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蓝鹀的图片

蓝鹀(学名:Emberiza siemsseni,英文名:Slaty 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体长约13厘米,属小型鸣禽,为中国特有鸟类。喙为圆锥形,雄鸟体羽大致石蓝灰色,雌鸟大致棕色。栖于次生林及灌丛。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主要分布于中国中部及东南部。

中文学名:蓝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siemsseni

英文俗名:Slaty Bunting

命名作者:Martens, GH, 190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0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蓝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蓝鹀:形态特征图
蓝鹀:形态特征图

体小(13厘米)而矮胖的蓝灰色鹀。

雄鸟:体羽大致石蓝灰色,仅腹部、臀及尾外缘色白,三级飞羽近黑。

雌鸟:为暗褐色而无纵纹,具两道锈色翼斑,腰灰,头及胸棕色。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偏粉色。

叫声:鸣声为高调的金属音,多变化而似山雀。叫声为重复的尖声zick。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体型和羽色颇似灰鹀,但雄鸟通体为石板灰蓝,而非烟石板灰色;雌鸟大都深棕以至橄榄褐色;雌雄鸟的尾羽仅最外侧一对具白斑,和其他鹀类不同。

地理分布

蓝鹀:地理分布图
蓝鹀:地理分布图

中国中部及东南。

分布状况:繁殖于陕西南部秦岭、四川北部岷山、四川南部及甘肃南部。越冬往东至湖北、安徽、福建武夷山地区及广东北部。春季在湖南南部的莽山及广东北部的车八岭(Lewthwaite et al., 1995)有过记录,表明繁殖范围比以前所知的更为往南。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武夷山(福建) 太白山 卧龙 金佛山 清凉峰 瓦屋山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天目山 太白山

生活习性

蓝鹀,摄影老爷子,拍摄地点:四川 巴中光雾山
蓝鹀,摄影老爷子,拍摄地点:四川 巴中光雾山

栖于次生林及灌丛。蓝鹀为候鸟,中国特有鸟种。

蓝鹀营巢于乔木和灌丛中,每窝产卵约5枚。

保护现状

蓝鹀
蓝鹀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栗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栗鹀的图片

栗鹀(学名:Emberiza rutila,英文名:Chestnut Bunting)是雀形目雀科鹀属的鸟类,因雄鸟繁殖期上体栗红色,故俗名大红袍。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我国广大地区均有分布。

中文学名:栗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rutila

英文俗名:Chestnut Bunting

命名作者:Pallas, 17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1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黄色

外形特征

栗鹀:形态特征图
栗鹀: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小(15厘米)的栗色和黄色的鹀。

雄鸟:繁殖期雄鸟明白无误地为头、上体及胸栗色而腹部黄色。非繁殖期雄鸟相似但色较暗,头及胸散洒黄色。

雌鸟:甚少特色,顶冠、上背、胸及两胁具深色纵纹。与雌性黄胸鹀及灰头鹀的区别为腰棕色,且无白色翼斑或尾部白色边缘。

幼鸟:纵纹更为浓密。

虹膜-深栗褐;嘴-偏褐色或角质蓝色;脚-淡褐。

叫声:由树的低栖处作叫。鸣声多变且似黄腰柳莺或林鹨。比灰头鹀音高。

栗鹀:非繁殖羽(冬羽)(摄影大连红隼)
栗鹀:非繁殖羽(冬羽)(摄影大连红隼)
栗鹀:非繁殖羽(冬羽)(摄影大连红隼)
栗鹀:非繁殖羽(冬羽)(摄影大连红隼)
栗鹀:非繁殖期雄鸟
栗鹀:非繁殖期雄鸟
栗鹀:非繁殖期雄鸟
栗鹀:非繁殖期雄鸟
栗鹀:当年的幼鸟
栗鹀:当年的幼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栗鹀雌鸟与雌性黄胸鹀的区别:栗鹀腰棕色;黄胸鹀雌鸟具有白色翼斑,眉纹皮黄色明显。

栗鹀雌鸟与雌性灰头鹀的区别:栗鹀腰棕色,且无灰头鹀的白色翼斑和尾部白色边缘,灰头鹀雌鸟耳羽下方具清晰的月牙形斑纹。灰头鹀各亚种羽色差异大,注意识别。

栗鹀雌鸟:始终栗红的腰
栗鹀雌鸟:始终栗红的腰
黄喉鹀雌鸟:翼上有白色翼斑,黄色眉纹
黄喉鹀雌鸟:翼上有白色翼斑,黄色眉纹
栗鹀雌鸟:栗红色的腰
栗鹀雌鸟:栗红色的腰
灰头鹀东方亚种sordida,雌鸟:月牙形斑纹
灰头鹀东方亚种sordida,雌鸟:月牙形斑纹

地理分布

栗鹀:地理分布图
栗鹀:地理分布图

繁殖于西伯利亚南部及外贝加尔泰加林的南部,越冬至中国南方及东南亚。

繁殖于中国极东北部并可能于长白山;冬季甚常见于南方省份及台湾。迁徙时可能见于整个中国东半部。

生活习性

栗鹀
栗鹀

喜有低矮灌丛的开阔针叶林、混交林及落叶林,高可至海拔2500米。冬季于林边及农耕区。

保护现状

栗鹀
栗鹀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藏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藏鹀的图片

藏鹀(学名:Emberiza koslowi,英文名:Tibetan 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

藏鹀(学名:Emberiza koslowi)为雀科鹀属的鸟类,是中国特有鸟类。分布于青海、昌都北部澜沧江上游一带等地,主要生活于高山草甸、草原和灌丛鸟类以及栖于青藏高原山柳灌丛地带。藏鹀是我国青藏高原东部特有的珍稀鸟类,自1900年被发现以来,到1990年代仅有不足10次的目击记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鸟之一。

中文学名:藏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koslowi

英文俗名:Tibetan Bunting

命名作者:Bianchi, 190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Himalayas to w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0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藏鹀
藏鹀
藏鹀头部
藏鹀头部

小型鸣禽。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体羽似麻雀,此鹀以具有特殊的鲜红栗色背部,及上胸的黑带与下胸的纯灰色等形态特征,与其它各种鹀显著区别。

藏鹀全长约16cm。

雄性成鸟:头顶、后颈、耳羽及颈侧均黑色;眉纹白色,自嘴基向后伸达至颈部;眼先及前颊红褐色;上背及两肩鲜红栗色,腰深灰色;后颈与上背间有一蓝灰色横带,下延至下胸;两翼除大覆羽与背同色外,其余覆羽大都暗蓝灰色,初级覆羽以及飞羽等转为黑褐色,初级飞羽的外缘渐转为与背同色;尾羽黑褐色;外侧二对,除羽基及部分外翈外,纯白色;颏、喉白色;上胸有一宽阔黑带,与颈侧的黑色相连;下胸蓝灰色,并延伸至两胁;腹白;尾下覆羽沾淡肉桂红色;翼下覆羽白色;胁羽灰或灰白色。

雄性幼鸟:上体污灰,满杂以黑褐色条纹;背、肩及内侧翼羽的羽缘均似成鸟的鲜红栗色;下体满杂以黑褐色条纹,但较上体的为细,胸及两胁已呈现成鸟的灰色。

虹膜黑褐;嘴黑色,脚皮黄色,趾稍暗,爪黑褐色。

生活习性

藏鹀
藏鹀

此鸟属于高山草甸、草原和灌丛鸟类,栖息于青藏高原山柳灌丛地带。喜林线以上的开阔而荒瘠的高山灌丛、矮小桧树丛、杜鹃林及裸露地面。冬季结小群活动。食物主为鳞翅目幼虫。鸣声为短促啾啾叫似戈氏岩鹀。飞行叫声为tsip tsip,联络叫声为细而拖长的seee声。

地理分布

藏鹀
藏鹀

为中国特产种。分布于青藏高原青海南部扎多、曲麻莱、东南部河南县,西藏昌都地区北部澜沧江上游。

保护现状

藏鹀
藏鹀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稀有种 。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NT)。

藏鹀保护者——观鸟喇嘛
“观鸟喇嘛” @扎西桑俄绘制的藏鹀
“观鸟喇嘛” @扎西桑俄绘制的藏鹀
藏鹀观察者——扎西桑俄(居中者)
藏鹀观察者——扎西桑俄(居中者)

扎西桑俄和果洛周杰均为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白玉乡的藏族牧民,自幼喜爱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两人在当地著名寺院白玉达唐寺出家后,藏传佛教里“众生平等”的观念使他们对动物的爱日益深刻,时常连续数日在野外观察,记录它们的习性和变化。扎西桑俄更是以精美绝伦的画作来描绘青藏高原的各种鸟类,成为当地知名的“观鸟喇嘛”。

2005年,他们在当地发现了神秘的藏鹀,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科学家的鼓励下,他们开始以青海省果洛州为中心对藏鹀进行了持续6年的观察。结果显示,藏鹀主要分布在青海的玉树、果洛和四川的阿坝一带海拔3 500~4700 m范围内的适宜栖息地,该分布区比原有认知更靠东北,更为狭小且更高海拔。封面图片由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白玉达唐寺堪布居·扎西桑俄手绘的藏鹀图。

黍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黍鹀的图片

黍鹀(学名:Emberiza calandra,英文名:Corn Bunting)属鹀科鹀属。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西部,不常见。体大(19厘米)且全身满布纵纹的暗灰褐色鹀。雄雌同色。雄鸟常为多配型。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常见于草地、高山草原地或有稀疏灌木的旷地、以及麦田、谷地和河岸附近的耕地、喜栖于高的树枝或电线上以及或落于墙或篱笆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分布于欧洲, 北非, 西非, 印度,中国新疆。

中文学名:黍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calandra

英文俗名:Corn Bunting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w, sc, also n Afric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2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黍鹀
黍鹀

体大(19厘米)且全身满布纵纹的暗灰褐色鹀。雄雌同色,外形圆胖而嘴厚。飞行比百灵沉重且无浅色翼后缘。

虹膜-深栗褐;嘴-浅角质色;脚-黄至粉褐。

叫声:持久而有特色的不断加速的鸣声tiik tiik,似钥匙丁当作响。叫声为快速重复的干涩咔哒声。告警时作trrp叫声。

地理分布

黍鹀
黍鹀

分布范围:地中海的温带区、古北界西部至乌克兰及里海。东方的种群在阿富汗北部至哈萨克斯坦南部及中国极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buturlini繁殖于西天山特克斯河谷和伊犁河谷,越冬于新疆西部的喀什地区。一般为不常见的鸟,于灌丛及草地,越冬时在农耕地。

生活习性

黍鹀
黍鹀

于停栖或作腿下悬而两翼上举的飞行时鸣唱。雄鸟常为多配型。

黍鹀是开阔景观的鸟类,多见于干草地、湿草地,高山草原地或有稀疏灌木的旷地,以及麦田、谷地和河岸附近的耕地;喜栖于高的树枝上或电线上,或落于墙上、篱笆上,叫声似“chip-chip”和“chun”声。飞翔很慢,除非遇到雀鹰时才加速飞翔。8月后,开始结群活动,见于收获过的农田中,冬季常结成数百只的大群。鸣声粗涩似tic-tic-tuse反复多次,特别是雌鸟孵卵后期更是如此。

它的食物71.5%是植物性食物,其中有谷物及其他种植物的种子和苇实、水果、浆果等;28.5%是动物性食物,其中有甲虫等。

保护现状

黍鹀
黍鹀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7fe0289e59c882e1049b45810082798f011c1b5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