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亚种分化 保护状况
纹背捕蛛鸟(学名:Arachnothera magna,英文名:Streaked Spiderhunter)属太阳鸟科捕蛛鸟属,俗名芭蕉鸟。分布于印度、东至孟加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多栖息于芭蕉树或乔木树冠上。该鸟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中文学名:纹背捕蛛鸟
拉丁学名:Arachnothera magna
英文俗名:Streaked Spiderhunter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太阳鸟科(Nectariniidae)
中文属名:捕蛛鸟属(Arachnother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9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纹背捕蛛鸟
体大(19厘米)而满布纵纹的捕蛛鸟。腿鲜艳橘黄色,上体橄榄色,羽中心黑色而成粗显的纵纹,下体黄白而具黑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橘黄。
叫声:快速飞行时发出偏高的cheet叫声。
地理分布
纹背捕蛛鸟
分布范围: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印度东北部、中国南方至东南亚。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常见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及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南部热带地区,上至中等海拔的常绿林。
国内分布:西藏(墨脱);云南(腾冲、保山、潞西、南康河、镇康、景东、江域、西双版纳、屏边、河口);贵州(兴义、册享);广西(百色、睦边、龙津)。
国外分布: 印度、东至孟加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生活习性
纹背捕蛛鸟
极力抢占领地并相互紧紧追逐。于野香蕉及生姜的植株上取食。
亚种分化
纹背捕蛛鸟
纹背捕蛛鸟指名亚种:学名Arachnothera magna magna。分布于印度至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保护状况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白背鼠鸟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命周期、亚种分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白背鼠鸟(学名:Colius colius,英文名:White-backed Mousebird)是鼠鸟科鼠鸟属的鸟类。
白背鼠鸟(学名:Colius colius)属鼠鸟目鼠鸟科,它们的尾羽有灰白色条纹并且超长,是身体长度的2倍。与其他四趾鸟类的脚不同,其脚趾向前伸展,以便于栖息时抓住树枝;向外翻卷的外侧脚趾,使其在行走、跳动时更为敏捷。它们喜欢在稀疏的林地或树林中生活。该物种共有2个亚种。分布于非洲中南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濒危物种。
中文学名:白背鼠鸟
拉丁学名:Colius colius
英文俗名:White-backed Mousebird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鼠鸟目(Coliiformes)
中文科名:鼠鸟科(Coliidae)
中文属名:鼠鸟属(Colius)
繁殖区:非洲 : 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 白背鼠鸟
白背鼠鸟
拉丁学名: Coliuscoli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索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鼠鸟目
科: 鼠鸟科
种:白背鼠鸟
亚种: 2个
分布区域:非洲中、南部
英文名称: White-backedMousebird
白背鼠鸟白背鼠鸟(图1)
命名时间: Linnaeus,1766
迁徙类别: 留鸟
外形特征
白背鼠鸟白背鼠鸟(图2)白背鼠鸟体长约30-34cm,体重38-64g。它们的尾羽有灰白色条纹并且超长,是身体长度的2倍。喙蓝白色,头部、羽冠及胸部都成灰褐色;腹部浅黄色,并且带有少量斑点。腿、脚为橘红色。与其他四趾鸟类的脚不同,其脚趾向前伸展,以便于栖息时抓住树枝;向外翻卷的外侧脚趾,使其在行走、跳动时更为敏捷。
生活习性
白背鼠鸟喜欢在稀疏的林地或树林中生活,在它们生活的地方,自然资源往往十分丰富。它们喜群居生活,主食绿叶,也吃花蜜、果实和种子,它们十分贪婪,食量大而消化慢,因此长将腹部胀成鼓鼓的壶状,所以它们习惯将两腿张成与肩同宽,“挂”在树上,酷似啄木鸟。
白背鼠鸟白背鼠鸟(图3)
生命周期
白背鼠鸟每年白背鼠鸟交配后,一对情侣会用破旧的树枝、树叶和草筑巢。每只雌性可产卵1-6枚,卵由父母轮流孵化。11-13天后,雏鸟破壳。当一对鼠鸟从孵卵到离巢,雏鸟总是被不停地孵化出来。人工饲养的雏鸟大约留巢11-20天,21天后独立。
亚种分化
共有2个亚种。
1、damarensis(Reichenow,1899):分布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部、南非开普敦省西北及德兰士瓦西部。
2、colius(Linnaeus,1766):分布于南非开普敦省、奥兰治自由邦西部和莱索托西部。
地理分布
分布于纳米比亚、南非等非洲中南部的国家,在莱索托也有少量分布,不确定安哥拉是否有分布。
白背鼠鸟白背鼠鸟(分布图)
保护现状
1988年-2000年该物种不受关注,但是到了2004年以后,它们被列为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濒危物种。
条纹噪鹛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条纹噪鹛(学名:Garrulax striatus,英文名:Striated Laughingthrush)为噪鹛科噪鹛属的鸟类。分布于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西藏等地,多栖息于2000米左右的矮树和灌丛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条纹噪鹛
拉丁学名:Garrulax striatus
英文俗名:Striated Laughingthrush
命名作者:Vigors,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噪鹛属(Garrulax)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Burm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1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条纹噪鹛
体型略大(30厘米)的噪鹛。有极醒目的蓬松长冠羽,体羽暗褐,白色羽轴在头及背部成细小纵纹,胸及两胁的纵纹较粗,嘴短而厚。亚种cranbrooki的黑色眉纹宽重,头顶无细纹,体羽余部的细纹不如其他亚种清晰。与细纹噪鹛的区别在体型较大且纵纹白色。
虹膜-红褐;嘴-深角质色;脚-灰色。
叫声:响亮的不连贯咯咯声,尖厉的联络高叫及响亮悦耳的哨音O-will you-will you-wit及变调常重复多次。两声的哨音teo-wo。
地理分布
条纹噪鹛
喜马拉雅山脉Kulu以东至印度东北部、缅甸西北部、云南极西北部及西部。
罕见于云南南部的高黎贡山区(cranbrooki)。可能不罕见于西藏东南部(vibex)及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50~2750米的常绿林区(striatus在西部,sikkimensis 在中部)。
国内分布: 西藏(墨脱、波密、背崩),云南(西北部贡山西部)。
国外分布: 不丹、印度(阿萨姆、缅甸)。
亚种分化
条纹噪鹛
条纹噪鹛藏南亚种(学名:Garrulax striatus cranbrooki)。分布于不丹、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Adung山谷。
条纹噪鹛珠峰亚种(学名:Garrulax striatus vibex)。分布于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的Godavari。
生活习性
条纹噪鹛
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噪鹛混群。隐匿于阔叶林及混合林中近溪流的浓密灌丛。在果树上取食。鸣叫时冠羽耸立。
保护现状
条纹噪鹛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3fe739d4ef2ec1299b9db33d9aefcfa4a1b735d5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