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山雀的分类地位、基本资料、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饲养要点

导读: 分类地位 基本资料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饲养要点

白眉山雀的图片

白眉山雀(学名:Poecile superciliosus,英文名:White-browed Tit)是山雀科高山山雀属的鸟类。

白眉山雀(学名:Parus superciliosus)为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海拔3000-4000米左右的山坡灌丛间。

中文学名:白眉山雀

拉丁学名:Poecile superciliosus

英文俗名:White-browed Tit

命名作者:Przewalski, 18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高山山雀属(Poecile)

繁殖区:古北界 : w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5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黑色

分类地位

白眉山雀
白眉山雀白眉山雀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山雀科 Paridae

属: 山雀属 Parus

种: 白眉山雀 P. superciliosus

基本资料

白眉山雀
白眉山雀白眉山雀

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中文目名: 雀形目

中文科名: 山雀科

拉丁科名: Paridae

中文属名: 山雀属

拉丁属名: Parus

拉丁种名: superciliosus

定名人: (Przevalski)

年代: 1876

中文名: 白眉山雀

原始文献: Монг. и Ст. Тангут. 2:53

模式产地: 甘肃山地

英文名称: White-browed Tit

生境: 海拔3000-4000米左右的山坡灌丛间

海拨上限: 4000

海拨下限: 3000

国内分布: 青海(大通,祁连,同仁,柴达木德令哈,达日,玉树,曲麻莱),甘肃(武威,兰州,天祝),四川(松潘,石渠,康定,理塘),西藏(拉萨,林周,昌都地区北部)

特有: y

资料来源: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三卷,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中国鸟类区系纲要)

外形特征

白眉山雀
白眉山雀

描述:体小(13厘米)的山雀。白色眉纹显著,头顶及胸兜黑色;前额的白色后延而成白色的长眉纹;头侧、两胁及腹部黄褐;臀皮黄色;上体深灰沾橄榄色。与红腹山雀的区别在无白色脸颊且栖于少林木的生境。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略黑。叫声:喧闹的清脆铃声般哨音,似昆虫的嘟声及颤音。鸣声复杂而多变。

生活习性

白眉山雀结小群,有时与雀莺混群于高山矮小桧树及杜鹃灌丛中取食。中国中西部的特有种。于南山及青海东部至甘肃南部及四川北部松潘地区及西藏的昌都地区不罕见。在西藏南部拉萨地区也有记录。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饲养要点

白眉山雀
白眉山雀

白眉山雀主食玉米面,熟鸡蛋黄,花生米面儿,可根据季节不同调整油料的多少(花生米面儿),夏天油料少一些,冬天相对多一点(比如加喂苏籽)每日加喂黄瓜心,面包虫2~4条(夏天喂虫容易上火,要加绿豆面)。有人在饲料主食玉米面,鸡蛋黄,花生米面儿的基础上加少量豆面,奶粉,骨粉等等,效果都不错。

白眉山雀非常喜欢洗澡,除冬天外,最好1~2天洗一次;白眉山雀毛病较大,如仰头,甩食等等,所以必须注意三点:

1,在鸟市场挑选时必须单放在一个笼子里观察,不可数只放在一笼,乱飞乱撞根本无法挑选。

2,刚刚回家后,必须放在地上的安静处墩一段,勿搅扰,再用手上虫使其和主人亲近。

3,如仰头,可以在笼子顶上用深颜色的布遮盖。

海鸬鹚的基本资料、分类地位、保护现状、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保护现状、饲养管理、特有

海鸬鹚的图片

海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英文名:Pelagic Cormorant)是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

海鸬鹚属鸟纲、鹈形目、鸬鹚科。拉丁学名为Phalacrocorax Pelagicus。在中国繁殖于东部的山东沿海岛屿,冬季迁飞至东南部的福建省、台湾省沿海一带越冬。海鸬鹚是中国沿海的常见鸟类,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地带。主要以鱼、虾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每年6月进入繁殖期,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约28天左右。

中文学名:海鸬鹚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

英文俗名:Pelagic Cormorant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

中文属名:鸬鹚属(Phalacrocorax)

繁殖区:太平洋 : n coast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3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基本资料

海鸬鹚
海鸬鹚中文正名:海鸬鹚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

命名:Pallas,1811

英 文 名:Sea Cormorant

中文俗名:乌鹈

生态环境:海鸟,活动于隐蔽的沿岸的海水海湾及河口,亦在宽阔的大海中,营巢于海边峭壁或岩穴间

分类地位

地位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突胸总目 Carinatae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 鸬鹚科 Phalacrocoracidae → 海鸬鹚 Phalacrocorax pelagicus

保护现状

CITES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地理分布

海鸬鹚
海鸬鹚海鸬鹚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邻近岛屿,最北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海沿岸的符兰格尔岛和楚科奇海沿岸的楚科奇半岛经白令海峡到萨哈林岛、千岛群岛、日本和中国的辽东半岛一带,以及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到下加利福尼亚。全世界共分化为2个亚种,中国仅有指名亚种,繁殖于辽东半岛及其邻近岛屿,越冬和迁徙期间见于东北、华北、东南和华南沿海一带。

国内分布:见于黑龙江(绥河, 兴凯湖), 辽宁(大连, 旅顺), 河北(北戴河)为旅鸟, 冬时南迁沿海一带至福建及广东

国外分布:太平洋北部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一带,包括勘察加半岛。

主要分布省份:河北、辽宁、黑龙江、福建、山东、台湾。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内伶仃岛–福田、兴凯湖、蛇岛–老铁山、黄河三角洲 。

外形特征

海鸬鹚
海鸬鹚海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为70一77厘米,体重1180-2200克。全身羽毛呈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辉,其它部分有绿色光辉。在繁殖期间,头顶和枕部各有一束铜绿色的冠羽,而且额部被有羽毛,肩羽和覆羽为铜绿色,另外两胁各具一个大的白斑,喉部和眼周的裸露皮肤呈暗红色。虹膜为绿色。嘴较为细长而稍微侧扁,嘴槽的两边如同镶嵌着两把利刃,锋利无比,呈黑褐色,脚短而粗,为黑色。黑色的尾羽共有12枚,呈圆形。冬季的羽色和夏羽基本相似,但头上没有羽冠,颈部也没有白色的细羽,嘴基和眼周裸露皮肤的红色较为暗淡而不明显。

海鸬鹚体长约73厘米。全身羽毛呈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辉,其它部分有绿色光辉。繁殖期内头顶和头后部各具羽冠。嘴基内侧和眼周为红褐色。下体体侧具有较大的白色斑块。眼部为绿色,嘴为黑色。面部和喉部的裸皮呈褐色,并具有橙色小突起,脚为黑色。

海鸬鹚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但在地面上行走时则显得比较笨拙,休息的时候还要用坚硬的尾羽帮助支撑。但它们的潜水、捕鱼能力却非常强,在水中活动十分灵活。对它们来说,潜入水下1~3米(最深可达10米),追踪鱼群30~45秒钟(最长达70秒)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海鸬鹚是一种非常善于合作的水鸟,常常集大群围捕湖中的鱼类,上下协作得非常好。据说当遇到大鱼,一只鸬鹚无力制伏时,它会一边搏斗,一边呼唤同伴前来相帮。附近鸬鹚听到求救声后便会立刻赶来,一起向大鱼发动攻击。在水中觅食时,鸬鹚也表现得非常善于合作:据说有时它会与鹈鹕一起合作捕猎,在水面上排成半个圆圈,由鹈鹕在水面上用双翅拍击,驱赶鱼群,海鸬鹚则潜入水中打围,彼此都能捕获到充足的食物。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海鸬鹚也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留给成群的海鸥食用,对于自己则减轻了体重,加快了飞行速度,利于迅速逃避敌害。

生活习性

海鸬鹚
海鸬鹚海鸬鹚是中国沿海的常见鸟类,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地带。主要以鱼、虾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每年6月进入繁殖期,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约28天左右。海鸬鹚主要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和海湾。常成群停息在露出海面的岩礁上和海岸悬崖中的突出部位,以及岩顶和峭壁间,有时多达数十只密集地站在一个小块的岩礁上。活动时多沿海面低空飞行,或在海岛附近海面游泳,并且频频地潜入水中觅食。有时也能见到少数个体在海岸附近的沼泽地带和水泡中活动。

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也吃虾和其他甲壳类海洋动物。觅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在水下追捕猎物。有时也常站在岩石上等候食饵的到来。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就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用来减轻体重,加快飞行,以便迅速逃避敌害。这时就会有成群的海鸥紧随而来,将这些食物残渣一一取食,进行“废物利用”。海鸬鹚营巢于海岛和海岸的悬崖岩石上和断壁,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群的大小有几对、数十对、甚至成百上千对的,有时也有零星的单对,较为分散,有时和其他鸟类混合在一起营巢繁殖。繁殖期为4一7月份,靠近北方的地区繁殖开始较晚。在辽东半岛,6月初已经能看见雏鸟孵化出来,而在此时堪察加半岛上的种群才刚刚开始产卵。

它的巢由枯干的水生植物和海草构成,形状呈皿形,每窝通常产卵3一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57×36毫米。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和蓝色,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孵化期为26天。雏鸟由亲鸟喂养,每当亲鸟觅食归来,便张开大口,让雏鸟将嘴伸进去,从亲鸟特别伸长的食道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幼鸟大在6月末至7月初就可以离巢出飞,但在北方也有迟至8月末至9月初的。海鸬鹚大多数为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迁徙的时间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刚刚开始融化后不久即到达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结冰之后才往南迁徙。

保护现状

海鸬鹚
海鸬鹚海鸬鹚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由于人类的干扰、环境条件的恶化,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根据1992年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中国境内仅见到246只。 分布北太平洋沿岸,中国见于东北、福建、广东、台湾。分2个亚种,中国仅指名亚种,较少见。

在距离美国南波士顿18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叫鳕鱼岬的小渔村,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以出海捕鱼为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惬意生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上交通闭塞,鳕鱼岬一直不为外人所了解。

海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约70厘米。它们早已习惯了这里渔民的生活方式,每天黄昏,成群结队的海鸬鹚便盘踞在渔船附近的船上,等待着享用渔民们抛掷的杂鱼。渔民对这些贪婪的海鸟并不反感,反而觉得它们是鳕鱼岬的清洁工,将没用的杂鱼清理掉,净化了鳕鱼岬的环境。

饲养管理

海鸬鹚
海鸬鹚选种要求身体健壮,生长3年以上。在立春至立夏期间,让海鸬鹚成对生活在一起,不让其下水活动、海鸬鹚饲养期间,每天喂一次新鲜鱼如没有鱼,就用新鲜的半瘦半肥的猪肉代替,并让其一次吃饱。如发现海鸬鹚生的蛋蛋壳发软,要增加饲喂量。海鸬鹚由于进食多,又不捕鱼,往往会因身体肥伴而厌食。对厌食的种鹚可适当进行填饲,强迫吃饱。

孵化海鸬鹚蛋一般让母鸡代孵。孵化用的蛋要选择产后3~5天内的新鲜蛋,如果种鹚蛋少,可采用逐个添孵的方法孵化。即当生有几个蛋时就让母鸡代孵,以后生一个添一个,一般每只母鸡可孵10个鸬鹚蛋。孵化期间要让母鸡吃高能量饲料,以保证鸡体产生足够的体温。正常情况下,经过28天孵化,幼鹚就可出壳了。

幼鹚的培育主要抓保温和喂料两个环节。刚出壳的幼鹚身上无毛,防寒能力极差,因此,要及时取出用火烘或蒸汽保温。方法是用一只小篮子,在篮子的底层垫棉花,上层用稻草铺好,四围和盖子用棉花包好,盖上留一通气孔,并插上一支温度计,再准备一只火炉和木架。若是用蒸汽保温,应准备一只陶瓷缸或金属容器,里面装入开水,缸底烧火保温。然后把装有幼鹚的篮子放在木架上用火烘,或者放在容器上用蒸汽蒸。温度应控制在38~38.5℃,并日夜看守。幼鹚7日龄时开始长出绒毛,这时可以逐渐降低温度。

幼鹚选料很讲究,开头几天只能吃细小的泥鳅(去掉刺骨)剁碎,每天喂3~5次,每次喂一条小泥鳅,人工填食,将嘴掰开,用一削成楔形的竹管挑食填到口腔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喂量逐渐增加,次数适当减少。一个月后,幼鹚就可吃小鱼了,有时鱼紧缺时,也可用豆腐、猪肉等代替,但取代的时间不宜过长,只能短时间填补。在一般的饲养条件下,雌鹚60日龄左右,雄鹚80龄左右粗毛长齐。逐步放入河中让其自由戏水。100日龄后逐渐在老鹚的带领下进行捕鱼调教。150日龄后就可逐渐进行正常捕鱼。

海鸬鹚无论是幼雏还是成年,均采用人工填喂,饮水也是如此,下河捕鱼时,只要每天晚上填补一次就可以了,白天不要喂,这样可促使其多捕鱼。饲料主要以鱼为主,虾和肉以及矿物质、维生素饲料为辅,通常每天喂一次,一次需300~500克。

特有鸟种

海鸬鹚
海鸬鹚千余只海鸬鹚出现在庙岛海域礁石上。由于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境内的海域鱼虾贝藻等饵料越来越丰富,原来境内海域的特有鸟种海鸬鹚 ,如今又“携妻带子”飞回来了。全岛32个岛屿海鸬鹚已经达到1000余只,比以前增加了10倍,成了海岛一道自然和谐的美丽风景,吸引了不少天南地北的游客。

海鸬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大型水鸟,体长为70-77厘米,体重1180-2200克。身体的羽毛为黑色,颈部缀有白色的细羽,并且闪烁着紫色的光泽,身体的其余部分则具有绿色的光泽。海鸬鹚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邻近岛屿,主要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和海湾,大多数为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迁徙的时间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刚刚开始融化后不久即到达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结冰之后才往南迁徙。海鸬鹚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台湾黄山雀的基本资料、科学分类、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生长繁殖

台湾黄山雀的图片

台湾黄山雀(学名:Machlolophus holsti,英文名:Yellow Tit)是山雀科黄山雀属的鸟类。

台湾黄山雀(学名:Parus holsti)为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台湾本岛,一般栖息于海拔800-3000米的阔叶林内,以昆虫为主食 。

中文学名:台湾黄山雀

拉丁学名:Machlolophus holsti

英文俗名:Yellow Tit

命名作者:Seebohm, 189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黄山雀属(Machlolophus)

繁殖区:东洋界 : Taiw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6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基本资料

台湾黄山雀
台湾黄山雀

编号:3928

拉丁目名:PASSERIFORMES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山雀科

拉丁科名:Paridae

中文属名:山雀属

拉丁属名:Parus

拉丁种名:holsti

定名人:Seebohm

年代:1894

中文名:台湾黄山雀

原始文献: Bull. Brit. Orn. Cl. 4:7

模式产地:台湾

英文名称:Taiwan Yellow Tit

生境: Broadleaf forest from 800 to 3000 m in altitude

海拨上限:3000

海拨下限:800

国内分布:台湾

特有: y

资料来源: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三卷,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中国鸟类区系纲要)

科学分类

台湾黄山雀
台湾黄山雀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山雀科 Paridae

属: 山雀属 Parus

种: 台湾黄山雀 P. holsti

外形特征

台湾黄山雀
台湾黄山雀

台湾黄山雀体小(13厘米)的山雀。冠羽长,下体柠檬黄色。雄鸟:背及翼覆羽黑色,冠羽背面白色,两翼浅蓝,尾蓝而外缘白色,眼先斑黄色,臀斑黑色。雌鸟:色暗,背橄榄绿色,无臀斑。幼鸟色浅,下体偏白。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重复欢快的chichishui-chichishui;zijide, zijide或jijiang, jijiang, jijiang声;示警时作似责骂的叫声。

生活习性

黄山雀常单独或成对 溷群于其他画眉科和山雀科鸟类中 ; 以昆虫为主食 。黄山雀栖息中海拔阔叶林,是台湾特有种鸟类中唯一的山雀科鸟类,然族群数量不多,是较 少见的留鸟,以昆虫类为主食,植物之浆果、种籽、果实等亦为喜爱的食物之一. 台湾特有种 。 栖息于中 、 高海拔之阔叶林或结群栖于林冠层。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长繁殖

台湾黄山雀繁殖为 4~ 7月 , 以枯叶 、 兽毛筑巢于大树上的天然树洞中,巢碗状 , 每窝 产 3~ 4 枚蛋 。

本文Hash:01e3ee86a83a4384058f0606c80623c0d928134c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