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林鸲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白眉林鸲-外形描述 白眉林鸲-叫声 白眉林鸲-地理分布 白眉林鸲-生活习性

白眉林鸲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眉林鸲-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4厘米)的深色林鸲。白色眉纹醒目。雄鸟上体青石蓝色,头侧黑,下体橙褐,腹中心及尾下覆羽近白。雌鸟上体橄榄褐,眉纹白,脸颊褐色,眼圈色浅,下体暗赭褐,腹部色较浅,尾下覆羽皮黄。与栗腹歌鸲及棕胸蓝[姬]鹟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眉纹宽。亚种indicus的雄鸟繁殖期有时呈褐色,似雌鸟体羽。亚种formosanus的雄鸟头顶黄橄榄色,下体橄榄褐色。

虹膜—深褐;嘴—近黑;脚—灰褐。

白眉林鸲-叫声

叫声:有特色的带颤音啾啾叫。甜美的tiut-tiut声,回声较尖。鸣声为快速重复的升降尖音或双嘟音 shri-de-de-dew…shri-de-de-dew。

白眉林鸲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眉林鸲-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尼泊尔至中国西南及台湾、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

分布状况:亚种indicus为西藏东南部的留鸟;亚种yunnanensis于四川西北部及西部和云南西北部;formosanus于台湾。罕见于海拔2400~4300米的混交林及针叶林。

白眉林鸲-生活习性

习性:活动于地面或近地面的林下植被茂密处,甚不惧人。雄鸟炫耀时两翼下悬颤抖,尾轻弹。

白顶溪鸲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顶溪鸲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顶溪鸲-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19厘米)的黑色及栗色溪鸲。头顶及颈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雄雌同色。亚成鸟色暗而近褐,头顶具黑色鳞状斑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白顶溪鸲-叫声

叫声:叫声为甚哀怨的尖亮上升音tseeit tseeit。鸣声为细弱的高低起伏哨音。

白顶溪鸲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顶溪鸲-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中亚、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越冬至印度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中国多数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间溪流及河流。繁殖于上水头,可高至海拔4000米,但冬季沿河溪下迁。

白顶溪鸲-生活习性

习性:特征为常立于水中或于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时不停地点头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动。求偶时作奇特的摆晃头部的炫耀。

白顶溪鸲-别名俗名

白顶水翁? 白顶翁? 白顶溪红尾 看水童子

白眉朱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白眉朱雀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白眉朱雀-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17厘米)而壮实的朱雀。雄鸟腰及顶冠粉色,浅粉色的眉纹后端成特征性白色。中覆羽羽端白色成微弱翼斑。雌鸟与其他雌性朱雀的区别为腰色深而偏黄,眉纹后端白色,指名亚种胸部的暖褐色渲染与腹部的白色成对比。所有亚种下体均具浓密纵纹。亚种色调有异 – blythi雄鸟背沾粉色;dubius雄鸟背褐但耳羽绯红且无深色眼纹;femininus雄鸟似dubius但下体紫粉色较深;deserticolor雄鸟上体褐色较淡;femininus雌鸟无任何暖皮黄色调。

虹膜—深褐;嘴—角质色;脚—褐色。

白眉朱雀-叫声

叫声:鸣声似赤胸朱顶雀的唧叫。常有的叫声为偏高的嘁喳声deep-deep, deep-de-de-de-de或快速的尖叫 pupupipipipi。→白眉朱雀叫声

白眉朱雀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眉朱雀-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东部至中国西北。

分布状况:甚常见留鸟,于海拔3000~4600米。指名亚种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及春丕河谷;femininus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云南西北部; deserticolor仅限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及布尔汗布达山;dubius见于青海东北部及东部、甘肃、宁夏、西藏东部(昌都)。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获得的标本可能应属blythi。

白眉朱雀-生活习性

习性:垂直迁移的候鸟,夏季于高山及林线灌丛,冬季于丘陵山坡灌丛。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朱雀混群。取食多在地面。

本文Hash:b39e408f93e16ab1954ea67cfd5185208b8d5ac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