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澳洲灰雁(学名:Cereopsis novaehollandiae,英文名:Cape Barren Goose)是鸭科蜡嘴雁属的鸟类。
澳洲灰雁(学名:Cereopsis novaehollandiae)是澳洲南部一种大型的鹅。体型粗大并呈灰色,有黑色圆斑点。尾巴及飞羽均黑色,腿及脚掌分别呈粉红色及黑色。喙黑色且短并向下弯曲,蜡膜呈绿色。雄鸟较雌鸟大。它们主要是牧食的,很少游泳。独居或成对活动,于繁殖季节时会组成小群。
中文学名:澳洲灰雁
拉丁学名:Cereopsis novaehollandiae
英文俗名:Cape Barren Goose
命名作者:Latham, 1802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蜡嘴雁属(Cereopsis)
繁殖区:澳洲界 : s Austral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澳洲灰雁
澳洲灰雁
外文名称: Cape Barren Goose
别称: 蜡嘴雁、巴伦角岛鹅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澳洲灰雁属
拉丁学名: Cereopsis novaehollandiae
命名时间: Latham, 1801
外形特征
澳洲灰雁身长75 -100 cm,翼展150-190 cm,体重4000-5000 g,是大型的雁类动物。体型粗大壮硕,与宽大的翅膀呈灰色,有黑色圆斑点。尾巴及飞羽都是黑色的,喙短而向下弯曲,呈黑色,几乎完全被黄绿色蜡膜覆盖。澳洲灰雁(图3)初级飞羽和尾覆羽黑色。 腿肉色至红棕色,降低踝骨,脚趾和掌呈现墨绿色色调。虹膜红褐色。
幼雁类似成雁,但肩及翼上的黑点更为明显。羽毛轻而灰暗。腿是绿色或墨绿色。虹膜略有不同,是灰褐色。
地理分布
分布局限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包括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
澳洲灰雁是澳洲特有的雁类,与其它的雁亲缘关系较远,在陆地上而非水中觅食,生性警觉而难于接近。大部分时间在陆地上活动,很少下水,但是游泳的技术并不差,会在水中躲避敌人。 生活于北半球,一般集小群,罕见300只以上的大群。虽然活动于海边,但很少游泳戏水,如果危险威胁到小雁。像大多数其他水鸟一样,成雁会假装受伤或拍击翅膀发出噪音引走敌人。
澳洲灰雁拥有快速拍打翅膀和强大的飞行速度,但飞行时没有什么队形和秩序。是完全素食的鸟类,以各种草类,尤其是禾本科植物,如扁芒草、莠草等为食物,在当地以农作物为食物,被认为是农业害鸟。
生长繁殖
繁殖期多生活于灌木地区;非繁殖期则在沿海开阔的草原地带。成对生活。约2月返回繁殖地,5月底或6月初开始营巢,用草在地面上筑成。6月底到7月中产卵,每窝产4—5枚,呈白色,由雌雁孵化,当它离巢时,用草将卵盖好,孵化期35天左右。雏鸟随亲鸟生活约一个半月,离开亲鸟的幼雁自己组成群,有时可达200只一群。
澳洲灰雁
亚种分化
1.指名亚种Cereopsis novaehollandiae novaehollandiae 分布于澳洲东南部,头顶的白色面积小,不到眼睛,
2.西南亚种Cereopsis novaehollandiae grisea 分布于西澳和南澳,头顶的白色面积大,到达眼睛,体型比指名亚种略大。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斑胁草雁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斑胁草雁(学名:Chloephaga picta,英文名:Upland Goose)是鸭科草雁属的鸟类。
斑胁草雁,所属动物界,(学名:Chloephaga pict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喙小腿长;具直立姿态。翅膀的弯曲处有骨质距,为有力的武器。有典型的白色翅斑,腹部有较纤细的黑横斑。解剖特征虽与雁相似,但不是真正的雁。应是陆栖性较强的鹅类。分布局限于南美洲,一般在草地上进食,其食物以水生植物为主。
中文学名:斑胁草雁
拉丁学名:Chloephaga picta
英文俗名:Upland Goose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草雁属(Chloephaga)
繁殖区:南美洲 : Southern Con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斑胁草雁(学名:Chloephaga pict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喙小腿长;具直立姿态。翅膀的弯曲处有骨质距,为有力的武器。有典型的白色翅斑,腹部有较纤细的黑横斑。解剖特征虽与雁相似,但不是真正的雁。应是陆栖性较强的鹅类。分布局限于南美洲,一般在草地上进食,其食物以水生植物为主。
斑胁草雁
拉丁名:Chloephagapicta
英文名:UplandGoose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雁形目→鸭科
分布范围: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斑胁草雁
斑胁草雁
外文名称: Upland Goose
别称: 高地鹅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草雁属
亚种: 2种
拉丁学名: Chloephaga picta
命名时间: Gmelin, 1789
外形特征
斑胁草雁身长59 – 72 cm,有一个比较长而直并强有力的腿,很适合在陆地步行,跑步和喂养。不仅雌雄有不同的羽毛,两个亚种在外观上也略有不同。其中一种(Chloephaga picta picta)的雄雁具有白色的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两翼后端和翕黑色。翅膀上以黑白斑纹为主,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翼镜,尾巴是黑色。另一种斑胁草雁斑胁草雁(图3)(Chloephaga picta leucoptera)除了身体具有相同的白羽,而整个下体是黑色和白色相间的斑纹。中央尾羽灰色有白色边缘,嘴与脚黑色。
斑胁草雁
与两种雄雁相比,雌雁有肉桂褐色头部和颈部,胸腹部两侧和翕均黑色,背部和尾巴覆羽黑色,喙黑色,黄色的腿两侧胸部,翅膀几乎等同于雄雁。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栖息于高山湖泊、沼泽、草原和湿地、海岸边的岩石或卵石地区,在草原,牧场和开放的山坡上游牧。几乎活动于所有的高度。飞行速度缓慢没有规律。 斑胁草雁(图5)
经常在附近的淡水区和沿海泻湖活动,陆栖性较强,游泳水平不高,入水时胸部和后躯提高。 性机警而胆怯,人不能靠近,常常很远见人就飞走或游开。在水边游牧觅食,主要是草,种子、浆果、绿藻及各种水生植物。
生长繁殖
在大陆北部的同一地区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繁殖,在福克兰群岛,产卵时间是9月至10月,一般在靠近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的边缘上繁殖。巢建在岩石裂缝中,或是沙质斜坡的洞穴。雄雁领土意识强烈。雌雁用植物斑胁草雁(图6)衬里,开始产卵后雌鸟从自己身上拔下大量绒羽放于巢内。每窝产粉色卵5-7枚,雌雁单独孵化,孵化期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就离开了鸟巢,第二天即能进行游泳和活动,但仍由亲雁伴随觅食昆虫和植物饲料。2龄时性成熟。
亚种分化
(2种)
1.Chloephaga picta picta 白胸斑胁草雁,分布于智利中部和阿根廷中部到火地岛。
斑胁草雁
2.Chloephaga picta leucoptera 斑纹胸斑胁草雁,分布于福克兰群岛。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雪雁的简介、外形特征、食物、生长繁殖、生活习性、亚种分化、保护现状、地理分布、迁徙、保护现状
雪雁(学名:Chen caerulescens,英文名:Snow Goose)是鸭科雪雁属的鸟类。
雪雁(学名:Anser caerulescens)为鸭科、雁属的鸟类,俗名白雁。分布于北美洲、东至梅尔维尔和哈得孙湾东岸、北极各岛、西伯利亚、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长江口等地,一般栖息于沿海。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加拿大的哈德孙湾。
中文学名:雪雁
拉丁学名:Chen caerulescens
英文俗名:Snow Goos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雪雁属(Chen)
繁殖区:北美洲 : n
非繁殖区:s, w U南美洲, n Mexico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黑色
鸟种简介
雪雁
中文学名:雪雁
拉丁学名:SnowGoose
别称:雪鹅、白雁
二名法:Chencaerulescen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雁形目
科:鸭科
属:雁属
种:雪雁
分布区域:繁殖于北美洲的北极地区,南至墨西哥过冬
命名时间:Linnaeus,1758
外形特征
雪雁两性相似。通体白色,头和颈部有时不同程度的染有锈色。初级飞羽黑色,羽基淡灰色,初级覆羽灰色,其余体羽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短厚,赤红色,脚淡紫色或红色,爪黑色。
雪雁
大小量度为:体重2000—2500克,体长548—736毫米,嘴峰49.5—58.4毫米,翅305—455毫米;跗跖71.2—82.5毫米。
叫声:群鸟飞行时发出悦耳的高鼻音,似la-luk,远听似幼狗的吠声。
食物
雪雁主要以植物的嫩叶、嫩芽、草茎、果实、种子、水生植物的根、块茎、芦苇嫩芽和青草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冬季也常到农田觅食谷物、稻米和农作物幼苗。动物性食物主要为各类小型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
雪雁
雪雁繁殖在北极苔原地带,它们是高度成群繁殖的鸟类,常常成千上万只集中在一起营巢繁殖,不仅集群个体数量大,而且巢的密度也很高。但是群的结合较松散。对的形成通常在迁徙期间和到达繁殖地后才逐渐形成。对形成时有一系列馍式化行为动作。对的结合较为牢固,一经成对,则基本以对为单位长年在一起生活,除非配偶死亡,一般不随繁殖年代重新组合。
雪雁
雪雁通常2—3龄时性成熟。求偶和交配行为是彼此不断的用头浸水和鸣叫,尾竖直起来,两翅半张。然后雄雁爬到雌雁背上进行交配。繁殖期6—7月。营巢和产卵在整个种群中是相当同步的。通常营巢在离水域不远的、位置较低的苔原草地、河汛平原、湖泊、河流和水塘岸边以及盐碱水域和多岩石的苔原上。巢系用苔藓简单堆集而成,内放有少许枯草茎和绒羽。巢通常不高,四周有植物掩隐,不注意难于发现。
6月初开始产卵,一天一枚,每窝产卵3—6枚,一般4一5枚。卵呈黄白色,大小为63.2—88×41.8~57.2毫米。如果部分卵丢失或损坏,还产补偿性的卵。产第一枚卵后即开始抱窝。孵卵全由雌鸟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和担任保卫巢的任务。雌鸟在孵卵期间,每天仅短暂的离巢觅食,特别是在孵卵后期,根本不离巢。恋巢甚烈。雌鸟离巢时,通常用枯草将巢盖住。孵化期22~25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活动,并被雌雄亲鸟带到食物丰富又利于成鸟换羽的安全地方,大约经过40多天的幼鸟期生活,幼鸟即已具有飞翔能力。
而那些非繁殖雪雁则会远离繁殖群体及其所在小河、小溪,另寻一块更加安全的区域,在此换毛,进行迁徙前的准备工作。因为,鸟类的换羽大多是逐渐更替的,使换羽过程不致影响飞翔能力。但雁鸭类的雪雁的飞羽则为一次性全部脱落,在这个时期内完全丧失了飞翔能力,所以雪雁必须隐蔽于湖泊草丛之中,以防敌害的捕食。
生活习性
雪雁的活动区域主要是苔原。越冬区一般选在沼泽地、沙洲、湿草甸、沿海的农作地及稻茬地。繁殖于北美极地的苔原冻土带,少量繁殖于西伯利亚的朗格尔(Wrangel)岛;越冬于北美洲的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偶见于日本及中国东部。
雪雁
雪雁
雪雁性喜结群,从数只至几千只不等。在繁殖季节,雪雁兵分几路,在格陵兰岛的西北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的东北部都留下了它们的踪迹。那些非繁殖雪雁则会远离繁殖群体及其所在小河、小溪,另寻一块更加安全的区域,在此换毛,进行迁徙前的准备工作。因为,鸟类的换羽大多是逐渐更替的,使换羽过程不致影响飞翔能力。雪雁的飞羽则为一次性全部脱落,在这个时期内完全丧失了飞翔能力,所以雪雁必须隐蔽于湖泊草丛之中,以防敌害的捕食。
8月末,繁殖雪雁和它的子女们以及非繁殖雪雁聚集一堂,最多可达10000只,稍加停顿,就开始了飞往越冬区的征程。
雪雁是素食主义者,坚硬的喙很适于挖掘地下植物的根,因此,它主要以植物为食。在北极,它主要摄食不同植物的根茎、耕地玉米种子、杂草和木贼属植物。在越冬区,则主要摄食谷物以及庄稼的嫩枝。
群鸟飞行时发出悦耳的高鼻音,似la-luk,远听似幼狗的吠声。
亚种分化
1.雪雁指名亚种Chencaerulescenscaerulescens分布于位于俄罗斯东北部的弗兰格尔岛自然保护区(OstrovVrangelyaZapovednik),北阿拉斯加东部至巴芬岛。
2.雪雁大西洋亚种Chencaerulescensatlanticus分布于格陵兰西北部和巴芬湾岛屿北部。
雪雁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有分布。
雪雁
迁徙
雪雁每年8月末至9月初开始从它们在北极的繁殖地往南部越冬地迁徙。5月末6月初又从越冬地迁来繁殖地。迁徙时整个种群几乎同步进行,因此迁徙群特别庞大,特别是秋季迁徙,常集成上午万只的大群。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头美洲鸢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参考资料
灰头美洲鸢(学名:Leptodon cayanensis,英文名:Grey-headed Kite)是鹰科美洲鸢属的鸟类。
灰头美洲鸢(学名:Leptodon cayanensis)为鹰科蜂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约0.5米,上体羽毛深褐色或棕色,下体胸腹部的羽毛白色,翅膀上的羽毛看上去像鳞片一样。经常栖息于稀疏的松林中,常到乡村田野和草原上活动。该鸟飙升时翅膀形成一个“V”形,迅速的振翅和拍击,这也是求偶展示的一部分。这些美洲鸢通常静静地栖息在树丛中和檐篷下,很少外露的自己的身体,但在清晨或傍晚很活跃。主要吃蜂,也吃蝈蝈、蝽象、鼠类、蛙及蛇等小动物。
中文学名:灰头美洲鸢
拉丁学名:Leptodon cayanensis
英文俗名:Grey-headed Kite
命名作者:Latham, 1790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美洲鸢属(Leptodon)
繁殖区:拉丁美洲 : ec Mexico to n Argentin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 灰头美洲鸢
拉丁学名: Leptodon cayanensis
灰头美洲鸢
别称: 灰头鸢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隼形目
科: 鹰科
亚科: 蜂鹰亚科
种: 2种
命名时间: Latham, 1790
灰头美洲鸢
英文名称: Grey-headed Kite
英文名称: Gray-headed Kite
鸟种简介
灰头美洲鸢(学名:Leptodoncayanensis)为鹰科蜂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约0.5米,上体羽毛深褐色或棕色,下体胸腹部的羽毛白色,翅膀上的羽毛看上去像鳞片一样。经常栖息于稀疏的松林中,常到乡村田野和草原上活动。该鸟飙升时翅膀形成一个“V”形,迅速的振翅和拍击,这也是求偶展示的一部分。这些美洲鸢通常静静地栖息在树丛中和檐篷下,很少外露的自己的身体,但在清晨或傍晚很活跃。主要吃蜂,也吃蝈蝈、蝽象、鼠类、蛙及蛇等小动物。
外形特征
灰头美洲鸢身长46-53厘米长,体重410-605克。成鸟头部灰白色,上体黑色,下体白色,黑尾巴上有两道或三道白纹。鸟喙蓝色,腿灰色。黑眼睛,腿和鸟喙黄色。 幼鸟类似成鸟,但色彩略有化,体羽一样,但头上是黑冠,脖子白色。颈部和上体、下体有黑色条纹。
灰头美洲鸢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灰头美洲鸢
生活环境
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中,尤以疏林和林缘地带较为常见,有时也到林外村庄、农田和果园等小林内活动,常单独活动,有时也见停息在高大乔木的树梢上或林内树下部的枝叉上。 出现在低地比较少,主要集中在成熟的中海拔森林植被和沿森林边缘,也在高海拔沼泽森林,干燥森林栖息,经常在水源附近狩猎。
生活习性
主要吃小型蛇类、蜥蜴、蛙、小型哺乳动物、鼠类、鸟、鸟卵和幼鸟等动物性食物。尤其是黄蜂,黄蜂和蚂蚁,通常在飞行中捕食,能追捕雀类等小鸟。在空中飞行移动速度很慢,这些鸢通常悄悄地栖息在檐篷和树叶丛中,很少外露自己的面目,一般很难察觉。但在清晨或傍晚会发现它们单独或成对飞行觅食。
生长繁殖
筑巢于高大乔木的分叉和顶端上,多以枯枝叶为巢材,鸟巢是一个浅杯状,中间稍微下凹,内放少许草茎和草叶,每窝产1-2枚,这些卵白色有褐色斑点,平均大小为53.1 x41.5毫米。孵卵期30-35天,育雏期40-45天。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双双在空中滑翔,然后急速下降,再缓慢盘旋,两翅象背后折起6-7次。营巢于阔叶树或针叶树上,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28米。巢主要枯枝构成,有时也利用鸢和苍鹰等其他猛禽的旧巢。
亚种分化
1、Leptodon cayanensis cayanensis分布于墨西哥的塔毛利帕斯州南部和瓦哈卡南部,厄瓜多尔,亚马逊流域,加纳和特立尼达。
2、Leptodon cayanensis monachus分布于巴西中部,玻利维亚东部,阿根廷北部和巴拉圭。
保护现状
致危因素:森林砍伐致使营巢场所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加以迁徙期的乱捕滥猎,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一般不常见,在美国中部或安第斯山脉西部及亚马逊范围。种群下降是由于一些地区砍伐森林的结果。归类为受国际鸟盟危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参考资料
1. 生态掠影网 http://www.sunature.com/ziliao/list.asp?id=8933
2. IBC Bird Collection (鬼行家译编) http://ibc.lynxeds.com./species/grey-headed-kite-leptodon-cayanensis
3. The IUCN Red List (2010.1) http://www.iucnredlist.org/apps/redlist/details/144307/0
4. 灰头美洲鸢(概述图—图3) http://www.oiseaux.net/birds/photos/grey-headed.kite.html
5. 灰头美洲鸢(分布图) http://www.oiseaux.net/distribution/img2/milan.de.cayenne.png
本文Hash:914812781b1a498185e98ee00173dbc42b24c739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