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鹊鹂(学名:Oriolus mellianus,英文名:Silver Oriole)是黄鹂科黄鹂属的鸟类,又叫鹊色鹂。中等体型(28厘米)的黑色及银白色鹂。尾洋红色,雄鸟甚有特色。雌鸟似朱鹂雌鸟,但黑色的头与灰色的背成对比,下体较白且纵纹较窄。虹膜黄色;嘴灰色;脚灰色。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易危物种。
中文学名:鹊鹂
拉丁学名:Oriolus mellianus
英文俗名:Silver Oriole
命名作者:Stresemann, 192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黄鹂科(Oriolidae)
中文属名:黄鹂属(Oriolus)
繁殖区:东洋界 : s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5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鹊色鹂
中等体型(28厘米)的黑色及银白色鹂。尾洋红色,雄鸟甚有特色。雌鸟似朱鹂雌鸟,但黑色的头与灰色的背成对比,下体较白且纵纹较窄。
虹膜—黄色;嘴—灰色;脚—灰色。
地理分布
鹊鹂
分布于中国中部,偶尔迁徙至泰国西南部。
生活习性
种群数量稀少。繁殖于四川南部、广西及广东北部,冬季往南扩散。冬季南迁或迁往较低海拔的较多落叶林处越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留在树层,有时加入混合鸟群。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金黄鹂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金黄鹂(学名:Oriolus oriolus,英文名:Eurasian Golden Oriole)是黄鹂科黄鹂属的鸟类。中等体型(24厘米)的黄色及黑色鹂。头全黄色。雄性成鸟眼先、翼及尾基部黑色,其余为鲜亮黄色。杂食性,以昆虫及浆果为主食。性隐蔽,栖于树林活动及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原野。繁殖期甚吵嚷。飞行呈波状。喜于树林的上层。分布于欧亚大陆至西伯利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东地区、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主要生活于绿洲内的村落附近大树上。
中文学名:金黄鹂
拉丁学名:Oriolus oriolus
英文俗名:Eurasian Golden Oriol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黄鹂科(Oriolidae)
中文属名:黄鹂属(Oriolus)
繁殖区:古北界 : w Eurasia
非繁殖区:Afric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5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金黄鹂
中等体型(24厘米)的黄色及黑色鹂。头全黄色。雄性成鸟眼先、翼及尾基部黑色,其余为鲜亮黄色。雌鸟较暗淡而多绿色。幼鸟偏绿色,下体具细密纵纹。
虹膜-红色;嘴-红色;脚-灰色。
叫声:鸣声为活泼响亮的笛音oh wheela whee。叫声似松鸦, 粗哑而带鼻音kwa-kwaaek。
地理分布
金黄鹂
分布范围:繁殖于南欧至印度、蒙古北部及西伯利亚;一些鸟在非洲越冬。
分布状况:不常见至地区性常见于中国极西部。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特克斯及吐鲁番地区;kundoo繁殖于新疆西部从喀什南部至喀喇昆仑山脉。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印度及西藏西南部。
生活习性
金黄鹂
性隐蔽,栖于树林活动及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原野。繁殖期甚吵嚷。飞行呈波状。喜于树林的上层。
亚种分化
金黄鹂
金黄鹂新疆亚种(学名:Oriolus oriolus kundoo)。分布于西伯利亚、帕米尔、喀什米尔、喜马拉雅、印度、斯里兰卡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Dukhum。
金黄鹂指名亚种(学名:Oriolus oriolus oriolus)。分布于欧洲至西伯利亚、中亚地区、印度、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枕黄鹂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枕黄鹂(学名:Oriolus chinensis,英文名:Black-naped Oriole)是黄鹂科黄鹂属的鸟类,俗称黄鹂、黄莺、黄鸟、金衣公子等,属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黑枕黄鹂的体羽大部分呈金黄色,两翅及尾呈黑色,在头部通过眼有一条宽阔的黑纹,嘴呈粉红色,脚呈铅色,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在我国分布于东部地区,由内蒙的东北部、东北、华北地区、往南直到广东、云南,西达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为夏候鸟;在台湾、海南为留鸟。
中文学名:黑枕黄鹂
拉丁学名:Oriolus chinensis
英文俗名:Black-naped Oriol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黄鹂科(Oriolidae)
中文属名:黄鹂属(Oriol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5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黑枕黄鹂: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6厘米)的黄色及黑色鹂。过眼纹及颈背黑色,飞羽多为黑色。
雄鸟体羽余部艳黄色。
雌鸟色较暗淡,背橄榄黄色。
亚成鸟背部橄榄色,下体近白而具黑色纵纹。
虹膜-红色;嘴-粉红色;脚-近黑。
叫声:清澈如流水般的笛音lwee, wee, wee-leeow,有多种变化。也作甚粗哑的似责骂叫声及平稳哀婉的轻哨音。
黑枕黄鹂:亚成鸟
黑枕黄鹂:幼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黑枕黄鹂与细嘴黄鹂的区别:
(1)分布地域差异:细嘴黄鹂仅仅分布于中国西南(云南)等地。
(2)黑枕黄鹂嘴较粗,颈背的黑带较宽。
地理分布
黑枕黄鹂: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亚、巽他群岛、菲律宾及苏拉威西岛。北方鸟南迁越冬。
分布状况:亚种diffusus分布于中国东半部包括海南岛及台湾。地区性常见,高可至海拔1600米。
生活习性
黑枕黄鹂
迁徙: 黑枕黄鹂在我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为留鸟。通常每年4-5月迁来我国北方繁殖,9-10月南迁。
生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混交林,也出入于农田、原野、村寨附近和城市公园的树上,尤其喜欢天然栋树林和杨木林。
食性: 主要食物有鞘翅目、鳞翅目、尺蠖蛾科幼虫、螽斯科、蝗科、夜蛾科幼虫、枯叶蛾科幼虫、斑蛾科幼虫、蝶类幼虫、毛虫、蟋蟀、螳螂等昆虫,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呈3-5只的松散群。主要在高大乔木的树冠层活动,很少下到地面。繁殖期间喜欢隐藏在树冠层枝叶丛中鸣叫,鸣声清脆婉转,富有弹音,并且能变换腔调和模仿其他鸟的鸣叫,清晨鸣叫最为频繁,有时边飞边鸣,飞行呈波浪式。栖于开阔林、人工林、园林、村庄及红树林。成对或以家族为群活动。常留在树上但有时下至低处捕食昆虫。飞行呈波状,振翼幅度大,缓慢而有力。
生长繁殖
黑枕黄鹂
野生的黑枕黄鹂繁殖期为5-8月,巢筑在近树梢的水平枝上,呈吊篮状,以麻丝、碎纸、棉絮、草茎等编成。每窝产卵2-4枚,粉红色,带有紫红色的斑点。孵化工作完全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育雏活动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担任,雏鸟的食物全部是昆虫,初期以蛾类的幼虫为主,中期及末期则辅以蛾类和小型的蝉类等。
哺育期约为16天,雏鸟离巢后的最初1、2天仍由亲鸟哺食。幼雏出巢后不久,约在八月下旬就开始南返。
保护现状
黑枕黄鹂
黑枕黄鹂在中国分布范围较金黄鹂广,种群数量亦较金黄鹂丰富,夏季在低山和平原地区的树林中常常可听见其鸣叫。是一种很有益的鸟类,不仅嗜吃昆虫,在植物保护中意义很大,而且由于它羽色艳丽,鸣声婉转,常被捕捉作为笼养观赏鸟,应注意保护。
本文Hash:17f5b355e14a55402e34a0ff5f6300de321b6c2d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