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翅鸊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短翅鸊鷉的图片

短翅鸊鷉(学名:Rollandia microptera,英文名:Titicaca Grebe)是鸊鷉科南美鸊鷉属的鸟类。

短翅鸊鷉(拉丁学名:Rollandia microptera),鸊鷉目、鸊鷉科鸟类,分布在南美洲。

中文学名:短翅鸊鷉

拉丁学名:Rollandia microptera

英文俗名:Titicaca Grebe

命名作者:Gould, 1868

中文目名: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

中文科名:鸊鷉科(Podicipedidae)

中文属名:南美鸊鷉属(Rollandia)

繁殖区:南美洲 : Lake Titicaca

鸟种简介

短翅鸊鷉
短翅鸊鷉Short-winged Grebe (Rollandia microptera) (Gould, 1868)中文名称:短翅鸊鷉

中文别名:短翅??

拉丁学名:Rollandiamicroptera

命名时间:Gould,1868

英文名称:TiticacaGrebe

外形特征

短翅鸊鷉是一种游禽。体羽和翅膀棕色杂黑色,白颈白胸,红嘴,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次级飞羽缺第5枚。尾仅具一些短软的绒羽,或几乎没有。两脚位近臀部。跗蹠侧扁,适于潜水;四趾均具宽阔的瓣蹼;爪钝而宽阔,中趾的内缘呈锯齿状,后趾短小,位置较其他各趾为高,或则付缺。体羽短而稠密,饶有抗湿性;羽具副羽,尾脂腺被羽;两性相似。头骨为裂腭型和全鼻型;并缺基翼突;消化系缺盲肠;雏为早成性。

地理分布

短翅鸊鷉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短翅鸊鷉,栖息于淡水湖泊、沼泽的植物丛中,几乎终生在水中生活,常集群栖住。不善飞翔。游泳时不用翅而以脚,极少行走在地上。能潜水觅食,一般潜水仅1—4m深。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小鱼和小草等。

生长繁殖

短翅鸊鷉繁殖时在水边草丛中筑浮巢,用芦苇、杂草和一些粘土做成。卵每产2—7枚,色白,多为污物所染。雌雄轮流孵卵。卵约孵25天而出雏。雏属早成性,全身密生绒羽,能自由活动,在雏鸟孵出2—3周的时间,亲鸟常把雏鸟放置背上,受惊潜水则把它们挟在翅膀底下。

白翅百灵的简介、外形特征、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白翅百灵的图片

白翅百灵(学名:Melanocorypha leucoptera,英文名:White-winged Lark)是百灵科百灵属的鸟类。

体大(18.5厘米)而翼长的百灵。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时具明显的白斑,特征为白色的下翼和飞行时宽白色的后翼缘与黑色的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成对比。成鸟肩部棕色。雄鸟的顶冠及耳羽棕色而无细纹。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国有分布,越冬鸟见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

中文学名:白翅百灵

拉丁学名:Melanocorypha leucoptera

英文俗名:White-winged Lark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百灵科(Alaudidae)

中文属名:百灵属(Melanocorypha)

繁殖区:古北界 : 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66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白翅百灵
白翅百灵白翅百灵 White-winged Lark

命名时间】Pallas, 1811

【英文名称】White-winged Lark

【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百灵科、百灵属

PASSERIFORMES > Alaudidae > Melanocorypha leucoptera

外形特征

体大(18.5厘米)而翼长的百灵。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时具明显的白斑,特征为白色的下翼和飞行时宽白色的后翼缘与黑色的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成对比。成鸟肩部棕色。雄鸟的顶冠及耳羽棕色而无细纹。尾具白色宽边。与雪鹀的区别在覆羽无白色且嘴形不同。

白翅百灵
白翅百灵

外形特征

白翅百灵白翅百灵是一种小型而翼长的鸣禽。身长118cm,翼展35cm,体重44g。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时具明显的白斑,特征为白色的下翼和飞行时宽白色的后翼缘与黑色的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成对比。成鸟肩部棕色。雄鸟的顶冠及耳羽棕色而无细纹。尾具白色宽边。与雪鹀的区别在覆羽无白色且嘴形不同。后爪长而稍弯曲。雌鸟似雄鸟,但颜色暗淡。它们的嘴较尖细而呈圆锥状,嘴尖处略有弯曲。鼻孔上有悬羽掩盖。翅膀稍尖长,尾较翅为短,跗跖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长而直。虹膜-褐色;嘴-偏灰的角质色,嘴基黄色;脚-橘黄。

白翅百灵
白翅百灵

地理分布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白翅百灵分布图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有分布,越冬鸟见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

白翅百灵
白翅百灵分布图

生活习性

白翅百灵栖居干燥草原。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于地面,或于飞行时,或在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地面亦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常站高土岗或沙丘上鸣啭不休,飞行时反复鸣叫,金属般的鸣声似云雀;也有深沉洪亮的schirrl-schirrl-schirrl叫声,韵律平稳。平时在地上寻食昆虫和种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为食,也捕食昆虫,如蚱蜢、蝗虫等。

白翅百灵
白翅百灵

生长繁殖

雄鸟求偶时在空中鸣唱或在高空拍动翅膀。营巢在土坎、草丛根部地上,白翅百灵巢呈浅杯形,用杂草构成,置于地面稍凹处或草丛间,其上有垂草掩蔽。4~6月下旬或9~10月间产卵。卵白色或近黄,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细斑,大小约为23×18毫米。两性轮流孵化12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7天后才睁开双眼。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幼鸟在8天以后离巢,并且在14或15天以后飞行

黑喉小鸊鷉的简介、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黑喉小鸊鷉的图片

黑喉小鸊鷉(学名:Tachybaptus novaehollandiae,英文名:Australasian Grebe)是鸊鷉科小鸊鷉属的鸟类。

这是一种游禽,身长25-27cm。非繁殖期呈暗灰色,后颈部常有一块棕红色羽毛,在嘴基部有初露伯白色椭圆形片皮肤。在繁殖期,头部呈有光泽的栗黑色,从眼后到脖子处有丰富的延伸线。臀部有白色绒羽。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次级飞羽缺第5枚。非繁殖期呈暗灰色,在嘴基部有初露伯白色椭圆形片皮肤。在繁殖期,头部呈有光泽的栗黑色,从眼后到脖子处有丰富的延伸线。

中文学名:黑喉小鸊鷉

拉丁学名:Tachybaptus novaehollandiae

英文俗名:Australasian Grebe

命名作者:Stephens, 1826

中文目名: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

中文科名:鸊鷉科(Podicipedidae)

中文属名:小鸊鷉属(Tachybaptus)

繁殖区:澳洲界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这是一种小型水鸟(25-27cm)。非繁殖期呈暗灰色,在嘴基部有初露伯白色椭圆形片皮肤。在繁殖期,头部呈有光泽的栗黑色,从眼后到脖子处有丰富的延伸线。当接近时,它常潜入水下。分布和栖息地:澳大利亚的淡水池塘和小型水域,偶见于亚太地区和新西兰。
黑喉小鸊鷉
黑喉小鸊鷉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黑喉小鸊鷉
黑喉小鸊鷉
黑喉小鸊鷉

【中文别名】黑喉鸊鷉、黑喉小??、澳大利亚鸊鷉

【拉丁学名】Tachybaptus novaehollandiae

【命名时间】Stephens, 1826

【英文名称】Australasian Grebe

【科属分类】鸟纲、鸊鷉目、鸊鷉科

外形特征

黑喉小鸊鷉这是一种游禽,身长25-27cm。非繁殖期呈暗灰色,后颈部常有一块棕红色羽毛,在嘴基部有初露伯白色椭圆形片皮肤。在繁殖期,头部呈有光泽的栗黑色,从眼后到脖子处有丰富的延伸线。臀部有白色绒羽。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次级飞羽缺第5枚。尾仅具一些短软的绒羽,或几乎没有。两脚位近臀部。跗蹠侧扁,适于潜水;四趾均具宽阔的瓣蹼;爪钝而宽阔,中趾的内缘呈锯齿状,后趾短小,位置较其他各趾为高,或则付缺。体羽短而稠密,饶有抗湿性;羽具副羽,尾脂腺被羽;两性相似。头骨为裂腭型和全鼻型;并缺基翼突;消化系缺盲肠;雏为早成性。
黑喉小鸊鷉
黑喉小鸊鷉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黑喉小鸊鷉
黑喉小鸊鷉黑喉小鸊鷉分布图

生活习性

黑喉小鸊鷉栖息于淡水湖泊、沼泽的植物丛中,几乎终生在水中生活,常集群栖住。不善飞翔。游泳时不用翅而以脚,极少行走在地上。食物主要包括小鱼和水虫,捕食时通常在深水区潜水,偶也在水面寻食。
黑喉小鸊鷉
黑喉小鸊鷉

生长繁殖

它们繁殖时在水边草丛中筑浮巢,用芦苇、杂草和一些粘土做成。卵每产2—7枚,黑喉小鸊鷉色白,多为污物所染。雌雄轮流孵卵。卵约孵25天而出雏。雏属早成性,全身密生绒羽,能自由活动,在雏鸟孵出2—3周的时间,亲鸟常把雏鸟放置背上,受惊潜水则把它们挟在翅膀底下。

蓝翅雁的简介、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蓝翅雁的图片

蓝翅雁(学名:Cyanochen cyanoptera,英文名:Blue-winged Goose)是鸭科蓝翅雁属的鸟类。

雁形目鸭科蓝翅雁属的鸟类。该属种类只有这一种。因雁翅有灰蓝色羽毛故名之。雌雄相类似,仅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杂食鸟类,主要以各种水生植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 蓝翅雁身长60-75厘米。头和上颈部是苍白的灰棕色;小覆羽和中覆羽浅灰色,大覆羽淡蓝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栖息于亚热带和热带的河流,淡水湖泊,沼泽。活动区域一般是高海拔的草原灌丛或草地,在海拔1800米上下。

中文学名:蓝翅雁

拉丁学名:Cyanochen cyanoptera

英文俗名:Blue-winged Goose

命名作者:Rüppell, 1845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蓝翅雁属(Cyanochen)

繁殖区:非洲 : ne

鸟种简介

蓝翅雁
蓝翅雁

蓝翅雁蓝翅雁(学名:Cyanochen cyanopterus )为雁形目鸭科蓝翅雁属的鸟类。该属种类只有这一种。因雁翅有灰蓝色羽毛故名之。雌雄相类似,仅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杂食鸟类,主要以各种水生植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

蓝翅雁
蓝翅雁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 蓝翅雁

蓝翅雁
蓝翅雁

外文名称: Blue-winged Goose

别称: 蓝翅鹅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蓝翅雁属

拉丁学名: Cyanochen cyanopterus

命名时间: Rüppell, 1845

外形特征

蓝翅雁身长60-75厘米。头和上颈部是苍白的灰棕色;小覆羽和中覆羽浅灰色,大覆羽淡蓝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雁喙短小色黑;黑腿;虹膜黑色有白眼圈。两性相似,雏雁羽色模糊灰暗。

蓝翅雁
蓝翅雁

地理分布

蓝翅雁是埃塞俄比亚特有种,仅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

生活习性

栖息于亚热带和热带的河流,淡水湖泊,沼泽。活动区域一般是高海拔的草原灌丛或草地,在海拔1800米上下。在水边游牧觅食,主要以草、种子、各种水生植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物。

生长繁殖

一般在靠近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的边缘上繁殖。因为埃塞俄比亚高原相对寒冷,巢建在茂密的灌蓝翅雁(雏雁)木丛中,筑巢材料用厚厚的稻草铺就。开始产卵后雌鸟从自己身上拔下大量绒羽放于巢内。每窝产粉灰色卵4-9枚,孵化期30天至34天。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易危(VU)。

本文Hash:b8d8d6db9a700010be03558f0a2bf74de4f48dfe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