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灰胁噪鹛(学名:Garrulax caerulatus,英文名:Grey-sided Laughingthrush)属雀形目噪鹛科噪鹛属,中等体型,下体白,耳羽灰白,头顶棕褐(24厘米)的棕褐色噪鹛。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至中国西南及西藏东南部、缅甸北部。网络上大量图片将棕噪鹛误作灰胁噪鹛,实际上由于灰胁噪鹛很罕见,其图片资料非常少。有著者将棕噪鹛归为灰胁噪鹛。
中文学名:灰胁噪鹛
拉丁学名:Garrulax caerulatus
英文俗名:Grey-sided Laughingthrush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噪鹛属(Garrulax)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Burm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3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灰胁噪鹛
中等体型(24厘米)的棕褐色噪鹛。
下体白;耳羽灰白,头顶棕褐,眼先及眼后细纹黑色,眼周裸露皮肤偏蓝色;两胁灰色。
虹膜-棕色;嘴-深角质色;脚-灰色。
叫声:唧唧喳喳,多变的甜美叫声及不连贯告警叫;响亮的oh dear dear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胁噪鹛和棕噪鹛的区别:从名字上难以顾名思义地进行区分,且都其外形描述中都有“眼周裸露皮肤偏蓝色”。可从如下方面区分:
(1)灰胁噪鹛分布地域更窄,罕见于西藏和云南;故一般见到的是棕噪鹛;
(2)灰胁噪鹛有灰白色耳羽,而棕噪鹛无耳斑;
(3)灰胁噪鹛头顶棕褐色,且具有黑纹,则棕噪鹛头顶颜色与上体一致;
(4)灰胁噪鹛喉部、胸部白色,而棕噪鹛喉部、胸部与上体颜色一致为棕色;
(5)灰胁噪鹛嘴基深角质色(偏黑),而棕噪鹛嘴基蓝色;
灰胁噪鹛头部特写
棕噪鹛
地理分布
灰胁噪鹛
分布范围: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至中国西南及西藏东南部、缅甸北部。
分布状况:偶见于西藏东南部(caerulatus),罕见于云南怒江-澜沧江分水岭(latifrons)海拔1500~2700米。
生活习性
灰胁噪鹛
性活泼,栖于林下竹丛及山地灌丛。
保护现状
灰胁噪鹛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大噪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大噪鹛(学名:Garrulax maximus,英文名:Giant Laughingthrush)是噪鹛科噪鹛属的鸟类。
大噪鹛(学名:Garrulax maximus,英文名:Giant Laughing Thrush)属雀形目画眉科噪鹛属,别名花背噪鹛。是中国特有鸟类。体长30~36厘米的棕褐色噪鹛,背部具醒目的白色点斑。栖息在亚高山的灌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分布在我国的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注:过去曾被视为眼纹噪鹛。
中文学名:大噪鹛
拉丁学名:Garrulax maximus
英文俗名:Giant Laughingthrush
命名作者:Verreaux, J, 187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噪鹛属(Garrulax)
繁殖区:古北界 : w, n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3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大噪鹛
体大(34厘米)而具明显点斑的噪鹛。尾长,顶冠、颈背及髭纹深灰褐色,头侧及颏栗色。背羽次端黑而端白因而在栗色的背上形成点斑。两翼及尾部斑纹似眼纹噪鹛。与眼纹噪鹛的区别在体型甚大而尾长,且喉为棕色。
虹膜-黄色;嘴-角质色;脚-粉红。
叫声:甚高而嘹亮的叫声似鹰鹃及拗口的嘟声合唱。
生活习性
大噪鹛
生境:主要栖息于海拔2700~4200米的亚高山和高山森林灌丛及其林缘地带。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蜗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植物果实与种子。
习性:常成群活动,也常与其他噪鹛混群。性胆怯而隐匿,常在林下或林缘茂密的灌丛间跳来跳去,或在地上落叶层中觅食,常常仅闻其声而不见其影,叫声响亮、粗犷。
地理分布
大噪鹛
大噪鹛是中国特产鸟类,分布于中国甘肃西南部、南部,青海南部玉树、囊谦、东南部斑玛,四川北部绵阳、松潘、若尔盖、阿坝、西北部德格、甘孜、炉霍、西部康定、理塘、雅江、巴塘、西南部木里、稻城、凉山,中部成都、乐山、雅安、宝兴,云南西北部德钦、丽江、中甸、怒江和澜沧江间山脉以及西藏东北部江达、类乌齐、察雅、昌都地区东南部、左贡、芒康等地。
分布范围:中国中部至西藏东南部。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于海拔2135~4115米山区,于甘肃极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
保护现状
大噪鹛
种群数量较丰富。
条纹噪鹛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条纹噪鹛(学名:Garrulax striatus,英文名:Striated Laughingthrush)为噪鹛科噪鹛属的鸟类。分布于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西藏等地,多栖息于2000米左右的矮树和灌丛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条纹噪鹛
拉丁学名:Garrulax striatus
英文俗名:Striated Laughingthrush
命名作者:Vigors,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噪鹛属(Garrulax)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Burm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1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条纹噪鹛
体型略大(30厘米)的噪鹛。有极醒目的蓬松长冠羽,体羽暗褐,白色羽轴在头及背部成细小纵纹,胸及两胁的纵纹较粗,嘴短而厚。亚种cranbrooki的黑色眉纹宽重,头顶无细纹,体羽余部的细纹不如其他亚种清晰。与细纹噪鹛的区别在体型较大且纵纹白色。
虹膜-红褐;嘴-深角质色;脚-灰色。
叫声:响亮的不连贯咯咯声,尖厉的联络高叫及响亮悦耳的哨音O-will you-will you-wit及变调常重复多次。两声的哨音teo-wo。
地理分布
条纹噪鹛
喜马拉雅山脉Kulu以东至印度东北部、缅甸西北部、云南极西北部及西部。
罕见于云南南部的高黎贡山区(cranbrooki)。可能不罕见于西藏东南部(vibex)及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50~2750米的常绿林区(striatus在西部,sikkimensis 在中部)。
国内分布: 西藏(墨脱、波密、背崩),云南(西北部贡山西部)。
国外分布: 不丹、印度(阿萨姆、缅甸)。
亚种分化
条纹噪鹛
条纹噪鹛藏南亚种(学名:Garrulax striatus cranbrooki)。分布于不丹、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Adung山谷。
条纹噪鹛珠峰亚种(学名:Garrulax striatus vibex)。分布于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的Godavari。
生活习性
条纹噪鹛
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噪鹛混群。隐匿于阔叶林及混合林中近溪流的浓密灌丛。在果树上取食。鸣叫时冠羽耸立。
保护现状
条纹噪鹛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ef59186efa359d4fdb1dbaddccab49b3875c139f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