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雕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鹰雕-外形描述 鹰雕-叫声 鹰雕-地理分布 鹰雕-生活习性

鹰雕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鹰雕-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74厘米),细长,腿被羽,翼甚宽,尾长而圆,具长冠羽。有深色及浅色型。深色形:上体褐色,具黑及白色纵纹及杂斑;尾红褐色有几道黑色横斑;颏、喉及胸白色,具黑色的喉中线及纵纹;下腹部、大腿及尾下棕色而具白色横斑。浅色型:上体灰褐;下体偏白,有近黑色过眼线及髭纹。

虹膜—黄至褐色;嘴—偏黑,蜡膜绿黄;脚—黄色。

鹰雕-叫声

叫声:拖长的尖厉叫声。

鹰雕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鹰雕-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缅甸、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nipalensis为罕见留鸟于西藏南部及云南西部,高可至海拔4000米。fokiensis 为罕见留鸟于中国东南部、台湾及海南岛,高可至海拔2000米。orientalis为繁殖鸟,于中国东北,越冬在台湾。

鹰雕-生活习性

习性:喜森林及开阔林地。从栖处或飞行中捕食。

林雕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林雕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林雕-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70厘米)的褐黑色雕雕。蜡膜及脚黄色。歇息时两翼长于尾。飞行时与其他深色雕的区别在尾长而宽,两翼长且由狭窄的基部逐渐变宽,具显著”手指”。初级飞羽基部具明显的浅色斑块,尾及尾上覆羽具浅灰色横纹。亚成鸟:色彩较浅,具皮黄色的细纹和 羽缘,腿浅色。

虹膜—褐黄;嘴—黑色,端灰,蜡膜黄色;脚—黄色。

林雕-叫声

叫声:重复哀怨的kleeee-kee或hee-lee-leeeuw声。

林雕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林雕-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部、东南亚、苏拉威西岛、马鲁古群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见于台湾、福建及广东北部。偶见于云南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高可至海拔3000 米。

林雕-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森林,常在树层上空低低盘旋。常侵袭其他鸟类的窝巢。

鹰鸮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鹰鸮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鹰鸮-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大眼睛的深色似鹰样鸮鸟。面庞上无明显特征。上体深褐;下体皮黄,具宽阔的红褐色纵纹;臀、颏及嘴基部的点斑均白。

虹膜—亮黄;嘴—蓝灰,蜡膜绿色;脚—黄色。

鹰鸮-叫声

叫声:圆润的升调假嗓哨声pung-ok,第二音短促而调高,每一两秒钟重复一次,有时持续很长时间,通常于晨昏时分。

鹰鸮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鹰鸮-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东北亚、中国、东南亚、苏拉威西、婆罗洲、苏门答腊及爪哇西部。

分布状况:留鸟及夏季繁殖候鸟均有但都不常见,于中低海拔高度,上至海拔1500米。亚种ussuriensis繁殖于中国东北至华中及华东,南迁越冬;burmanica 为中国南方及海南岛的留鸟;totogo 为台湾包括兰屿及澎湖列岛的留鸟;lugubris为西藏东南部的留鸟。

鹰鸮-生活习性

习性:性活跃,黄昏前活动于林缘地带,飞行追捕空中昆虫。有时以家庭为群围绕林中空地一起觅食。不时鸣叫,尤其是月悬空中时。

鹰鸮-别名俗名

酱色鹰鸺? 鸟猫王 青叶鸺?

短趾雕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短趾雕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短趾雕-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65厘米)的浅色雕雕。身体沉重,上体灰褐,下体白而具深色纵纹,喉及胸单一褐色,腹部具不明显的横斑,尾具不明显的宽阔横斑。亚成鸟较成鸟色更浅。飞行时覆羽及飞羽上长而宽的纵纹极具特色。

虹膜—黄色;嘴—黑色;蜡膜灰色;脚—偏绿。

短趾雕-叫声

叫声:冬季通常无声,偶作哀怨的咪咪叫声。

短趾雕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短趾雕-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非洲、古北界、印度、中国北部及小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可能在中国中北区也有繁殖。罕见候鸟记录分散

短趾雕-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森林边缘及次生灌丛。盘旋及滑翔时两翼平直,常停在空中振羽似巨大的红隼。

本文Hash:354b7653880d3f3b63667ee59e3c306639908123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