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白颊鹎(学名:Pycnonotus leucogenys,英文名:Himalayan Bulbul)是鹎科鹎属的鸟类。
白颊鹎(学名Pycnonotus leucogenys),中等体型,是鹎科的一种鸣禽。分布在阿富汗、不丹、印度、塔吉克斯坦及沙特阿拉伯等地区。白颊鹎雏鸟若与人一起生活,则会变得对人类友善。是巴林的国鸟。
中文学名:白颊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leucogenys
英文俗名:Himalayan Bulbul
命名作者:Gray, JE, 183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鹎属(Pycnonotus)
繁殖区:古北界 : Himalayas
非繁殖区:Race humii a hybrid swarm HBW 10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0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颊鹎白颊鹎
中等体型(20厘米)的橄榄褐色鹎。褐色的冠羽形长而前弯。脸、颏及喉黑色,具白色颊块。下体近白,尾下覆羽浅黄。尾黑而端白。
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叫声似黑喉红臀鹎;叽喳作叫;也有愤怒的pit-pit声。鸣声为三或四声的短语如tea-for-two及take-me-with-you,随意拼组。
地理分布
白颊鹎白颊鹎
分布范围:印度西北部及喜马拉雅山脉。
分布状况:在中国尚无记录,但指名亚种肯定见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以东的地区。常见于山麓地带海拔300~1800米的干热河谷。
生活习性
典型的活泼型鹎的特性。喜欢炫耀的鸟儿,总喜欢站在树尖。
生长繁殖
卵生。
黄绿鹎的外形特征、生长繁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黄绿鹎(学名:Pycnonotus flavescens,英文名:Flavescent Bulbul)是鹎科鹎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黄绿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flavescens
英文俗名:Flavescent Bulbul
命名作者:Blyth,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鹎属(Pycnon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Borneo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04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黄绿鹎
中等体型(20厘米)的橄榄绿色鹎。臀浅黄,眼先白,脸及喉灰,胸具偏灰色纵纹,具形短的全羽冠。亚成鸟眼先色暗。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短促的五音节鸣声,沙哑的嘁嘁喳喳声tcherrp。
生长繁殖
黄绿鹎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森林中。巢多置于林下小灌木上,隐蔽甚好,不易看见。巢呈浅杯状,通常由枯细枝、草茎、草叶、树叶、细根,以及苔藓和地衣构成,内放有花穗和细草茎。每窝产卵2-4枚。卵为长卵圆形至钝卵圆形,淡粉红色暗红褐色或紫黑色,卵的大小21.8-26.8mmX15-17.4mm。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地理分布
黄绿鹎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中国西南、东南亚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亚种vividus为地区性山地留鸟于云南西部及西南海拔600 ~2800米。
生活习性
黄绿鹎
典型的群栖型鹎,喜开阔林、林缘及次生植被。食性主要以核果、浆果、草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膜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属杂食性。
常见活动于林缘、灌丛、稀树草坡、竹丛、农田地边、果园、溪边和附近开阔的疏林与灌丛中。常呈几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30只以上的大群。性活泼,善鸣叫,多在高大乔木树冠层或林下小树及灌木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亦见停息在草地、地边孤树和电线上。
白眉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白眉鸫(学名:Turdus obscurus,英文名: Eyebrowed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是中等体型(23厘米)的褐色鸫。白色眉纹明显,上体橄榄褐,头深灰色,胸带褐色,腹白而两侧沾赤褐。甚常见的过境鸟,除青藏高原外遍及中国全境。
中文学名:白眉鸫
拉丁学名:Turdus obscurus
英文俗名:Eyebrowed Thrush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12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眉鸫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3厘米)的褐色鸫。白色过眼纹明显,上体橄榄褐,头深灰色,眉纹白,胸带褐色,腹白而两侧沾赤褐。
雄鸟:头、颈灰褐色,具长而显著的白色眉纹,眼下有一白斑,上体橄榄褐色,胸和两胁橙黄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雌鸟:头和上体橄榄褐色,喉白色而具褐色条纹。其余和雄鸟相似,但羽色稍暗。
叫声:单薄的zip-zip声或拖长的tseep联络叫声。
虹膜-褐色;嘴-基部黄色,嘴端黑色;脚-偏黄至深肉棕色。
白眉鸫,上为雄鸟,下为雌鸟
白眉鸫,左为亚成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眉鸫与白腹鸫的区别:白腹鸫无白色眉纹,胸和两胁不为橙黄色;
白眉鸫与赤胸鸫的区别:赤胸鸫无眉纹。
白眉鸫与褐头鸫的区别:褐头鸫胸和两胁为灰色,而白眉鸫两胁为红褐色。褐头鸫在中国境内数量稀少。
褐头鸫:雄鸟
褐头鸫:雌鸟
地理分布
白眉鸫地理分布图
甚常见的过境鸟,高可至海拔2000米的开阔林地及次生林,分布除青藏高原外遍及中国全境,部分鸟在中国极南部及西南越冬。
国内分布:白眉鸫在我国种群数量不甚丰富。国内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吉林长白山等地;迁徙或越冬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贺兰山、乌拉特旗、宁夏、甘肃、青海、四川、陕西、江苏、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福建、海南岛、香港和台湾等地。
国外分布:国外繁殖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朝鲜,越冬于日本、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印度阿萨姆、尼泊尔、孟加拉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等地。
生活习性
白眉鸫
习性:于低矮树丛及林间活动。性活泼喧闹,甚温驯而好奇。
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季节亦见成群。性胆怯,常躲藏。
生长繁殖
白眉鸫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小树或高的灌木枝杈上,距地高1-5m,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须根和泥土等构成。巢的大小为外径12cm,内径9cm,高l0cm,深5cm。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6枚,多为5-6枚。卵的大小为24-30.5mm×19.2-21.5mm。
在我国北方为夏候鸟,南方为旅鸟或冬候鸟。每年4月末5月初迁来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南迁。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m以上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杨桦林中,尤以河谷等水域附近茂密的混交林较常见,迁徙和越冬期间也见于常绿阔叶林、杂木林、人工松树林、林缘疏林草坡、果园和农田地带。
本文Hash:1f7da0e3ab6ec90b2ba5758ee1e04adc6e3d1e4e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