南包括台湾,越冬于中国东南部和台湾,经过或越冬于海南岛。

生活习性

鸥嘴噪鸥
鸥嘴噪鸥鸥嘴噪鸥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内陆淡水或咸水湖泊、河流与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口地区。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常出入于海滨、河口及湖边沙滩和泥地。不喜欢植物茂密的水体。飞行轻快而灵敏。两翅振动缓慢。频繁的在水面低空飞翔。发现水中食物时,则突然垂直插入水中捕食,而后又直线升起。

鸥嘴噪鸥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蜥蜴和小鱼为食。也吃甲壳类和软体动物。

生长繁殖

鸥嘴噪鸥
鸥嘴噪鸥鸥嘴噪鸥的繁殖期为5-7月。成对或成松散的小群营巢。通常营巢于大的湖泊与河流岸边沙地或泥地上,也在海边或河口滩涂盐碱沼泽地上营巢。巢多置于沼泽中有稀疏盐碱植物的土丘上,或河流与湖泊岸边裸露的沙滩上。巢甚简陋,主要在沙地或泥地上扒一浅坑,内垫以枯草即成。巢的大小为,外径14-35厘米,内径9-12厘米,巢深1-3厘米。每窝产卵通常3枚。有时少至2枚和多至4枚和5枚。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沙黄色或土黄沾绿色,被有褐色或紫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4-55×30-37毫米,平均49.2×35.O毫米,重27-38克,平均32克。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2-23天。经过亲鸟28-35天的喂养,幼鸟即可飞翔。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细嘴雁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细嘴雁的图片

细嘴雁(学名:Chen rossii,英文名:Ross’s Goose)是鸭科雪雁属的鸟类。

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细嘴雁身长57-64,翼114cm,体重860-2040g。属雪雁系列。细嘴雁和雪有些相似。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根据季节和环境变化,细嘴雁出没于苔原、沿海平原和大岛。在草甸区越冬。在秋季迁徙,分布于平原地区,稻田和收割的田野。

中文学名:细嘴雁

拉丁学名:Chen rossii

英文俗名:Ross’s Goose

命名作者:Cassin, 1861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雪雁属(Chen)

繁殖区:北美洲 : n

非繁殖区:s, w U南美洲, n Mexico

鸟种简介

细嘴雁
细嘴雁

细嘴雁(学名:Anser rossii)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细嘴雁

外文名称: Ross’s Goose

别称: 罗斯鹅

二名法: Chen rossii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雁属

拉丁学名: Anser rossii

命名时间: Cassin, 1861

外形特征

细嘴雁
细嘴雁

细嘴雁身长57-64,翼展114cm,体重860-2040g。属雪雁系列。细嘴雁和雪有些相似。但体形要小得多,它的喙基与帝雁一样没有黑线。头部更小更圆,颈部强而厚。细嘴雁的翅膀高于雪雁。与雪雁相同是头部往往有染色而呈现水红色。身体的羽毛是纯白色,翅膀有黑色翼尖。嘴是暗粉红色,这种标志更加清晰。喙基处蓝疣的面积或多或少也较为广泛,腿和脚粉红色。虹膜黑褐色。幼雁不同于小雪雁的羽毛,全部白色只有颈部和肩部有一块很小的灰色痕迹。腿绿灰,第一个冬天过后变成粉红色。

细嘴雁中很少有蓝相(其中只有极少数是蓝色的,而雪雁最高为百分之五十)。蓝细嘴雁和细嘴雁并没有太大不同,但似乎腹部更白。

细嘴雁
细嘴雁

地理分布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

生活习性

细嘴雁
细嘴雁

根据季节和环境变化,细嘴雁出没于苔原、沿海平原和大岛。在草甸区越冬。在秋季迁徙,分布于平原地区,稻田和收割的田野。主要是在加拿大西北地区筑巢,或在北极其他地区,特别是在南安普敦岛和沿麦康奈尔河沿岸,哈得孙河流入海口的海湾。越冬几乎完全在萨克拉门托美国加州峡谷。冬季范围更广泛,其迁移的模式已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在农耕的变化。一部分细嘴雁借用的道路是经俄勒冈州和蒙大拿州西北部,然后尽可能达到南方的新墨西哥州和墨西哥北部。有些细嘴雁可能遵循的仍然是沿密西西比河谷,定期经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海岸抵达它们与雪雁细的交汇地。美国其他地区的细嘴雁,偶然的沿东部到西部海岸。

细嘴雁的行为和习性和雪雁相似。四季合群,但迁移时分组。交配后换羽毛,迁移从9月开始。大多数越冬的鸟类在10月中旬抵达目的地。回移相对缓慢,分别从3月初举行。

完全素食,在田间觅食种子和茎芽.

生长繁殖

细嘴雁
细嘴雁

筑巢区和雪雁略有重叠。但两个物种通常不会混合。在5月中旬抵达后即开始交配。此后不久开始筑巢。雁巢一般建在岛屿或苔原上,通常隐藏在小灌木丛或岩石后面。雌雁一般每巢产4至6枚卵。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勺嘴鹬的简介、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勺嘴鹬的图片

勺嘴鹬(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英文名:Spoon-billed Sandpiper)是鹬科勺嘴鹬属 的鸟类。

勺嘴鹬(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又名琵嘴鹬或匙嘴鹬,是一种小型的涉禽,仅在极少数的冻土层地带上繁殖,并在东南亚的湿地过冬。勺嘴鹬外表上最独特的地方在它那汤匙形状的嘴,但在野外不易辨认。在2007年的一次由国际鸟盟进行的统计中,勺嘴鹬的数目可能少于100对,IUCN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现状由濒危提升到极危。

中文学名:勺嘴鹬

拉丁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英文俗名:Spoon-billed Sandpip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勺嘴鹬属(Eurynorhynch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6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鸟种简介

勺嘴鹬
勺嘴鹬

勺嘴鹬这物种由卡尔·林奈在1758年,在其《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一书中首次介绍,并命名为 Platalea pygmea。。

在1821年由斯云·尼尔逊(Sven Nilsson)分类到一个属并沿用至今 。现时勺嘴鹬属于鸻形目鹬科内的一种涉禽,但将涉禽归到鸻形目本身就是鸟类DNA分类系统的一大缺陷。不管是从它奇特的形态适应特征或表现出歧异的DNA序列中去判断,勺嘴鹬都应该从其相近的种族中进一步地分别出来。

地理分布

勺嘴鹬
勺嘴鹬

勺嘴鹬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奇半鸟。越冬于泰国、印度、中南半岛、新加坡和马来半岛等东南亚地区。迁徙期间经过朝鲜、日本和中国上海、福州、海南岛、香港和台湾。或许部分留在广东沿海越冬。

外形特征

勺嘴鹬
勺嘴鹬

勺嘴鹬前额、头顶和后颈栗红色,具黑褐色纵纹。翕、肩和三级飞羽羽毛中部黑色,羽缘栗色,使背呈现出红栗色而具黑斑。翕部羽缘白色,在背部形成V字形的白色线。翅覆羽褐色,具淡皮黄色和皮黄红色羽缘。下体白色,胸两侧缀皮黄色,具细的褐色纵纹。

飞羽黑色,大覆羽具宽的白色尖端,次级飞羽和内侧初级飞羽基部白色,与大覆羽的白色尖端共同组成翅上宽阔的白色翅带。腰和尾上覆羽两侧白色,中间黑色。

中央尾羽黑色,两侧尾羽淡灰色。嘴基和颏白色。眼先较暗,有一黑色贯眼纹,在眼后贯眼纹较细。眉区、头两侧、脸、前颈、颈侧和上胸栗红色,具细的褐色纵纹。下胸淡粟色,具褐色纵纹和斑点,有时在两侧形成由褐色斑点组成的纵带。其余下体,色括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冬羽头顶和上体灰褐色,微具暗色羽轴纹。后颈较淡,翅覆羽灰色。具窄的白色羽缘。前额、眉纹和下体辉亮白色。颈侧和上胸两侧微具褐灰色纵纹。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宽厚而平扁,尖端扩大成铲状。脚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长140~160毫米,嘴峰10—12毫米;翅85一106毫米;尾37—39毫米;跗跖19一22毫米。

生活习性

勺嘴鹬
勺嘴鹬勺嘴鹬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海岸冻原沼泽、草地和湖泊、溪流、水塘等水域岸边。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与河口地区的浅滩与泥地上,或海岸附近的水体边上,不深入到内陆水域。常单独活动于水边浅水处和松软的烂泥地上。行走时常低垂着头,不断将嘴伸入水中或烂泥里,边走边用嘴在水中或泥里左右来回扫动前进,甚至转回来的时候,嘴也不用从水中出来。

勺嘴鹬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用嘴在水下或烂泥里左右来回扫动觅食。有时也在地面直接啄食。

生长繁殖

勺嘴鹬
勺嘴鹬勺嘴鹬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海岸冻原地带,繁殖期6—7月。营巢于冻原沼泽、湖泊、水塘、溪流岸边和海岸苔原与草地上。尤其喜欢在淡水塘边的苔藓草地上营巢。巢甚简陋,主要由亲鸟在松软的苔原地上挖掘一圆形凹坑,内垫以苔藓、枯草和柳叶。每窝产卵3一4枚。卵的颜色为淡褐色,被有细小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8—33×20—23毫米。

保护现状

勺嘴鹬
勺嘴鹬刚出生的勺嘴鹬

由国际鸟盟对其重要繁殖地——俄罗斯的楚科奇半岛的调查显示,全球仅余下少于100对。对比起1970年,仍有近2000到2800对,2000年数目下降至1000对,2005年仅余下少于400对,每年的个体数目均急速减少。若整体情况没有改善,勺嘴鹬将可能在未来数年踏上灭绝之路。研究认为它们数目急降的主因包括繁育生境及迁飞过程时中转站的破坏。其中位于南韩重要的一站——新万锦(saemangeum)——正面临近40000公顷的大型填海计划所破坏。而每年亦有为数不少的勺嘴鹬在中转站当地被捕猎。此外,全球暖化导致它们特有的繁殖地——冻土层的减少也影响了它们可繁殖后代的机会。

从2011年起,英国针对勺嘴鹬启动了紧急保护计划。2012年7月中旬,从俄罗斯迁徙到英国的一批勺嘴鹬在历时一周用直升机和飞机将第一批勺嘴鹬鸟蛋运至英国后几小时,第一只勺嘴鹬已经破壳而出,而且更多的雏鸟正在孵化之中。

本文Hash:5a9cbc38c35b9e234c6d9c1c4dc060e93d3c47de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