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 观赏价值 神话传说
台湾的台湾蓝鹊无论外形还是习性,均和红嘴蓝鹊极为相似。
红嘴蓝鹊(学名:Urocissa erythroryncha,英文名:Red-billed Blue Magpie)是鸦科蓝鹊属的鸟类,俗称赤尾山鸦、长尾山鹊、长尾巴练、长山鹊、山鹧。体态和羽色极为艳丽美丽。全身长约65厘米,上身蓝色,头黑色,红嘴红脚,尾十分长,发出多种不同的嘈吵叫声和哨声。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性喧闹,结小群活动。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和动物尸体为食,常在地面取食。性情凶悍,主动围攻猛禽。因红嘴蓝鹊的尾羽甚长,不适于饲养,请不要捕捉红嘴蓝鹊。分布于台湾的台湾蓝鹊无论外形还是习性,均和红嘴蓝鹊极为相似。
中文学名:红嘴蓝鹊
拉丁学名:Urocissa erythroryncha
英文俗名:Red-billed Blue Magpie
命名作者:Boddaert, 178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鸦科(Corvidae)
中文属名:蓝鹊属(Urociss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2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蓝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是一种体态美丽的鸦科鸟类,尾羽长而秀丽。体长约68厘米,是鹊类中鸟体最大和尾巴最长、羽色最美的一种。
头、颈、胸部暗黑色,头顶羽尖缀白,犹似戴上一个灰色帽盔;枕、颈部羽端白色;背、肩及腰部羽色为紫灰色;翅羽以暗紫色为主并衬以紫蓝色;中央尾羽紫蓝色,末端有一宽阔的带状白斑;其余尾羽均为紫蓝色,末端具有黑白相间的带状斑;中央尾羽甚长,外侧尾羽依次渐短,因而构成梯状;下体为极淡的蓝灰色,有时近于灰白色。嘴壳朱红色,足趾红橙色。
雌雄鸟体表羽色近似。体背蓝紫色;尾羽欣长,尤以中央两枚更加突出,尾端白色,配上红嘴、红脚,益显仪态庄重,雍容华贵,又有长尾蓝鹊之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红嘴蓝鹊和台湾蓝鹊的区别:红嘴蓝鹊是红眼白腹,而台湾蓝鹊是黄眼蓝腹,且台湾蓝鹊的羽色更显湛蓝,且头部不似红嘴蓝鹊中央羽白。
红嘴蓝鹊:红眼白腹
台湾蓝鹊:黄眼蓝腹
生活习性
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性喜群栖,经常集成小群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
飞行
红嘴蓝鹊:飞行图
在林间作鱼贯式穿飞,由于鹊尾长曳舒展,随风荡漾,起伏成波浪状,极具造型之美。偶而也从树上滑翔到地面,纵跳前进。飞翔时多呈滑翔姿势,从山上滑到山下,从树上滑到树下,或从一棵树滑向另一棵树。滑翔时两翅平伸,尾羽展开,有时在一阵滑翔之后又伴随着鼓翼飞翔,特别是在受惊时常吃力地鼓动着两翼向山上逃窜。
生境
红嘴蓝鹊
主要栖息于山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次生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也见于竹林、林缘疏林和村旁、地边树上。海拔高度从山脚平原、低山丘陵到3500米左右的高原山地。
叫声
红嘴蓝鹊
与红嘴蓝鹊动人的外貌、艳丽的羽毛和优美的翔姿相比,它的鸣声就显得相形见拙而非常不般配了,不但粗野喧闹,而且响彻山间,令人厌烦。
食性
红嘴蓝鹊是鸦族的近亲,都有荤素兼容的食性,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及昆虫为食。既吃地老虎、金龟子、蝼咕、蝗虫、毛虫等严重危害庄稼作物的昆虫,也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有时还会凶悍地侵入其他鸟类的巢内,攻击残食它们的幼雏和鸟卵,不过由它消灭的农业害虫给人类所带来的益处明显地要超过其“害处”。
红嘴蓝鹊和野兔抢食,摄影老朋友
红嘴蓝鹊和野兔抢食,摄影老朋友
红嘴蓝鹊吃蛇!摄影大胡子老铁
红嘴蓝鹊吃蛇!摄影大胡子老铁
生长繁殖
红嘴蓝鹊育雏,作者野性猎影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木侧枝上,也在高大的竹林上筑巢。巢呈碗状,主要由枯枝、枯草、须根、苔藓等材料构成,距地高2~8米。巢的大小为外径17~24厘米,内径10~17厘米,高8~14厘米,深4~7厘米。通常外层为粗的枯草、藤条、细树根等材料,内垫以细草茎和须根。
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为卵圆形,土黄色、淡褐色或绿褐色,被有紫色、红褐色或深褐色斑。卵的大小为31~36毫米×23~24毫米,平均32.7毫米×23.5毫米,重7~8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如果红嘴蓝鹊正在繁殖期间,亲鸟护巢性极强,性情十分凶悍,人若接近其巢区,则啼叫飞舞不止,甚至对人进行攻击,因此,请不要靠近。
红嘴蓝鹊和它的孩子们
红嘴蓝鹊喂食,左为红嘴蓝鹊亚成鸟
地理分布
红嘴蓝鹊
国内分布于辽宁西部、北京、河北、山西、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长江流域,一直到东南沿海、香港和海南岛等地。
国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中国、缅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指名亚种为留鸟于中国中部、 西南、华南、东南和海南岛;alticola于云南西北部及西部;brevivexilla从甘肃南部 及宁夏南部至山西、河北、内蒙古东南部及辽宁西部。
保护现状
因红嘴蓝鹊的尾羽甚长,不适于饲养,请不要捕捉红嘴蓝鹊。红嘴蓝鹊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三有保护鸟类) ,我国东部部分省份已将红嘴蓝鹊列为重点保护鸟类。
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
观赏价值
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又名赤尾山鸦、长尾山鹊,是鹊类中体形较大和尾巴较长、羽色美丽的一种,也是古今花鸟画中常见的主角。
中国观赏鸟中,其中有一种类型是外观型:以鸟的羽毛是否美丽作为观赏标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鸟有红嘴蓝鹊、黄鹂、寿带鸟、翡翠、交嘴雀、燕雀、太平鸟、红耳鹎、白喉矶鸫、灰顶红尾鸲、想思鸟、绣眼鸟、戴胜等。
在绘画中的体现
工笔花鸟白描图集中收有工笔白描画近80幅,题材丰富,所绘花草树木有牡丹、山茶、兰草、菊花、竹等20余种,所绘禽鸟有红嘴蓝鹊、喜鹊、鹦鹉、山雀等18种,还有山石、太湖石等,都是工笔花鸟画常用题材。
神话传说
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即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西王母身旁。西王母是昆仑神话中的主神,她是吉祥与长寿的化身。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蓝绿鹊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蓝绿鹊(学名:Cissa chinensis,英文名:Common Green Magpie)是鸦科蓝绿鹊属的鸟类。
蓝绿鹊(学名:Cissa chinensis)是一种美丽的鸦科鸟类,体长36-38cm。外形极为美丽,尾长,嘴、脚鲜红色。通体羽色主要为草绿色,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向后延伸到后颈,在绿色的头侧极为醒目。性隐蔽,以小家族群栖于原始林及过伐林和次生林高大的乔木中,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常闻其声但不见其身。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及婆罗洲。人工圈养和动物园饲养的蓝绿鹊,其羽色会由黄色褪变为蓝色,野外也偶有看到蓝色的蓝绿鹊。野外蓝绿鹊的体色变化条件尚不清晰。
中文学名:蓝绿鹊
拉丁学名:Cissa chinensis
英文俗名:Common Green Magpie
命名作者:Boddaert, 178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鸦科(Corvidae)
中文属名:蓝绿鹊属(Ciss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2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外形特征
蓝绿鹊
中型鸟类,体长36-38cm。尾长,嘴、脚红色。通体羽色主要为草绿色,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向后延伸到后颈,在绿色的头侧极为醒目。两翅栗红色,内侧飞羽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尖端。尾绿色,具黑色次端带斑和白色尖端,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
虹膜血红色,嘴、脚红色,爪角红色。
叫声:连串尖厉刺耳的哨音keep keep keep,紧接以粗哑的chuck声。也作粗重的似长号的叫声、快速的吱吱嘎嘎及模仿其他种类的叫声。似短尾绿鹊叫声但尖厉而少哀婉。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与短尾绿鹊的区别在尾较长,头顶多黄色,三级飞羽羽端黑色。
蓝绿鹊,三级飞羽羽端黑色
短尾绿鹊,三级飞羽羽端无黑色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也出现于落叶阔叶林、次生林、竹林、橡树林和开阔的林缘灌丛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地边树上。
主要以鳞翅目、膜翅目、甲虫、蝗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小型脊椎动物。觅食主要在树上,也在地上和灌木上觅食。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集成3-5只的小群。叫声粗犷、洪亮,较为嘈杂。
蓝绿鹊
蓝绿鹊,作者驼峰,摄于泰国
蓝绿鹊一对,作者驼峰,摄于泰国
蓝绿鹊,作者驼峰,摄于泰国
生长繁殖
蓝绿鹊雏鸟
繁殖期4-7月。通常置巢于树上或高的灌木上,也在竹丛上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枯枝、枯草茎、草叶、根、竹叶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的草根。
每窝产卵3-7枚,多为4-5枚,卵灰白色、白色或淡红色,大小为 30.2mm×22.9mm。
地理分布
蓝绿鹊分布图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盈江、沧源、南部西双版纳、绿春,以及云南东南部、广西、西藏墨脱和昌都地区西南部。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印度阿萨姆、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亚种分化
蓝绿鹊,National Zoo – Washington, DC, USA ? 2004 Jeff Whitlock
亚种共5种:
1、Cissa chinensis chinensis 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国南部(云南和广西),老挝和越南
2、Cissa chinensis klossi 分布于越南和老挝。
3、Cissa chinensis margaritae分布于越南。
4、Cissa chinensis robinsoni分布于泰国和马来西亚半岛
5、Cissa chinensis minor分布于苏门答腊和婆罗洲。
保护现状
蓝绿鹊,作者驼峰,摄于泰国
蓝绿鹊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在我国分布不广,种群数量不丰富,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种群数量更明显下降,不少地方已很难见到,应注意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三有保护鸟类)。
船嘴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船嘴鹭(学名:Cochlearius cochlearius,英文名:Boat-billed Heron)是鹭科船嘴鹭属的鸟类。
船嘴鹭生活在秘鲁南部和巴西至墨西哥的红树林沼泽。
中文学名:船嘴鹭
拉丁学名:Cochlearius cochlearius
英文俗名:Boat-billed Hero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船嘴鹭属(Cochlearius)
繁殖区:拉丁美洲 : wc Mexico to ne Argentin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船嘴鹭身长约54厘米。是中型涉禽,成鸟有一个黑色的冠,长冠羽披至背部。脸,喉咙和胸部是白色,下体腹部两侧是黑色,双翼棕色。腰部浅灰色。外形和夜鹭非常相似,但有宽大而似船型的巨嘴,这就这个物种船嘴鹭名称的来源,鸟喙主要是黑色。未成熟的幼鸟上体褐色,带点白色底,并且没有头冠。尾羽12枚,脚较细小。跗蹠与中趾(连爪)几等长,但比嘴峰短。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体形呈纺锤形。
船嘴鹭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船嘴鹭这是夜行性鸟类。栖息于山间溪流、湖泊、滩涂及红树林中,在溪边或浅水中。船嘴鹭的主要食物是鱼类,甲壳类,昆虫和小型两栖动物。
生长繁殖
在其领地红树林的树丛中营巢,每巢产卵2-4枚,卵呈蓝色无斑点。雌雄共同孵卵。雏为晚成性。
地理分布
1.Cochlearius cochlearius zeledoni 分布于墨西哥中西部。
船嘴鹭
2.Cochlearius cochlearius phillipsi 分布于墨西哥东部和伯利兹。
3.Cochlearius cochlearius ridgwayi分布于洪都拉斯西部、萨尔瓦多和墨西哥南部。
4.Cochlearius cochlearius panamensis 分布于格斯达里加和巴拿马。
5.Cochlearius cochlearius cochlearius 分布于圭亚那西北部、阿根廷东部、巴拿马和亚马逊河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淡红鹪鹩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中文名称】淡红鹪鹩【拉丁学名】Troglodytes rufulus 【命名时间】Cabanis, 1849 【英文名称】Tepui Wren【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
中文学名:淡红鹪鹩
拉丁学名:Troglodytes rufulus
英文俗名:Tepui Wren
命名作者:Cabanis, 184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鹪鹩科(Troglodytidae)
中文属名:鹪鹩属(Troglodytes)
繁殖区:南美洲 : s Venezuel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淡红鹪鹩淡红鹪鹩是一种小型鸣禽,鸟的头顶、颈部、背部和尾部整个上体红棕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是棕色和浅黄色的鳞状斑纹交替标志,在红褐色的尾羽处有十几道清晰可见时黑斑纹。灰白色眼眉。下体青灰色,喉、下巴和胸部是白羊皮色,脸颊和小腹及侧面棕褐色。下尾覆羽有白色阴影。虹膜棕色。腿是黑褐色。
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即有也很少而细。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大多12枚,亦有8或10枚者。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
淡红鹪鹩
地理分布
淡红鹪鹩分布图分布
淡红鹪鹩淡红鹪鹩分布图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淡红鹪鹩
生活习性
栖息于森林、灌木丛、小城镇和郊区的花园、农场的小片林区、城市边缘的林带、灌木丛、岸边草丛。一般独自或成双或以家庭集小群进行活动。见人临近隐匿起来。尽管飞行高度很低,但也不易观察到。它们在灌木丛中迅速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歌声嘹亮,尤其是雄鸟,这是一种善于鸣啭的鸣禽。也是一种领地意识非常强烈的小鸟。主要以无脊椎动物和昆虫为食。
生长繁殖
雌雄共同承担建巢,巢建在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里。巢以树枝、草叶、苔藓、细茎等物交织而成,呈深碗状或圆屋顶状。繁殖季节是4月下旬至9月,每年繁殖两次。雌鸟每窝下2至3枚卵,约12天孵化。幼鸟孵化后由父母再喂养15至17天才离巢。
地理分布
(6种)
1.Troglodytes rufulus yavii 分布于委内瑞拉南部和亚马逊河流域。
2.Troglodytes rufulus marahuacae 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的中部。
3.Troglodytes rufulus duidae 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的中部。
4.Troglodytes rufulus wetmorei 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南部和巴西北部。
5.Troglodytes rufulus fulvigularis 分布于玻利瓦尔东南部的奥扬特普伊山高原,普塔里山和特普伊山。6.Troglodytes rufulus rufulus 分布于委内瑞拉、圭亚那边界和毗邻巴西北部。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525ee78c029062988cf7c9c594e8a23458e03a72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