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田鸡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眉田鸡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眉田鸡-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20厘米)的灰褐色秧鸡。嘴短,头部斑纹明显,黑色的贯眼纹其上下均具白色条纹。头顶、背及上体暗褐,头侧及胸灰色,腹偏白,两胁及尾下黄褐色。

虹膜—红色;嘴—近黑;脚—绿黄。

白眉田鸡-叫声

叫声:繁殖期嘈杂发出尖而细的cutchi cutchi cutchi似苇哨声,两三只鸟汇拢同叫。 

白眉田鸡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眉田鸡-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东南亚的南部、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部及太平洋岛屿。

分布状况:迷鸟于1991年4月出现在香港的米埔。亦曾偶见于台湾。

白眉田鸡-生活习性

习性:性羞怯。喜漫水草地、沼泽及稻田。通常成对活动。

斑胁田鸡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斑胁田鸡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斑胁田鸡-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22厘米)的红褐色田鸡。嘴短,腿红色,头顶及上体深褐色,颏白,头侧及胸栗色,两胁及尾下近黑而具白色细横纹。与红胸田鸡区别在翼上具白色横斑,与红腿斑秧鸡区别在白色横纹较细。翼覆羽较红腿斑秧鸡少白色;飞羽无白色;枕及颈深色。幼鸟为褐色而非栗色。

虹膜—红色;嘴—偏黄;脚—红色。

斑胁田鸡-叫声

叫声:晚上发出怪叫声,听似擂鼓或木质拨浪鼓声。

斑胁田鸡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斑胁田鸡-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为盛夏时节中国华北及东北的不常见繁殖鸟。迁徙时途经华中及华东。

斑胁田鸡-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湿润多草的草甸及稻田。

白眉朱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眉朱雀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眉朱雀-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17厘米)而壮实的朱雀。雄鸟腰及顶冠粉色,浅粉色的眉纹后端成特征性白色。中覆羽羽端白色成微弱翼斑。雌鸟与其他雌性朱雀的区别为腰色深而偏黄,眉纹后端白色,指名亚种胸部的暖褐色渲染与腹部的白色成对比。所有亚种下体均具浓密纵纹。亚种色调有异 – blythi雄鸟背沾粉色;dubius雄鸟背褐但耳羽绯红且无深色眼纹;femininus雄鸟似dubius但下体紫粉色较深;deserticolor雄鸟上体褐色较淡;femininus雌鸟无任何暖皮黄色调。

虹膜—深褐;嘴—角质色;脚—褐色。

白眉朱雀-叫声

叫声:鸣声似赤胸朱顶雀的唧叫。常有的叫声为偏高的嘁喳声deep-deep, deep-de-de-de-de或快速的尖叫 pupupipipipi。→白眉朱雀叫声

白眉朱雀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眉朱雀-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东部至中国西北。

分布状况:甚常见留鸟,于海拔3000~4600米。指名亚种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及春丕河谷;femininus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云南西北部; deserticolor仅限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及布尔汗布达山;dubius见于青海东北部及东部、甘肃、宁夏、西藏东部(昌都)。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获得的标本可能应属blythi。

白眉朱雀-生活习性

习性:垂直迁移的候鸟,夏季于高山及林线灌丛,冬季于丘陵山坡灌丛。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朱雀混群。取食多在地面。

本文Hash:e08666edeba88921081a4c19ff10b460ae215a4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