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黑啄木鸟的简介、形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保护现状

导读: 鸟种简介 形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保护现状

白腹黑啄木鸟的图片

白腹黑啄木鸟(学名:Dryocopus javensis,英文名:White-bellied Woodpecker)是啄木鸟科黑啄木鸟属的鸟类。

白腹黑啄木鸟(学名:Dryocopus javensis)属于中型的鸟类,体长约为46厘米。前额、头顶、枕部为红色,头顶和枕部的羽毛伸长,形成一个长长的红色羽冠,颚纹也是红色,其余头、颈、胸和上体均为黑色,腰部和腹部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还有铜绿色的光泽,颏、喉、前颈和颈侧具有白色的条纹,飞翔时白色的腋羽和翅下覆羽也明显可见。雌鸟与雄鸟的羽色相似,但头顶不是红色,而是黑色,也没有红色的颚纹。

中文学名:白腹黑啄木鸟

拉丁学名:Dryocopus javensis

英文俗名:White-bellied Woodpecker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21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啄木鸟科(Picidae)

中文属名:黑啄木鸟属(Dryocop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5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中文学名: 白腹黑啄木鸟

同物异名: Picus javensis Horsfield, 1821,

拉丁文目名: PICIFORMES

拉丁文科名: Picidae

拉丁文属名: Dryocopus

拉丁文种名: javensi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Horsfield, 1821)

形态

白腹黑啄木鸟属于中型的鸟类,体长约为46厘米。前额、头顶、枕部为红色,头顶和枕部的羽毛伸长,形成一个长长的红色羽冠,颚纹也是红色,其余头、颈、胸和上体均为黑色,腰部和腹部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还有铜绿色的光泽,颏、喉、前颈和颈侧具有白色的条纹,飞翔时白色的腋羽和翅下覆羽也明显可见。

雌鸟与雄鸟的羽色相似,但头顶不是红色,而是黑色,也没有红色的颚纹。虹膜-黄色;嘴-角质灰色;脚-灰蓝。 叫声:响亮尖音的上扬kiyow声;飞行时亦作大声的kiau kiau kiau…錾啄声响亮。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地理分布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分布图

白腹黑啄木鸟在中国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等山地,

国外见于朝鲜中部和南部、韩国、菲律宾、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在中国终年留居四川西南部的盐源,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的贡山县、丽江、泸水、怒江和澜沧江间山脉以至南部西双版纳的勐阿、勐海和勐养等地。

生活习性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主要栖息于海拔1525—305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等森林之中,有时也出现于山脚林缘、次生林,甚至农田里,常单独活动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能见到小的群体,多在高大乔木的中、上部活动和觅食。它们的翅膀短而钝,既不适于快飞,也不适于远飞,只在空中作波浪式的滑行,由这片树林飞向另一片树林。尾呈楔尾状,羽轴粗硬坚挺,有12枚尾羽,外侧一对甚小,中央1—3对尾羽羽端呈叉形,啄木时有支撑身体的作用。脚短,粗壮而有力,趾为对趾形,前后各有两趾,爪尖锐,适于攀缘和抓持树干,在取食的时候可以直上直下或向两侧呈螺旋状沿树干攀缘,也能双脚一跳一跳地进退。

喜开阔低地森林包括红树林。于何地出现都是喧闹而惹眼的鸟,常单独活动。取食于不同高度。每个洞巢都是由雄鸟和雌鸟自己啄成,洞口距地高度多在4—15米。有趣的是,它们用过的洞巢,第二年就不会再用了,有时它还在一年里凿上许多个洞,这样就为也在洞中筑巢,又不会自己凿洞的椋鸟、大山雀、红尾鸲、麻雀等森林食虫鸟类提供了条件,为这些保护森林的鸟类大军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贡献。

生长繁殖

白腹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树洞中,洞巢多选择在高大的死树和枯立木上,而不在活的树木上凿洞。白腹啄木鸟每窝产卵2—4枚。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雏鸟为晚成性,而在育雏期间,也正是它们大量消灭害虫的时候。

保护现状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年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

生效年代: 1996年

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导致栖息地减少,食物减少。

白腹黑啄木鸟理查亚种Dryocopus javensis richardsi列入了《华盛顿公约》附录1。

保护现状

白腹黑啄木鸟的喂养应遵循饲料配比的科学化,就是要找出所养鸟生长发育、正常繁殖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并按此标准制定饲料配方。营养标准就是鸟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要量和比例。在养鸟过程中,常发现一些与营养有关的病态表现。比如瘦弱、过肥、换羽不正常、缺乏维生素引起的抽风、产薄壳蛋或畸形卵等,都应从营养学上考虑并通过改变饲料配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建立场地

应选通风良好、干燥、地势较高的向阳坡地。架设高空网箱,一般40–60平方米做一个网箱,高度为2.5–3米,用竹子搭架,缚以塑料网。在网箱内搭一个6平方米的鸟棚,供雨天避雨及夏季遮阳用。种鸟场地网箱应高出地面1.5–2米,应用竹子或树枝做成假树,搭上人工鸟巢,以利于产卵。

二、挑选种鸟

选取体大、健壮、无病的10月龄成对成白腹黑啄木鸟作为种鸟。单独饲养,在饲料中应多加含蛋白质、卵磷脂及钙的食物,以利于繁殖。

三、繁殖与育雏

1.产卵 野生种白腹黑啄木鸟一般春秋季节交配产卵。人工饲养可采取给雌鸟人工注射雌性激素的方法,促其短期内发情,可使每月都能产卵 。

2.孵化 将产后的卵收集起来,放入孵化箱内进行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应调节好温度及相对湿度,确保出壳率在98%以上。

3.雏鸟管理 雏鸟刚孵出时应注意保暖,及时饮水,饮水选用万分之二浓度的高猛酸钾溶液放入洁净的器皿中,每4小时更换一次。雏鸟出壳后,一般6–8小时有觅食行为,食物最好选谷子或碎米等体积小、易消化的食物,也可用雏鸡颗粒饲料。1周后在饲料酯比中可加入20%的稗子、稻谷等其它植物种子,2周后可投喂稗子、稻谷、谷子等多种植物种子。

鳞喉绿啄木鸟的简介、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鳞喉绿啄木鸟的图片

鳞喉绿啄木鸟(学名:Picus xanthopygaeus,英文名:Streak-throated Woodpecker)是啄木鸟科绿啄木鸟属的鸟类。

鳞喉啄木鸟(学名:Picus xanthopygaeus)是鴷形目啄木鸟科的绿色啄木鸟。腰黄,顶冠红,颊灰。与灰头啄木鸟的区别在于具白色颊纹,腹部具绿色鳞状斑。雌鸟顶冠黑色。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西南及东南亚。为中国云南西部开阔的低地林中非常罕见的留鸟。习性比大多数啄木鸟占域性强,食物多为蚂蚁及白蚁。

中文学名:鳞喉绿啄木鸟

拉丁学名:Picus xanthopygaeus

英文俗名:Streak-throated Woodpecker

命名作者:Gray, JE & Gray, GR, 1847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啄木鸟科(Picidae)

中文属名:绿啄木鸟属(Pic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4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鸟种简介

鳞喉绿啄木鸟
鳞喉绿啄木鸟

中文学名:鳞喉绿啄木鸟

拉丁学名:Picusxanthopygaeus

命名时间:Gray&Gray,1846

外形特征

鳞喉绿啄木鸟
鳞喉绿啄木鸟

描述:中等体型(29厘米)的绿色啄木鸟。腰黄,顶冠红,颊灰。与灰头啄木鸟的区别在于具白色颊纹,腹部具绿色鳞状斑。雌鸟顶冠黑色。

虹膜-粉白而内圈红;嘴-灰色,嘴侧黄色;脚-淡灰绿。

雄性成鸟:

头顶红色,头顶后部羽毛有时具橙色先端,枕部有黑显露;背及翼上覆羽草绿色,有时渲染黄色,有时较多橄榄色;腰部亮黄色,极少渲染橙色;初级飞羽暗褐色,外羽片和内羽片基部具白斑;最内侧次级飞羽染浓绿色,并具不明显的绿黄色横斑,外侧飞羽逐渐与初级飞羽趋于同色;尾羽绿褐色,在基部有不明显白斑,最外侧尾羽浅褐,整片羽毛均具较宽阔斑纹;眼至枕部具一白色眉纹,其上方有一黑纹;眼先暗黄白色;耳羽淡灰褐色,具较白的纵纹;两颊灰白具不明显的黑色纵纹;颏、喉黄灰色,具白色纵纹;前颈及胸部绿色较多,具不太明显的暗色鳞状纹;胁及尾下覆羽淡绿黄色,具宽阔的黑色鳞片状纹。下体羽色变化较大。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头顶黑色,头侧羽色较褐且暗。虹膜红色,具一粉红色外圈;嘴峰角黄色,上嘴较暗较褐;跗蹠橄榄绿或橄榄灰色。

体长280-300mm;嘴峰25-30mm;翅120-130mm;尾83-93mm;跗蹠25-26mm。(注:雄性——♂;雌性——♀)

叫声

相当安静。发出似假声的单音,錾木有声。

地理分布

鳞喉绿啄木鸟
鳞喉绿啄木鸟鳞喉绿啄木鸟(分布图)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西南及东南亚。鳞喉绿啄木鸟(分布图)

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南部。

中国云南西部腾冲。

地理分布

为云南西部开阔的低地林中非常罕见的留鸟。

生活习性

鳞喉绿啄木鸟
鳞喉绿啄木鸟

比大多数啄木鸟占域性强,食物多为蚂蚁及白蚁。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开阔的森林中,也出现于竹林、果园和次生林。常单独在树上活动,也常到地面活动和觅食。栖于开阔山地桦树林、竹林中,常至地面活动。主要以蚂蚁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生长繁殖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3-5枚,卵白色,为卵圆形,大小为26-27mm×20-21mm。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棕颈犀鸟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致危因素、保护现状

棕颈犀鸟的图片

棕颈犀鸟(学名:Aceros nipalensis,英文名:Rufous-necked Hornbill)是犀鸟科皱盔犀鸟属的鸟类。

棕颈犀鸟,别名:棕颈无盔犀鸟,亦称无斑犀鸟,属于犀鸟科,为典型的热带留鸟,产于云南南邻、西藏东南部,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棕颈犀鸟

拉丁学名:Aceros nipalensis

英文俗名:Rufous-necked Hornbill

命名作者:Hodgson, 1829

中文目名:犀鸟目(Bucerotiformes)

中文科名:犀鸟科(Bucerotidae)

中文属名:皱盔犀鸟属(Aceros)

繁殖区:东洋界 : ne India to w Thailand and nw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6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棕颈犀鸟,属于犀鸟科,学名为 Aceros nipalensis。别名:棕颈无盔犀鸟,亦称无斑犀鸟。是大形鸟类。

同物异名:BuceronipalensisHodgson,1829,

外形特征

棕颈犀鸟
棕颈犀鸟

全长约 120厘米。雄鸟头、颈、胸部羽毛棕色;眼周淡蓝色;喉部皮肤亮腥红色。背、翅黑色,具绿色光泽,初级飞羽先端白色。尾羽基部黑色具绿光泽,下半部为白色。腹部、两胁及肛周为棕红色。嘴蜡黄色长而大,上嘴有宽黑斑纹。脚为带棕或绿的黑色。雌鸟两翅和尾羽带有白色,羽衣除头和羽冠外均为黑色而具绿色光泽。

雌雄鸟都有强大的嘴,嘴形巨大而向下弯曲,嘴上无盔突(即盔状突起)。雄鸟的上嘴为黄白色,靠近基部的两侧有大约5道横行的黑色雕纹,下嘴的基部为橄榄色,端部为乳白色。眼周裸露的皮肤为亮蓝色,嘴基的皮肤为紫蓝色,其后有一个大的肉色斑。喉部的裸露部分为亮红色,基部为青蓝色。头上具有象头发一样的羽冠,羽冠和整个头部,以及颈部和胸部均为橙棕色,腹部和其余下体逐渐变为栗色。背部和翅膀为黑色,具有绿色光泽,初级飞羽的尖端为白色。尾羽基部的一半为黑色,端部一半为白色。雌鸟的头部、颈部和下体为黑色。脸部裸露的皮肤为淡蓝色,嘴基裸露的皮肤为深蓝色。嘴较雄鸟的嘴为小,嘴上的雕纹也比较少,其余和雄鸟基本相似。

叫声:雄雌两性均发出轻声啸叫Kup,声不如双角犀鸟深沉。

虹膜为血红色,脚和趾为褐色或绿黑色。

生活习性

为典型的热带留鸟,较其他犀鸟更喜山区环境,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海拔600-1800米)中,在树洞内营巢。常成对或10多只集结成小群活动。主要以榕树果等肉质野果为食。常成对或10多只集结成小群活动。主要以榕树果等肉质野果为食。

棕颈犀鸟
棕颈犀鸟

生长繁殖

一般在4~6月繁殖,利用自然的大树洞营巢,每窝产卵1或2枚,卵的大小平均为59.2×43.1mm,卵壳呈白色。由雌鸟孵卵。

地理分布

产于云南南邻、西藏东南部。 喜马拉雅山脉从尼泊尔至中国西南、缅甸北部及印度支那均有分布。

棕颈犀鸟种群数量较为稀少,在西双版纳的勐腊自然保护区内偶尔见到,估计数量大约每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分布于1~3只。

国外广泛分布于不丹、印度、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树林地区。随着各国热带两林地区的广泛发展及开垦种植经济作物等因素,令其栖地减少;乱捕滥猎的情况也时有所闻。国内外动物园有饲养,但未有成功繁殖纪录。

保护现状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生效年代:1997

IUCN濒危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

IUCN濒危等级:VUA1cd+2cd,C1生效年代: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生效年代:1996

棕颈犀鸟
棕颈犀鸟濒危等级

致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 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开垦,使棕颈犀鸟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因为贸易被捕猎: 由于棕颈犀鸟为保护动物,一些不法商贩收购棕颈犀鸟以牟取高额利润。

保护现状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稀有;

已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

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将棕颈犀鸟列为地区重点保护动物,严禁猎捕。

本文Hash:ba110b8772c56b091acfc2f69f1a8ac499974146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