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褐头鸫(学名:Turdus feae,英文名:Grey-sided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
褐头鸫(学名:Turdus feae)为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俗名费氏穿草鸫。具白色眉纹且眼下具白斑。分布于缅甸、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北京等地,多生活于在海拔1500-1900米高处的阴暗、潮湿的混交林缘、特别喜在小山溪的空地上活动以及常隐匿在溪流或树丛间。在中国数量稀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中文学名:褐头鸫
拉丁学名:Turdus feae
英文俗名:Grey-sided Thrush
命名作者:Salvadori, 188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China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1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褐头鸫
中等体型(23厘米)的浓褐色鸫。腹部及臀白色。
雄雌两性各似白眉鸫的雄雌鸟但胸及两胁灰色而非黄褐色。雌鸟喉部更白一些。似白腹鸫但白色的眉纹短,外侧尾羽羽端无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褐,嘴裂及下颚基部黄色;脚-棕黄。
叫声:叫声比白眉鸫略显细薄,为zeee或sieee声。
褐头鸫,雄鸟
褐头鸫,雌鸟
褐头鸫雄鸟与雌鸟:雌鸟喉部更白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褐头鸫和白眉鸫的区别:外形高度相似,都具有白色眉纹和眼下白斑。但褐头鸫胸及两胁灰色,而不是白眉鸫的黄褐色。
白眉鸫雄鸟
白眉鸫雌鸟
地理分布
褐头鸫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中国北方,越冬至印度东部及东亚。
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稀少。繁殖于河北、山西及北京的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一般见于海拔1000米以上。
主要分布省份:北京 山东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庞泉沟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百花山
生活习性
褐头鸫,摄影令狐妖兔(褐头鸫在华北高海拔的针叶林里繁殖,在东南亚很常见,奇怪的是——从东南亚的越冬地到北京漫长的迁徙路线上,我们几乎看不到这种其貌不扬的鸟的踪迹,它们究竟是怎么闪过来的呢?)
成群活动,冬季常与白眉鸫混群。
生长繁殖
褐头鸫
巢址平均海拔1805m±86m(1730—1930m),巢树均为华北落叶松Laxxprincipis—rupprechtii,巢树高度11.3111±2.2In(8~14m)。巢距地的平均高度为5.3m±1.5m(4—7m),巢址周围隐蔽性较好,天敌很难发现。2006年6—7月,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在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只褐头鸫的雌鸟进行了无线电遥测,采用95%调和平均数法来计算,其繁殖期的活动区面积为1.93hm2±0.76hm2。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IUCN濒危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斑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斑鸫(学名:Turdus eunomus,英文名:Dusky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又名穿草鸡、窜儿鸡、红麦鴓、斑点鸫、傻画眉。具白色眉纹,翅棕色,胸带和两胁具黑斑。斑鸫喜活动于平原田地或开阔山坡的草丛灌木间,在丘陵、林缘等地带觅食,常结成小群活动。原斑鸫指名亚种(学名:Turdus naumanni naumanni)胸部和两胁斑纹红色,尾红色,现已视为独立鸟种,称作红尾鸫(学名:Turdus naumanni)。
中文学名:斑鸫
拉丁学名:Turdus eunomus
英文俗名:Dusky Thrush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1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斑鸫
斑鸫
中型鸟类,体长20-24cm。本物种雄雌同形同色。
中等体型(25厘米)而具明显黑白色图纹的鸫。具浅棕色的翼线和棕色的宽阔翼斑。雄鸟(亚种eunomus):耳羽及胸上横纹黑色而与白色的喉、眉纹及臀成对比,下腹部黑色而具白色鳞状斑纹。雌鸟褐色及皮黄色较暗淡,斑纹同雄鸟,下胸黑色点斑较小。
较为罕见的指名亚种尾偏红,下体及眉线橘黄。先作为独立鸟种红尾鸫。
本种有2亚种,其羽色变化较大:
斑鸫北方亚种体色较暗,上体从头至尾暗橄榄褐色杂有黑色;下体白色,喉、颈侧、两胁和胸具黑色斑点,有时在胸部密集成横带;两翅和尾黑褐色,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具宽的棕色羽缘;眉纹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辉棕色。
斑鸫指名亚种体色较淡,上体灰褐色,眉纹淡棕红色,腰和尾上覆羽有时具栗斑或为棕红色,翅黑色,外翈羽缘棕白或棕红色,尾基部和外侧尾棕红;颏、喉、胸和两胁栗色,具白色羽缘,喉侧具黑色斑点。先作为独立鸟种红尾鸫。
虹膜褐色;上喙偏黑,下喙黄色;足黄色。
叫声:轻柔而甚悦耳的尖细叫声chuck-chuck或kwa-kwa-kwa,也有似椋鸟的swic声。告警时发出快速的kveveg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斑鸫与赤颈鸫的区别:相似种赤颈鸫指名亚种下体栗棕色一般不到下胸和两胁,且无白色羽缘,眉纹亦较深,野外不难识别。
斑鸫与红尾鸫的区别:红尾鸫原作为斑鸫指名亚种,现作为独立鸟种。
(1)红尾鸫背部和头部灰褐色,带有锈色,而斑鸫背部橄榄褐色,具黑色点斑,仅双翼棕色;
(2)红尾鸫胸、腰红棕色(雄鸟脸部亦红棕色),两胁和臀部具红棕色点斑,而斑鸫下体白具黑色点斑,在胸部和两胁形成黑带。
(3)红尾鸫和斑鸫的混种在北京并不少见。
斑鸫
红尾鸫:雄鸟(摄于香港)
生活习性
斑鸫
斑鸫喜活动于平原田地或开阔山坡的草丛灌木间,在丘陵、林缘等地带觅食,本物种常结成小群活动。
迁徙:春季迁来时间最早在3月末,4月初至4月中旬进入迁徙高峰,最晚在4月末5月初,5月初以后一般难于见到该鸟。生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西伯利亚泰加林、桦树林、白杨林、杉木林等各种类型森林和林缘灌丛地带,非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杨桦林、杂木林、松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也出现于农田、地边、果园和村镇附近疏林灌丛草地和路边树上,特别是林缘疏林灌丛和农田地区在迁徙期间较常见。
食物:鹟科鸟类大多为典型的食虫鸟类,根据对斑鸫的研究,夏季昆虫活跃的时候,本物种的食谱以各色昆虫为主,主要包括蝗虫、金龟子、地老虎等,可达食物总量的80%-90%其余的部分则为蜘蛛、植物性食物;在昆虫蛰伏的季节,本物种主要取食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包括槐、枣、松柏等。
生长繁殖
斑鸫
斑鸫繁殖在西伯利亚东部,巢以杂草枯枝苔藓等材料搭建,营巢于低矮小树上,高程尽不足60厘米, 繁殖期5-8月。通常营巢于树干水平枝杈上,也在树桩或地上营巢,偶尔在悬崖边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草叶、苔藓等构成,内壁糊有泥土。巢的大小为直径12-14cm。每窝产卵4-7枚,多为5-6枚。卵淡蓝绿色、被有褐色斑点。
地理分布
斑鸫地理分布图
斑鸫繁殖于西伯利亚泰加林、桦木林、白杨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亚洲东北部,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北部,越冬于中国长江以南省份,西至四川、云南西部、东至福建沿海、台湾偶见冬侯鸟。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迁徙至喜马拉雅山脉、中国。
分布状况:迁徙时常见。指名亚种(即红尾鸫)及北方亚种(T. eunomus) 经中国包括台湾,于北纬33°以南越冬。
保护现状
斑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褐头鹦鹉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褐头鹦鹉(学名:Poicephalus cryptoxanthus,英文名:Brown-headed Parrot)是鹦鹉科大头鹦鹉属的鸟类。
褐头鹦鹉的习性、体型、个性都与塞内加尔鹦鹉及迈耶氏鹦鹉差不多,羽色较不鲜艳,性情安静,体型适中,是不错的 ,与塞内加尔鹦鹉比较起来, 棕头鹦鹉较不会有咬人的行为,说话与模仿能力则较差,在国内数量十分稀少,在国际上也是Poicephalus属中最不普遍的种类之一,共分成3种亚种,其外表差异小。分布在非洲东南部,通常筑巢于离地5-10m以上的树洞中,或是使用啄木鸟的巢穴。
中文学名:褐头鹦鹉
拉丁学名:Poicephalus cryptoxanthus
英文俗名:Brown-headed Parrot
命名作者:Peters, W, 1854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大头鹦鹉属(Poicephalus)
繁殖区:非洲 : se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褐头鹦鹉棕头鹦鹉
【中文名称】棕头鹦鹉
【中文别名】褐头鹦鹉
【拉丁学名】Poicephaluscryptoxanthus
【命名时间】W.K.H.Peters,1854
【英文名称】Brown-headedParrot
【科属分类】鸟纲、鹦形目、鹦鹉科、非洲鹦鹉族
外形特征
棕头鹦鹉的习性、体型、个性都与塞内加尔鹦鹉及迈耶氏鹦鹉差不多,羽色较不鲜艳,性情安静,体型适中,是不错的 ,与塞内加尔鹦鹉比较起来,棕头鹦鹉少有咬人的行为,说话与模仿能力则较差,Poicephalus属的鹦鹉在国内数量十分稀少,在国际上也是最不普遍的种类之一,共分成3种亚种,其外表差异小。
褐头鹦鹉棕头鹦鹉
这种鹦鹉的身长依照不同亚种,身长22-23cm,体重120-156g。鸟体为绿色,头部和颈部为暗棕色,连接到背部上方为绿色;胸部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为浅绿色,有些鸟会带有些浅蓝色;背部下方为浅绿色,翅膀弯曲的部份、翅膀内侧覆羽和大腿连接身体的部份为黄色;翅膀外侧飞行羽蓝色;尾巴内侧橄榄棕色,尖端带有绿色;鸟喙灰白底,上鸟喙尖端灰黑色,下鸟喙灰色;虹膜黄色。幼鸟体色较暗,头部、颈部和胸部上方带有橄榄黄,虹膜深棕色,下鸟喙和蜡膜为粉红色。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南非东部、斯威士兰东部、祖鲁兰、莫桑比克南部、津巴布韦东南等地。
褐头鹦鹉棕头鹦鹉分布
生活习性
棕头鹦鹉栖息于各种不同的林地、高大的灌木区、高达1200米的红树林区,甚至达到1600米高度;喜爱有木棉树的地区,从椰子园到近水源区的森林都是它们经常活动的地区,在南部沿海地区算是常见的鸟类,但许多地方由于栖息地遭严重破坏导致其数量非常稀少,在英属桑士巴岛的族群可能已经绝种,不少数量在祖鲁兰与川斯弗东部的保护区中。
褐头鹦鹉棕头鹦鹉
偏好成群结队沿着水源处到处活动。在繁殖季它们会成对活动,平时组成12只左右的族群。如果在树林中活动,身体的羽色则提供了相当好的掩蔽,即使躲在光秃的树枝后方,也不容易被察觉。它们平时偏好中等高度的树木枝干,在白天会到地面上的水坑饮水,偶尔会和同属中的海角鹦鹉(CapeParrot)一起集结活动;也会与当地一种绿鸽一起觅食,食物有无花果、浆果、种子、棕榈树的花、嫩芽、花蜜、花、小米栗、玉米和小坚果为食。时常前往椰子园觅食花朵,偶尔也会前往农耕区觅食谷类和玉米等作物。在部分地区被视为害鸟。
它们的飞行速度相当快,飞行时都会伴随相当尖锐的叫声,当觅食的时候则仅会发出较轻柔的吱喳声。
生长繁殖
棕头鹦鹉通常在3、4岁以后才会开始繁殖,在野外的繁殖季从4月到7月和9月到10月,偏好在当地一种猴面包树上筑巢。它们一次会产下1到3枚卵,孵化期为26天,幼鸟羽毛长成约8周,11-12周后会独立活动。
褐头鹦鹉棕头鹦鹉
人工豢养的棕头鹦鹉如果照顾得宜一年可以繁殖两次,可以提供30*30*50公分的厚木巢箱。它们对饲主检查巢箱非常敏感,繁殖期时最好避免所有不必要的打扰,许多鸟会因此惊慌的被草巢缠住或是受伤,若受惊吓也有可能破坏鸟蛋或弄伤幼鸟,因此饲主最好不要太常惊扰繁殖中的种鸟。成对繁殖效果较好,整年均可能繁殖。
地理分布
(3种亚种)
1.棕头鹦鹉Poicephaluscryptoxanthuscryptoxanthus
2.棕头鹦鹉坦桑尼亚亚种Poicephaluscryptoxanthustanganyikae
3.棕头鹦鹉赞比亚亚种Poicephaluscryptoxanthuszanzibaricus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5d4630b1baa2848f264562a42f9886be95932c05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