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伯劳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牛头伯劳的图片

牛头伯劳(学名:Lanius bucephalus,英文名: Bull-headed Shrike)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红头伯劳。头顶褐色,初级飞羽基部具有白斑,两胁布满浅浅的鳞纹。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宁夏、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越冬至海南岛、中南半岛的中低海拔的丛林。常见于山地稀疏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林缘地带、迁徙时平原可见以及筑巢于山丁子等有刺棘的树及落叶松、红松的枝杈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中文学名:牛头伯劳

拉丁学名:Lanius bucephalus

英文俗名:Bull-headed Shrike

命名作者:Temminck & Schlegel,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伯劳科(Laniidae)

中文属名:伯劳属(Lani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1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牛头伯劳:形态特征图
牛头伯劳: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19厘米)的褐色伯劳。头顶褐色,尾端白色。飞行时初级飞羽基部的白色块斑明显。

雄鸟:过眼纹黑色,眉纹白,背灰褐。下体偏白而略具黑色横斑(亚种sicarius横斑较重),两胁沾棕。

雌鸟:褐色较重,与雌红尾伯劳的区别为具棕褐色耳羽,夏季色较淡而较少赤褐色。

虹膜-深褐;嘴-灰色,端黑;脚-铅灰。

叫声:粗哑似喘息的叫声,似沼泽大苇莺;吱吱的ju ju ju或gi gi gi声及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牛头伯劳:幼鸟
牛头伯劳:幼鸟
牛头伯劳:幼鸟
牛头伯劳:幼鸟

地理分布

牛头伯劳:地理分布图
牛头伯劳: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东北亚、中国东部。

分布状况:甚常见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自黑龙江南部至辽宁、河北及山东,冬季南迁至华南、华东及台湾。山区亚种sicarius仅限于甘肃的极南部。迷鸟在台湾。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宁夏,四川(夏候鸟、旅鸟);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旅鸟、夏候鸟)。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朝鲜,日本。

生活习性

牛头伯劳:雌鸟
牛头伯劳:雌鸟
牛头伯劳
牛头伯劳

栖息于山地稀疏阔叶林或针混交林的林缘地带,迁徙时平原可见。据现有资料,牛头伯劳的2个亚种在栖息的海拔高度上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指名亚种分布于较低海拔地区,在长白山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而中国亚种在河北部繁殖栖息地在海拔1000~1800m的针阔混交林内,在甘肃中部和南部一般在海拔2000m以上直到3000m(Bangs et Peters,1928)于5月初迁来,不久就占区、配对。

以蝇、蝗等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为主食,剖胃检查见有小鸟;据何敬杰、张兴良(1980)在长白山调查,食物中有的鞘翅目昆虫占77%,有的直翅目占66%,其余为蝇、毒蛾和蝽象等。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海拔1200~3000m的山地阔叶林及针阀混交林的林缘地带,冬季向低地移动。以蝗虫、蝼蛄等昆虫为主食。

生长繁殖

牛头伯劳:第一冬雄鸟(摄于香港)
牛头伯劳:第一冬雄鸟(摄于香港)

繁殖期5~7月,在树杈上以草茎、细根等编成碗状巢;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14~15天;雏鸟留巢期约13天。

亚种分化

牛头伯劳:雄鸟
牛头伯劳:雄鸟
牛头伯劳:第一冬雄鸟(摄于香港)
牛头伯劳:第一冬雄鸟(摄于香港)

牛头伯劳指名亚种(Lanius bucephalus bucephalus) Temminck et Schlegel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帽儿山,吉林长白山以及辽宁(夏候鸟);迁徙时途经东部各省,包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及福建,台湾(旅鸟及冬候鸟)。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

牛头伯劳中国亚种(Lanius bucephalus sicarius) Bangs et Peters 雄鸟与指名亚种相比,体形显著瘦小;前额至上背的栗色羽较为暗褐;背羽的灰褐色沾青,所染的棕色调比指名亚种浅淡;翅覆羽及飞羽黑褐色,内侧飞羽外沿及羽端具近白色的淡黄缘(不若批名亚种更显棕黄);第4枚以内的初级飞羽基部白色,构成翅斑,但几全部被翅覆羽掩盖,外观不可见,与指名亚种显著不同;中央尾羽黑褐,外侧尾羽色较中央尾羽稍淡,并具有明显的白色端斑;指名亚种尾羽上的陷横斑,在本亚种不可见;眼上白眉纹较窄,不似指名亚种显著;黑色过眼纹在耳羽区杂有少量褐羽,但亦较指名亚种少。下体污白,颈侧、胸侧及胁羽所染的棕色,比指名亚种显著的淡,范围也小;自颈侧、下喉至胁部,满布密而清晰的黑褐色鳞纹;胸、腹羽的底色沾灰,与指名亚种不同。综观本亚种与指名亚种相?仁亲厣鹘先酢岛谏现睦嘈汀?

保护现状

牛头伯劳:雄鸟
牛头伯劳:雄鸟

牛头伯劳(中国亚种)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为稀有物种。

斑头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斑头鸭的图片

斑头鸭(学名:Anas andium,英文名:Andean Teal)是鸭科鸭属的鸟类。

斑头鸭(学名:Anas flavirostris )属鸭科鸭属中型游禽。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

中文学名:斑头鸭

拉丁学名:Anas andium

英文俗名:Andean Teal

命名作者:Sclater, PL & Salvin, 1873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鸭属(Anas)

繁殖区:南美洲 : Colombia, Ecuador

外形特征

斑头鸭有四个亚种,因为分布的地区不同羽毛颜色有差别。它们都具有褐色与黄色交织的斑驳的上体与双翅。其中两种具有黄色的鸭嘴,其他两种阿氏斑头鸭亚种(Anas flavirostris altipetens)和安第斯斑头鸭亚种(Anas flavirostris andium)有全黑的鸭嘴。安第斯斑头鸭亚种(Anas flavirostris andium)头部的白色略多,青铜色翼镜拥有较少。阿克氏斑头鸭亚种(Anas flavirostris xyptera)腹侧白色较多。
斑头鸭
斑头鸭

地理分布

斑头鸭分布图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冬季喜集群生活,活动多选择在水边沼泽地区的野草丛间。主要漂浮在水面上,在水下获得食物,以植物为主食,有时也吃动物性食物。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斑头鸭(图4)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雄性常常保持警觉,而雌鸭睡。往往中午休息时间多于早上或傍晚。春季到来前比较懒惰贪睡,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活跃,游泳、散步或飞行。主要以沼泽地和湖泊区的植根、草籽、叶、草果、稻谷等为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为4-6月份,用植物草茎营建成一个碗状形巢,鸟巢高于附近的水泽,隐蔽于水草丛中。每巢产卵4至12枚,孵化时间21至25天。幼鸟49天离巢,通常由雌鸭单独孵化,孵化后依然由雌鸭照顾,小鸭跟随雌鸭身后觅食。

亚种分化

4种

1.Anas flavirostris altipetens 阿氏斑头鸭亚种分布于安地斯东部的委内瑞拉西北部和哥伦比亚。

2.Anas flavirostris andium 安第斯斑头鸭亚种分布于安地斯地区的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北部。

3.Anas flavirostris oxyptera 阿克氏斑头鸭亚种分布于从秘鲁中部沿安地斯到阿根廷西北部。

4.Anas flavirostris flavirostris 斑头鸭指名亚种分布于阿根廷南部、 福克兰岛和南佐治亚州。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栗头蜂虎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栗头蜂虎的图片

栗头蜂虎(学名:Merops leschenaulti,英文名:Chestnut-headed Bee-eater)是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体长约20厘米,羽色艳丽,两性相似,幼鸟似成鸟。羽毛以绿色及棕色为主,头顶、枕及上背亮栗色,喉亮黄色。生活于村庄附近丘陵林地;树栖性;以空中飞虫为食,特别喜吃蜂类;在山地土壁挖隧道为巢;白色卵形状?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1/24308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脑病7植加?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6085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中南半岛,斯里兰卡,爪哇岛及中国的云南、西藏等地。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栗头蜂虎

拉丁学名:Merops leschenaulti

英文俗名:Chestnut-headed Bee-eater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7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蜂虎科(Meropidae)

中文属名:蜂虎属(Merop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86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栗头蜂虎:形态特征图
栗头蜂虎: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小(20厘米)的绿色及棕色蜂虎。中央尾羽不形延长。头顶、枕及上背亮栗色,两翼及尾绿,腰艳蓝,喉黄而缘栗,黑色的前领纹过上颊,腹部浅绿,贯眼纹黑。飞行时翼下可见橙黄色。

虹膜-红褐色;嘴-黑色;脚-深褐。

叫声:飞行时发出流水般悦耳颤音kree?kree?weet? weet?weet及变音。

栗头蜂虎:幼鸟
栗头蜂虎:幼鸟
栗头蜂虎:幼鸟
栗头蜂虎:幼鸟

地理分布

栗头蜂虎:地理分布图
栗头蜂虎: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南亚、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的夏季繁殖鸟。常见于开阔的有林区域,至海拔1200米。

生活习性

栗头蜂虎
栗头蜂虎

生活于林区。常见从几只到20、30只的群体飞翔于林缘开阔地或河边阔叶林上空,有时栖息于树顶层的无叶枝桠或枯枝上、电线上、或逐只地或几只几只地飞出捕食飞虫;有时又低飞于水面拍溅起点点水花,或自一低垂的树桠落下水面作饮水、沐浴活动,兴尽后即在附近树枝上松羽、整理羽毛等。日落时即聚集于一开阔林地的树上或河边高大的芦苇丛中过夜。

飞翔快速,拍翼和滑翔交替使用。叫声悦耳,有音乐性,似“pettigriu”的反复。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膜蜂、蛾类、小甲虫、直翅类、蝉类,特别是蜂类。

生长繁殖

栗头蜂虎:巢穴(摄于马来西亚)
栗头蜂虎:巢穴(摄于马来西亚)

每年4—6月是繁殖期,卵产于深约1—1.5 m、直径约5 cm隧道内的巢室中,巢室扩至约20 cm×15 cm大小,双亲鸟共同挖成,一般选取林间河谷两岸壁几乎近水平面的位置。若第一窝被水淹坏,则到已干涸的河谷崖壁再作巢洞繁殖。虽然不是集群营巢,往往在一小区域内有多个巢洞。

卵一窝5至6枚,白色,甚近圆形。两性参与孵卵、育雏活动,繁殖期间两亲鸟同栖于巢室。

亚种分化

栗头蜂虎(摄于马来西亚)
栗头蜂虎(摄于马来西亚)

1.栗头蜂虎指名亚种(学名:Merops leschenaulti leschenaulti)分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尼泊尔,中国云南,印度支那和马来半岛。

2.栗头蜂虎安岛亚种(学名:Merops leschenaulti andamanensis)分布于安达曼群岛,及安岛附近的大,小可可岛。

3.五彩栗头蜂虎(学名:Merops leschenaulti quinticolor)分布于苏门答腊南部,爪哇岛和巴厘岛。

保护现状

栗头蜂虎(摄于马来西亚)
栗头蜂虎(摄于马来西亚)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720dc1117063e9cade65db91febd2fbbe32994f2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