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鸵属的简介、起源、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纪念币、鹬鸵属大全

导读: 鸟种简介 起源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纪念币 鹬鸵属鸟类大全

鹬鸵属的图片

鹬鸵属(学名:Apteryx)是鹬鸵科(学名:Apterygidae)的一属。

鹬鸵,又名几维鸟(Apteryx),是一种生活在新西兰常绿森林(evergreen forests)中的不会飞的鸟。是新西兰的特产,也是新西兰的国鸟及象征。它形如梨子,浑身长满蓬松细密的羽毛,既没有翅膀也没有尾羽,不能飞翔。它们的寿命可达三十年,算是很长寿的鸟类。

中文目名:鹬鸵目(Apterygiformes)

中文科名:鹬鸵科(Apterygidae)

中文属名:鹬鸵属(Apteryx)

鸟种简介

鹬鸵
鹬鸵

鹬鸵又名几维、奇异鸟、奇威鸟,泛指几维科(Apterygidae)下的鸟,几维属(Apteryx)是几维科唯一的属,是新西兰的特产,也是新西兰的国鸟及象征。它属平胸鸟类,个体大小如鸡,是平胸鸟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类,无尾,翅短小,无飞翔能力,栖息于森林地带。

鹬鸵是无翼属(Apteryx)5种不能飞行的鸟类之一,属鹬鸟类中最原始的鸟类。几维鸟完全没有翅膀,只剩下一点翅骨的痕迹,所以又叫无翼鸟。几维鸟这个奇怪的名字的得来是因为它们的鸣叫声非常尖锐,听起来特别像“kiwi”(几——维——),所以被当地土著的毛利族人叫做几维鸟,有的书中也翻译成希维鸟或凯维鸟。

鹬鸵形如梨子,浑身长满蓬松细密的羽毛,既没有翅膀也没有尾羽。可是它的双腿却粗短有力,善于奔跑,时速可达10英里,发起脾气来还能将另一只同类鸟踢出5英尺外。它们的寿命可达30年,算是很长寿的鸟类。鹬鸵喙尖而细长,休息时可当作第三条腿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形如一个三脚架。

起源

鹬鸵
鹬鸵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新西兰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非常美丽可爱的鸟儿。一次,为了扑灭大火,小鸟美丽的羽毛被烧焦了,翅和尾也被火吞噬了。从此,它非常害羞,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才外出活动。这种小鸟传说中就是鹬鸵。新西兰两角和一元的钱币上,一面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另一面就是几维。

鹬鸵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属于较为原始的鸟类。鹬鸵在古老的新西兰的南北两岛上,因为没有走兽和蛇,鸟类不必逃避,地面食物丰富,飞翔能力逐渐退化。新西兰分布着很多本地特有的鸟类,而且,不少是无翼鸟,因此,新西兰有无翼鸟故乡的称号。

外形特征

鹬鸵
鹬鸵

鹬鸵的大小与常见的大公鸡差不多,褐几维鸟和大斑几维鸟体形稍大,可达35厘米左右,体重超过2000克;小斑几维鸟较小,体形只有25厘米左右,体重约为1200克。三种鹬鸵的长相相似,外表看上去就像多毛的大皮球。

鹬鸵没有一般鸟类具有的坚硬的廓羽,而是生长着蓬松的柳叶状羽毛,柔软美丽,细软如绸。在身体的后端的羽毛上,没有一般鸟羽中央具有的羽干,仅有一些弱小的羽支,所以呈兽毛一样的丝状。它们的毛色主要呈黄褐色,带有深灰色和淡色的横斑,腹部毛色较淡,有黑褐色的条纹。它们的羽毛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

鹬鸵的脖子不长,头显得很小,眼睛更小,耳孔却比较大,脸上还长有硬硬的嘴须。淡黄色的喙尖而细长,长度大约为15厘米,几乎达到体长的一半,就像一个细细的圆筒一样,并且向下弯曲,与中国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中提到的鹬的嘴形相似,所以被称为“鹬鸵”。

鹬鸵的鼻孔长在喙的最尖端,这在鸟类中也独一无二的,具有奇特的嗅觉功能,可以找到距地面7英寸土层下的小虫。它眼小视力弱,有时大白天奔走中遇到前方篱笆挡道,竟毫不回避,犹如瞎子似地一头撞进去。

鹬鸵腿位于身体的后方,短而粗壮,具有强大的跗跖部,跗跖的前后缘还具有六角形的角质鳞片。脚上具有4个小而平的趾,3趾向前,1趾向后,趾上均有锐利的爪,便于在土地上挖掘,寻觅食物。

地理分布

鹬鸵在全世界一共只有3种,都分布在大洋洲的新西兰,分别称为褐几维鸟、大斑几维鸟和小斑几维鸟。大斑几维鸟仅分布于新西兰南岛的西部,小斑几维鸟则在北岛和南岛都有分布,褐几维鸟的分布最广泛,除了南岛、北岛外,还见于斯图尔特岛上。

生活习性

野生的鹬鸵栖息在森林和灌木丛中,喜爱群体生活,昼伏夜出,性情温驯而且好奇心旺盛,如果当地居民的大门没有关好,鹬鸵可能在夜里悄悄溜进他们家里,把钥匙和汤匙当成玩具带走。

生性慵懒的鹬鸵,一天睡眠可达二十小时。鹬鸵是很害羞的,主要在夜间行动。它们的嗅觉很敏锐,连在十厘米深以下的土中的虫儿的气味也能闻出并抓来吃。它们算是杂食类动物。主要食物包括泥土中的蚯蚓、昆虫、蜘蛛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亦会在河涧觅食鳗鱼、淡水螯虾、两栖类动物,亦会吃果实。

生长繁殖

鹬鸵
鹬鸵

鹬鸵因为不能飞,所以鹬鸵的巢往往在树干根部的树洞里,有时候就在地面上。鹬鸵的珍贵不但在于它的分布局限性,还在于它们的生殖能力并不出色,鹬鸵主要的繁殖季节是在每年的6月至翌年3月,如信天翁、海鸥一样采用一夫一妻制,夫妻关系可长达20年,即使配偶死亡亦会守寡。

鹬鸵会挖地穴筑巢,较为隐蔽以防被袭,在夜间会召唤配偶交配。一般雌鸟要1年才下一次蛋,每次1~2个。鹬鸵个头虽然不大,但它的蛋却大得惊人——重量比一般的鸡蛋大5倍(400~450克),相当于雌鸟自身体重的1/4,甚至达到1/3。如果按照鸟蛋和雌鸟重量比例计算,鹬鸵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鹬鸵的蛋呈白色或者淡绿色,长约13厘米,重达450公克(1磅)。孵化过程长达70~74天(两个半月),孵化过程完全由雄鸟负责,雌鸟下了蛋之后,角色即转变为在洞穴外守卫的卫兵。雏鸟出生之后1周,它继续消耗体内残存的卵黄提供营养,然后就才开始跟着雄鸟学习觅食和各种生存技巧。雏鸟需要很长时间(约4年)才能成熟。

保护现状

鹬鸵
鹬鸵

鹬鸵是新西兰特有的珍禽,并被选为该国的“国鸟”。而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则是在新西兰以外,世界上仅有的4家繁殖鹬鸵的动物园之一。

1975年,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曾成功孵化了一只鹬鸵,现在这只30多岁的几维鸟仍在该动物园的鸟舍中和游人见面。

新西兰政府鉴于猫类(肉食动物)对几维鸟的威胁最大,已颁布法例,对有几维鸟出没地区的家猫实施宵禁,以减低几维鸟在夜间出动时被猫杀掉。

北岛褐几维鸟还被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级保护动物。

纪念币

鹬鸵
鹬鸵纪念币

新西兰2009年几维鸟BU纪念银币卡装

发行国家:新西兰

发行日期:2009年

目录编号:KM# NEW

面值:1元

重量:31.1克

直径:40毫米

含银量:999.9‰(1.0000盎司ASW)

发行量:BU级10000枚

造币厂:德国BH Mayer’s Kunstpr?geanstalt GmbH造币厂

包装:原厂精装卡封。

鹬鸵属鸟类大全

褐几维鹬鸵属:褐几维

学名:Apteryx australis

英文名:Southern Brown Kiwi
北岛褐几维鸟鹬鸵属:北岛褐几维鸟

学名:Apteryx mantelli

英文名:North Island Brown Kiwi鹬鸵属:欧加里托几维鸟

学名:Apteryx rowi

英文名:Okarito Kiwi
小斑几维鹬鸵属:小斑几维

学名:Apteryx owenii

英文名:Little Spotted Kiwi
大斑几维鹬鸵属:大斑几维

学名:Apteryx haastii

英文名:Great Spotted Kiwi

勺嘴鹬的简介、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勺嘴鹬的图片

勺嘴鹬(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英文名:Spoon-billed Sandpiper)是鹬科勺嘴鹬属 的鸟类。

勺嘴鹬(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又名琵嘴鹬或匙嘴鹬,是一种小型的涉禽,仅在极少数的冻土层地带上繁殖,并在东南亚的湿地过冬。勺嘴鹬外表上最独特的地方在它那汤匙形状的嘴,但在野外不易辨认。在2007年的一次由国际鸟盟进行的统计中,勺嘴鹬的数目可能少于100对,IUCN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现状由濒危提升到极危。

中文学名:勺嘴鹬

拉丁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英文俗名:Spoon-billed Sandpip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勺嘴鹬属(Eurynorhynch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6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鸟种简介

勺嘴鹬
勺嘴鹬

勺嘴鹬这物种由卡尔·林奈在1758年,在其《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一书中首次介绍,并命名为 Platalea pygmea。。

在1821年由斯云·尼尔逊(Sven Nilsson)分类到一个属并沿用至今 。现时勺嘴鹬属于鸻形目鹬科内的一种涉禽,但将涉禽归到鸻形目本身就是鸟类DNA分类系统的一大缺陷。不管是从它奇特的形态适应特征或表现出歧异的DNA序列中去判断,勺嘴鹬都应该从其相近的种族中进一步地分别出来。

地理分布

勺嘴鹬
勺嘴鹬

勺嘴鹬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奇半鸟。越冬于泰国、印度、中南半岛、新加坡和马来半岛等东南亚地区。迁徙期间经过朝鲜、日本和中国上海、福州、海南岛、香港和台湾。或许部分留在广东沿海越冬。

外形特征

勺嘴鹬
勺嘴鹬

勺嘴鹬前额、头顶和后颈栗红色,具黑褐色纵纹。翕、肩和三级飞羽羽毛中部黑色,羽缘栗色,使背呈现出红栗色而具黑斑。翕部羽缘白色,在背部形成V字形的白色线。翅覆羽褐色,具淡皮黄色和皮黄红色羽缘。下体白色,胸两侧缀皮黄色,具细的褐色纵纹。

飞羽黑色,大覆羽具宽的白色尖端,次级飞羽和内侧初级飞羽基部白色,与大覆羽的白色尖端共同组成翅上宽阔的白色翅带。腰和尾上覆羽两侧白色,中间黑色。

中央尾羽黑色,两侧尾羽淡灰色。嘴基和颏白色。眼先较暗,有一黑色贯眼纹,在眼后贯眼纹较细。眉区、头两侧、脸、前颈、颈侧和上胸栗红色,具细的褐色纵纹。下胸淡粟色,具褐色纵纹和斑点,有时在两侧形成由褐色斑点组成的纵带。其余下体,色括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冬羽头顶和上体灰褐色,微具暗色羽轴纹。后颈较淡,翅覆羽灰色。具窄的白色羽缘。前额、眉纹和下体辉亮白色。颈侧和上胸两侧微具褐灰色纵纹。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宽厚而平扁,尖端扩大成铲状。脚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长140~160毫米,嘴峰10—12毫米;翅85一106毫米;尾37—39毫米;跗跖19一22毫米。

生活习性

勺嘴鹬
勺嘴鹬勺嘴鹬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海岸冻原沼泽、草地和湖泊、溪流、水塘等水域岸边。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与河口地区的浅滩与泥地上,或海岸附近的水体边上,不深入到内陆水域。常单独活动于水边浅水处和松软的烂泥地上。行走时常低垂着头,不断将嘴伸入水中或烂泥里,边走边用嘴在水中或泥里左右来回扫动前进,甚至转回来的时候,嘴也不用从水中出来。

勺嘴鹬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用嘴在水下或烂泥里左右来回扫动觅食。有时也在地面直接啄食。

生长繁殖

勺嘴鹬
勺嘴鹬勺嘴鹬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海岸冻原地带,繁殖期6—7月。营巢于冻原沼泽、湖泊、水塘、溪流岸边和海岸苔原与草地上。尤其喜欢在淡水塘边的苔藓草地上营巢。巢甚简陋,主要由亲鸟在松软的苔原地上挖掘一圆形凹坑,内垫以苔藓、枯草和柳叶。每窝产卵3一4枚。卵的颜色为淡褐色,被有细小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8—33×20—23毫米。

保护现状

勺嘴鹬
勺嘴鹬刚出生的勺嘴鹬

由国际鸟盟对其重要繁殖地——俄罗斯的楚科奇半岛的调查显示,全球仅余下少于100对。对比起1970年,仍有近2000到2800对,2000年数目下降至1000对,2005年仅余下少于400对,每年的个体数目均急速减少。若整体情况没有改善,勺嘴鹬将可能在未来数年踏上灭绝之路。研究认为它们数目急降的主因包括繁育生境及迁飞过程时中转站的破坏。其中位于南韩重要的一站——新万锦(saemangeum)——正面临近40000公顷的大型填海计划所破坏。而每年亦有为数不少的勺嘴鹬在中转站当地被捕猎。此外,全球暖化导致它们特有的繁殖地——冻土层的减少也影响了它们可繁殖后代的机会。

从2011年起,英国针对勺嘴鹬启动了紧急保护计划。2012年7月中旬,从俄罗斯迁徙到英国的一批勺嘴鹬在历时一周用直升机和飞机将第一批勺嘴鹬鸟蛋运至英国后几小时,第一只勺嘴鹬已经破壳而出,而且更多的雏鸟正在孵化之中。

绿鹭属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该属种类、保护现状、代表物种、绿鹭属大全

绿鹭属的图片

绿鹭属(学名:Butorides)是鹭科(学名:Ardeidae)的一属。

绿鹭属是鹭科中体形较小的涉禽。上体暗绿色,头具羽冠。该科共3种33个亚种,分布于亚洲、美洲及非洲。中国仅有1种4个亚种,分布于中国东部,、东南部、台湾和海南省。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绿鹭属(Butorides)

中国野生鸟类:

鸟种简介

绿鹭属
绿鹭属绿鹭

中文名称 绿鹭属

拉丁学名 Butorides

英文名称 Green Herons

生态 在溪边或浅水中岩石上觅食水中的小鱼。在河谷边树丛中营巢,未见大的繁殖群。

外形特征

绿鹭属
绿鹭属加岛绿鹭

绿鹭属是一些体形较小的水鸟。上体暗绿色,头具羽冠,上体和翅膀具光泽,虹膜黄色,眼睛旁边有裸露的皮肤,肩羽及肩间羽呈矛状,尾羽12枚,脚较细小。跗蹠与中趾(连爪)几等长,但比嘴峰短。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

地理分布

绿鹭属
绿鹭属加岛绿鹭

加岛绿鹭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也称科隆群岛),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

绿鹭属
绿鹭属绿鹭

加岛绿鹭栖息于山间溪流、湖泊、滩涂及红树林中,在溪边或浅水中、岩石上觅食水中的小鱼,白昼或展昏活动,以水种生物为食,包括鱼、虾、蛙、昆虫和软体动物。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食。迁徙种类

生长繁殖

美洲绿鹭在河谷边树丛中营巢,每巢产卵3—6枚,卵呈蓝色、白色或皮黄色,无斑点。雌雄共同孵卵。雏为晚成性。

该属种类

绿鹭属
绿鹭属美洲绿鹭

(3种,33亚种)

1.绿鹭 Butorides striatus Green-backed Heron (30种)

2.美洲绿鹭 Butorides virescens Green Heron

3.加岛绿鹭 Butorides sundevalli Galapagos Heron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代表物种

绿鹭属
绿鹭属绿鹭

绿鹭(学名:Butoridesstriatus)为鹭科绿鹭属的鸟类,俗名绿蓑鹭、鹭鸶、打鱼郎。体型小,头顶黑,枕冠亦黑色;上体蝉灰绿色;下体两侧银灰色。全世界共有30个亚种。中国有3个亚种:绿鹭黑龙江亚种(Butoridesstriatusamurensis);绿鹭瑶山亚种(Butoridesstriatusactophilus)和绿鹭海南亚种(Butoridesstriatusiavanicus)。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的东部、东南部、海南和台湾,欧洲及非洲中部。栖息于山区沟谷、河流、湖泊、水库、灌木草丛中、滩涂及红树林中。单独活动,常久立于水域滩地或石头上,伺机捕食小鱼、虾及昆虫。

目:鹳形目

科: 鹭科

属:绿鹭属

亚种:30种

命名时间:Linnaeus,1758

英文名称:StriatedHeron

英文名称:Green-backedHeron

外形特征:

绿鹭是体形较小的涉禽,身长35-45cm。头具黑顶冠,枕冠亦黑色;上体蝉灰绿色;下体两侧银灰色。前额至后枕及冠羽墨绿黑色;眼后有一白斑,颊纹黑色,颚纹白色;后颈、颈侧和体侧烟灰色;背部披灰绿色矛状长羽,羽干纹灰白色;腰至尾上覆羽暗灰;尾黑色具青铜绿色光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黑褐色,羽端缀黄白色狭缘;次级飞羽、大、中覆羽铜绿色,有金属闪光;颏、喉和胸、腹部中央白色,斑杂灰色;两胁部灰色;尾下羽灰白色。虹膜金黄色;眼先裸露皮肤黄绿色;嘴缘褐色;脚和趾黄绿色。

习性:

绿鹭主要以鱼为食。也吃蛙、蟹、虾、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觅食主要在清晨和黄昏,有时白天也觅食。通常站在水边等待过往鱼类到来,然后从栖息的树上扎入水中捕食,甚至在水面飞翔时也能扎到水中捕食。

绿鹭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繁殖期在5—6月。5月初到5月中旬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富有柳树等耐水树木和灌丛的河岸或河心岛上灌木林或柳树林内,巢多放置在老令柳树树冠部较为隐蔽的枝杈上。巢相当简隔,主要是用一些干树枝堆集而成,形状呈浅碟状,直径为25厘米,巢高11厘米,距地高1.7—2米。产卵期在5月中旬到5月末。每窝产卵较为固定,多为5枚,每天产一枚卵,但在产最后一枚卵时通常间隔一天。卵的形状为椭圆形,颜色为绿青色,大小为29—32×39一42毫米,平均30.7×40.5毫米;卵重18—21克,平均19克。通常在产完第4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卵期间亲鸟恋巢甚烈,经多次干扰,甚至用枪射击也不弃巢。孵卵期21±1天。孵化成功率在90—100%。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体重仅14.5克,嘴峰9毫米,翅长和跗跖13毫米,全身除头、肩、上背、下背和腰等处有部分灰色绒羽,颈侧和两胁有白色绒羽外,其他全赤裸无羽,颜色为肉黄色。育雏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育雏时亲鸟站在巢缘将嘴伸到幼鸟嘴中,大约10余天后幼鸟方能离巢。

绿鹭部分迁徙,部分为留鸟。在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为留鸟,长江以北繁殖的种群多要迁徙。通常在4月中旬到4月末迁来北方繁殖地,9月中旬到9月末离开东北繁殖地迁往南方越冬地。绿鹭在我国数量比较稀少,近年来由于生境条件恶化,数量更为稀少,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

绿鹭属鸟类大全

美洲绿鹭绿鹭属:美洲绿鹭

学名:Butorides virescens

英文名:Green Heron
加岛绿鹭绿鹭属:加岛绿鹭

学名:Butorides sundevalli

英文名:Lava Heron
绿鹭绿鹭属:绿鹭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Butorides striata

英文名:Striated Heron

本文Hash:e71258b66bf82f34ceb6f2075ea1397115f52188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