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顶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白骨顶的图片

白骨顶(学名:Fulica atra,英文名:Eurasian Coot)是秧鸡科骨顶属的鸟类。

骨顶鸡(学名:Fulica atra)属鹤形目秧鸡科骨顶属。体长约40cm。全身黑色,仅嘴巴和额甲为白色。比黑水鸡体大。骨顶鸡为深圳常见的冬候鸟,经常成群聚集在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外的水面上,常潜入水中寻找水草食用。繁殖期雄鸟会相互争斗追打。起飞前必须在水面上长距离的助跑。国内广泛分布。

中文学名:白骨顶

拉丁学名:Fulica atra

英文俗名:Eurasian Coo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骨顶属(Fulica)

繁殖区:古北界, 东洋界, 澳洲界 : 广泛分布

非繁殖区:n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2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白骨顶
白骨顶

体大(40厘米)的黑色水鸡。具显眼的白色嘴及额甲。整个体羽深黑灰色,仅飞行时可见翼上狭窄近白色后缘。

虹膜-红色;嘴-白色;脚-灰绿。

叫声:多种响亮叫声及尖厉的kik kik。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骨顶鸡与黑水鸡的区别:两者都是黑色的水鸡,但并不同属。区别在于白骨顶鸡嘴和额甲白色,体型更大;而黑水鸡嘴和额甲红色,体型更小。

白骨顶
白骨顶
黑水鸡(作者:从容岁月crsy,2011年5月,辽宁)
黑水鸡(作者:从容岁月crsy,2011年5月,辽宁)

地理分布

白骨顶
白骨顶

分布范围:古北界、中东、印度次大陆。北方鸟南迁至非洲、东南亚及菲律宾越冬;鲜至印度尼西亚。也见于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分布状况:亚种atra为中国北方湖泊及溪流的常见繁殖鸟。大量的鸟至北纬32°以南越冬。

生活习性

白骨顶
白骨顶
白骨顶
白骨顶
白骨顶
白骨顶

骨顶鸡骨顶鸡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草地、甚至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各类水域中。其中尤以富有芦苇、三棱草等水边挺水植物的湖泊、水库、水塘、苇塘、水渠、河湾和深水沼泽地带最为常见。

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成数十,甚致上百只的大群,偶尔也见单只和小群活动。有时也和其他鸟类混群牺息和活动。

善游泳和潜水,一天的大部时间都游弋在水中。游泳时喜欢穿梭在稀疏的芦苇丛间或在紧靠芦苇和水草边的开阔水面上,并不时地晃劲着身子和不住地点头,尾下垂到水面。遇到危险时或是潜入水中,或是进入旁边的芦苇丛和水草丛中躲避,但不久即又出来,危急时则迅速起飞,起飞时需在水面助跑后才能飞起,两翅煽动迅速,并发出呼呼声响。通常飞不多远又落下,而且多贴着水面或苇丛低空飞行。鸣声短促而单调,似“咔咔咔”声,甚为嘈杂。

骨顶鸡主要吃小鱼、虾、水生昆虫、水生植物嫩叶、幼芽、果实、蔷薇果和其他各种灌木浆果与种子;也吃眼子菜、看麦娘、水棉、轮藻、黑藻、丝藻、茨藻和小茨藻等藻类。

生长繁殖

白骨顶
白骨顶
白骨顶
白骨顶
白骨顶
白骨顶

骨顶鸡繁殖期5~7月。

营巢于有开阔水面的水边芦苇丛和水草丛中。雌雄共同营巢,最早在4月中下旬即见有少数个体开始营巢,大量营巢在5月。巢系就地弯折芦苇或蒲草搭于周围的芦苇或蒲草上作基础,然后堆集一些截成小段的芦苇和蒲草即成,因此巢常常和周围的芦苇、水草搅缠在一起,而不是漂浮在水面,但它可随水面而升降。巢极为简陋,形状似一圆台状,大小据6个巢的测量为外径27~46cm,内径14~27cm,高17~35cm,深4~8cm,露出水面高度为6~16cm。

1年繁殖1窝,产卵时间较为集中,最早的个体于5月初产卵,大批5月中下旬。1天产卵1枚,每窝产卵7~12枚,常为8~10枚。卵为尖卵圆形或梨形,青灰色、灰黄色或浅灰白色,略带绿色光泽、被有棕褐色斑点,大小据37枚卵的测量为46~58mm×31~39mm,平均52mm×35mm,重30~45g。

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24天。雏鸟早成性,刚出壳时体重22~25g,全身被有黑色绒羽,头部具橘黄色绒羽,头顶及眼后有稀疏毛状纤羽,上眼眶呈淡紫蓝色,跗蹠黑色,嘴和额红色,出壳后当天即能游泳。

红瘤白骨顶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红瘤白骨顶的图片

红瘤白骨顶(学名:Fulica cristata,英文名:Red-knobbed Coot)是秧鸡科骨顶属的鸟类。

红瘤白骨顶

中文学名:红瘤白骨顶

拉丁学名:Fulica cristata

英文俗名:Red-knobbed Coot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骨顶属(Fulica)

繁殖区:非洲 : s, se, 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红瘤白骨顶

【中文别名】红瘤白骨顶鸡、红瘤白骨顶鸟

【拉丁学名】Fulica cristata

【命名时间】Gmelin, 1789

【英文名称】Red-knobbed Coot

【科属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鹤形目、秧鸡科、骨顶鸡属

外形特征

红瘤白骨顶
红瘤白骨顶

红瘤白骨顶红瘤白骨顶是中型游禽。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头具额甲,白色,端部钝圆,有一醒目的红色额瘤。跗跖短,短于中趾不连爪。大多时间潜水取食沉水植物,趾均具宽而分离的瓣蹼。体羽暗灰黑色,尾下覆羽有白色,上体有条纹,下体有横纹。两性相似。颈适中,颈椎14~15节。翅很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为短。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与第5枚或第6枚初级飞羽等长。 尾短,尾羽6~16枚,通常12枚,尾端方形或圆形,常摇摆或翘起尾羽以显示尾下覆羽的信号色。通常腿、趾均细长,有后趾,用来在漂浮的植物上行走,趾两侧延伸成瓣蹼用来游泳。

地理分布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

红瘤白骨顶
红瘤白骨顶

红瘤白骨顶分布图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生活习性

红瘤白骨顶
红瘤白骨顶

红瘤白骨顶常在稻田里的秧丛中和谷茬上筑巢栖息。主要栖息地是沼泽,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筑巢。繁殖生活于北方,迁南方过冬。对栖息地的选择较广,有湿地、草地、森林和灌丛等生活型,在非繁殖季节通常单个栖息,繁殖季节为季节性配对或家庭栖息,但在结群物种中为群居,在秋、冬季最明显。

杂食性,在软土中或枯叶中探食,主要寻找无脊椎动物;粗喙的种类能扯下植物,吃种子、核果、嫩枝、叶等;能频繁潜水寻食。也吃各种昆虫及其幼虫、蜘蛛、马陆、蠕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小鱼以及小鸟及其卵和雏鸟。

生长繁殖

红瘤白骨顶
红瘤白骨顶

红瘤白骨顶单配制,配对关系仅在繁殖季节发生。善于游泳和鸣叫,叫声在求偶和配对关系上有重要作用,但在非繁殖季节基本上不鸣叫。在水边或水中的植物丛中营巢,两性营巢,每窝产卵5~10枚,每年产1~2窝,孵卵期14~24天。两性都参加孵卵,通常由双亲喂食和照顾幼鸟。1岁或不足1岁便开始繁殖。

白顶溪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白顶溪鸲的图片

白顶溪鸲(学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英文名:White-capped Redstart)是雀形目鹟科的鸟类,自成一属。体长约19厘米,是黑色及栗色溪鸲,颜色分界鲜明,野外极为容易辨识。雄雌同色。亚成鸟色暗而近褐,头顶具黑色鳞状斑纹。特征为常立于水中或于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时不停地点头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动。求偶时作奇特的摆晃头部的炫耀。

中文学名:白顶溪鸲

拉丁学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

英文俗名:White-capped Redstart

命名作者:Vigors,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白顶溪鸲属(Chaimarrornis)

繁殖区:古北界 : c, e, also to c Laos

非繁殖区:n India to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9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白顶溪鸲(左),右为红尾水鸲
白顶溪鸲(左),右为红尾水鸲

体大(19厘米)的黑色及栗色溪鸲。雄雌同色。头顶及颈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

雄雌同色。亚成鸟色暗而近褐,头顶具黑色鳞状斑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叫声为甚哀怨的尖亮上升音tseeit tseeit。鸣声为细弱的高低起伏哨音。

白顶溪鸲。作者:绿水青山。2009年11月。
白顶溪鸲。作者:绿水青山。2009年11月。
白顶溪鸲:亚成鸟,头部带有鳞状斑纹(作者:汉源。陕西牛背梁。2007年7月)
白顶溪鸲:亚成鸟,头部带有鳞状斑纹(作者:汉源。陕西牛背梁。2007年7月)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顶溪鸲
白顶溪鸲

白顶溪鸲雄鸟和北红尾鸲雄鸟的区别:两者都是黑背黑胸,红腹。白顶溪鸲头顶白色,北红尾鸲头顶灰色,在某些角度观察起来也容易混淆。但北红尾鸲双翅具有显著的白斑,腹部颜色偏黄,而白顶溪鸲的腹部颜色偏深红。

北红尾鸲:雄鸟(作者:CYF。2009年12月。香港)
北红尾鸲:雄鸟(作者:CYF。2009年12月。香港)
红尾水鸲:雄鸟
红尾水鸲:雄鸟

地理分布

白顶溪鸲
白顶溪鸲

分布范围:中亚、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越冬至印度及印度支那。

分布范围:常见于中国多数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间溪流及河流。繁殖于上水头,可高至海拔4000米,但冬季沿河溪下迁。

生活习性

白顶溪鸲(作者:绿水青山。2009年11月)
白顶溪鸲(作者:绿水青山。2009年11月)

特征为常立于水中或于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时不停地点头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动。求偶时作奇特的摆晃头部的炫耀。爱翘尾巴。

生长繁殖

白顶溪鸲育雏
白顶溪鸲育雏

繁殖期约在4—6月初,有时6—7月间有第二窝。巢通常筑在山间急流岩岸的裂缝节、石头下、天然岩洞、树洞、岸旁树根间,偶尔也筑在水边或离水较远的树干上。巢隐藏得很好,不易被发现。

每窝通常产卵3—5枚。卵为淡绿或蓝绿色,杂以淡紫色粗斑。巢呈杯状或碗状,由苔藓混杂着细树根、落叶、蕨叶构成,内通常垫以细根,似毛发的纤维,偶尔还有兽毛等物。

双亲共同育雏,平均3—5分钟喂食一次,每天从早晨6时到晚9时,喂食时间长达15小时。亲鸟寻食范围约在10—50米间。

本文Hash:0f7899d41ff7a3f53b1dd8859c420214b06bb821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