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金冠地莺(学名:Tesia olivea,英文名:Slaty-bellied Tesia)是树莺科地莺属的鸟类。
金冠地莺(学名:Tesia olivea)属雀形目莺科地莺属,体小(9.5厘米)而立姿甚直的灰色莺。尾极短而似鹪鹩。分布于中国西南。
中文学名:金冠地莺
拉丁学名:Tesia olivea
英文俗名:Slaty-bellied Tesia
命名作者:McClelland, 184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树莺科(Cettiidae)
中文属名:地莺属(Tesia)
繁殖区:东洋界 : ne India to n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2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金冠地莺
体小(9.5厘米)而立姿甚直的灰色莺。
尾极短而似鹪鹩;下体青石灰色;上体橄榄绿,顶冠黄色带鳞状斑纹,于繁殖期雄鸟顶冠金黄色;过眼纹黑色。与灰腹地莺的区别在下体色深,无浅色的眉纹且头顶黄色。幼鸟上体橄榄褐色,下体灰色。与灰腹地莺幼鸟的区别在下体灰色较重且无对比性眉纹。
虹膜-深褐;嘴-上嘴色深,下嘴橙黄而嘴端黄色;脚-偏褐色。
叫声:示警叫声为短而尖的管笛声。叫声为似鹪鹩的嘟声tchiriok。
生活习性
习性:性隐蔽,常藏于近溪流的密林植被中。动作似栗头地莺。行为有些怪异。觅食时好将地面的杂物狂乱抛洒并来回跳跃。沿树枝侧身移动,举翼过头。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缅甸、泰国北部、印度支那北部至四川南部。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于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及云南西部。夏季高可至2700米,冬季下至海拔1000米。
金头扇尾莺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
金头扇?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4966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草海ㄑ?i>Cisticola exilis,英文名:Golden-headed Cisticola)是扇尾莺科扇尾莺属的鸟类。栖于高草地、芦苇及稻田。繁殖期雄鸟顶冠金亮色。性隐蔽,有时停于高草杆或矮树丛。飞行起伏。
中文学名:金头扇尾莺
拉丁学名:Cisticola exilis
英文俗名:Golden-headed Cisticola
命名作者:Vigors & Horsfield, 182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扇尾莺科(Cisticolidae)
中文属名:扇尾莺属(Cisticola)
繁殖区:东洋界, 澳洲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14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金头扇尾莺:形态特征图
体小(11厘米)而具褐色纵纹的莺。
繁殖期雄鸟:顶冠亮金色,腰褐色。
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头顶密布黑色细纹。下体皮黄,喉近白,尾深褐,尾端皮黄。
虹膜-褐色;嘴-上嘴黑色,下嘴粉红;脚-浅褐。
叫声:繁殖期雄鸟于栖处或飞行时发出刺耳的buzz声,接响亮的流水般plook声,也作刺耳的高音责骂声。
金头扇尾莺:雄鸟,繁殖羽
金头扇尾莺:亚成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非繁殖期的金头扇尾莺与棕扇尾莺的区别:金头扇尾莺的眉纹淡皮黄色而与颈侧及颈背同色。而棕扇尾莺的眉纹白色与颈侧颈背不同色。
金头扇尾莺非繁殖羽:眉纹与颈背颜色一致
棕扇尾莺:眉纹白色
地理分布
金头扇尾莺: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菲律宾、东南亚、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岛、马鲁古群岛至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亚种curtoisi为中国华南及东南的留鸟;volitans于云南;tytleri在云南怒江以西及西藏东南部。地区性常见于高可至海拔1500米的适宜生态环境。
亚种分化
金头扇尾莺equicaudata亚种:雄鸟,繁殖羽
在中国包括三个亚种:
金头扇尾莺华南亚种(学名:Cisticola exilis courtois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安徽、江西、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
金头扇尾莺滇西亚种(学名:Cisticola exilis tytler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
金头扇尾莺台湾亚种(学名:Cisticola exilis volitans)。分布于台湾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生活习性
金头扇尾莺:雄鸟,繁殖羽
习性:栖于高草地、芦苇及稻田。性隐蔽,有时停于高草杆或矮树丛。飞行起伏。
小蝗莺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分类地位
小蝗莺(学名:Locustella certhiola,英文名:Pallas’s Grasshopper Warbler)为蝗莺科蝗莺属的鸟类。在东亚地区繁殖,冬季时迁徙到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越冬。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中文学名:小蝗莺
拉丁学名:Locustella certhiola
英文俗名:Pallas’s Grasshopper Warbler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蝗莺科(Locustellidae)
中文属名:蝗莺属(Locustella)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46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小蝗莺: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15厘米)而具褐色纵纹的莺。眼纹皮黄,尾棕色而端白。上体褐色而具灰色及黑色纵纹;两翼及尾红褐,尾具近黑色的次端斑;下体近白,胸及两胁皮黄。幼鸟沾黄,胸上具三角形的黑色点斑。亚种 centralasiae色最淡;rubescens的色最深;指名亚种的上背及次级飞羽多黑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褐色,下嘴偏黄;脚-淡粉色。
叫声:拖长的沙哑颤音chir-chirrrr;也有示警时的尖细tik tik tik声。
小蝗莺:摄于泰国,2013.03
小蝗莺:摄于泰国,2010.01
小蝗莺:摄于香港,2007.11
小蝗莺:摄于新加坡,2012.02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小蝗莺和矛斑蝗莺的区别:小蝗莺体长较矛斑蝗莺明显大,头顶和背部褐色具黑色粗纵纹,但较矛斑蝗莺偏棕红色,眉纹白色也较矛斑蝗莺明显,下体白色两胁橄榄褐色但无纵纹(第一年的幼鸟在胸和两胁具黑色纵纹,但不如矛斑蝗莺明显),尾羽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
小蝗莺
矛斑蝗莺
地理分布
小蝗莺: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亚洲北部及中部;冬季至中国、东南亚、巴拉望岛、苏拉威西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不常见的夏季繁殖鸟及过境鸟。亚种centralasiae繁殖于新疆西部及北部、青海、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越冬于中国南方。minor繁殖于中国东北,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华东省份。rubescens也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东部,指名亚种偶见于河北。
生活习性
小蝗莺:摄于印度,2013.03
习性:栖于芦苇地、沼泽、稻田、近水的草丛和蕨丛以及林边地带。隐匿于浓密的植被下,即使被惊起,飞行仅几米远就又扎入覆盖中。
分类地位
小蝗莺:摄于泰国,2013.02
小蝗莺西北亚种(学名:Locustellacerthiolacentralasiae)。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蒙古。
小蝗莺指名亚种(学名:Locustellacerthiolacerthiola)。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河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小蝗莺东北亚种(学名:Locustellacerthiolaminor)。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东北、河北、河南、山东、长江下游、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京。
小蝗莺北方亚种(学名:Locustellacerthiolarubescen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本种在全世界共有4亚种,中国均有分布。其中的东北亚种L. c. minor分布较广,数量较多,故描述以该亚种为主。Meise(1938)、Vaurie(1959)认为本种和北蝗莺在印度尼西亚有中间类型,而认为是同一个种。此后,Beaman(1994)报道两者在鄂霍次克海北部有中间类型出现,且两者鸣声相似,也同意将两种合并。但是,Dementiev和Gladkov(1954,1968)因它们在东西伯利亚边缘地区繁殖区域重叠,几乎没有发生相互杂交现象,而认为是两个独立的物种。这一观点后来得到多数学者的采纳(Waston,1986;Sibley et Monroe,1990;Howard et Moore,1980,1991;Inskipp et al.,1996;郑作新,1987,1994,2000,2002;赵正阶,2000)。该种与北蝗莺、史氏蝗莺构成了超种(Cramp,1992)。雷富民等(1998)对蝗莺属的数值分类研究,发现小蝗莺、北蝗莺和史氏蝗莺首先聚合在一起,然后再依次与矛斑蝗莺和苍眉蝗莺聚合,说明在这些类群中,前3种在表型特征上亲缘关系较近。
本文Hash:4105758f48e1232fd7bdf9fd8c3c084e0a2227f1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