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贼鸥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历史发现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历史发现

中贼鸥的图片

中贼鸥(学名:Stercorarius pomarinus,英文名:Pomarine Skua)是贼鸥科中贼鸥属的鸟类。

中贼鸥(Pomarine Jaeger),鹳形目、鸥科、贼鸥属。是繁殖于北极的大型冬候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中贼鸥

拉丁学名:Stercorarius pomarinus

英文俗名:Pomarine Skua

命名作者:Temminck, 1815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贼鸥科(Stercorariidae)

中文属名:中贼鸥属(Stercorarius)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n

非繁殖区:temperate & tropical ocean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0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中贼鸥
中贼鸥中贼鸥的羽毛有淡色型和暗色型。淡色型额、头顶、枕、短的羽冠和脸前部黑色。耳覆羽、颊、后颈和颈侧淡黄色;背、腰和翅上覆羽暗褐色。有时腰和尾上覆羽具白色横斑。初级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内侧及外侧基部羽缘白色,在翅上形成白色翅斑。2至7枚飞羽羽轴淡黄白色,先端褐色。三级飞羽、翅上覆羽和小翼羽褐色,尾黑色。尾羽12枚。中央一对尾羽较长,明显突出于外侧尾羽,尖端扩大,且向上突出。颏、喉和胸白色。胸的两侧有暗色纵纹,喉的下部有一暗色颈圈。下腹和尾下覆羽暗褐色,有时具白色横斑。翅下黑褐色,有时腋羽具白斑。

暗色型上体黑色,下体暗褐色或黑揭色,有时具窄的淡色羽缘。

幼鸟通体呈暗褐色和皮黄色斑杂状。下体和尾上覆羽具黑褐色和皮黄色横斑。

虹膜暗褐色,嘴淡青铅色。先端黑色。跗跖黑色,侧扁,前面被盾状鳞,后面被网状鳞,前趾间有蹼相联。爪弯曲而锐利,特别是中爪。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700—770克;雌性730克;体长雄性175—550毫米,雌性515~515毫米;嘴峰37—44毫米,翅334—882毫米,尾160—243毫米,跗跖48—59毫米。

地理分布

中贼鸥繁殖于北极地区,越冬在印度洋、太平洋,南到新西兰沿海,也越冬于南大西洋,里海和红海。在中国偶见于哈尔滨、山西解县、江苏东海、香港和广东沿海。

生活习性

中贼鸥
中贼鸥中贼鸥繁殖期主要牺息于靠近海岸的苔原河流与湖泊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海洋和近海岸洋面上。迁徙期间有时亦出现于大的内陆河流与湖泊。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善飞行,喜游泳,在陆上行走亦很灵活。飞行时常呈直线飞行,两翅频繁地轻微煽动。飞行显得较慢。但当它去抢夺其他鸟类的食物时,飞行却极快而敏捷,飞行技巧极为高超。能不断的转弯和上下翻飞。

中贼鸥主要通过夺取其它海鸟的食物为食。它也自己在水面和在陆地上捕食鱼,鸟卵、雏鸟和鼠类为食。此外它也吃动物尸体,常伴随轮船在海上和沿海岸飞行,吞吃从船上扔下的废弃物和动物尸体。

生长繁殖

中贼鸥
中贼鸥

中贼鸥的繁殖期为6-7月。繁殖于北极苔原地带。营巢于河流和湖泊附近苔原地上。常成对营巢繁殖。巢系苔原地上的浅坑,内垫以干的苔藓、地衣、枯草。有时垫有柳叶。每窝产卵2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或尖卵圆形,颜色为橄榄褐色或赭褐色,具有稀疏的黑褐色斑点或条纹。卵的大小为50-72×40-47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历史发现

2006年10月9日,在内蒙古包头市南海子自然保护区南海子湖南面距岸约100m湖面一艘底朝上的船上发现1只中贼鸥,随后于10月11日、23日又先后在同一地点同一船上发现并对其进行了观察和拍摄。该鸟体型较大,长约500 mm,嘴强直具钩状,淡青铅色,尖端黑色,跗踱、趾、蹼、爪均黑色,头顶黑色,颊及颈侧略呈黄白色,上体黑褐色,翅长而尖,初级飞羽黑色,黑褐色的中央尾羽特延长,末端膨大,胸及胁部羽色略浅于上体,具棕色横纹,腹部过渡为白色。应为淡色型。性别不明。单只栖息于湖面船上,时而行走,时而停卧。周围湖面开阔,有成片芦苇群落散布湖中,当时湖中有红嘴鸥、渔鸥等活动。发现该鸟的生境为开阔湖面,湖周边由芦苇、香蒲、柽柳沼泽地构成。

中贼鸥在中国的数量稀少,主要栖息于沿海陆地,稀见于淡水湖泊中,在内蒙古属于罕见旅鸟。在以往的文献中,内蒙古未见其分布的报道,故为内蒙古的鸟类新纪录。

黑尾鸥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尾鸥的图片

黑尾鸥(学名:Larus crassirostris,英文名:Black-tailed Gull)属鸥科鸥属。是一种中型海鸥,身长大概45厘米,翼展大概126至128厘米。这种雀鸟聚居于东亚地区,当中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也会到阿拉斯加至北美洲东北部分一带漂泊。黑尾鸥长有黄色的脚,鸟喙末端上有红色的斑点,继以黑色环带,腰尾白,冬季头顶及颈背具深色斑。幼鸟多沾褐,脸部色浅,嘴粉红而端黑,尾黑,需要四年才羽翼丰盛达至成长期。正如名字所说,它们拥有黑色的尾巴,并会发出像猫叫的哀怨叫声,所以在日本被称作“海猫”,在韩国则为“猫鸥”。黑尾鸥的主要食粮为细小的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海产与其内脏。它们经常跟着船只与渔艇觅食,也会从其他海鸟偷取食物。每年四月中旬,黑尾鸥会连群结队地筑巢,在六月上旬会生两至三只蛋,孵卵期为二十四天。

中文学名:黑尾鸥

拉丁学名:Larus crassirostris

英文俗名:Black-tailed Gull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鸥属(Lar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co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1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黑尾鸥
黑尾鸥

中等体型(47厘米)的鸥。两翼长窄,上体深灰,腰白,尾白而具宽大的黑色次端带。冬季头顶及颈背具深色斑。合拢的翼尖上具四个白色斑点。

第一冬鸟:多沾褐,脸部色浅,嘴粉红而端黑,尾黑,尾上覆羽白。

第二年鸟:似成鸟但翼尖褐色,尾上黑色较多。

虹膜-黄色;嘴-黄色,嘴尖红色,继以黑色环带;脚-绿黄色。

叫声:哀怨的咪咪叫声。

黑尾鸥:繁殖羽
黑尾鸥:繁殖羽
黑尾鸥:非繁殖羽
黑尾鸥:非繁殖羽
黑尾鸥:第一年鸟,嘴粉红
黑尾鸥:第一年鸟,嘴粉红
黑尾鸥:第二年鸟
黑尾鸥:第二年鸟

地理分布

黑尾鸥
黑尾鸥

分布范围:日本沿海及中国海域。

分布状况:常见。繁殖于山东及福建沿海。越冬于华南及华东沿海和台湾,于内陆在云南及沿长江有分布。季候鸟于辽宁、河北、山西及云南北部有记录。 习性:繁殖于多岩岛屿。松散群栖。

生活习性

黑尾鸥
黑尾鸥

黑尾鸥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沙滩、悬岩、草地以及邻近的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常成群活动。成天在海面上空飞翔或伴随船只觅食。也常群集于沿海渔场活动和觅食。有时也到河口、江河下游和附近水厍与沼泽地带。

黑尾鸥主要在海面上捕食上层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

生长繁殖

黑尾鸥
黑尾鸥

黑尾鸥的繁殖期为4~7月。常成小群集群营巢。在好的营巢地,也集成数十对的大群营巢。通常营巢于人迹罕至的海岸悬崖峭壁的岩石平台上,也营巢于海边小岛和海岸附近内陆湖泊和沼泽地中的土丘上。巢呈浅碟状,由枯草构成。巢的大小直径为外径15~25厘米,内径10~13厘米,深1.5~2.2厘米。巢间距最近为0.75米。

最早于4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多至3枚。卵的颜色为蓝灰色。灰褐色或赭绿色,密被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6~74×39~49毫米,重57~68克。卵的形状为卵圆形或梨形。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5~27天。雏鸟孵出后全身被有灰褐色绒羽,嘴先端具红斑。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食物主要为鱼和昆虫。雌性期主要由亲鸟半消化后再吐出喂养。大约经过30~45天的喂养,幼鸟即能飞翔。

保护现状

黑尾鸥
黑尾鸥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背鸥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灰背鸥的图片

灰背鸥(学名:Larus schistisagus,英文名:Slaty-backed Gull)为鸥科鸥属的鸟类。背部深灰色。习性为典型的大洋鸥特性。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东北、山东、福建、广东、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中文学名:灰背鸥

拉丁学名:Larus schistisagus

英文俗名:Slaty-backed Gull

命名作者:Stejneger, 1884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鸥属(Lar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e co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1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灰背鸥:形态特征图
灰背鸥:形态特征图
灰背鸥:形态特征图
灰背鸥:形态特征图

体大(61厘米)、背部深灰色的鸥。腿粉红色,嘴黄色上具红点。似银鸥的复合体但上体灰色更深,腿更显粉红。白色月牙形肩带较宽。肩羽和次级飞羽具更宽的白色尖端。

冬季成鸟:头后及颈部具褐色纵纹,尤以眼周和后枕较密。

第一冬鸟:比多数银鸥色深,尾完全深褐。翅有显著的淡色横斑。

虹膜-黄色;嘴-黄色,上具红点;脚-深粉色。

叫声:似银鸥。

灰背鸥:第一冬鸟
灰背鸥:第一冬鸟
灰背鸥:第一冬鸟飞行图
灰背鸥:第一冬鸟飞行图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背鸥和黑尾鸥的区别:灰背鸥嘴黄色带红点,黑尾鸥嘴黄色嘴尖黑色带红点。灰背鸥尾白色,初级飞羽黑色,翼尖收拢时易误认为尾黑色,飞行时和黑尾鸥的黑尾区别明显。

生活习性

灰背鸥
灰背鸥

灰背鸥栖息于海滨沙滩,岩石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带,迁徙期间也见于内陆河流与湖泊。成对或成小群活动。非繁殖期有时也集成大群。

灰背鸥春季刚到繁殖地时,由于冰雪还未完全融化,主要以死鱼和其它动物尸体为食。夏季主要食地上的鼠类、蜥蜴、昆虫和动物尸体。此外也在水上捕食小鱼、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

灰背鸥
灰背鸥

灰背鸥的繁殖期为5~7月。常成松散的小群营巢。通常置巢于海岛和海岸悬岩上,多紧靠悬岩边。巢主要由枯草构成,内垫有羽毛。每窝产卵2~3枚。卵的颜色为橄榄绿色或赭色,被有褐色或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7~81×48~54毫米。

地理分布

灰背鸥:地理分布图
灰背鸥:地理分布图

灰背鸥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萨哈林岛、日本北海道和本洲。越冬于日本南部,琉球群岛和我国辽宁南部,山东威海、烟台、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迁徙期间见于黑龙江和吉林。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及日本北部。分布广及太平洋西北部。越冬在日本及朝鲜沿海。

分布状况:冬季甚常见于沿海地区,见于中国哈尔滨附近及旅顺、河北(北戴河)、山东(威海及烟台)、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岛和云南(石屏)。

保护现状

灰背鸥
灰背鸥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a5d827fbfce5f2827685cc9a4a64c9de5a883bb4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