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眶雀鹛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分类地位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灰眶雀鹛的图片

灰眶雀鹛(学名:Alcippe davidi,英文俗名: David’s Fulvetta)是幽鹛科雀鹛属的鸟类,俗名:绣眼画眉、白眼环眉、山白目眶,是体型略大(14厘米)的喧闹而好奇的群栖型雀鹛。上体褐色,头灰,下体灰皮黄色。具明显的白色眼圈。深色侧冠纹从显著至几乎缺乏。与褐脸雀鹛的区别在下体偏白,脸颊多灰色且眼圈白色。

中文学名:灰眶雀鹛

拉丁学名:Alcippe davidi

英文俗名:David’s Fulvetta

命名作者:Styan, 189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幽鹛科(Pellorneidae)

中文属名:雀鹛属(Alcippe)

繁殖区:东洋界 : sc, s China to nw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18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灰色

分类地位

原灰眶雀鹛台湾亚种morrisonia独立为台湾雀鹛;

原灰眶雀鹛云南亚种fratercula独立为灰头雀鹛(云南雀鹛);

原灰眶雀鹛hueti亚种独立为休氏雀鹛。

外形特征

灰眶雀鹛
灰眶雀鹛

体型略大(14厘米)的喧闹而好奇的群栖型雀鹛。上体褐色,头灰,下体灰皮黄色。具明显的白色眼圈。深色侧冠纹从显著至几乎缺乏。

虹膜-红色;嘴-灰色;脚-偏粉。

叫声:鸣声为甜美的哨音ji-ju ji-ju,常接有起伏而拖长的尖叫声。受惊扰时发出不安的颤鸣声。以”呸”声易吸引此鸟。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与褐脸雀鹛的区别在下体偏白,脸颊多灰色且眼圈白色。

地理分布

灰眶雀鹛地理分布图
灰眶雀鹛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及台湾,缅甸东北部、东部,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于中等海拔区。亚种yunnanensis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fraterculus于云南西南部,schaefferi于云南东南部,rufescentior于海南岛,morrisoniana于台湾,hueti从广东至安徽,davidi从湖北西部至四川。

生活习性

灰眶雀鹛
灰眶雀鹛

常与其他种类混合于”鸟潮”中。大胆围攻小型鸮类及其他猛禽。

白眶雀鹛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白眶雀鹛的图片

白眶雀鹛(学名:Alcippe nipalensis,英文名:Nepal Fulvetta)是幽鹛科雀鹛属的鸟类。

白眶雀鹛(学名:Alcippe nipalensis)属雀形目画眉科雀鹛属,是体型略大(13.5厘米)的褐色雀鹛。顶冠灰色,具白色的宽阔眼圈及黑色的眉纹。与灰眶雀鹛(于重叠分布区)的区别在顶冠及颈背沾褐色,侧冠纹较显著,上体多偏棕色,白色的眼圈明显,喉中心及腹部近白而下体较少皮黄色。

中文学名:白眶雀鹛

拉丁学名:Alcippe nipalensis

英文俗名:Nepal Fulvetta

命名作者:Hodgson, 183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幽鹛科(Pellorneidae)

中文属名:雀鹛属(Alcippe)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w Burm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1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眶雀鹛
白眶雀鹛

描述:体型略大(13.5厘米)的褐色雀鹛。顶冠灰色,具白色的宽阔眼圈及黑色的眉纹。

虹膜-灰褐;嘴-角质色;脚-铅褐。

叫声:不断地叽喳作叫;金属般的chit声;尖叫声dzi-dzi-dzi-dzi-dzi及p-p-p-p-jet。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与灰眶雀鹛(于重叠分布区)的区别在顶冠及颈背沾褐色,侧冠纹较显著,上体多偏棕色,白色的眼圈明显,喉中心及腹部近白而下体较少皮黄色。

地理分布

白眶雀鹛
白眶雀鹛

分布范围:尼泊尔至印度阿萨姆及缅甸的西部和北部。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于有限的区域内。亚种commoda见于西藏东南部。

生活习性

白眶雀鹛
白眶雀鹛

习性:群栖而好动,于丘陵及山区森林,高可至海拔2200米。常与其他种类混群。

莫岛管舌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灭绝、分类地位

莫岛管舌雀的图片

莫岛管舌雀(学名:Paroreomyza flammea,英文名:Kakawahie)是燕雀科管舌雀属的鸟类。

雄鸟及雌鸟(上);雏雄及雌鸟(下)莫岛管舌雀(Paroreomyza flammea),又名卡克威西管舌鸟,是已灭绝的雀,出没于夏威夷的摩洛凯岛。它们是由英国鸟类学家杰佛瑞·威尔森(Jeffrey A. Wilson)于19世纪末在雾中失踪,射杀了一只雌鸟及两只雄鸟,并将这些标本带回英国。

中文学名:莫岛管舌雀

拉丁学名:Paroreomyza flammea

英文俗名:Kakawahie

命名作者:Wilson, SB, 189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管舌雀属(Paroreomyza)

繁殖区:太平洋 : Molokai (Hawaiian Island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绝灭物种

Extinct(EX)

该物种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

外形特征

莫岛管舌雀只有5吋半长,趾上有爪。它们,尤其是雄鸟,全身呈赤红色,仿佛一团火焰。雌鸟的腹部呈淡褐色。它们的叫声像人在远处切断木头的声音。

地理分布

莫岛管舌雀生活在森林中,并于1963年消失。

生活习性

莫岛管舌雀像毛岛管舌雀般会用其短而顿的喙在树中啄出昆虫。它们主要吃甲虫及毛虫,或者花蜜。它们的巢是由苔藓组成。它们在树间跳来跳去捕捉昆虫吃时,就像一团火焰飞来飞去一般。

灭绝

莫岛管舌雀的衰落可能是因失去栖息地、疾病及入侵的掠食者等所致。入侵的蚊带来了致命的疾病,包括家禽疟疾及禽痘,会令莫岛管舌鸟生病及长出疙瘩,最终令雀鸟痳痹及饿死。另外,莫岛管舌鸟亦经常被杀,并摘下羽毛,作为贵族的身份象征。

莫岛管舌鸟最后于1963年被见到,另有指它们生存至1970年代,但之后就肯定已经灭绝。

分类地位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管舌鸟科 Drepanididae

属:Paroreomyza

种:莫岛管舌雀 P. flammea

本文Hash:16ef4f2b1f90613068893227af076a00993ae65f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