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属种 生长繁殖 冢雉科鸟类大全
冢雉科(学名:Megapodiidae)是鸡形目(学名:Galliformes)的一属。
冢雉科(Megapodiidae) 冢雉主要产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一带的热带森林中 共6属10种。冢雉具有独特的繁殖习性 采用类似爬行动物的孵化方法。冢雉将卵产于用枝叶和土堆成的土冢中 利用自然界的温度而不是体温来孵化 雏鸟孵化出来以后自行破土而出 并独立活动。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冢雉科(Megapodiidae)
鸟种简介
冢雉科
冢雉科,鸡形目的 1科。冢雉科是澳洲界代表性的雉鸡类,以独特的繁殖习性而著称,并不靠体温来孵化而是用类似爬行动物那样将卵埋在地下。澳洲界是不会飞的鸟类的大本营。
冢雉科体大如鸡;嘴呈圆锥状;头部大多无羽,皮肤裸露,现黄或红色;雌雄羽色相近,均以黑褐色为主;趾强大。营巢习性特殊,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有腐植质的堆积中、沙土上和火山灰上,借自然热力进行孵化,故名营冢雉。
普通冢雉体长 380毫米,体羽大都黑色。枕部具短羽冠。头顶和上背淡灰色;翅、下背、腰和尾上覆羽褐色;颏、喉和下体黑色沾灰,腹部沾褐色。雨林冢雉体长35厘米,上体暗黑褐色,下体暗灰而具白色阔边;头、颈裸露部分粉红色,具稀疏黑褐色髮状羽,肉垂黄色沾红。
属种
全科有7属12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分为3个生态组:①冢雉组,小型,暗色,短尾,多为岛栖型。包括冢雉属3种、摩鹿加冢雉、苏拉冢雉。②雨林冢雉组,大型。包括丛冢雉、营冢雉属3种、肉垂冢雉属2种;及眼斑冢雉。
生长繁殖
冢雉以不同方法孵卵。苏拉冢雉和摩鹿加冢雉把卵产在阳光充足的海岸沙坑中,利用太阳能进行孵化。普通冢雉常在火山区的温暖土地上挖1米深的坑,用沙土和树叶堆成直径12米、高 5米的大型孵化堆。从树叶等有机物取得部分孵化热力。
丛冢雉、营冢雉和肉垂冢雉的繁殖方法完全相同,即在稠密的树林中,由雄鸟用爪把树叶和其他植物质扒在一起,建成一个直径3米,高1~1.5米的完全荫蔽的孵卵堆。在雌鸟产卵前,雄鸟每日巡视,翻倒树叶使其发酵。发酵以后,才让雌鸟到它挖开的洞穴中产卵。雌鸟先张开嘴,试探洞中温度是否合适,然后才产卵进去。每只雌鸟产卵10~13枚。孵化期为49~84天。在产卵和孵化期间,雄鸟继续把新鲜植物质堆在冢上,以求不断产生热力,而保持必需的孵化温度。眼斑冢雉在澳大利亚中部半干旱地区,以矮小桉树的枯叶营冢。
冢雉科鸟类大全
冢雉科:丛塚雉属
学名:Alectura冢雉科:冠冢雉属
学名:Aepypodius冢雉科:营冢雉属
学名:Talegalla
冢雉科:斑眼塚雉属
学名:Leipoa冢雉科:苏拉塚雉属
学名:Macrocephalon
冢雉科:摩鹿加塚雉属
学名:Eulipoa
冢雉科:塚雉属
学名:Megapodius
犀鸟科的简介、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犀鸟科大全
犀鸟科(Bucerotidae)是鸟纲犀鸟目的1科。因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具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印度、中南半岛、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为典型的热带森林鸟类。
中文目名:犀鸟目(Bucerotiformes)
中文科名:犀鸟科(Bucerotidae)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鸟种简介
本科鸟类为善于攀援的并趾型鸟,其外趾和中趾基部有三分之二互相并合,中趾与内趾基部也有些并合。冠斑犀鸟是中国最常见种。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印度、中南半岛、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为典型的热带森林鸟类。
中国仅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和广西西南部,有4属4种:冠斑犀鸟、白喉犀鸟、棕颈犀鸟及双角犀鸟。
生长繁殖
犀鸟每年入春后约5~6月由群居转为成对,选择高大树干距地约在16~33米处的树洞为巢,自己并不啄木,均利用天然腐朽或白蚁侵咬的洞穴。
犀鸟的繁殖习性很特殊,雌鸟选好巢址后,在洞底铺一层碎木屑,就在洞内产1~4枚纯白色的卵。产卵后蹲在巢内不再外出,将自己的排泄物混着种子、朽木等堆在洞口。雄鸟则从巢外频频送来湿泥、果实残渣,帮助雌鸟将树洞封住。封树洞的物质渗有雌鸟粘性的胃液,因而非常牢固。最后在洞口留下一个垂直的裂隙,供雌鸟伸出嘴尖接近雄鸟的喂食。雌鸟幽囚洞中达数月之久,直到雏鸟快出飞时才破洞而出。在此期间,全靠雄鸟喂食。
雄鸟能将胃壁的最内层脱落吐出,呈一薄膜状,用以贮存果实,以供雌鸟和雏鸟食用。雌鸟出洞时已全身换上新羽,立即负责喂雏。雌鸟在封闭的洞穴内,还不时地清扫粪便等污物,它直接用嘴抛出洞外,它自己排便时,将肛门对着洞口直接喷射出,这种奇特的生活方式,也许是防卫天敌的伤害,及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所形成的适应。
保护现状
犀鸟为珍禽,可供观赏。在东南亚一带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而它的盔特形似象牙,可供作工艺品。这严重威胁到了野外犀鸟的生存。
犀鸟科鸟类大全
犀鸟科:小盔犀鸟属
学名:Anorrhinus
犀鸟科:弯嘴犀鸟属
学名:Tockus
犀鸟科:白冠弯嘴犀鸟属
学名:Tropicranus
犀鸟科:灰犀鸟属
学名:Ocyceros
犀鸟科:斑犀鸟属
学名:Anthracoceros
犀鸟科:犀鸟属
学名:Buceros
犀鸟科:盔犀鸟属
学名:Rhinoplax
犀鸟科:菲律宾犀鸟属
学名:Penelopides
犀鸟科:白冠犀鸟属
学名:Berenicornis
犀鸟科:皱盔犀鸟属
学名:Aceros
犀鸟科:花冠皱盔犀鸟属
学名:Rhyticeros
犀鸟科:噪犀鸟属
学名:Bycanistes
犀鸟科:盔噪犀鸟属
学名:Ceratogymna
岩鹨科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岩鹨科大全
岩鹨科(学名:Prunellidae)是雀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的一属。
岩鹨科(学名:Prunellidea)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中的雀形目中的一个科。岩鹨科是旧大陆的鸟类,在古北界分布广泛,有1属13种36 个亚种,中国有1属9种。岩鹨为中小型鸟类,栖息于高山岩石及森林草甸中,以昆虫为食,常在岩石缝隙中筑巢。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岩鹨科(Prunellidae)
中国野生鸟类: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岩鹨科
岩鹨科
拉丁学名:Prunellide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岩鹨科
属:1属
亚属:13种
种:36亚种
英文名称:Accentors
外形特征
该科鸟类体形均较小如一般麻雀大小。嘴细尖,嘴基较宽,而在嘴长的中间部位有一明显的紧缩,这是该科鸟类特异之处;鼻孔大而斜向,并有皮膜盖着;嘴须少而柔软;前额羽稍松散,并不彼此紧贴覆盖;尾为方尾或稍凹;跗蹠前缘具盾状鳞。
岩鹨科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较高的裸岩、荒漠地区或荒漠干燥的灌丛、草丛地区,亦有在林间居民点附近或林缘灌丛。除繁殖期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家族群或小群活动。性活泼而机警,常在高山矮林、溪谷、溪边柳树灌丛、杜鹃灌丛、高山草甸、岩石荒坡、草地和农耕地上活动和觅食,当人接近时,则立刻起飞,飞不多远又落入灌丛或杂草丛中。主要以甲虫、蛾、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蜗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种子与草子等植物性食物。在高山、荒漠和林间居民点的篱棚附近常能听到其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地理分布
分布从北欧的斯堪底那维亚,英国,法国,北非至中东到喜马拉雅山脉周围地区。是古北界的代表鸟类。
岩鹨科岩鹨科(分布图)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4月中下旬雄鸟即开始占区,站在岩石或大的石头上鸣叫。营巢于岩石下、土堆旁和灌木丛中。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和苔藓构成。每窝产卵4-5枚,卵淡蓝色,光滑无斑,有的钝端微被褐色小斑点,卵为椭圆形。
亚种分化
(1属13种)
1.黑喉岩鹨(学名:Prunellaatrogularis)
岩鹨科红岩鹨
2.领岩鹨(学名:Prunellacollaris)
3.也门岩鹨(学名:Prunellafagani)
4.褐岩鹨(学名:Prunellafulvescens)
5.高原岩鹨(学名:Prunellahimalayana)
6.栗背岩鹨(学名:Prunellaimmaculata)
7.贺兰山岩鹨(学名:Prunellakoslowi)
8.林岩鹨(学名:Prunellamodularis)
9.棕眉山岩鹨(学名:Prunellamontanella)
岩鹨科岩鹨科(分布图)
10.眼斑岩鹨(学名:Prunellaocularis)
11.鸲岩鹨(学名:Prunellarubeculoides)
12.红岩鹨(学名:Prunellarubida)
13.棕胸岩鹨(学名:Prunellastrophiata)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近危(NT)——1种;低危(LC)——12种。
岩鹨科鸟类大全
岩鹨科:岩鹨属
学名:Prunella
本文Hash:01462591081d5d0d6a23cf433f711c275609f87a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