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啸鸢(学名:Haliastur sphenurus,英文名:Whistling Kite)是鹰科栗鸢属的鸟类。
啸鸢(学名:Haliastur sphenurus)为鹰科齿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猛禽,身长52-59cm,有宽大的翼展和一个末端圆形不分叉的长尾巴。羽毛棕褐色,有白色羽缘。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主要以兔子,小型哺乳动物,蜥蜴,鱼,海蛇,昆虫,蟋蟀和一些鸟类为食。迁移飞行时会发出的长久的呼声,在大群聚集时会更加嘈杂喧闹。
中文学名:啸鸢
拉丁学名:Haliastur sphenurus
英文俗名:Whistling Kite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栗鸢属(Haliastur)
繁殖区:澳洲界 : 广泛分布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啸鸢
啸鸢
拉丁学名:Haliastursphenurus
别称:啸栗鸢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隼形目
科:鹰科
亚科:齿鹰亚科
命名时间:Vieillot,1818
英文名称:WhistlingKite
外形特征
啸鸢啸鸢(图2)
啸鸢身长52-59cm,翼展1.22-1.52m,雄鸟体重760-900g,雌鸟体重600-750g。该物种有宽大的翼展和一个末端圆形不分叉的长尾巴。羽毛棕褐色,有白色羽缘,背部有斑点。初级飞羽黑色,翅膀的上覆面颜色较浅,内侧深褐色。整个底部,包括头部,喉咙,胸部和腹部在暗光线下和上体对比呈浅棕色条纹。飞行时羽毛间有深浅不同的宽带相隔。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啸鸢啸鸢(分布图)
栖息环境
啸鸢啸鸢(图3)
啸鸢在当地相当普遍,分布于很广泛的领土,栖息地在澳大利亚和北小岛,喜欢接近水域,无论是海洋、沿海港口、内航道或漫滩湿地都有其踪影,但它并不是不一定局限于湿地,也出没于干旱地区,进入澳大利亚内陆和塔斯马尼亚岛。在西南亚,新几内亚东部和新喀里多尼亚也很常见。
生活习性
啸鸢有时被称为雕或雀鹰,但它的行为更像一只真正的鹰,它的飞行状态散漫而慢速,有点像秃鹰,但更多的地方类似于鸢。该物种经常啸鸣,类似哭泣。在空中跟踪猎物时成对或集小群飞行。一般距水面30-60米的空中盘旋。其狩猎捕鱼的方式和行为很像鱼鹰。在新喀里多尼亚,每对夫妻有一片固定的捕猎领域。啸鸢(图5)在澳大利亚,迁移和繁殖期可集达1100只的大群。这些运动更多的是游牧形式,是真正的迁移,一般随食物资源和季节变化在南北往返。主要以兔子,小型哺乳动物,蜥蜴,鱼,海蛇,昆虫,蟋蟀和一些鸟类为食。兔子很可能是主要的猎物,因此,这种鸢被视为一益鸟,它可以防止啮齿动物泛滥,有抵御腐肉中毒的功能。
啸鸢啸鸢(图4)
生长繁殖
啸鸢啸鸢(图5)
在冬季会迁移到繁殖地。当它们一起迁移飞行时会发出的长久的呼声。然而,在大群聚集时会更啸鸢嘈杂喧闹。通常,许多鸟类在繁殖季节飞行和飞行列阵在一起时会相当壮观。鸟巢一般建在水边的孤树木上。建一个新巢需时约一个月时间,鸟巢75厘米宽,30厘米深。建新巢比较罕见,大多数时候,这种猛禽年复一年的重复使用旧巢,有时也占据其他鸟类放弃的巢。常有几对在同一树上聚集建巢的现象。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繁殖,但7月至10月是高峰期。繁殖对的数量和成活率由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粮食资源的丰富决定。雌鸟一窝产2枚卵,亚成鸟出壳35天后长出羽毛,至少在40天后才离巢。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红鸢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红鸢(学名:Milvus milvus)为鹰科齿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猛禽,也是比较典型的鸢,身长60-66 cm,虹膜琥珀色;视力是人类的近8倍。活动于开放的森林,林地,草地,农田,湿地,连绵的乡村和竹林。是杂食鸟类,捕捉老鼠,蜥蜴,青蛙,甲虫和蚯蚓。最喜欢的吃蝼蛄。其饮食的50%左右是无脊椎动物。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红鸢
红鸢
拉丁学名:Milvusmilvus
别称:赤鸢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隼形目
科:鹰科
亚科:齿鹰亚科
命名时间:Linnaeus,1758
红鸢
英文名称:RedKite
外形特征
红鸢是比较典型的鸢,身长60-66cm,翼展145-165cm,雌鸟体重950-1300g,雄鸟体重750-1050g,寿命26年。头部具有白色的纵条纹和红棕色的羽毛,有红色的喙,鱼鳞状的羽毛叠成漂亮的翅膀,常成群作低空飞行。寻找猎物时,局部弯曲翅膀,尾部像船舵般经常使身体保持倾斜。狭长的翅膀展开以后有一定的角度。尾巴分叉呈锯齿状。从下面看,红鸢的翅膀下有一个白色的“手”。胸部和腹部有红褐色斑块和黑色细条纹。嘴、眼睛周围和腿根部是黄色;虹膜琥珀色;视力是人类的近8倍。
红鸢红鸢卵
地理分布
红鸢红鸢(分布图)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栖息环境
红鸢喜欢开放的森林,林地,草地附近地区的小树林,农田,湿地,规模有限的森林边缘,连绵的乡村,竹林,尤其是山区,也出现于平原,只要这些林地里有大树可以支持筑巢。红鸢在欧洲看不到。红鸢的飞行方式是鸢类最普遍的方式,在低地的山坡上节奏缓慢,翅膀不知疲倦的在空中划出各种轨迹,长尾巴作为它的方向舵使飞行这得轻松容易。飞行是根据气候变化,选择在明朗的天空飞行,阴天和雨天在树上栖息。
红鸢
生活习性
红鸢在冬天,南部的红鸢飞往地中海北部,甚至迁移到非洲食物丰富地区。迁移的队伍和鸟群可高达100只以上。休息时通常单独或成对的栖息。红鸢最喜欢在开阔的水域上获渔,低空盘旋飞行。有时候在空中很平静,翅膀一动不动,看到下方的猎物如果是尸体,它会变成慢慢降落在附近。但是,如果看到活的猎物,会突然下潜,脚落地前用爪抓住猎物。经常在飞行中吞食猎物。红鸢是杂食鸟类,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以适应当地的条件。出于需要,它们会专注于捕捉地面的老鼠,蜥蜴,青蛙,甲虫和蚯蚓。最喜欢的菜肴是蝼蛄。其饮食的50%左右是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
交配期在3月底前或4月初,雌雄共同飞往巢区,通常选择和草原接壤的林地。有时两个伙伴抱住对方旋转,再打开翅膀追逐。夫妻共同搭建设一个杯形的新巢,有时也重新使用一些去年或乌鸦的旧巢。巢通常建在树上,离地面12-15米的高度。巢可能非常大,用短树枝干构筑,内部衬干燥的草和羽毛。平均每巢产4枚白色光泽的卵,上有红色或紫色斑点。孵化由雌鸟担纲,雄鸟偶尔更换很短的时间。孵化需31-32天,最多38天。红鸢(图6)雏鸟具奶油色的头,背部浅棕色,下体乳白色。28天后,羽毛长成。父母喂养45到46天时,小鸟开始起飞,48至50天离巢。
亚种分化
1、Milvusmilvusmilvus分布于瑞典东部,乌克兰,欧洲中南部,地中海盆地,威尔士,高加索和加那利群岛。
2、Milvusmilvusfasciicauda分布于佛得角群岛
保护现状
这个物种的分布主要局限于欧洲。而在东欧和东南亚,俄罗斯西部地区也有,但数量很少。该物种的主要威胁来自人类的迫害,狩猎,中毒和栖息地改造。较小程度的伤害是碰撞和电源线触电,杀虫剂污染所致的不孕症。
红鸢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NT)。
小美洲鸵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小美洲鸵(学名:Rhea pennata,英文名:Lesser Rhea)是美洲鸵鸟科美洲鸵鸟属的鸟类。
小美洲鸵(学名:Rhea pennata)是美洲鸵鸟目美洲鸵鸟科的鸟类,又名达尔文美洲鸵,共有三个亚种,是现存美洲鸵鸟中体形最小的物种。身高92-100 cm,体重15-25 kg。翅发达,但不会飞行。有10枚初极飞羽,指骨3枚。腿强大,3个前趾均具爪。头、颈、腿和围眼部除少数羽毛外均裸出。无真正尾羽。群居性。栖息于安地斯山脉平原的辽阔丛林,稀疏林地、灌木丛和草原。以植物和小动物为食。繁殖期为5-10月,孵化期35-40 天,寿命20-40年。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及秘鲁。
中文学名:小美洲鸵
拉丁学名:Rhea pennata
英文俗名:Lesser Rhea
命名作者:d’Orbigny, 1834
中文目名:美洲鸵鸟目(Rheiformes)
中文科名:美洲鸵鸟科(Rheidae)
中文属名:美洲鸵鸟属(Rhea)
繁殖区:南美洲 : Southern Con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小美洲鸵
小美洲鸵
拉丁文学名:Pterocnemia pennata
鸵形类中最小的一种,产南美。较美洲鸵稍小,高约1.2米,重约20-30千克。尾羽退化。足三趾,善奔跑。灰褐色,杂棕色。习性与美洲鸵相近。现已人工饲养,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美洲鸵鸟目(Rheiformes)
美洲鸵鸟目只有美洲鸵鸟科(Rheidae)一科,分大美洲鸵和小美洲鸵两种。大美洲鸵是美洲最大的鸟,但比鸵鸟要小得多,体重只有25千克。小美洲驼体型更小,是体型最小的大型走禽。美洲鸵鸟有三个脚趾,又被称作三趾鸵鸟,虽然也不会飞,翼却比较发达。
外形特征
小美洲鸵
小美洲鸵高90-100厘米,重15-25公斤。双翼较其他鸵鸟大,但仍然不会飞。成鸟通体灰褐,背上和下体具都有很多白色斑点,足具三趾,缺后趾。光滑柔软的羽毛覆盖在大腿和跗骨上,上肢也有羽毛,在每个翅上有一强壮的爪,爪很锋利,是很有效的武器。在繁殖季节小美洲鸵的颈部就会具有明显的环。两性相似,但雄鸟体色略暗,体形略大于雌鸟。幼鸟比成鸟体色暗,背上无斑点,而具有黑、灰和白三色相间的条纹。
地理分布
小美洲鸵栖息在巴塔哥尼亚平原和东部斜坡草原地区及安地斯山脉平原的辽阔丛林,横跨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及秘鲁。
栖息环境
所有小美洲鸵的亚种都喜欢栖息在草原、丛林及沼泽。小美洲鸵其中一些分布于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生活于潘帕斯植被地区(南美洲的温带草原),另一些分布于南美洲西部的自秘鲁南部到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地区,生活于普那植被地区(安第斯山区的山地植被类型)。指名亚种分布在低于海拔1500米以下,而其他的亚种则分布在介乎海拔3000-4500米的地方,南至海拔1500米的地方。
生活习性
小美洲鸵
小美洲鸵奔跑速度每小时60公里,具有很好的视力及听力,成年雄鸟平时愿意独自生活,有与世隔绝的孤独。该物种非常合群,常见不同的年龄组在一起成群活动,在非繁殖期聚群,会以5-30只鸟聚居。在繁殖季节会出现于湖泊,河流和湿地附近,此时雌鸟会主动进入雄鸟的领地求偶,而雄鸟也会出现竞争,以短暂的战斗确保自己的领土。
以植物和小动物为食。食性很杂,但以植物的茎、叶、果实等为主,特别是开花的灌木,寄生的匍匐植物,地面蔓生的葫芦科植物和野生无花果等,也吃昆虫、软体动物、小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生长繁殖
小美洲鸵
婚配为一雄多雌,一般1只雄鸟配2—12只雌鸟。雄鸟在试图吸引雌鸟时,会快速的用翅膀拍打雌鸟,繁殖期为5-10月,孵化期35-40天。雄鸟同时孵化几只雌鸟在一个窝里下的蛋。窝由雄鸟在地面上挖成,比较浅,上面铺一些草。雌鸟在里面每窝下大约50个长约8-13厘米呈黄绿色的蛋。小鸟在孵化6周以后出世,然后由雄鸟抚养6个星期左右。雄鸟在孵蛋时会特别带有攻击性,所以雌鸟会在巢边产后来的蛋,而非在巢内。大部份的蛋都是由雄鸟搬入巢内,其中有些会遗留在巢外变坏,吸引苍蝇,这些苍蝇成了雄鸟和出生的雏鸟的食物。
亚种分化
1.小美洲鸵秘鲁亚种(学名:Pterocnemiapennatagarleppi)
2.小美洲鸵智利亚种(学名:Pterocnemiapennatatarapacensis)
3.小美洲鸵指名亚种(学名:Pterocnemiapennatapennata)
保护现状
小美洲鸵因人为猎杀、捕蛋及栖息地分散而变得近危。农业生产令该物种失去大部份栖息地,其野外分布地只有1百万平方公里。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NT)。
本文Hash:1090abec9795ca6faa50934955b7256ddfced095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