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凤头鹃隼(学名:Aviceda subcristata,英文名:Pacific Baza)是鹰科鹃隼属的鸟类。
凤头鹃隼(学名:Aviceda subcristata)为鹰科鹃隼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有13个亚种,分别分布于澳洲大陆和附近的岛屿上。栖居于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多在晨昏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等小型脊椎动物。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常单独活动,有时也集3—5只的小群。繁殖期间每次产卵2~3枚。属留鸟。
中文学名:凤头鹃隼
拉丁学名:Aviceda subcristata
英文俗名:Pacific Baza
命名作者:Gould, 1838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鹃隼属(Aviceda)
繁殖区:澳洲界 : 广泛分布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凤头鹃隼属鸟纲、隼形目、鹰科。拉丁学名为Aviceda leuphotes。
凤头鹃隼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南部的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凤头鹃隼为大型肉食性鸟类,体长约30厘米,体重约190克。嘴部弯成钩形,上嘴两侧均有角质的“齿突”,与同目不同科的隼类具有相同的特点。头部有明显的枕冠,上半部被羽。上体主要为黑色,第三枚飞羽最长。脚部呈灰蓝色,爪为灰褐色,尖利有力。雌雄个体羽色近似。
凤头鹃隼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喜单个或小群活动,以各种昆虫为主要食物。繁殖期间每次产卵2~3枚。
外形特征
凤头鹃隼
凤头鹃隼为中型猛禽。体长35-45厘米,体重320克左右。成鸟头部,颈部和胸部是美丽的灰蓝色;头部有枕冠,由几根呈黑色或暗灰色的簇羽组成;背部和翅膀呈各种不同的深蓝色和灰色;肩膀上有褐色的羽毛,翼下也可见。在胸部以下是大片的深褐色和白色宽横纹;尾部下方显示橘杏色;尾巴上部覆面是浅灰色;尾巴末端有黑色宽滚边;虹膜鲜黄色。翅膀呈圆形。
地理分布
凤头鹃隼凤头鹃隼(分布图)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
凤头鹃隼
栖息于各种热带雨林,森林或阔叶林边缘。出没于郊区花园。在繁殖季节为适应干旱气候,常出现于沿河的森林区。产卵季节,会采取不同的地点。在这个时期,它们会侵入城镇,城市花园和公园。该物种虽然是澳大利亚特有,但其踪影也发现于澳洲大陆,新几内亚和相关的岛屿,甚至在远东地区的巽他群岛。
一般集小群活动,在繁殖期可以达到30只以上的群落。通常在灌木丛中和灌木外缘捕捉猎物,犀利的目光可以穿透的树叶的缝隙,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高超的技巧,以小蜥蜴,青蛙和昆虫为主要食物。有时也猎取小型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偶尔也摄取水果。昆虫如螳螂,竹节虫,蛴螬和大蝗虫是它们的菜单上最重要的部分。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在昆士兰省东南部丘陵地区是3月至9月期间,其他地区一般是10月到次年1月初。根据气候条件和干燥影响而定,可以推迟到1月中旬或1月底。鸟巢是一种松散结构,由树枝搭成,并以小绿叶点缀。几乎所有的巢都放置在往年栖居的大树的树叉上。这些建筑物离水面都有一些距离。每巢产2或3枚卵,雌雄共同孵化29天,出壳后在巢里再喂养35天幼鸟即可离巢飞行。
非洲鹃隼的简介、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非洲鹃隼(学名:Aviceda cuculoides,英文名:African Cuckoo-Hawk)是鹰科鹃隼属的鸟类。
非洲鹃隼身长38- 43 cm ,翼展85-95 cm。在天空中该鸟看着像是一个长尾巴和翅膀外观张开很大的鹰。但是,它蹲坐和飞行中的轮廓更类似鸢。
中文学名:非洲鹃隼
拉丁学名:Aviceda cuculoides
英文俗名:African Cuckoo-Hawk
命名作者:Swainson, 1837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鹃隼属(Aviceda)
繁殖区:非洲 : w, c, sc, se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非洲鹃隼
西非鹃隼(学名:Avicedacuculoides)为鹰科鹃隼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栖居于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多在晨昏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等小型脊椎动物。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常单独活动有时也集3—5只的小群。繁殖期间每次产卵2~3枚。属留鸟。
名称类别
非洲鹃隼
中文学名:西非鹃隼
拉丁学名:Avicedacuculoides
别称:非洲鹃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
目:隼形目
科:鹰科
亚科:蜂鹰亚科
属:鹃隼属
命名时间:Swainson,1837
英文名称:AfricanBaza
英文名称:AfricanCuckoo-hawk
英文名称:AfricanCuckooHawk
外形特征
非洲鹃隼西非鹃隼
非洲鹃隼身长38-43cm,翼展85-95cm。在天空中该鸟看着像是一个长尾巴和翅膀外观张开很大的鹰。但是,它蹲坐和飞行中的轮廓更类似鸢。该物种的雄性成鸟通常总体深色,具褐色上体和石板青色顶帽,尖端是白色,脖子底部灰色,有棕色斑点。后颈部有两根或三根羽毛特别长,形成一个轻微的灰色脊。黑色的尾巴上有三条很宽的灰色和白色边框。西非鹃隼喉,颊和上胸部呈鸽子灰色,下体其余的部分从胸部和腹部底部一直延伸到侧面是棕色和白色的大斑纹。翼下面棕色。其余的下部为白色与黑色的条纹。鸟喙绿黄色,腿和脚黄色虹膜是亮黄色,爪黑色。雌鸟与雄鸟有轻微的差别,下体的褐色斑纹更大更清晰。幼鸟是黑褐色。羽毛有羚羊色,尾巴呈灰褐色斑纹。下体覆盖着大量不规则斑点。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非洲鹃隼西非鹃隼(分布图)
生活习性
在繁殖季节,可以听到一个快速的吹口哨“chouou-titti–”的连续的鸟鸣声。在空中雄鸟聚集列队能听见类似抱怨的噪音“piiii–oror”。觅食时则发出“丕丕丕丕丕”或快速或连贯的“吱,吱”的呼吁声。
非洲鹃隼西非鹃隼
栖息地于茂密的森林,稀树草原耕地或次生林。可以出没于高达海拔3000米的高峰。这种不寻常的猛禽非常谨慎,它有隐藏在茂密的树林的习惯,观测非常困难。飞行高度可以降得足够低,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美丽的棕色双翼。当栖息会把翅膀放下尾巴也降低。该物种几乎完全在森林灌木丛狩猎,偶尔在草地上下降并捕捉猎物。飞下来时相当迅速,有点像鹰。它们在不断的运动,在空中没有明显的短暂停顿瞬间。
食物主要以昆虫和蜥蜴为主,也吃小型鸟类。
生长繁殖
在繁殖季节,非洲鹃隼会集群或成双成对在高空中盘旋追逐。筑巢期间正值雨季,此时昆虫很多,可以提供足够的食物。鸟巢一般建在高大的树木上,隐藏在厚厚的树叶丛中。用树枝,草根和枝叶搭建。新巢兴建历时一个月,有时甚至用更多的时间。雌鸟每巢产2或3枚卵,上有淡棕色斑点或绿色、蓝色、褐色和淡紫色条纹。
非洲鹃隼西非鹃隼卵
黑头鸭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头鸭(学名:Heteronetta atricapilla,英文名:Black-headed Duck)是鸭科黑头鸭属的鸟类。
黑头鸭是硬尾鸭亚科的成员,有长而坚硬的尾羽,游泳时尾羽可没入水中,而有时尾羽可以竖起。虽然和硬尾鸭类有亲缘关系,但是在外貌上却颇似普通的鸭类。黑头鸭(图3)它缺乏硬尾鸭的那种肿大的鸭喙,非常类似一个典型的潜鸭,羽毛没有特性,是一个黑暗的小鸭子,雄鸭具有黑色的头部和地翕,侧翼和腹部略苍白。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黑头鸭的繁殖方式很独特,营巢寄生,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潜鸭或骨顶鸡的巢中。
中文学名:黑头鸭
拉丁学名:Heteronetta atricapilla
英文俗名:Black-headed Duck
命名作者:Merrem, 1841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黑头鸭属(Heteronetta)
繁殖区:南美洲 : sc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黑头鸭
黑头鸭(学名:Heteronetta atricapill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南美的黑头鸭,被认为唯一的纯托卵鸟,因至今未曾发现它们自筑的巢。它们不仅将卵产于其他鸭类的的巢内,亦见于鸥类、朱鹭等巢中,甚至发现于小型猛禽鸟类巢里。栖息和在水域活动,善飞行,杂食性。几乎能由水上垂直飞向空中。降落水面时翅膀呈降落伞形,有蹼的脚则如雪橇的作用。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黑头鸭
黑头鸭
外文名称: Black-headed Duck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黑头鸭属
拉丁学名: Heteronetta atricapilla
命名时间: Merrem, 1841
外形特征
黑头鸭是硬尾鸭亚科的成员,有长而坚硬的尾羽,游泳时尾羽可没入水中,而有时尾羽可以竖起。虽然和硬尾鸭类有亲缘关系,但是在外貌上却颇似普通的鸭类。它缺乏硬尾鸭的那种肿大的鸭喙,非常类似一个典型的潜鸭,羽毛没有特性,是一个黑暗的小鸭子,雄鸭具有黑色的头部和地翕,侧翼和腹部略苍白,雌鸭整体羽毛浅棕色。
黑头鸭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栖息于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中,也出现在林缘沼泽和四周有植物覆盖的水塘和溪流中。喜欢隐匿在高草丛中或荷叶下,也成群栖息于水面上。
黑头鸭
该物种既能在水面觅食,也能潜入水下觅食,有时也到水边地上觅食青草。食物主要为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螺、蜗牛、软体动物、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黑头鸭的繁殖方式很独特,营巢寄生,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潜鸭或骨顶鸡的巢中。黑头鸭和杜鹃等其它巢寄生的鸟类又有所不同,黑头鸭只是借助其它鸟类来孵化,却不伤害其它鸟类的卵和幼鸟,也不需要其它鸟类来养育幼鸟,而是小鸭子在孵化出之后马上就完全可以独立生活,丝毫不需要成鸟的照顾。这种繁殖习惯在鸟类中是独一无二的。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白头曲嘴鹪鹩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白头曲嘴鹪鹩(学名: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英文名:White-headed Wren)是鹪鹩科曲嘴鹪鹩属的鸟类。
白头曲嘴鹪鹩是一种鸣禽,身长18 -19 cm。成鸟整个头部,喉咙,胸部和腹部大部分是纯白色无斑点。肛门区和大腿棕灰色色调。肩膀,背部,臀部和尾巴正面是均匀暗灰褐色,有时在肩上一些白色的羽毛。尾部羽毛显示很细的深褐色的波纹斑。初级和中级飞羽都是比较暗的棕黑色,相同的部位还有背部和尾巴。双翼的下部是灰白色。虹膜各不相同有褐色和深红色。下颌骨上层是深褐色,下颌骨是灰白色。腿铅灰色。白色的头和脸常常有污染或呈褐色色调。
中文学名:白头曲嘴鹪鹩
拉丁学名: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
英文俗名:White-headed Wren
命名作者:Lawrence, 186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鹪鹩科(Troglodytidae)
中文属名:曲嘴鹪鹩属(Campylorhynchus)
繁殖区:拉丁美洲 : Panama, Colomb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白头曲嘴鹪鹩:属小型鸟类。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羽被柔软厚密,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条斑。喜欢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动,主要以昆虫和蜘蛛为生。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白头曲嘴鹪鹩
白头曲嘴鹪鹩
外文名称:White-headedWren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鹪鹩科
属:曲嘴鹪鹩属
拉丁学名: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
命名时间:Lawrence,1862
外形特征
白头曲嘴鹪鹩是一种鸣禽,身长18-19cm。成鸟整个头部,喉咙,胸部和腹部大部分是纯白色无斑点。肛门区和大腿棕灰色色调。肩膀,背部,臀部和尾巴正面是均匀暗灰褐色,有时在肩上一些白色的羽毛。尾部羽毛显示很细的深褐色的波纹斑。初级和中级飞羽都是比较暗的棕黑色,相同的部位还有背部和尾巴。双翼的下部是灰白色。虹膜各不相同有褐色和深红色。下颌骨上层是深褐色,下颌骨是灰白色。腿铅灰色。白色的头和脸常常有污染或呈褐色色调。
白头曲嘴鹪鹩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活动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的地区,栖息于光秃的寄生性植物顶端、雨林树干、并往往以洞穴取代。尤其是在树木的中间层和上层可以观察到,很少离开这种高度。它的生活以家庭聚小群,定居。
白头曲嘴鹪鹩白头曲嘴鹪鹩分布图
喜栖于阴暗潮湿的林区、灌丛、沼地、岸边等地。性活泼,见人临近隐匿起来。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鸣声清脆响亮。取食蜘蛛、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昆虫。
生长繁殖
营巢于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杂草丛、灌丛上等多种环境。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圆屋顶状。繁殖期在11月—2月左右,产卵2—6枚,褐色有斑点。
地理分布
(2种)
1.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albobrunneusw分布于巴拿马,从运河区东部到西达里恩。
2.Campylorhynchusalbobrunneusharterti分布于巴拿马东部、哥伦比亚。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b8768d4c645f56a1c1acfceee90a19fc65109910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