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岛蜜雀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保育状况、外部链接

导读: 分类地位 外形特征 保育状况 外部链接

毛岛蜜雀的图片

毛岛蜜雀(学名:Melamprosops phaeosoma,英文名:Poo-uli)是燕雀科毛岛蜜雀属的鸟类。

毛岛蜜雀(Melamprosops phaeosoma)是夏威夷一种极危的管舌鸟。

中文学名:毛岛蜜雀

拉丁学名:Melamprosops phaeosoma

英文俗名:Poo-uli

命名作者:Casey & Jacobi, JD, 197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毛岛蜜雀属(Melamprosops)

繁殖区:太平洋 : Hawaiian Island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分类地位

毛岛蜜雀
毛岛蜜雀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管舌鸟科 Drepanididae

属: Melamprosops

Casey & Jacobi,1974

种: 毛岛蜜雀 M. phaeosoma

外形特征

毛岛蜜雀
毛岛蜜雀

毛岛蜜雀是于1973年由夏威夷大学的学生在茂宜岛海勒卡拉国家公园东北部海拔1980米的地方发现。根据DNA的分析显示,它们属于一个古老的管舌鸟分支,其结构亦与其他夏威夷的管舌鸟不同。

毛岛蜜雀主要吃蜗牛、昆虫及蜘蛛,并在当地的桃金娘森林内筑巢。

保育状况

毛岛蜜雀
毛岛蜜雀分布图

根据化石纪录,毛岛蜜雀只生活在茂宜岛的干旱部份,介乎海拔275-1350米。发现时估计它们只余下200只,每平方公里约有76只。到了1985年,每平方公里就只余下8只,可见在10年中其数量大幅下降超过90%。于1980年代,它们就已经在东边消失,只分布在哈那威的西部。

毛岛蜜雀的衰落主要是因失去栖息地、疾病、受到猪、大家鼠、猫及獴的掠食,并其主要食物-蜗牛的减少所致。当地曾尝试多种保育方法,包括在它们的分布地清除猪只,又尝试人工培育,但都不成功。

自2004年,多次的勘察都未能再次发现它们,但国际鸟盟仍然将之列为极危物种,有待更确实的资料才决定是否列为灭绝。

外部链接

国际鸟盟 http://www.birdlife.org/datazone/search/species_search.html?action=SpcHTMDetails.asp&sid=8926&m=0

火奴鲁鲁 http://archives.starbulletin.com/2004/12/01/news/story3.html

BBC http://news.bbc.co.uk/1/hi/sci/tech/4066077.stm

淡脚森莺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保育状况、外部链接

淡脚森莺的图片

淡脚森莺(学名:Leucopeza semperi,英文名:Semper’s Warbler)是森莺科淡脚森莺属的鸟类。

淡脚森莺(Leucopeza semperi),鸟纲 Aves,雀形目 Passeriformes,森莺科 Parulidae,是圣卢西亚一种极之稀少或可能已经灭绝的森莺。

淡脚森莺

淡脚森莺(Leucopeza semperi)是圣卢西亚一种极之稀少或可能已经灭绝的森莺。

中文学名:淡脚森莺

拉丁学名:Leucopeza semperi

英文俗名:Semper’s Warbler

命名作者:Sclater, PL, 18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森莺科(Parulidae)

中文属名:淡脚森莺属(Leucopeza)

繁殖区:北美洲 : St. Luc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森莺科 Parulidae

属: Leucopeza

Sclater,1877

种: 淡脚森莺 L. semperi

外形特征

淡脚森莺约长14.5厘米。成鸟的上身呈深灰色,下身呈灰白色。雏鸟上身呈褐灰色,下身长有绒毛。长脚呈淡黄色。它们生活在山区及矮林中。它们可能是在地上筑巢,但详情不明。

保育状况

淡脚森莺
淡脚森莺分布图

淡脚森莺于19世纪时仍很丰富,但于20世纪就已余下很少。最后的标本是于1934年采集的,另一个观察报告则是于1947年。最后确实的观察报告是于1961年,另于1965年、1972年、1989年、1995年及2003年都有未确实的观察,加上仍有一些适合的栖息地存在,所以仍有希望可以再发现它们。

淡脚森莺的衰落可能是因入侵的獴所致。它们在地上筑巢,很易成为獴的猎物。另一个成因可能是失去栖息地。

外部链接

国际鸟盟 http://www.birdlife.org/datazone/species/index.html?action=SpcHTMDetails.asp&sid=9149&m=0

西方松鸡的目录:、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4.生态行为、5.保育状况

西方松鸡的图片

 松鸡(学名:Tetrao urogallus),又称西方松鸡,是松鸡科最大的成员,

西方

约长100厘米及重4公斤。它们分布在欧洲北部及亚洲,其求爱方式十分著名。

目录:

1.科学分类

2.描述

3.分布及栖息地

4.生态行为

5.保育状况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鸟纲Aves

目: 鸡形目Galliformes

科: 松鸡科Tetraonidae

属: 松鸡属Tetrao

种: 松鸡T.urogallus

二名法

Tetraourogallus

Linnaeus,1758

1. 科学分类

松鸡最初是于1758年由卡尔·林奈(CarolusLinnaeus)所描述。它最近的亲属是分布在俄罗斯东部及蒙古与中国北部的黑嘴松鸡。

1. 1. 亚种

松鸡下有多个亚种,由西方至东方如下:

T.urogalluscantabricus:分布在西班牙西北方。

T.urogallusaquitanicus:分布在比利牛斯山。

T.urogallusmajor:由阿尔卑斯山至爱沙尼亚的中欧。

T.urogallusrudolfi:由保加利亚至乌克兰西南部的南欧。

T.urogallusurogallus:斯堪地那维亚,并引入到苏格兰。

T.urogalluskarelicus:芬兰及卡累利阿

T.urogalluslonnbergi:科拉半岛

T.urogalluspleskei:白俄罗斯、位于欧洲的俄罗斯中部。

T.urogallusobsoletus:欧洲的俄罗斯北部。

T.urogallusvolgensis:欧洲的俄罗斯东南部。

T.urogallusuralensis:西伯利亚西部的乌拉山脉。

在西欧及中欧的亚种则差不多全黑色,只有少量的白点;而发展至西伯利亚全白色的黑嘴松鸡。雌鸡的变异则较少。苏格兰原住的品种,于1770年至1785年间灭绝,虽未被描述,但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亚种。在爱尔兰已灭绝的品种亦相似。

1. 2. 混种

松鸡有时会与黑琴鸡混种,所生的与黑嘴松鸡接近。

外形特征

雄性及雌性松鸡的分别在于其体型及色泽。雄鸡较大,重3.3-6.5公斤,长74-115厘米,双翼展开达1.2米。它们的羽毛呈深灰色至深褐色,胸部羽毛呈金属深绿色。腹部及后尾视乎品种而呈黑色至白色。
西方松鸡
西方松鸡《斗鸡》–Ferdinand von Wright

雌鸡较为细小,只有雄鸡约一半的重量,即1.5-2.5公斤。它们约长54-64厘米,双翼展开约阔70厘米。它们上身的毛色呈褐色,有黑色或银色斑纹,下身呈浅黄色。

雄性松鸡。

雄性及雌性松鸡的翼弯都有白点。它们的脚有羽毛,仍为保暖之用。它们的趾短小,可以像雪鞋般保护双脚。雄鸡与雌鸡的脚印大小亦有所不同。

松鸡眼睛上有一层显眼的红色皮肤。

幼鸡呈像雌鸡的隐藏色,可以免受猎食者侵袭的伪装。到了约三个月大的夏末,它们会逐渐长成。蛋与一般鸡蛋一样大小及相同形状,但有更多的褐色斑点。

地理分布

松鸡是不会迁徙的鸟类,会在欧洲北部及亚洲中西部的针叶林繁殖。它们曾一度在欧亚大陆北部及东北部寒带及欧洲温带的针叶林中生活。苏格兰品种已经灭绝,但却引入了瑞典的品种。在德国,它们处于濒危状况,在巴伐利亚的低山地区已经绝迹。在比利时,它们仍然有在上法涅出没。在巴伐利亚林山、黑森林及哈茨山,松鸡虽然受到保护及培育,但数量却仍然下降。

4. 生态行为

FerdinandvonWright于1886年所描绘的《斗鸡》(TheFightingCapercaillies)。

松鸡非常适应其原有的栖息环境,即地上有浓密的越橘属及轻质林冠的针叶林。它们主要是吃蓝莓等越橘属植物,在幼树中寻找保障,并可以在开放的地方飞行。不过,它们很难适应其他的森林环境。松鸡的生存需要很多特定的要求,如适合食用的植物、供雏鸡吃的细小昆虫、幼树的保障、有横枝的树作栖息处等。

4. 1. 食性

松鸡吃多种食物,包括树芽、叶子、草莓、昆虫、草及在冬天的松叶。它们会遗下直径约1厘米及长5-6厘米的食物残渣,很多时这些残渣都是固体,若蓝莓成熟时,它们会吃很多蓝莓,而其粪便会呈蓝黑色及流体。

松鸡是高度草食性的,尤其钟爱吃蓝莓叶及果子,在夏天会吃莎草科的种子及根。雏鸡出生后的第一周主要吃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即昆虫。由于在干旱及温暖的天气下,昆虫供应会较丰富,故松鸡在这段时间会生长得较快;但在寒冷及下雨的季节,它们的死亡率则较高。
西方松鸡
西方松鸡

在冬天下雪会遮蔽植物,松鸡差不多整天都会待在树上,吃云杉、松属及冷杉属的针叶,并山毛榉及花楸属的芽。

松鸡会寻找及吞下砂砾、碎石或胃石,以帮助消化粗糙的食物。它们有两条阑尾,于冬天时生长得较长,加上共生的细菌,可以用来消化植物。在冬天时,它们差不多不断的吃及每10分钟便排出唾余。

4. 2. 习性

春天时每只松鸡约分布在25万平方米的面积上,而在针叶林中松鸡的数量会较丰富。成年雄鸡是高度区域性的,在理想的环境约占50-60万平方米,雌鸡则约占40万平方米。因为下雨或下雪会逼松鸡走到低地去,故全年分布约只有几个平方米。雄鸡及雌鸡的领土是会重叠的。

松鸡是白天活动的,夜间会留在树上。它们会在同一颗树上住上几晚。跟随它们的唾余,是很容易发现它们的。

雌鸡是在地上觅食的,并在夜间留在巢中。雏鸡不能够飞行,雌鸡夜间会陪伴雏鸡。在冬天期间,雌鸡很少会走到地上,而雪上的脚印很多都是来自雄鸡的。

松鸡并非飞行的能手,在起飞后,它们会突然发出巨响来阻碍猎食者。基于它们的体型及翼展,它们不会在幼林或密林中飞行。飞行时会它们会有一段短的滑翔休息时间,而羽毛会发出一种哨子声。

4. 3. 求爱及繁殖

松鸡的求爱期会在三月至四月间开始,直至五月或六月,并受到天气、植物生长及海拔所影响。求爱期中的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在与其他雄鸡争夺领土。在秋天有一个较小的求爱高峰期,以便在冬天前确定领土。

在黎明时份,雄鸡会在树上求爱。它们会竖起尾羽,直立颈部,将喙指向天空,张开及垂下双翼,并开始求爱。雄鸡接着会由树上转至地面,在求偶场继续求爱。接受的雌鸡会蹲下及发出请求的声音。若有多于一只雄鸡的话,只有最先的雄鸡会与雌鸡交配。交配前的松鸡非常敏感,以避免交配受到骚扰。

交配后约三天,雌鸡会开始生蛋。在10日内就会完成生蛋,每胎约有8-12只蛋,最少也有4或5只。视乎天气及海拔而定,孵化期约需26-38日。

在繁殖期初时,雌鸡对骚扰很敏感,并会随时离开巢穴。到了尾声时,它们较能忍受骚扰,在巢中蹲下,以藏身在树枝中。差不多到了孵化的时候,雌鸡会更紧密的留在巢中。在孵化时的雌鸡每天不会怎样离开巢穴,故此它们的粪便会较为干燥。

孵化后的雏鸡全身都有绒毛,但却未能维持体温,所以要靠母鸡取暖。在寒冷及下雨的季节,雏鸡每几分钟及全晚都要在母鸡身边取暖。

雏鸡会自行寻找食物,主要是吃昆虫,如蝴蝶幼虫及蛹、蚂蚁及甲虫等。它们会生长得很快,并将大部份摄取的能量转为用作飞行的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到了3-4周,它们可以飞行一段短的距离,并会开始在树上睡觉。约6周,它们已能保持体温。出生时的绒毛会脱下,并长出不成熟的羽毛,到了3个月大就会开始另一次脱毛,长出亚成体羽毛,此时便可以容易分辨雄鸡及雌鸡。

9月初松鸡家庭会开始解散。首先是雄性雏鸡,接着是雌性雏鸡。

5. 保育状况

松鸡估计分布在100-100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单在欧洲数量就约有150-200万只。一些证据显示它们的数量正在下降,但却并未面临濒危的威胁,现时保育状况只是分类为无危。最影响松鸡数量的是栖息地的破坏,尤其是将原本多样化的森林变成单一植物的地方,而它们亦会撞上阻隔鹿及植物的围网。细小猎食者,如赤狐在失去大型猎食者下的增加亦造成不少的问题。在一些地区,数量下降是因过份的猎杀,松鸡在苏格兰及德国就已经被猎杀了超过30年。

齿鸠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分类地位、保育状况、萨摩亚国鸟

齿鸠的图片

齿鸠(学名Didunculus strigirostris),又名齿嘴鸠,是一种鸽子。齿鸠的体型中等大小,只分布在太平洋萨摩亚内未被影响的森林,是萨摩亚国鸟。由于持续失去栖息地,有限的分布地及细小的群落,加上间歇发生的自然灾害,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齿鸠列为濒危。

外形特征

齿鸠的体型中等大小,约长34厘米。它们呈深色,脚及眼睛周围都是红色的。它们的下身、头部及颈部都是黑色的,略带蓝绿虹色;尾巴、翼底及飞羽都呈栗色,其余部分都是黑色的。它们的喙很大、弯曲及呈橙色,下颌有像牙齿的伸出物。雄鸟及雌鸟相似;幼鸟较为沉色,其喙除了基部是橙色外,其余都是黑色的。

地理分布

齿鸠只分布在太平洋萨摩亚内未被影响的森林,也是当地的国鸟。它们差不多只吃樫木属的果实。

分类地位

齿鸠
齿鸠

齿鸠是齿鸠属下的唯一物种。齿鸠可能是于1839年10月或11月由查尔斯.威尔克斯(CharlesWilkes)所率领的探索队所发现。后来于1844年9月由史垂兰(HughEdwinStrickland)公布这项发现。正式是由WilliamJardine所描述,并以Gnathodonstrigirostris所命名,但此属名早已被一类软体动物所使用。

齿鸠并没有近亲,它们可能是鸽子及已灭绝的渡渡鸟的连结。它们颚骨及舌头的结构,与及像鹦鹉的喙都被认为是与鹦鹉有关,但是这些特征也有可能是因特有的食性所致的。

保育状况

由于持续失去栖息地,有限的分布地及细小的群落,加上间歇发生的自然灾害,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齿鸠列为濒危。

萨摩亚国鸟

萨摩亚(TheIndependentStateofSamoa)原名“西萨摩亚”,位于太平洋南部,萨摩亚群岛西部,为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中心。齿鸠为该国国鸟。在萨摩亚20塔拉(2008年世界最佳纸币)背面印有有齿鸠。

本文Hash:008ed637a106ee5e0999b15a07971f830d657598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